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联盟)
初三语文阶段试题
2018.11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串场河,作为古盐运河支流,chéng( )担沟通串联泰州盐场重任,yùn( ) yù( )出众多chí( )名中外的盐运文化名镇和硕儒俊彦,为明清时期泰州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诗经二首》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B.什么叫成功?《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
C.鼎湖山风景区包括鼎湖、三宝、凤来、鸡笼、伏虎等十多座山峰,主峰为鸡笼山。
D.“明天要学习的课文预习了吗?”老师问。“嗯,已经预习过了。”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许多学问家的博学是靠寸积铢累而来的,“一口吃成胖子”是不可能的。
B.读书要读活,要做到融会贯通。
C.出了学校大门,有的同学向南,有的同学向北,大家在校门口分道扬镳。
D.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盛。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②根之茂者其实遂,_______________。
③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日星隐耀,______________。
⑤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晏殊的《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发诗人伤春怀人的感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描写厚厚的冰层和满天的阴云凸显诗人为友人的长途跋涉而担忧的心情。
5.名著阅读。(6分)
(1)根据下面的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立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地恭维,当场就封我作“那达竞”,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
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人名)的小说《格列佛游记》,写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这位伟大的君王“对我说不尽地恭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立浦特和不来夫斯库之间的征战影射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实。(3分)
(2)下列关于名著《格列佛游记》的内容表述有错误的两项是(3分,选对一项得1分,选对两项得3分)( ) ( )
A.在大人国的语言学校,三位教授在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他们的第一个计划是简化言辞,第二个计划是取消语言中所有的词汇。
B.利立浦特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候选人必须冒着跌断脖子的危险来表演绳技,
以达到爬上去的目的。
C.在慧骃国全国代表大会上辩论的唯一问题是要不要将耶胡从地球上消灭。在接到慧骃国
通知必须离开慧骃国时,格列佛兴奋不已。
D.大人国的国王他具有卓越的才能,无穷的智慧,高深的学问,治理国家的雄才,也受到人
民的拥戴。他以理智和仁慈来治理国家。
E.在飞岛的一个属地巫人岛。这里的长官精通魔术,格列佛见到了亚历山大、凯撒、庞贝、荷马、亚里士多德等历史上的有名人物。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2018泰兴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将于10月28日举行。身为泰兴儿女,你也参与其中。
【创意设计】为扩大泰兴国际半程马拉赛事影响,请你为本次比赛设计一个响亮的宣传标语或活动口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徽解读】右图是本次半程马拉松比赛的会徽,你的同学小明对会徽的
设计不太理解。请你仔细观察右图,从会徽的内容及寓意两个方面向小明
解释一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速递】10月28日上午8时,2018泰兴国际半程马拉松开赛。本次赛事共设半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亲子马拉松3个项目,吸引了国内外近8000多名选手参加。省体育局副局长刘彤,省体育局综合处调研员、中国田协技术官员成裕阳,泰州市体育局局长陈学东,泰州市体育局副调研员、省田协秘书长樊蓉,我市领导刘志明、刘荣华、张红霞、邵骅出席开赛仪式并为大赛鸣枪开跑。
上面的新闻稿中有一句话有语病,请找出来把你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王安石的《孤桐》一文,完成第7题。(6分)
孤 桐 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①思解愠②,愿斫五弦琴③。【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②愠:疾苦、怨愤。③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孔子家语》记载:帝舜一面弹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7.(1)前三联写出了孤桐哪些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孤桐”的形象表达怎样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4分)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节选自《新序》)
8.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6分)
(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①宋昭公出亡 ( ) ②被服以立 ( )
③内外不闻吾过 ( ) ④是以至此 ( )
(2)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
A.渔人甚异之 B.辍耕之垄上 C.小大之狱 D.王之蔽甚矣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故 宋 昭 公 亡 而 能 悟
10.翻译句子。(4分)
