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学科学案
编制人: 审核: 编号:2
课题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学习
目标
【学习重点】 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学习难点】 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
环节一:自主预习
彼得一世改革
时间
背景
目的
主张
内容
影响
农奴制改革
(1861年改革)
时间
原因
根本原因
主持者
直接原因
目的
主要内容
性质
历史地位
影响
环节二:精讲点拨
材料一:“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材料二: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 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 620 000人,进而上升到1898年的3 000 000人。到1913年,俄国生产的铁和法国生产的一样多,俄国生产的煤为法国生产的四分之三。……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原来农民取得的份地,按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亿卢布,而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却不少于20亿卢布。 因此,列宁对其这样评价: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削得一干二净。
材料四:请诸位相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一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
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根据材料三内容,你如何理解列宁的话?
从上述材料可看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环节三:合作探究
比较概括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
环节四:巩固训练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强烈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 )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 B.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
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 D.贵族力最弱小无力对抗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摆脱民族危机 B.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C.走资本主义道路 D.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这是因为这次改革( )
A.并未缓解国内的社会矛盾 B.使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D.使农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力
环节五:测试评价
彼得一世改革的作用是( )
①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②增强了俄国军事、经济实力
③巩固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④为俄国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④
19世纪中期,俄国“在农奴制下,方面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材料反映了农奴制( )
A.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B.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导致农民贫困频繁暴动 D.符合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情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此语表明:( )
A. 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B. 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
C. 沙皇要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 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是因为“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放农奴 B、走资本主义道路 C. 摆脱国家民族危机 D、巩固封建统治
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他用一只专制的手,勇敢地播下了启蒙的种子”。其中的种子是指( )
A、改革的手段很野蛮B、强化了农奴制度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加强了中央集权
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次独特的尝试”指的是:( )
A、用野蛮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学习西方废除沙皇制度
C、引进西方文明摆脱落后局面 D、废除农奴制摆脱落后局面
有人认为“1861年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压迫剥削更重了”。其主要依据是( )
A.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B.付出高额赎金
C.对封建地主的义务加重了 D.要继续遭受地主的剥削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是指( )
A.社会性质改变 B、封建农奴制彻底废除
C、农民免费获得了份地 D、农民获得了自由
“农奴先笑了,后来又哭了;地主先哭了,后来又笑了。”这句话描述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 A.法国大革命 B.美国南北战争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1861年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俄国两次大的改革都是由沙皇推行的,这表明他们( )
A.已无力阻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潮流
B.已意识到使国家摆脱落后追赶先进的必要性
C.已看到农奴制度是俄国落后的根源 D.迫于国内矛盾的尖锐化,只得以改革避免革命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最后审定解放农奴的改革方案时说:“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下列叙述最能体现这句话意思的是( )
A. 改革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 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 改革会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D. 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在《钟声》上公开宣称:“对农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他如此评价农奴制改革所依据的史实是( )
A. 农奴完全成为自由人 B. 农奴在解放时可无偿获得一块份地
C. 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D. 农奴解放时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遇到了阻碍社会发展的“瓶颈”。为此,两国亟待解决的相同任务是( )
A. 引导国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C. 维护国家的统一 D. 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自由劳动力,不同国家通过不同方式实现这一条件,下列属于获得自由劳动力的方式是( )
①英国的圈地运动 ②美国的南北战争 ③三角贸易 ④俄国农奴制改革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世纪初,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比重。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美国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这表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 )
A 工业革命发展滞后 B 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 C 奴隶贸易非常繁盛 D 缺乏自由劳动力
九年级历史学科学案
编制人: 审核: 编号:2
课题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学习
目标
【学习重点】 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学习难点】 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
环节一:自主预习
彼得一世改革
时间
18世纪初
背景
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发展缓慢
目的
富国强兵
主张
向西方学习
内容
中央集权;发展经济;扩展军备;发展文教;生活西化
影响
积极: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增强
消极:强化了沙皇专制和农奴制度;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农奴制改革
(1861年改革)
时间
1861年
原因
根本原因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主持者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直接原因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加剧了农奴制危机
目的
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主要内容
解放农奴;赎买份地
性质
资本主义性质改革
历史地位
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影响
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没有主动沙皇专制,保留了农奴制残余,影响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环节二:精讲点拨
材料一:“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材料二: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 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 620 000人,进而上升到1898年的3 000 000人。到1913年,俄国生产的铁和法国生产的一样多,俄国生产的煤为法国生产的四分之三。……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原来农民取得的份地,按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亿卢布,而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却不少于20亿卢布。 因此,列宁对其这样评价: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削得一干二净。
材料四:请诸位相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一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
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加强。
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根据材料三内容,你如何理解列宁的话?
