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课标高考化学重点题型讲义5套[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新课标高考化学重点题型讲义5套[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01-27 20:40:00

文档简介

第1讲无机框图推断的思路与技巧
[考点点拨]
纵观近几年高考:重点考查了氯、硫、氮、碳(硅)、钠、铝、铁等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预计2006年高考仍以上元素考查为重点,一些物质如氮化物、氢化物、碳化物等性质须注意。
趋势为:(1)题目小型化,定性推断渗透定量内容(如04江苏,21)
(2)元素推断与无机框图的融合,增大了题目的综合程度。
[智能整合]无机框图推断题具有明显的学科特点,它既能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难度通常较大,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题,也是难点之一。为此,在二轮复习时安排了无机推断题的专题复习,通过该专题讲练,让学生在综合测试时能从容的应付各种无机推断。
1、题型“三特点”:
“无机框图推断题”作为高考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热点题型,它的主要特点是:①结构紧凑、文字表述少②包含信息多、综合性强,思维能力要求高③具有很高的区分度和很好的选拔功能。它不仅考查考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主干知识掌握的情况 ,更能考查考生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严密性和分析推理综合应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能力。
2、解题“五步曲”:
(1).审: 审清题意,从题干→问题→框图迅速浏览一遍,尽量在框图中把相关信息表示出来,明确求解要求 。
(2).找: 找“题眼” 即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此步非常关键。
(3).析: 从题眼出发,联系新信息及所学的旧知识,大胆猜测,顺藤摸瓜,应用正逆向思维、发散收敛思维、横向纵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初步得出结论。
(4).验: 验证确认将结果放入原题检验,完全符合才算正确。
(5).答: 按题目的要求写出答案。
2、破题最关键:找“题眼”
3.常见“题眼”归类解析
方法一:根据物质的特殊颜色推断
知识准备:物质颜色
(1)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 褐色:Fe(OH)3; 黄色:AgI、Ag3PO4;
浅黄色:S或Na2O2或AgBr; 蓝色:Cu(OH)2; 紫黑色:KMnO4 I2
黑色:炭粉、CuO、FeO、FeS、CuS、Ag2S、PbS;
白色:Fe(OH)2、CaCO3、BaSO4、AgCl、BaSO3;
(2) 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红色)、
(x=1~6)(红色)
水(溶剂) 苯(溶剂) CCl4(溶剂)
Br2 黄→橙 黄→橙红
I2 深黄→褐 淡紫→紫红 紫→深紫
(3).有色气体: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NO2、(红棕色)、I2(紫色)O3(淡蓝色)
例1、(06南通一调)(12分)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D、F、H均为单质,X常温下为无色液体,B为淡黄色固体,J溶于酸得到黄色溶液。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B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生成E的电极反应式:_Fe+2OH--2e-=Fe(OH)2 _,
反应⑤的现象是____白色物质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3Fe+4H2O Fe3O4+4H2 ___,
在实验室中引发反应④的操作是_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____。
(4)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是__2Al+2OH-+2 H2O =2AlO2-+3H2↑__。
方法二、根据特征反应现象推断
知识准备:特征反应现象:
1..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
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3.(由白色→灰绿→红褐色)
4.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NO
5.气体燃烧呈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在空气中点燃呈蓝色:CO、H2、CH4
6.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
7.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Cl2、Br2、FeCl3、碘水等。
例2、(05启东模拟)根据左图,指出A、B、C、D、E各是什么物质?