(1)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说说文中的宋昭公为什么会丧国。(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2—14题。(9分)
①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之一,其数量惊人,由于电脑键盘不可能为每一个汉字造一个按键,因此,需要替汉字编码,通过敲击多个按键来输入一个汉字。最早的汉字输入法,一般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拼音输入法。但是,早期的拼音输入法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单字重码率非常高,常常要翻很多页才能找到所需的汉字,输入效率低下。
②1983年,王永民推出了划时代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该输入法只使用英文字母键中的25个参与编码,极大地解决了输入速度慢这一顽症;一旦背熟了“字根表”,就可以实现“盲打”。尽管五笔字型输入法有诸多好处,但“难学”这个致命弱点让其难以高度普及。反倒是拼音输入法,因为操作最为简单,始终没有被抛弃。
③21世纪初期,拼音输入法有了长足的改进。特别是2005年以后,以搜狗为代表的新一代拼音输入法异军突起。它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通过自动升级词库等方式,保持词库处于最新状态;嵌入了网络搜索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随着各种个性化皮肤的涌现,其屏幕展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
④2016年,搜狗CEO王小川提出搜狗拼音输入法将推出智能回复功能。王小川称,未来输入法不只是一个表达工具,它可以理解你的想法,别人向你提问,输入法会自动代替你回复。搜狗已经逐步上线这样的功能,目前大概有5%-10%的问题可以直接给出答案。
⑤研究现代中国的历史学家汤姆·马拉尼说,中国在打字技术方面正大踏步前进,而西方远远落在后面。马拉尼赞扬道:“使用键盘上26个英文字母按键,敲击出数万个繁复美丽的汉字,几代华人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选自武锐《中文输入法,智慧的代码》,有改动)
12.请简要概括拼音输入法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从词语准确性的角度,分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最早的汉字输入法,一般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拼音输入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③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举__________________异军突起的例子,真实有力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四)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15—17题。(8分)
①在我国书法史上,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王羲之“临池学书”,为节省时间顺手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用完了整整18缸水。这些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
②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就能把“恒”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
③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往往让事情无疾而终。譬如,有的人遇到挫折就乱了阵脚,逃避矛盾,蛰伏起来;有的人干工作浮在表面,看上去勤勤恳恳,其实心里根本就没有恒定的目标;还有的人习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不到一锤接着一锤敲,累积不出实绩。要做成一件事情,重要的是专注于目标,毫不动摇、勇往直前。心态一旦浮躁,注定难以走出浅尝辄止、兜兜转转的人生迷宫。
④树立恒心,离不开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省思。“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革命战士”吴玉章四十年如一日,再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造就了一大批各类人才。
⑤“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恒心是成功的催化剂,而养恒心最离不开意志和勇气。葆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如磐石,在乱云飞渡时不忘初心;具备非凡的勇气,才能面对恐惧不退缩、遭受打击不怯懦,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对个体来说,追求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就必须剔除急功近利之心,舍弃徘徊犹豫之意,自觉培养敢于正视困难的勇气和不甘落后的志气,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⑥鲁迅曾如此点评运动会选手:“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
者,和见了这些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行走在人生之路上,又何尝
不是如此?
(选自《 人民日报 》,有改动)
15.结合全文内容,为文章拟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有人认为第③自然段的内容可以删去,你同意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①段以“二王”的故事开篇,其主要目的是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B.第④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树立恒心,离不开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省思的观点。
C.第⑤段中引用朱熹的名言,着重论证了只要认真读书,就一定能记熟的观点。
D.第⑥段中鲁迅认为,虽然落后但坚持到底的人和对拥有恒心者肃然起敬的人都是中国的脊梁。
(五)阅读刘立勤的《老赵的麦田》,完成18—22题。(23分)