赎买份地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所以农奴“解放”的实质,实际上是对农奴的一次更大的掠夺。
从上述材料可看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
环节三:合作探究
比较概括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①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②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不同点:①目的不同:前者旨在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后者改革为了挽救统治危机;
②内容不同:前者未触动农奴制;后者废除了农奴制;
③影响不同:前者加强了俄国农奴制,增强了国力;后者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④改革的性质不同: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地主(农奴主)阶级性质,1861年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
环节四:巩固训练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强烈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 )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 B.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
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 D.贵族力最弱小无力对抗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摆脱民族危机 B.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C.走资本主义道路 D.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这是因为这次改革( )
A.并未缓解国内的社会矛盾 B.使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D.使农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力
环节五:测试评价
彼得一世改革的作用是( )
①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②增强了俄国军事、经济实力
③巩固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④为俄国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④
19世纪中期,俄国“在农奴制下,方面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材料反映了农奴制( )
A.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B.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导致农民贫困频繁暴动 D.符合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情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此语表明:( )
A. 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B. 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
C. 沙皇要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 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是因为“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放农奴 B、走资本主义道路 C. 摆脱国家民族危机 D、巩固封建统治
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他用一只专制的手,勇敢地播下了启蒙的种子”。其中的种子是指( )
A、改革的手段很野蛮B、强化了农奴制度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加强了中央集权
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次独特的尝试”指的是:( )
A、用野蛮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学习西方废除沙皇制度
C、引进西方文明摆脱落后局面 D、废除农奴制摆脱落后局面
有人认为“1861年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压迫剥削更重了”。其主要依据是( )
A.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B.付出高额赎金
C.对封建地主的义务加重了 D.要继续遭受地主的剥削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是指( )
A.社会性质改变 B、封建农奴制彻底废除
C、农民免费获得了份地 D、农民获得了自由
“农奴先笑了,后来又哭了;地主先哭了,后来又笑了。”这句话描述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 A.法国大革命 B.美国南北战争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1861年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俄国两次大的改革都是由沙皇推行的,这表明他们( )
A.已无力阻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潮流
B.已意识到使国家摆脱落后追赶先进的必要性
C.已看到农奴制度是俄国落后的根源 D.迫于国内矛盾的尖锐化,只得以改革避免革命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最后审定解放农奴的改革方案时说:“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下列叙述最能体现这句话意思的是( )
A. 改革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 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 改革会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D. 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在《钟声》上公开宣称:“对农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他如此评价农奴制改革所依据的史实是( )
A. 农奴完全成为自由人 B. 农奴在解放时可无偿获得一块份地
C. 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D. 农奴解放时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遇到了阻碍社会发展的“瓶颈”。为此,两国亟待解决的相同任务是( )
A. 引导国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C. 维护国家的统一 D. 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自由劳动力,不同国家通过不同方式实现这一条件,下列属于获得自由劳动力的方式是( )
①英国的圈地运动 ②美国的南北战争 ③三角贸易 ④俄国农奴制改革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世纪初,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比重。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美国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这表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 )
A 工业革命发展滞后 B 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 C 奴隶贸易非常繁盛 D 缺乏自由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