A. Fe B. FeCl2 C. KCl D. Fe(OH)3, E. FeCl3
方法三、根据特殊反应条件推断
知识准备:熟悉具有特殊反应条件的反应,多数是重要工业生产反应
1温高压催化剂
2.催化剂、加热
3.电解 2H2O电解H2 +O2
例3、(06南京一测)(10分)下列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反应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产物已略去。常温下,G为固体单质,B、I为液体,其余都为气体。A为化合物,I的浓溶液与G在加热条件下生成F、B和C。H可用作工业上冶炼金属的还原剂。
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NH3 ; B: H2O ; C: CO2 。
(2)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 4NH3+5O2 4NO+6H2O 。
(3)写出G和I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 +4 HNO3(浓) CO2↑+ 4NO2↑+ 2H2O 。
方法四、根据特征转化关系推断
知识准备:
1、掌握一些特别的连续变化关系
(1)




(2)A—
A为弱酸的铵盐:(NH4)2CO3或NH4HCO3 ;(NH4)2S或NH4HS;(NH4)2SO3、NH4HSO3
2、注意几个典型转化关系
三角转化:


3与碱反应产生气体

⑵铵盐:
例4、(06苏州七校联考)已知A为酸式盐,B为某二价主族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常温常压下C、D、F、G、I均呈气态。等物质的量A、B与少量的水充分混合能恰好完全反应。图中反应条件(除高温外)均已略去。
(1)写出B的电子式 ,D的结构简式 CHCH 。
(2)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2 + NH4HCO3 = NH3↑+C2H2↑+CaCO3↓ 。
(3)如对气体G进行加压操作,产生的现象是 气体的红棕色先变深后变浅。
(4)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在A溶液中加入M HCO3- +H+ = H2O +CO2↑。
②向A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 NH4+ +HCO3- +2OH- = NH3↑+2H2O+CO32- 。
方法五、根据特殊工业生产推断
知识准备:重要工业生产反应
1、煅烧石灰石 2、煅烧黄铁矿 3、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 4、氨的催化氧化5、合成氨 6、电解饱和食盐水 7、工业制盐酸 8、高炉炼铁 9、工业制取漂粉精10、工业制水煤气 11、硅酸盐工业
例5、.(06南通密卷五)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A、B、C和甲、乙、丙、丁、戊五种化合物有下图的转换关系,甲是工业上制取A的主要原料。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 Al ___乙___ NaAlO2 ____。
(2)写出甲物质在工业上的任两种主要用途
___耐高温材料、轴承  制取铝单质____。
(3)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2Al+2NaOH+2H2O=2NaAlO2+3H2↑____。
②乙与过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O2-+CO2+2H2O=Al(OH)3↓+HCO3- 。
③戊溶液与乙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Al3++3AlO2-+6H2O=4Al(OH)3↓____。
六、根据特征数据推断
知识准备:近两年计算型推断题成为高考热点之一,解这类题时要善于抓住物质转化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例CO→CO2,NO → NO2,SO2→SO3转化时分子中都增加1个氧原子,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均为16 );放出气体的体积或生成沉淀的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含量;气体的相对密度;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化合物中离子个数比;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比;电子总数;质子总数等重要数据。
例6、(06广州一模)已知甲、乙、丙为常见单质,A、B、C、D、E、F、G、X均为常见的化合物;B和X的摩尔质量相同,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X的电子式和G的化学式:X__________,G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B+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能训练]
1. (06年江苏—20)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有关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的H2O已略去),已知:(a)A、B、C、D是非金属单质,其中B、C、D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b)反应①②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c)化合物E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之一,化合物K是常用的氮肥。(d)化合物L具有漂白性,可由Cl2与NaOH溶液反应而制得。(e)化合物J由两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
请按要求填空:
⑴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2NH3+H2SO4===(NH4)2SO4___________。
⑵C的结构式____ N===N __________;H的化学式_(NH4)2SO3或NH4H SO3________。
⑶L的溶液与化合物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ClO—+SO2+2OH—=== Cl—+ SO42-+H2O _。
⑷化合物J的化学式____ N2H4__________。
2(06年全国卷Ⅱ—28).以下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可发生如右图所示的反应:
其中,氧化物(Ⅰ)是红棕色固体、氧化物(Ⅱ)、(Ⅲ)、(Ⅳ)在反应条件下都是气体。
(1)氧化物(Ⅰ)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 Fe2O3 _________ 。
