2006秋黄冈中学高三期末考试理综试题及答案[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006秋黄冈中学高三期末考试理综试题及答案[下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7-04-05 14: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命题:黄冈中学  曾献智(物理) 傅全安(化学) 吴小芳(生物)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注意事项:
1.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卷内密封栏中,同时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卷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Ba 137
一、选择题(以下1至13题,每小题6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通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掉
②蓝藻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蓝藻具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③线粒体的基因在遗传时表现为母系遗传,不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④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⑤线粒体、叶绿体内可以合成DNA、RNA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2.已知二倍体水稻的某一对相对性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能独立遗传,并且只要有显性基因存在,就会表现显性性状。现用纯种显性水稻与纯种隐性水稻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那么如果F2中各个体随机交配,则其后代中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的比例是
A.13:3 B.3:1 C.7:1 D.5:3
3.由于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重要器官,它的大小、形状和性质直接影响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植物学家建立了叶子的大小与水分条件关系的模型,以预测最佳叶子大小。根据下图进行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A.已知大叶比小叶更能阻碍空气的对流和热的散失。那么在光照下,大叶比小叶的叶温高,蒸腾量大,而在荫蔽条件下,大叶的叶温降低较慢,蒸腾量小。
B.蒸腾耗水随叶子增大而上升,而光合收益随叶子增大而上升的曲线有一高峰值,超过此值,光合收益反而下降。
C.荒漠和热带旱生林群落的植物叶子都较小,这与模型预测在较高辐射和较低水分的最佳叶片相符合。
D.已知被虚线分隔的斜带可代表雨林的林冠(右上)到地被(左下)的光照和水分条件,那么热带雨林叶子的大小由林冠向下有先增大然后再变小的倾向。
4.下列技术依据的原理相同的是
①用DNA分子探针诊断疾病 ②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杂交 ③快速灵敏的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 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
A.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5.噬菌斑(如图1)是长满细菌的培养基上,由一个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测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将某噬菌体悬浮液与细菌混合培养一定时间,然后利用定时取样、在长有同种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的方法,计算噬菌斑数,得到某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2)。下列有关该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细菌数量不变,说明此阶段噬菌体还没有开始侵染细菌
B.曲线a—b段细菌的细胞内正旺盛的进行细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由b到c对应的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
D.限制d—e段噬菌体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细菌已经大部分被裂解
6.对阿伏加德罗常数NA有如下叙述:①NA是一个纯数值没有单位;②NA的单位是个;③NA度量的对象是微观粒子;④NA的单位是mol-1;⑤物质的量(n)等于微粒数(N)与NA之比。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⑤
7.下列实验中的化学变化是离子反应且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  )
A.往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Fe2(SO4)3溶液
B.98.3%的浓H2SO4和铜片共热
C.用湿润的硝酸铅试纸检验H2S
D.Cl2通入水中制备饱和氯水
8.X、Y均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核外各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1∶4∶1,X比Y原子多3个电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X元素的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
B.Y元素的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分子式可表示为HYO4
C.电解Y的钠盐溶液可制备Y的单质
D.Y的单质与H2O反应在同类元素中最剧烈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室温下pH=7的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CH3COO-)>c(H+)=c(OH-)
B.0.1 mol·L-1 KHS溶液中,c(K+)=2c(S2-)+c(HS-)+c(H2S)
C.ⅠA、ⅦA族元素形成的单核离子大多不水解
D.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
10.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           2NH3,若开始时放入1 mol N2 3 mol H2达平衡时生成a mol NH3,若开始时放入x mol N2 y mol H2和0.2 mol NH3,则达化学平衡状态时NH3的物质的量为0.5a mol,则x、y的值分别为(  )
A.0.9、2.7
B.0.4、1.2
C.2、6
D.0.3、0.9
11.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12.一种常用的泡沫灭火器构造如右图。内筒a是玻璃瓶,外筒b是钢瓶,平时泡沫灭火器内筒外筒盛有液态试剂,当遇火警时,将灭火器取下倒置,内外筒液体试剂立即混和产生大量CO2泡沫灭火,从液态试剂在灭火器中长久放置和快速灭火两个角度分析,盛放药品正确的是(  )