①老赵的麦子终于黄了,眼前是金灿灿的一片。浓浓的麦香冲破重重的混凝土气息在老赵的胸腔肆意地冲撞,他的脸上是说不出的悲伤。
②为了这块麦田,老赵把人都得罪完了。
③城市是条贪吃的狼,要吃掉老赵的村子。老赵的麦田也被卖了,老赵不答应,他任凭村干部磨烂嘴皮子,也不愿让出自己的土地,而且不顾劝说地在地里种下了一茬麦子,他想用一地的麦子来阻挡拆迁的步伐。可那又有什么用呢?土地是集体的,村长还是带着挖机“轰隆隆”开往麦田。谁想老赵却不知死活地钻进挖机的轮下,愣是不让挖机进地。
④老板见多识广,以为老赵想讹钱,就拿来了大把大把的钱。那些钱够老赵盖三间大瓦房,也够买老赵种了一辈子的麦子呢。村里人眼红得不得了,都劝他见好就收。老赵还是不答应。有人不明白一向和善的老赵怎么会是这样,还有人骂他心重得像是吃了秤砣。老赵依然不管不顾,还是躺在轮子下面不出来。
⑤还是镇长出面,当了一辈子顺民的老赵才松了口,答应让出自己的土地。老赵也不要老板的青苗补偿,老赵的条件是等到夏天麦子黄了,他要收回自己那一季的麦子。
⑥老赵说,这也许是我这辈子能收获的最后一季麦子了。
⑦老赵是种庄稼的好手。只要有土,他就会撒下一把种子,或苞谷,或麦子,或黄豆,种下就是生机一片,让人眼气得恨不能挖了砍了拔了,却又让人喜欢得下不了手。就说老赵那一地的麦子吧,真是一地的好麦子呀,绿油油,齐壮壮,看一眼就会想到黄亮亮的麦粒、白胖胖的蒸馍、筋道道的捞面,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⑧镇长讪讪地走了,村干部气愤愤地走了,老赵的亲戚来了。亲戚也舍不得那块麦子,可亲戚更关心老赵的日子。亲戚知道老赵是一根筋,亲戚就帮老赵算账。一笔一笔算,算到最后,亲戚说一根麦草都值两块钱了呢!老赵还是咬住那句话:我舍不得那一地的麦子。
⑨亲戚不高兴地走了,老赵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回来了。儿子不喜欢种地,初中毕业就去了南方打工,打了几年工还是穷光蛋,混得远不如他这个种地的,臊得几年都不好意思回家。老赵不明白儿子为什么舍不得回家,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往城里跑。
儿子不喜欢种地,也不喜欢地里的麦子,可儿子喜欢地里麦子换来的钱。儿子逼着老赵让了土地好去领钱。儿子说,拿了钱可以在城里买房,可以在城里开店,可以买车,还可以给老赵娶一个儿媳妇生一个孙子。但任凭儿子说得天花乱坠,老赵就是不答应。儿子急了,就和他吵,和他闹,而且嚷嚷道要把地里的麦子割了去喂牛。儿子混,老赵不胜其烦,只好把攒的钱都给了儿子,把儿子赶进了城里。
老赵好不容易保住了那一地的好麦子。他和老伴就在麦田的尽头搭了一个窝棚,守护着那一地的麦子。晴天里,老赵忙着给麦子拔草,杀虫,施肥;雨天了,就看麦子洗澡,喝水。四周的拆迁工程已经开始了,村里的人高兴地大呼小叫,麦田边的老赵呢,心里是一片宁静,安心等待着一田的麦子。
麦子终于黄了,该割麦子了。镇长来了,村上的干部来了,老赵的邻居亲戚也来了,他们想看看老赵的麦田,想看老赵的麦田收割的是金子,还是银子。
早先的挖机也来了,等着老赵收完了麦子,好在那块田里种上一座楼,或是一间厂房,或是一条街道。
谁想到,老赵只割了三把麦子就离开了,挥手让挖机开进了麦田。挖机好像对麦田有仇一般,老赵的手还没有放下,就“轰隆隆”冲进了麦田。立马,麦田便是一片狼藉。片刻之间,麦田就没了。
18.阅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将本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4分)
开端:老赵的麦田被村里卖掉,他不愿让出自己的土地,不顾劝说在地里种下一茬麦子。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发展:镇长出面,老赵答应收回自己那一季的麦子之后让出自己的土地。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麦子黄了,众人前来围观,老赵只割了三把麦子,就挥手让挖机开进了麦田。
19.下面对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①段画线句子点出了矛盾冲突,即老一代农民的传统理念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矛盾。
B.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城市的发展之快,反映出社会变化之大。
C.第⑧段中“讪讪”写出镇长被驳了面子后的尴尬,“气愤愤”写出村干部因威信受损的气恼。
D.老赵的儿子与老赵形成鲜明对比,其主要目的是表达对农村青年渴望过上城市化生活的批判。
20.第①段“浓浓的麦香冲破重重的混凝土气息在老赵的胸腔肆意地冲撞,他的脸上是说不出的悲伤”一句中的“肆意”一词的含义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篇小说最初发表时,题目是“老赵的麦田”,其他刊物转载时改为“老赵”。你认为哪个题目更恰当些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本文第⑦段画线句子,回答问题。(6分)
【链接材料】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在烈日和暴雨下》
请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子和链接材料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和写作意图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红灯亮时,表示车辆行人必须停止前进;绿灯亮时,指示车辆行人可以通过。在现实生活中,“红灯停绿灯行”除了指交通规则外,还可以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标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人们心中总要有盏“红绿灯”。
23.请以“心中有盏红绿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班级名称。
3.书写工整规范。
初三语文阶段试题参考答案
2018.11
1.承 孕 育 驰
2.A
3.C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5.(1)①斯威夫特 ②格列佛用绳索将不来夫斯库国的五十艘最大的战舰拖回小人国的皇家港口,小人国因此取得战争的胜利(意思对即可);③影射了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
(2)A、C
6.【创意设计】千年泰兴,跃马争先;逐梦美丽泰兴,乐跑银杏之乡;奔跑泰兴,超越梦想
【会徽解读】称呼(1分),会徽内容(1分),寓意(1分),语言连贯、委婉(1分)
示例:小明,这个会徽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一个奔跑的人,既表明这是一次马拉松比赛,同时也暗示一种跃马争先的泰兴精神;下面的“2018,TAIXING”等字样,表明了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中间的银杏图案寓意泰兴是银杏之乡。你明白了吗?