氧化物(Ⅱ)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__ CO 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 + 3 CO 2 Fe + 3 CO2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CO + H2O CO2 + H2 。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C + H2O CO + H2 。
2(06年四川卷---27)
A、B、C、D是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单质。B、E均为组成空气的成分。F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在G中,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中部分产物未列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A是碳(或C),C是钠(或Na) 。
(2)H与盐酸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2HCl=2NaCl+H2O+CO2↑。
(3)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O2+2Na2O2=2Na2CO3+O2 。
(4)F与G的水溶液反应生成I和D的离子方程式是 Na2O2+S2-+2H2O=4OH-+S↓+2Na+ 。
4 (06年天津卷---26).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胶体中F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 。
(2)A、B、H的化学式:A Fe 、B FeS 、H (稀) 。
(3)① 分子的电子式: 。
② 写出C的酸性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写出鉴定E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取少量E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入溶液,加热试管,可观察到试管口处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5)在C溶液中加入与C等物质的量的,恰好使C转化为F,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关键是寻找“题眼”
“题眼”就是抓“特”字
⑤特殊生产
⑥特征数据
④特征转化
③特殊条件
①特殊颜色
②特征反应
单质A
气体
盐酸
B溶液
某溶液
C
白色沉淀
空气中
红棕色沉淀D
盐酸
E溶液
单质A
E溶液
白色沉淀
HNO3
AgNO3
(焰色反应呈浅紫色)
催化剂,加热
高温
加热
通电
点燃
A
B
D
C
E
F
I
H
+E
+G
+G
+B
+G
高温
===
PAGE
第 1 页 共 8 页第4讲 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
[考点点拨]
根据给出的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与其他有机物间的相互关系,推断未知有机物的结构,是结构与性质关系中考查能力的高层次试题。在历年各地各模式高考卷有机板块中重现率极高。
此外,近年高考在有机化学板块中设计有机合成题来考查学生对基础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及相应性质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考查学生的能力,其难度往往为中等难度和较难,要解好这些题,一是要熟练掌握烃及其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二是要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
[智能整合]
1、有机框图题解答的基本方法
(1)顺推法
(2)逆推法
(3)综合法:当采用单向思维比较困难时,还应加强起始反应物、中间产物、最终产物之间的联系,从两头向中间靠,熟称“两头堵”,做到思维的左右逢源,灵活自如。
总之,在解题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新信息或新问题与旧知识的联系,熟练掌握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相互间的衍生关系,多运用联想、类比、迁移和演绎的方法,加强思维的严密性、整体性和灵活性。
2、有机合成从给出的原料出发,运用有机化学反应,设计合成路线,合成复杂的有机物,称之为有机合成。在设计有机合成路线时,要从原料与产品的组成和结构的差异入手,运用试题给出的信息,以被合成的复杂有机物为起点,找出产物和原料的各种中间产物,依次向前倒推的逆向思维方法,是设计合成路线的科学思维方法。这其中涉及到官能团的引入、消除和衍变(包括位置的改变)、保护以及碳链的改变等。
[典例解析]
[典型例题1](2002南通调测题)某化学活动小组在探索葡萄糖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时,设计并完成一组实验:分别取下列四种液体2mL加到2mL新制的Cu(OH)2悬浊液中,充分振荡。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液体 葡萄糖溶液 乙醇溶液 甘油(丙三醇)溶液 水
实验现象 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呈绛蓝色 氢氧化铜不溶,颜色无明显变化 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呈绛蓝色 氢氧化铜不溶,颜色无明显变化
根据上述实验及现象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醛基   B. 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多个羟基
C. 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    D. 葡萄糖分子碳链呈锯齿形
[典型例题2](06年天津---27).碱存在下,卤代烃与醇反应生成醚():
化合物A经下列四步反应可得到常用溶剂四氢呋喃,反应框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和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饱和一元醇Y,Y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5%,则Y的分子式为,A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羟基;碳碳双键 ,A的结构简式为 。
(2)第①②步反应类型分别为① 加成 ② 取代 。
(3)化合物B具有的化学性质(填写字母代号)是 a;b;c 。
a. 可发生氧化反应
b. 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均可发生消去反应
c. 可发生酯化反应
d. 催化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