A. a中盛饱和Na2CO3溶液,b中盛Al2(SO4)3溶液
B.a中盛饱和NaHCO3溶液,b中盛Al2(SO4)3溶液
C.a中盛Al2(SO4)3溶液,b中盛饱和Na2CO3溶液
D.a中盛Al2(SO4)3溶液,b中盛饱和NaHCO3溶液
13.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参考下表键能数据和晶体硅与二氧化硅结构模型估算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硅晶体的热化学方程式:Si(s)+O2(g)=SiO2(s)中,△H的值为(  )
化学键 Si-O O=O Si-Si Si-Cl Si-C
键能/ kJ·mol-1 460 498.8 176 360 347
A.+989.2 kJ·mol-1 B.-61.2 kJ·mol-1 C.-989.2 kJ·mol-1 D.-245.2 kJ·mol-1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通过电阻后电阻发热,它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
B.气体膨胀,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C.橡皮筋拉伸时,分子间势能增加
D.一定质量0℃的水结成0℃的冰,分子间距离增大,其总的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15.将某材料制成的长方体薄板锯成A、B两块平放在水平面上, A、B紧靠在一起,物体A的角度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方向的力F推物体B,使A、B保持原来形状整体沿力F的方向匀速运动.则可知( )
A.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两个力的作用,合力为零
B.物体A只受一个摩擦力
C.物体B对A的压力小于桌面对A的摩擦力
D.物体B在水平方向受三个力的作用
16.最近,科学家通过哈勃望远镜观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200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倍.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利用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求出( )
A.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 B.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
C.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 D.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运行速度之比
17.一列周期为T的正弦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a、b为x轴上的两个质点,其间距离小于一个波长,某时刻质点a振动到x轴上方的最高点,质点b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则从此时刻起再经过T/2时,a、b间的波形为下图中的( )
18.一条质量约为180kg的小船漂浮在静水中,当人从船尾走向船头时,小船也发生了移动
(不计水的阻力).以下是某同学利用有关物理知识分析人与船相互作用过程时所画出的草图(如下图所示),图中虚线部分为人走到船头时的情景.请用有关物理知识判断下图中所描述物理情景正确的是( )
19.某同学研究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忽略电子本身的重力,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得到了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虚线所示)图中一组平行实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势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论图中实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a点的电势都比b点低
B.不论图中实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a点的场强都比b点小
C.如果图中实线是电场线,电子在a点动能较小
D.如果图中实线是等势面,电子在b点动能较小
20.如图所示,从S处发出的热电子经加速电压U加速后垂直进入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发现电子流向上极板偏转,不考虑电子本身的重力。设两极板间电场强度为E,磁感应强度为B。欲使电子沿直线从电场和磁场区域通过,只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可行的是( )
A.适当减小电场强度E
B.适当减小磁感应强度B
C.适当增大加速度电场的宽度
D.适当减小加速电压U
21.如图所示,金属棒AB垂直跨搁在位于水平面上的两条平行光滑导轨上,棒与导轨接触良好,棒AB和导轨电阻可忽略不计。导轨左端接有电阻R,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向下穿过平面。现以水平向右的恒定外力F使AB棒向右移动,至t秒末AB棒速度为υ,且t秒内速度大小一直在变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秒内棒所受的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逐渐增大
B.t秒内恒力的功大于电阻R释放的电热
C.t秒内棒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D.t秒内恒力的平均功率大于Fυ/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
此卷为非选择题,共10道题。考生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在专用答题卷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不得分。
22.(17分).(1)(3分)常用螺旋测微器的精度为0.01mm,如图所示的螺旋测微器读数为5.620mm,请你在刻度线旁边的方框内标出符合该读数的数字。
(2)(2分)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
验中:下图是实验中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把打下的第一个
点记作O,另外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测
得SOA = 62.99cm,SOB = 70.18cm,SOC = 77.76cm,SOD = 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
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____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等
于_________J(重物的质量为m = 1kg,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g = 9.8m/s2,结果保留
三位有效数字)
(3)(12分)实验室内有一毫伏电压表(符号 ,量程为
150mV,内阻为145Ω左右).现要测其内阻,除毫伏电压表以
外,实验室还提供以下器材:
电动势为1.5V的干电池,电阻箱R(0~99.9Ω),滑动变阻器R1(0~50Ω),标准电流表(量程为15mA、内阻约为50Ω),开关S及若干导线.