【新闻速递】吸引了国内外8000多名选手参加。(吸引了国内外近8000名选手参加)
7.(1)孤高、正直、虚心、顽强(不屈)等等。(2分)(2)表达了诗人正直向上、坚强不屈、虚心的人生态度(2分,至少答出2点)以及关心百姓疾苦,
甘愿为解决百姓疾苦而献身的思想感情。(2分)
8.(1)①逃亡、逃跑 ②同“披”,穿。 ③过错,过失 ④这
(2)D
9.故/宋昭公/亡而能悟
10.做君王的人离开国家失掉社稷的原因是奉承拍马屁的人太多。(判断句式要翻译出来)
11.因为有太多的人奉承而受蒙蔽。
译文:宋昭公国亡后出逃,到达了边境,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百人,施政做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从妃子几百人,穿好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美!'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君看来),做君王的人离开国家失掉社稷的原因是奉承拍马屁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逃出了国家后能够醒悟,最后得以返回国家。
12.①第一阶段,操作简单,但重码率高,输入效率低;
②第二阶段,智能化程度较高;
③第三阶段,初步具备智能回复功能。
13.“一般”指在通常情况下,说明了最早的汉字输入法,通常情况下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拼音输入法,但不排除有更早的汉字输入法出现的可能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4.举例子 搜狗拼音输入法 拼音输入法有了长足的改进
15. 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人生欲有成,关键是恒心)
16.不同意。这段文字从反面举例论证,列举有的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往往让事情无疾而终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使论证更加全面,更严谨有说服力。
17.C
18.①老板拿来大把大把的钱让他让出土地,老赵仍然不愿让出土地。②亲戚劝说,儿子逼他让出土地好去领钱,老赵还是不答应让出土地。
19.D
20.肆意,本意是不顾一切地由着性子去做,这里指麦香浓烈,冲击着老赵的的心,让老赵因拆迁要让出土地的悲伤和对土地的不舍之情无可抑制、难以控制。
21. 观点一:我认为“老赵”这个题目恰当一些。 ①突出小说的主人公是老赵,小说主要是刻画这个对田地有着深沉热爱之情(对农村和土地的坚守)的老农形象;②暗示出小说的主题,反映在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像老赵这老一代农民的传统理念与现实发生的矛盾冲突;③表达出作者对老赵这一代老农的理解与同情。
观点二:我认为“老赵的麦田”这个题目恰当一些。①麦田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 ②反映了农村城市化与田地大面积消失的重大的矛盾,有利于揭示主题; ③突出老赵对农村和土地的坚守。
22.写法上的相同点:都运用了景物描写。(2分)
写作意图的不同:第(7)段:写出老赵的庄稼长势喜人(茁壮),表现老赵是种庄稼的好手(突出他种田的高超本领),交代了老赵舍不得让出土地的原因,为下文写老赵不顾劝说拒绝让出土地作铺垫。(2分,答出2点即可)
链接材料:表现天气的炎热,衬托出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艰辛和痛苦,表达作者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2分,答出2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