(4)写出C、D和E的结构简式:
C、D和E。
(5)写出化合物C与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或++
(6)写出四氢呋喃链状醚类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典型例题3](2004南通一模)由丙烯经下列反应可得到F、C两种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是常用的塑料。
(1)聚合物F的结构简式是 。
(2)D的结构简式是 。
(3)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E能脱去两分子水形成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
[思路分析]由CH3CH=CH2顺推出F为
A为CH3CHBrCH2Br,B为CH3CH(OH)CH2OH,
C为 ,D为 , E为 ,B转化为C的化
学方程式是: +O2 +2H2O,两E分子脱两分子水形
成的六元环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
[典型例题4](06年重庆---28)、α-松油醇可经以下路线合成,小方框中的每一字母各代表一种有机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试剂1是___ O2_____,试剂2是___ Br2_____。
(1) A至H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__ CH3CHO ________。
(3) G和H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4) E转化为F的反应方程式是
[知能训练]
1、有机物甲可氧化成羧酸,也可还原成醇。由甲生成的羧酸和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化合物乙,其化学式为C2H4O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的分子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
B、甲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
C、乙可发生银镜反应
D、等质量的乙与甲分别完全燃烧耗氧质量相等
4、分子式为C4H8O3的有机物,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性质:①在浓硫酸存在下,能分别与CH3CH2OH或CH3COOH反应;②在浓硫酸存在下,能脱水生成一种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该物质只存在一种结构形式;③在浓硫酸存在下,能生成一种分子式为C4H6O2的五元环状化合物。则C4H8O3的结构简式为
A.HOCH2COOCH2CH3 B.CH3CH(OH)CH2COOH
C.HOCH2CH2CH2COOH D.CH3CH2CH(OH)COOH
3、已知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转化:
物质B是一种可以作为药物的芳香族化合物,请根据下图(所有无机产物均已略去)中各有机物的转变关系回答问题:
(1)A、B的结构简式为:A ,B 。
(2)G、D反应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一定条件下,能够与1molF发生反应的H2的最大用量是 mol。
(4)G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金属钠反应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答案:(1)
(2)
(3)5
4、利用天然气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多种有机物,以下是一种合成路线的流程图,其中:C是B在少量H2SO4及50℃~60℃条件下生成的三聚物;E是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F是D的钠盐;G是两分子F脱去一分子氢的缩合产物。
(1)写出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天然气: ,混合气体: ,E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 D: F: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反应类型:
B→C: 属于 反应
A+H: 属于 反应
答案:(1)CH4,CO H2, CO
(2)A:CH3OH D:HCOOH F:HCOONa
(3)B~C:3HCHO 加成
A+H:COOH+2HO—CH3 2H2O+COOCH3酯化(取代)
| |
COOH COOCH3
浓H2SO4

PAGE
第 1 页 共 6 页第5讲 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考点点拨]
在确定有机物化学式时要做到几个相结合,即课本知识(特别是典型反应)与信息给予反应相结合(新旧联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最大限度挖掘题给条件,特别是隐藏的信息,加强思维的灵活性,做到左右逢源,运用自如。
[智能整合]
1、有机物化学式的确定步骤可按如下路线进行:
2、其中涉及以下方法:基本方法、物质的量比法(又称摩尔比法)、燃烧规律法、商余法、平均分子式法、设“1”讨论法、分子组成通式法、等效转换法、官能团法、残基分析法、不饱和度法以及综合分析法等
3、在有机信息题中,有一种是“给方法”的信息迁移。“给一种方法”是信息迁移题的走向,1994年高考科研测试题中出现,此方法又一次在1996年全国高考题计算题中运用,近年一直为人们所重视,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有机物分子式的计算,也适用于无机化合物化学式的确定。解这类题,考生必须认真领会题中所给信息中的思想方法,理解这些方法对考生来说并不是很容易,它要求考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因此考生在平时练习中要多从思想方法上考虑,努力提高思维能力,认识题目的“神似”。
[典例解析]
[典型例题1](、一定状况下,8gA和17gB的混合物气体体积为672mL。相同状况下,4g和14gB的混合物气体体积为448mL,A、B可能是下列各组合中的   
A.乙烯和乙炔 B.乙炔和苯 C.甲烷和甲醇 D.环己烷和1-丁烯
[典型例题2](2000江苏预赛)碳碳双键与臭气反应,接着再用Zn+H2O还原可得到羰基化合物:
某液态有机化合物A,其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53.66;A经元素分析得知含碳88.82%,含氢11.18%。2.164克A与6.392克溴(溶在CCl4中)能完全反应生成化合物B。1molA经臭气氧化再还原水解得1mol 和1mol 。
(1)写出化合物A和B的各一种可能的结构简式(用键线式表示)。
(2)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及必要的计算过程。
[思路分析](1)
(2)A的分子量=1.0079×2×53.66=108.17