①请你根据所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尽可能精确地测量毫伏表内阻RmV的电路,画在虚线方框中.
②直接读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字母来表示).
③写出用这些物理量表示的毫伏表内阻的表达式RmV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3.(16分)如图(甲)所示,一个边长为0.06m的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线框电阻为0.36Ω。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规定磁场垂直线框平面向里时磁感应强度为正。
(1)若规定感应电流沿a→b→c→d→a为正,请作出线框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写出计算电流大小的详细过程)
(2)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多少?
24.(19分)如图所示的坐标系,x轴沿水平方向,y轴沿竖直方向。在x轴上方空间的第一和第二象限内,既无电场也无磁场;在第三象限,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垂直xy平面(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第四象限,存在沿y轴负方向、场强大小与第三象限电场场强相等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质点,从坐标为(0,h)的P1点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沿x轴负方向进入第二象限。然后经过坐标为(-2h,0)的P2点进入第三象限,带电质点在第三象限内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之后经过坐标为(0,-2h)的P3点进入第四象限。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请作出质点的运动轨迹并求:
(1)粒子到达P2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第三象限空间中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带电质点在第四象限空间运动过程中最小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5.(20分)某兴趣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小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处理转化为υ—t图象,如图所示(除2 s~10 s时间段图象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象均为直线).已知在小车运动的过程中,2 s~14 s时间段内小车的功率保持不变,在14 s末停止遥控而让小车自由滑行,小车的质量为1.0kg,可认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求:
(1)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
(2)小车匀速行驶阶段的功率;
(3)小车在加速运动过程中(指图象中0~
10秒内)位移的大小.
26.(15分)a、b、c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由a、b、c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的用途如下图所示。a、b、c三元素之间两两化合可生成化合物乙、丙、丁、戊4种。化合物甲、乙、丙、丁、戊之间也能相互反应。已知乙、戊分别是由a、b两元素按原子个数1∶1和2∶1组成的化合物。若a、b、c三元素形成的单质(仍用a、b、c表示)和由它们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未配平)
①b+c→丙 ②a+c→丁 ③乙+丙→甲 ④丙+丁→c+戊
甲的用途
试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甲:__________;丙:__________;丁: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实验测得化合物乙和化合物戊能以任意比相溶,根据“相似相溶”的经验规律可推测化合物乙是_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4)阅读甲的用途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用甲作干燥剂,这是利用甲的那一项特性?__________
②试剂厂用甲和Ca3(PO4)2反应制备化学试剂磷酸,在反应中利用了甲的哪一项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甲是制造铅蓄电池的重要原料,在铅蓄电池中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其中C的水溶液具有酸的通性,其焰色反应呈黄色,I是一种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J是一种红褐色沉淀,D和H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味气体。
(1)写出I、D、H的化学式:I__________;D__________;H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BC+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氨水J+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制G的基础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鉴定K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E溶液中加入与E等物质的量的Na2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8.(16分)无水AlCl3是一种白色晶体,在178℃时升华、极易水解,在实验室中必须密封保存,若露置在空气中则产生大量白雾有时还可能爆炸。无水AlCl3是一种有机合成和石油化工的催化剂。工业上可用金属铝和Cl2反应制备。某课外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通过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无水氯化铝。
