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怎样答好高考题(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怎样答好高考题(共4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1-30 23:0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9张PPT。 怎样答好高考题? 每年高考成绩发布时,很多考生的实际得分,
与自己的估分相去甚远。原因之一是考生意识不
到自己所做的答案,与高考试题标准答案相差很
多。虽然评卷老师都是尽量为考生找分的,但错
误答案是绝对不给分的。因此,考生们应学会规
范答题,避免无谓丢分。一、怎样答好选择题? 学生们总结说:
1.选择题太“贵”了,6分一道,丢不起!
2.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很容易淘汰其中两项,剩下两项就要懵,而一懵就错。
3.我好想将选择题全做对;我也做了好多选择题,可就是做不对。 其实,做选择题没有捷径可走,惟有脚
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读好每一
节书,记好每一句经典语句,掌握好每一个
核心概念,运用好每一个知识原理,落实好
每一步实验步骤等等。
如果说有方法或技巧的话,可参考如下:一、怎样答好选择题? 1.找准题眼
所谓题眼,就是题目考查的重点或主
旨所在。找准了题眼就是找到了析题的关
键处、解题的突破口。因此,审题时要努
力挖掘题目中显性的或隐性的题眼。一、怎样答好选择题? 例1.(第2题)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
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
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该题的题眼是(关键词):照光、黑布一、怎样答好选择题? 2.识别陷阱
为了考查考生思维的准确性,增加试题
的难度,命题者常会故布疑阵、巧设陷阱。
有时一道选择题中会设一个或数个陷阱,考
生一不留神就会误入其中。这就要求考生审
题时,抓住题目的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仔
细推敲,方能识别陷阱之所在。一、怎样答好选择题?例2、(第4题)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
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
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
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
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3.辨明词义
教材中,有许多在字面上相近的概念或
名词,但它们的实际意义却相差很大,如极
体和极核、原生质层和原生质体、氧化分解
和水解等。命题者常会以此为基点,考查考
生对这些概念、名词理解的深刻程度。一、怎样答好选择题? 例3.蛋白质完全水解后的终产物是( )
A、多种氨基酸?????????
B.各种分子量不等的多肽
C.二氧化碳、水和尿素???
D.包括以上三项A 一、怎样答好选择题? 4.排除干扰
设置干扰是一项重要的命题技术。设置
干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题干中设置干
扰性语句;二是在备选项中设置干扰项。就
是备选项本身所阐述的知识内容是正确的,
但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不符,考试中,考生
对于错误选项容易排除,但对于干扰项的排
除难度较大。一、怎样答好选择题? 例4.下列有关植物所需的几种矿质元素
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N元素是叶绿素的成分,也是光合作用
过程中所需酶的成分;
B.Mg元素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C.P元素有参与光反应中ATP形成的作用;
D.C元素是叶绿素、酶的成分,也参与暗
反应的过程。 D 一、怎样答好选择题? 1.回归教材、重视基础。
近几年的生物高考试题,尤其是2014年新课
程卷(湖南)的大多数生物试题,都是引用人教
版教材的知识原型,其答案就是教材中的原文。
如第29题第(2)小题“……细胞核的功能可
概括为: ”。答案就是人教版生物必
修1第54页中的原文。二、怎样答好非选择题? 再如,第32题第(3)小题,明确要求“简
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只要考生明白测交
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必修二P7,测交概
念),就比较容易得到“将纯合的抗病高杆与感病
矮杆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杆杂交”的答
案。
二、怎样答好非选择题? 1.回归教材、重视基础。
这类试题着重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
的识记、理解和运用。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只
有在充分识记了相关知识的前提下,才有灵活运
用、提升能力的可能。因此,在高三复习阶段,
应该充分运用好教材,切不可用各种复习资料包
办代替教材。 二、怎样答好非选择题? 2.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2014年新课程卷(湖南)的部分生物试题的
情景材料,在教材中找不到原型,但其答案仍然
是教材中的知识或原理。如第30题第(3)小题:
“……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
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填
“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
向 (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二、怎样答好非选择题? 2.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该题答案是2选1或3选1。依据是人教版生物
必修3第81页中的原理:“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
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理应得分多,但考生做第2空的错误率非常高,
达82%,实际得分率是18%。原因是考生没有仔细
审题,没有运用题干提供的情景材料,更没看清
楚题干中“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 。于
是,错误地认为演替的方向“发生改变”。 二、怎样答好非选择题? 2.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因此,在生物复习过程中,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学会用新的思维角度,对知识进行归类和重新组合,从而熟练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生物学问题。 二、怎样答好非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具体答题要领如下: 如第39题(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
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
合酶,其中葡萄糖苷酶可将 分解成 。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
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复合物。用含
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
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