分子中含碳原子数为:108.17×88.82%÷12.011≈8
分子中含氢原子数为:108.17×11.18÷1.0079≈12
所以分子式为C8H12 (2分)
因为 2.164gA相当于
6.392gBr2相当于
所以A分子中应有2个双键或一个叁键,还有一个不饱和度可能为一单环。
又因为A臭氧化还原水解产物恰好为1+7个碳原子与C8H12相应,又从产物之一有3个醛基,可知A分子中有两个双键,且定位如下:。
+2Br2∕CCl4 →
[典型例题3](2004南通二模)由A、B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气体,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A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关系如
右图所示。
(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若测得混合气体中仅含两种元素,A、B都
是无机物时,化学式分别为 、 ,
A、B都是有机物时,化学式分别为 、

(3)某混合气由A、B等体积混合而成,将其与适量氧气混
合,引燃后反应物均无剩余,将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H2SO4(减少的体积恰好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足量碱石灰(体积减半),又知通过浓H2SO4与通过碱石灰所减少的气体体积之比为5∶2。气体体积均在105℃和1.01×105Pa条件下测定的,据此确定混合气体的组成。
[思路分析](1)、(2)略
(3)根据题意,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7;水蒸气和CO2的体积比为5∶ 2;产物中的CO2和CO物质的量相等,设混合气体的平均组成为
CxHyOz ,则有:CxHyOz+y/2O2→x/2 CO2+ x/2 CO+ y/2H2O
z+y=x+ x/2+ y/2
12x+y+16z=37
y/2 ∶ x/2 = 5∶2
得:x=2 y=5 z=0.5
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式为:C2H5O0.5
结合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和30,可推得此混合气体可能为:
C3H8和CH2O或C2H4O和C2H6
[参考答案](1) 44
(2) N2O、NO , C3H8、C2H6
(3) C3H8和CH2O或C2H4O和C2H6
[典型例题4](2002年春季高考)(1)由2个C原子、1个O原子、1个N原子和若干个H原子组成的共价化合物,H的原子数目最多为 个,试写出其中一例的结构简式 。
(2)若某共价化合物分子只含有C、N、H三种元素,且以 n(C)和n(N)分别表示C和N的原子数目,则H原子数目最多等于 。
(3)若某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只含有C、N、O、H四种元素,且以n(C),n(N)和n(O)分别表示C、N和O的原子数目,则H原子数目最多等于 。
[思路分析] 由于O原子能以两个价键(-O-)形式插入分子中,所以这不会影响H原子数目。同理N原子可形成-NH-插入分子链中,显然分子中每增加一个N原子,H原子即增多1个,所以分子中出现n(N)个N原子,H原子数目最多为2n(C)+n(N)+2。
该题还可以用不饱和度的知识来解:
令Ω=1+N(C)-=0 即有n(H)=2n(C)+n(N)+2。
[参考答案] (1)7;
(2)2n(C)+n(N)+2
(3)2n(C)+n(N)+2
[典型例题5](2004南通四县联考)有机物的结构式中,四价的碳原子以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单键分别连接一、二、三或四个其它碳原子时,被分别称为伯、仲、叔或季碳原子。若其数目分别a、b、c、d用表示:
(1)对烷烃(除甲烷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数目与b的数目的大小无关
B.c增加1,a就会增加3
C.d增加1,a就会增加2
D.b增加1,a就会增加2
(2)若某烷烃分子中,b=c=d=1则满足此条件的该分子的结构可能有 种,写出其中一种的名称 。
(3)用6个叔碳原子和6个伯碳原子(其余为氢原子)建造饱和烃的结构式可能的形式有 种(不考虑顺反异构和光学异构),请列出其中几种(不少于五种)。
(4) 只用8个叔碳原子,其余的为氢原子建造一个不含烯、炔键的烃的结构简式。
[思路分析]根据氢原子必有:3a+2b+c = 2(a+b+c+d)+2 即:
a = c + 2d + 2 ,故(1)中A、C正确。
余略
[参考答案](1) AC
(2)3 , 2,2,3-三甲基戊烷(或2,3,3-三甲基戊烷或2,2,4-三甲基戊烷)
(3)9 ,略。
(4)立方烷等合理的均可。
[知能训练]
5、由苯乙烯()和羟基乙酸乙酯(–)OH
组成的混合物中,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那么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A)4.6% (B)7.7% (C)15.6% (D)无法计算
6、毒品一直影响社会安定。吗啡与海洛因都是被严格查禁的毒品,已知吗啡的分子式是C17H19NO3,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酸酯,则海洛因的分子式是
A.C21H23NO3 B.C21H22NO5 C.C21H23NO5 D.C21H27NO7
9、两种有机物以一定比例混合,一定条件下在aLO2 (足量)中燃烧,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状态,再通过足量Na2O2层,得到气体仍是aL,下列混合有机物中可能符合此条件的是
A.CH4 C2H4 B.CH3OH CH3COOH
C.C2H6 HCHO D.HCOOH CH3COOCH3
11、燃烧某一类有机物,消耗氧气与所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等.则:
  (1)该类有机物符合的通式为:_________;
  (2)该类有机物中式量最小的A是________(填化学式),A能与________(填试剂名称)反应,生成银白色金属;
  (3)符合条件的物质B式量为A的三倍,能够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分子内有一个甲基,其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B还可以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一种对环境友好的高分子材料(可自动降解),其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或) (2)HCHO 银氨溶液
  
12、A是一种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含碳72.0%,在稀酸中加热可得到B和C;C的分子量为60,可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B的分子量为108,可使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请回答:
(1)A的分子式是 ,其结构简式是 。
(2)C和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B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C9H10O2,
(2)CH3COOH+HCO3-====CH3COO-+H2O+CO2↑
(3)
13、有总物质的量一定的甲烷和某有机物A(分子式为:Ca H b O c , a、b、c均为正整数)的混合物。
(1)若混合物中甲烷和A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其完全燃烧所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不变,则A的组成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符合此条件的A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A的分子式为     。
(2)若混合物中甲烷和A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其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气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均不变,则A的组成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符合此条件的A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A的分子式为         。
(3)若有机物CxHy(x、y为正整数)和C aH bO c (a ≥ x)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气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均不变,那么,这两种有机物组成必须满足的条件是(用含x、y、a、b、c 等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b=4 ; CH4O
(2)b = 4 ,2a -2 = c (a≥2) ; C2H4O2
(3)b = y , a-x = c /2 ( a ≥x +1)
14、A、B、C三种有机物,其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150,已知B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O2和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相等,C中碳、氢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48.39%。在热的稀硫酸溶液中,1molA水解能生成2mol B和1mol C。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但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1)B的分子组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
(2)C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 ;
(3)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
(4)写出有机物A水解生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 。
14、(1)2 : 1 (2) (3)CH2OOCCH3
CH2OOCCH3
PAGE
第 1 页 共 6 页第3讲 有机反应及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考点点拨]
有机物的性质是由它所具有的官能团的结构所决定的,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和烃类衍生物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
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能通过各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这部分知识是高考有机化学知识中的重要部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根据烃的衍生物的性质设题,二是根据有机物的衍变关系设题。本讲主要分析第一点,它的高考命题方向是结合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质如Ve、Va、牛油、阿司匹林等设计成选择题,填空题,推断题,考查学生认识、理解运用烃的衍生物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从而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智能整合]
1、有机反应类型及相应有机物归类
(1)取代反应:烷烃(卤代),苯及其同系物(卤代、硝化),醇(卤代),苯酚(溴代), 酯化,水解。
(2)加成反应:烯烃(加X2、H2、HX、H2O),炔烃(加X2、H2、HX),苯(加H2),(加H2), 油酯(氢化)
(3)消去反应:卤代烃脱卤化氢,醇分子内脱水
(4)氧化反应:烯、炔、醇、醛、烷基苯等
(5)还原反应:醇、葡萄糖、与氢气有关加成
(6)加聚反应:乙烯、异戊二烯、氯乙烯等
(7)缩聚反应:苯酚和甲醛等
2、近年对官能团性质的考查已发展到给信息再进行官能团的性质考查,本讲内容要求考生在掌握烃的衍生物的代表物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官能团的定义,掌握官能团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及有机物的反应类型,,具体来说包括:
(1) 一元衍生关系重组为二元乃至多元衍生关系;
(2) 链状衍生关系迁移为环状衍生关系;
(3) 小分子衍生关系转化为高分子化合物衍生关系;
[典例解析]
[典型例题1](06年上海高考—29).已知(注:R,R’为烃基)
A为有机合成中间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可能得到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产物,其中的一种B可用于制取合成树脂、染料等多种化工产品。A能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
试回答
(1)写出符合下述条件A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各任写一种):
a.具有酸性____ CH3CH2CH2COOH _____
b.能发生水解反应_ CH3CH2COOCH3___
(2)A分子中的官能团是____羟基、醛基 _________,
D的结构简式是___ CH3COCH2COOH __________。
(3)C→D的反应类型是___ a ________,E→F的反应类型是__ b、c _____
a.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 c.加成反应 d.取代反应