图中A、B、C、D、E、F的虚线部分表示玻璃管接口,接口的弯曲和伸长等部分及组装橡胶导管未画出。根据要求填写下列各小题空白。
(1)如果所制的气体从左向右流动时,上述各仪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各装置的序号)(  )接(  )接(  )接(  )接(  )接(  )接(  )接(  )。其中,②与④装置相连时,玻璃管接口(用装置中字母表示),应是_____接_____。
(2)为提高实验中铝屑的利用率应先点燃_____处酒精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应首先检验装置的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__________处的酒精灯。
(4)在装置⑤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⑧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制得的无水AlCl3露置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4分)下图是用明矾[KAl(SO4)2·12H2O]为主要原料制取Al2(SO4)3和K2SO4的操作步骤流程图(图中略去了沉淀物的洗涤操作)
分析图中圆括号内应填入何种试剂,使用何种分离方法,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
(2)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过程:
明矾溶液+a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上述操作不考虑损耗在理论上158 g明矾最多可制得Al2(SO4)3·18H2O __________g,至少可制得K2SO4 __________g。
30.(22分)请根据下列氮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植物吸收NO3 -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NO3 -进入植物细胞有利于光合作用效率的提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A中的矿质元素被放射性元素标记,结果在牛羊的尿液中检测到放射性。请你写出A中该元素转移到尿液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说明)。
(3)已知动、植物体内的有些含氮化合物也含有硫元素。在某些微生物的分解中,既产生了A,也产生了H2S。H2S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增加了大气中的SO2浓度,这个过程与图中的过程___________(填①,②,③)原理相同,参与反应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过程①主要以____________为主。
(4)土壤中生活着肉眼看不见的细菌、丝状真菌和呈放射状的放线菌,这些微生物的数量是极其繁多的。某同学要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成有关问题。
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用具及药品:烧杯、纱布、玻璃棒、试管、酒精灯、水、蒸馏水、碘液、斐林试剂、淀粉糊等
实验步骤:
1、将取自农田、林地或花盆等处的土壤放入里面垫有厚纱布的烧杯中,加蒸馏水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取出。土壤浸出液静置一段时间备用。
2、
3、
4、
5、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记录试验结果。
实验现象与分析:
31.(20分)现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甲、乙、丙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免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d后,向甲组兔子注射生理盐水,向乙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丙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碘进入人体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当人遭遇危险而情绪过度紧张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_______,对该腺体的活动具有直接调节和管理作用的是_______。
(2)图中A组、B组、C组曲线依次对应___________________(填甲、乙、丙)的实验结果。
(3)开始的4d内三组兔子体内甲状腺放射量升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二次注射后,三组免子甲状腺放射量下降的速率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参考答案
14、C 15、C 16、BD 17、A 18、B 19、CD 20、A 21、BCD
22.解析:(1) 如图所示(1个数字1分)
(2)7.62;7.56(2分)
(3)①如图所示(4分)
②毫伏电压表的读数U、标准电流表的读数I、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R(4分)
③ (4分)
23.解析:由图可知,电流变化周期T = 5s,t1 = 3 s 内产生恒定电流I1,t2 = 2 s 内产
生恒定电流I2。根据得,
(2)在一个周期内,据电流的热效应有:
Q = Q1+Q2,即I2RT = I12R·t1+I22·R·t2 (4分)
代入数据得I = × 10-5A (3分)
24.解析:(1)质点从P1到P2,由平抛运动规律:
h = gt2 υ0 = υy = gt (2分)
求出 ,(2分)
方向与x轴负方向成45°角。(2分)
(2)质点从P2到P3,重力与电场力平衡,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qE = mg qυB = m (2分)