标准答案:纤维二糖、葡萄糖、红、透明圈(1)概念辨析要清楚 有考生将“纤维二糖”写成“纤维素二糖”、
“纤维多糖”、“二纤维糖”、“纤维两糖”或“葡
萄二糖”等;
有很多考生将“透明圈”写成“透明带”、“透
明光圈”、“透明菌圈”、“透明菌”、“透明圆”等。 (1)概念辨析要清楚说明这部分考生没有辨清“透明圈”、“透明带”、
“光圈”等概念,出现了概念混淆不清现象。
建议: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组织一些容易混淆、词意相近的生物学名词,在恰当的时机,加以辨析。如:(1)概念辨析要清楚囊胚——胚囊 易位——基因重组
极体——极核 原癌基因——抑癌基因
赤道板——细胞板 滋养层——饲养层
染色体——染色单体 健那绿——甲基绿
启动子——起始密码子
终止子——终止密码子
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1)概念辨析要清楚(2)名词术语用规范 非选择题中的填空题,要求用规范的名词或
标准的生物学术语答题。如第29题第(1)小题
“……龙胆紫溶液属于 性染料,能够使
细胞中的 着色。”

标准答案是“碱”、“染色体”。部分考生却写
成了“减”、“醎”、“咸”;“杂色体”、“染色休”、
“染身体”等。 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
标准答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很多考生写成了“猛德尔遗传定律”、“自
由分离与组合定律”、“孟德尔自由杂交定
律”、“自由分配定律”、“基因重组定律”、
“自由遗传定律”、“自由选择定律”、 “自
由主合定律”、 “自然组合定律”、 “自由
结合定律”等等。 再如,2011新课程卷第32题第(1)问:(2)名词术语用规范 高考阅卷要求,在生物学名词或专业术语中,不能写错字、别字,也不能多写字、少写字,更不能改变字序。(2)名词术语用规范 建议1:归纳整理一些常见的生物学术语,有意识的加强记忆,如:
自我调节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融合、降低反应活化能、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基因决定性状、脱氧核苷酸序列、结构决定功能、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等等。(2)名词术语用规范 建议2:熟记一些常见的生物学名词(核心概念),适时进行默写比赛。(2)名词术语用规范 ①不知道写字囊胚——囊 桑椹胚——桑椹
免疫——疫 细胞融合——融
睾丸——睾 腺嘌呤——嘌呤
骨髓——髓 胞嘧啶——嘧啶
肾盂——盂 噬菌体——噬
黏性末端——黏
吲哚乙酸——吲哚
流动镶嵌模型——镶嵌 ②写别字竞争——竟争 纺锤体——仿锤体
测交——侧交 胚胎移植——胚胎移置
内质网——类质网 神经中枢——神精中枢
类囊体——内囊体 遗传性状——遗传性壮
麦芽糖——麦牙糖 人工授精——人工受精
淀粉酶——腚粉酶 吞噬细胞——吞食细胞
特异性——特一性 协助扩散——胁助扩散
免疫——免役 DNA连接酶——DNA连结酶 ③写错字肾脏——贤脏 线粒体——线绿体
抗体——杭体 光合作用——光和作用
蔗糖——庶糖 黏性末端——沾性未端
缢裂——溢裂 健那绿——键那绿
载体——截体 胰岛素——胰鸟素
雌蕊——雌芯 显微镜——显徽镜
嘧啶——密淀 嘌呤——膘吟
④多写或少写字光反应——光合反应
细胞质——细胞基质
优良性——优良性状
原生质——原生质体
核糖核酸——核糖核苷酸 ⑤改变字序流动镶嵌模型(√) 镶嵌流动模型(×) 碱基互补配对(√) 互补碱基配对(×) 减数第二次分裂(√) 第二次减数分裂(×) 囊胚(×)胚囊(×)单克隆抗体(√) 克隆单抗体(×) 标志重捕法(√) 重捕标志法(×) (3)审读题干要仔细 2014年的理综生物题,有好几道特别要
求考生非常仔细审题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写出正确的答案。 例1.[第30题(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
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
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
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
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
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
演替的方向 (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3)审读题干要仔细 该题答案是2选1或3选1。依据是人教版生物
必修3第81页中的原理:“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
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由于考生没有仔细审题,没有运用题干提供
的情景材料,没有抓住关键句“与该地区具有的
自然演替相比” 。于是,错误地认为演替的方向
“发生改变”。 (3)审读题干要仔细(4)看清要求再答题 近几年高考试题的非选择题中,都有部分填
空的空格后面附有括号,括号中有要求填写的答
案,或2选1,或3选1,考生只要认准了其中的一
个答案,就将其填写到前面的空格中。少数考生
偏偏不按括号中提供的供选答案答题,而自己想
到了什么就书写什么。还有个别考生出现抄写错
误。如第30题第(3)小题 “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
度 (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
演替的方向 (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
改变”)”。标准答案是“变快”、“未发生改变”。
可是,部分考生就是不从括号中的供选答案中选
择,把“变快”写成“加快”,把“未发生改变”写成
“未改变”或“未发生变化”等等。这些实例,充分
反映了考生没有看清答题要求,或者是由于时间
仓促、心情紧张而出现抄写错误。 (4)看清要求再答题 (5)绞尽脑汁填信息 例1、[2014第30题(2)]一般来说,若要演
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
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标准答案: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
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就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
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补充细则:若答案出现 “土壤条件”、“土壤”、
“土壤环境”等关键词给满分,“壤”字写错扣1分,
“土地”等其他答案不给分;若只答了次生演替具
备“植物的繁殖体(种子、根等)”给1分。 例2、[2014第39题(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
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
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成分见下表):据表判断,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
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5)绞尽脑汁填信息 标准答案:第1空:不能(1分)
第2空: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单菌落(3分) 第2空补充细则:答出下列关键词,表达、
书写无误则给3分:
“液体培养基”、“不能形成固体培养基”、
“无琼脂”、“碳源不唯一”、“有淀粉和纤维素两
种碳源”、“有淀粉作为碳源”(5)绞尽脑汁填信息(6)字体书写要清晰(6)字体书写要清晰(6)字体书写要清晰(7)纠正错误要明确(7)纠正错误要明确(7)纠正错误要明确(8)第一感觉最最好(9)试题再难不放弃该考生凭猜测不也得了2分吗!(10)早做决断选考题(10)早做决断选考题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