(4)写出化学方程式:A→B__ CH3CHOHCH2CHO ——→CH3CH=CHCHO+H2O。
(5)写出E生成高聚物的化学方程式:_ nCH3CH=CHCH2OH → _。
(6)C的同分异构体Cl与C有相同官能团,两分子Cl脱去两分子水形成含有六元
环的C2,写出C2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2](06年江苏高考题)光刻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板和激光制版技术中的关键材料。某一肉桂酸型光刻胶的主要成分A经光照固化转变为B。
A B
⑴请写出A中含有的官能团_酯基、碳基、碳碳双键、苯基(任答两种)(填两种)。
⑵A经光照固化转变为B,发生了___加成__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⑶写出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者
⑷写出B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_ C18H16O4_____。
[典型例题3] (2004上海).从石油裂解中得到的1,3—丁二烯可进行以下多步反应,得到重要的合成橡胶和杀菌剂富马酸二甲酯。
(1)写出D的结构简式
(2)写出B的结构简式
(3)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富马酸的一种相邻同系物的结构简式
(5)写出第⑨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以上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填入编号)。
[参考答案]
[典型例题4](2004全国理综).烷烃A只可能有三种一氯取代产物B、C和D。C的结构简式是(CH3)2C(CH2CH3)CH2Cl 。 B和D分别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都只能得到
有机化合物E。以上反应及B的进一步反应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A的结构简式是 (CH3)3CCH2CH3 。
(2)H的结构简式是 (CH3)3CCH2COOH 。
(3)B转变为F的反应属于 取代(或水解) 反应(填反应类型名称)。
(4)B转变为E的反应属于 消去 反应(填反应类型名称)。
(5)1.16gH与足量NaHCO3作用,标准状况下可得CO 2的体积是 224 mL。
[典型例题5](2004南通一模)维生素C(分子式为C6H8O6)又名抗坏血酸,可预防感染、坏血病等,也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能够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将食品氧化变质。维生素C具有酸性和强还原性,其工业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1)上述合成过程中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 C、D (填写字母代号)。
(2)上述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 ①、③ (填数字序号)。
(3)反应④除生成E外,还有 H2O 生成。比较D和C的结构可知,C可看成由D通过反应⑤氧化得到,在工业生产中设计④和⑥两步的目的是 是保护D分子中其它羟基不被氧化 。
(4)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是 。
[知能训练]
1、 心炯胺是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它具有如下结构简式:
下列关于心炯胺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以在催化剂作用下和溴反应 B.可以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C.可以和氢溴酸反应 D.可以和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是混合液反应
2、由乙醇制取乙二酸乙二酯,最简便的流程途径顺序正确的是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消去反应 酯化反应 中和反应 缩聚反应
A. B. C. D.
3、有机物CH2=CHCH2CHCOOH在不同条件下至少可能发生7种不同类型的有机反应:
①加成、②取代、③消去、④氧化、⑤酯化、⑥加聚、⑦缩聚,其中由于分子结构中含-OH,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A.①④⑥⑦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⑦  D.②③④⑤
4、分子式为C10H20O2有机物A,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有机物C和D,且C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D,则A的可能结构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5、 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1)A的结构简式是 ,名称是 环己烷 。
(2)①的反应类型是 取代反应 。
②的反应类型是 加成反应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OH +2NaBr+2H2O

OH
乙醇

PAGE
第 1 页 共 5 页第2讲 同分异构体 同系物
[考点点拨]
同分异构体知识的考查是高考的热点,几乎每年高考均要涉及,难度由理解转移到综合运用,梯度较大,题型也由前几年高考中常见的选择题发展至近两年的有机板块中的两题均出,环也由以前的碳环衍变为杂环,灵活性越来越大,故考生须掌握判断和书写同分异构体的技巧和方法,才能正确解题。要求了解有机化合物数目众多和异构现象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碳原子彼此连接的可能形式;理解基团、官能力、同分异构、同系列等要领。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中各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式、基团和官能力。能够辨认同系物和列举异构体。掌握烷烃的命名原则。
[智能整合]
1. 用等效氢法确定有机物的一元取代物异构体的数目(从对称性入手——缩短思维进程);而二元取代物异构体的数目,一般用“分类法”或“组合法”;多元取代物异构体的数目,一般用原子(包括位置)代换(体现转换思维)。
2. 根据一定限制条件(如给出结构基团、限制化合物的类别或限制必须含有及不含有某种基团等),写出可能的结构。此类题的一般解答思路是:首先明确限定范围,确定物质的类别(即官能团异构),然后确定有几种碳链(即碳链异构),最后确定官能团的位置(即位置异构)。或用“拼接法”,即把符合条件的“链”或“块”等局部先确定,然后进行拼接。
3. 近年高考中将一些药物作为考查学生有机化学知识的情境命题,同时考查学生有关氨基酸、蛋白质知识,既考查学生对两种官能团位置异构知识又考查学生官能团异构知识,还让学生了解了一些科学分析方法和知识。