由几何关系得:
(2R)2 = (2h)2+(2h)2 (2分)
解得:E = ,B = EQ \r(). (4分)
(3)质点进入第四象限,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当竖直方向的速度减小到0,此时质点速度最小,即等于速度在水平方向的分量
υmin = υ·cos45°= ,方向沿x轴正向。 (5分)
25、解析:(1)在14 s~18 s时间段a = (1分)
由图象可得:a = m/s2 = -1.5m/s2 (2分)
Ff = ma = -1.0×1.5N = -1.5N(负号表示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2分)
(2)在10 s~14 s小车做匀速运动,牵引力大小F 与 Ff 大小相等 F = 1.5N(2分)
P = Fυ = 1.5×6W = 9W (3分)
(3)速度图象与横轴之间的“面积”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
0~2s内 x1 = ×2×3m = 3m (2分)
2s~10s内根据动能定理(4分)
(若Ff仅指大小则应表示为)
解得x2 = 39 m(2分)
∴加速过程中小车的位移大小为:x = x1 + x2 = 42 m(2分)
说明:若a、Ff大小正确,但方向没有交代的扣2分。
化学参考答案
6.C 7.D 8.D 9.C 10.B 11.C 12.D 13.C
26.(1)甲:H2SO4;丙:SO2;丁:H2S (共6分)
(2)反应③:H2O2+SO2=H2SO4 (2分)
反应④:SO2+2H2S=3S+2H2O (2分)
(3)H-O-O-H;极性 (共2分)
(4)①吸水性;②强酸性;③电解质溶液 (共3分)
27.(1)I:BaSO4;D:H2;H:O2 (共3分)
(2)①NaNO3+H2SO4(浓) NaHSO4+HNO3↑ (2分)
②Fe(NO3)3+3NH3·H2O=Fe(OH)3↓+3NH4NO3 (2分)
(3)4NH3+5O2          4NO+6H2O (2分)
(4)取少量K置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浓NaOH溶液,加热试管可观察到试管口处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分)
(5)4Fe2++4Na2O2+6H2O=4Fe(OH)3↓+8Na++O2↑ (3分)
28.(1)③接⑤接④接②接①接⑦接⑧接⑥ (4分,错1个得0分) C接B (1分)
(2)⑤;若先点燃①处酒精灯则有部分Al屑被空气中O2所氧化,因此必须使Cl2充满装置①时再点燃①处酒精灯 (共3分)
(3)气密性;① (共2分)
(4)NaCl+H2SO4(浓) NaHSO4+HCl↑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共2分)
(5)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⑦导致AlCl3部分水解;AlCl3+3H2O=Al(OH)3↓+3HCl↑(共4分)
29.(1)a:NH3·H2O;b:稀H2SO4;c:KOH;①过滤;②加热③蒸发结晶 (共6分)
(2)Al3++3NH3·H2O=Al(OH)3↓+3NH4+
NH4++OH- NH3↑+H2O    (共2分)
(3)111 g (3分) 116 g (3分)
生物参考答案
A B A D D
30、(22分)
(1)成熟区(根毛区)(2分) 氮是催化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种酶以及NADP+和ATP的重要组成成分(2分)
(2)NH4+被植物吸收后,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被牛羊消化吸收后,氨基酸在牛羊细胞内通过脱氨基作用,形成的NH3在肝脏内形成尿素,通过血液循环经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3分)
(3)③(1分) 自养需氧型(1分) 生物固氮(1分)
(4)(共12分)
假设: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有分解作用(2分)
步骤:2、另取两只烧杯,编号A、B,分别加入等量淀粉糊,并向A烧杯中加入土壤浸出液,B烧杯中加入等量蒸馏水。(2分)
3、在室温下放置一个星期后,分别取A、B烧杯中的溶液20ml,各放入两只试管中,分别标号为A1,A2,B1,B2。(2分)
4、在A1,B1试管中加入碘液;在A2,B2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并进行沸水浴。(2分)
现象与分析:与B1,B2相比,A1无蓝色出现,A2出现砖红色沉淀,则支持所作的假设(2分)A1、B1颜色相同,出现蓝色,A2,B2颜色相同,无砖红色沉淀出现,则不支持所作的假设(2分)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得分)
31、(20分)
(1)主动运输 升高 垂体(每空2分)
(2)乙 丙 甲(4分,顺序错误0分。)
(3)甲状腺能聚集身体中的碘合成甲状腺激素,所以在开始的一段时间甲状腺放射量先增高(2分);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逐渐释放进入血液,所以甲状腺的放射量后降低(2分)。
(4)B组兔子注射了促甲状腺激素,促进了甲状腺对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所以该组甲状腺放射量下降速率最快(2分);C组为对照组(2分);A组兔子注射了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血液中甲状腺素升高,反馈调节使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量减少,故其甲状腺内的放射量还维持较高水平(2分)。
黄 冈 中 学
黄 石 二 中
襄 樊 五 中
湖北省 2007届高三(上)期末联考
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模型     晶体硅的晶体结构模型
A
B
C
D
b
A
B
C
D
b
ν0
a
U
S
×
×
×
×
×
×
E
B
mV
6
3
5
8
10
t/s
B/×10-3T
(乙)
a
b
d
c
(甲)
O
O
P1
y
P2
x
P3
×
×
×
×
×
×
×
×
×
×
×
×
×
×
×
×
15
10
I/×10-5A
3
O
-2
5
8
10
t/s
图4分,电流大小错误不累计扣分,电流方向错了扣2分
3




PAGE
3
湖北省三校联考 理科综合试题 第 页 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