[典例解析]
[典型例题1](06年江苏卷----12)符合下列分子式的有机物没有同分异构现象的是( )
A.CH4 B.C12H22011 C.C4H10 D.C4H9
[典型例题2](2003春季高考)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9H18O2,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甲的可能结构有
A. 8种 B. 14种 C. 16种 D. 18种
[典型例题3](1998全国)1,2,3-三苯基环丙烷的三个苯基可以分布在环丙烷环平面的上下,因此有如下两个异构体:
据此,可判断1,2,3,4,5-五氯环戊烷(假定五个碳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异构体数目是
A. 4 B. 5 C. 6 D. 7
[典型例题4](2004广东高考).(1)具有支链的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4H6O2,A可以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1molA和1mol NaHCO3能完全反应,则A的结构简式是 CH2=C—COOH 。写出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CH2=CH—CH2—COOH CH3—CH=CH—COOH 。
(2)化合物B含有C、H、O三种元素,分子量为60,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60%,氢的质量分数为13.33%。B在催化剂Cu的作用下被氧化成C,C能发生银镜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是 CH3CH2CH2OH 。
(3)D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可生成A的钠盐和B,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典型例题5](06年上海—28).已知可简写为
降冰片烯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
(1)降冰片烯属于___ a、b _______。
a.环烃 b.不饱和烃 c.烷烃 d.芳香烃
(2)降冰片烯的分子式为__ C7H10________。
(3)降冰片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含有一个六元环的单环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4)降冰片烯不具有的性质__ a、d ________。
a.能溶于水 b.能发生氧化反应 c.能发生加成反应 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典型例题6](06年广东高考题).环丙烷可作为全身麻醉剂,环已烷是重要的有机溶剂。下面是部分环烷烃及烷烃衍生物的结构简式、键线式和某此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式(其中Pt、Ni是催化剂)。
结构简式
键线式 (环己烷) (环丁烷)
回答下列问题:
⑴环烷烃与 相同碳原子的烯烃 是同分异构体。
⑵从反应①~③可以看出,最容易发生开环加成反应的环烷烃是 环丙烷 (填名称)。判断依据为 在都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加成反应的温度最低 。
⑶环烷烃还可以与卤素单质,卤化氢发生类似的开环加成反应,如环丁烷与HBr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HBr Br
(不需注明反应条件)。
⑷写出鉴别环丙烷和丙烯的一种方法。试剂 酸性KMnO4溶液 ;现象与结论 紫色褪去的是丙稀,不褪色的是环丙烷 。
[典型例题7](06年北京高考题---25).有机物A为茉莉香型香料。
(1)A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醛基 。
(2)C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其中R和R’代表不同的烃基):
A的化学式是 C14H18O ,A可以发生的反应是 a (填写序号字母)。
a.还原反应   b.消去反应   c.酯化反应    d.水解反应
(3)已知含有烃基R的有机物R—OH与浓溴水反映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烃基R’的有机物R’—OH的类别属于 醇 。
(4)A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甲基,A的结构简式是

(5)在浓硫酸存在下,B与乙醇共热生成化合物C10H22O2的化学方程式是

(6)在A的多种分异构体中,分子结构中处烃基R’含有三个甲基外,其余部分均与A相同的有 3 种。
[知能训练]
3、瑞典皇家科学院2001年10月10日宣布,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手性催化氢化、氧化反应”研究领域作出贡献的美、日三位科学家。在有机物中,若碳原子上连接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不相同,则这个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下列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A. CBr2F2 B. CH3CH2OH C. CH3CH2H3 D.
6、组成为的烷烃有九种,其中仅能由一种单烯烃加氢而制得的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7、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9H18O2,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甲的可能结构有
A 8种 B 14种 C 16种 D 18种
8、已知烯烃有如下反应规律:。现将1mol化学式为CnH2n-4的烃(不含C≡C和C=C=C结构)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得到的有机物和羰基(>C=O)的物质的量不可能是                      
A B C D
有机物 1mol 3 mol 4 mol 5 mol
羰基数 2 mol 4 mol 6 mol 8 mol
9、左多巴是一种著名的药物,2000年Nobel医学奖和2001年Nobel化学奖都跟它有关。多巴的结构简式和学名如下:
名称中,“复杂基团”作为一个整体,用一个括号括起。括号内的3,4表示羟基在苯环的位置,括号前和氨基前的3,2表示这两个基团在丙酸分子中碳链的位置。如果保持名称中的括号汉字不变,仅仅改变表示位置的4个阿拉伯数字,可以写出多少种同分异构体?
A 20种 B 23种 C 24种 D 11种
Br—CH2—CH2—CH(CH3)—CH2—Br
A
银氨溶液
酸 化
B
C
( )
PAGE
第 1 页 共 4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