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化学复习建议
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 特级教师 蒯世定
( 230001 合肥市寿春路258号 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
一、2006年化学高考考试大纲解读
1. 增加了“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 增加了“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
3. 删除了“二氧化硅粉尘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
4. 删除了“烃及烃的衍生物结合同系物原理加以应用” 。
5. 删除了“有机物的缩聚反应 ” 。
二、近两年高考化学试题特点及启示
1 化学基本概念知识模块考点对应考题
[例题1](06理综Ⅱ)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B、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C、 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H+=Ca2++CO2↑+H2O
D、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Cl2=2Fe3++2Cl-
分析:Al(OH)3不溶于氨水;苏打是碳酸钠;醋酸是弱酸。答案D 。
2007高考试题中热点内容预测:
(1)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及其重要应用。
(2)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
(3)离子共存问题。
(4)关于NA的基本计算。
(5)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6)化学用语知识的综合考查
(7)有关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知识的综合考查
2 化学基本理论知识模块考点对应考题
[例题2](06上海)
(1)上表中的实线是元素周期表部分边界,请在表中用实线补全元素周期表边界。
(2)元素甲是第三周期ⅥA族元素,请在右边方框中按氦元素(图1)的式样,写出元素甲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电子层排布。
(3)元素乙的3p亚层中只有1个电子,则乙原子半径与甲原子半径比较:________>________
甲、乙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4)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__________,请写出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元素原子结构的关系:
分析:要正确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相关知识。(本题共8分)
(1)
(2分)
(2)
(3) Al>S H2SO4>Al(OH)3
(4)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周期数即为原子结构最外电子层数;元素的主族序数即为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
2007年的高考试题中热点内容预测:
(1)原子的结构及核外电子排布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含长式周期表)
(3)元素的位、构、性间的相互关系
(4)化学键和晶体的相关知识
(5)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计算
(6)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应用
(7)化学平衡图象题及等效平衡相关内容
(8)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平衡相关知识
(9)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
(10)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11)化学电源(燃料电池)
(12)电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3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模块考点对应考题
[例题3]2(06理综天津)(14分)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胶体中F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 。
(2)A、B、H的化学式:A 、B 、H 。
(3)①H2O2分子的电子式: 。
②写出C的酸性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写出鉴定E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5)在C溶液中加入与C等物质的量的Na2O2,恰好使C转化为F,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分析:紧紧抓着试题的突破口,可以推理得到:
(1)1nm~100nm
(2)Fe FeS H2SO4(稀)
(3)①HH
②2Fe2++H2O2+2H+=2Fe3++2H2O
(4)取少量E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入NaOH溶液,加热试管,可观察到试管口处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其他合理答案)
(5)4Fe2++4Na2O2+6H2O=4Fe(OH)3↓+O2↑+8Na+
2007年的高考试题中热点内容预测:
(1)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运用(Cl、S和O、N和P、C和Si)
(2)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运用 (Na、Mg和Al、Fe和Cu)
(3)元素周期表中典型元素的推断及元素化合物 知识的综合应用
(4)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无机框图推断
4 有机化学知识模块考点对应考题
[例题4](06理综北京)(15分)有机物A为茉莉香型香料。
(1)A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的名称是 。
(2)C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其中R和Rノ的代表不同的烃基)
A的化学式是 ,A可以发生的反应是 (填写序号字母)。
a.还原反应 b.消去反应 c.酯化反应 d.水解反应
(3)已知含有烃基R的有机物R—OH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烃基R′的有机物
R′—OH为类别属于 。
(4)A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甲基,A的结构简式是 。
(5)在浓硫酸存在下,B与乙醇共热生成化合物C16H22O2的化学方程式是
。
(6)在A的多种同分异构体中,分子结构中除烃基R′含有三个甲基外,其余部分均与A相同
的有 种。
分析:根据试题可以推理得到:
(1)醛基(2)C14H18O a (3)醇
(6)3
2007年的高考试题中热点内容预测:
(1)有机选择型试题的出现几率较大
(2)有机物分子式的推断
(3)典型官能团的判断、名称的书写及其重要性质
(4)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5)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判断及方程式的书写
(6)根据信息进行有机物的推断和合成
5 化学实验知识模块考点对应考题
[例题5](06理综北京)(17分)X、Y、Z、W四种化合物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X含有四种元素,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W为无色无味气体。这四种化合物具有下列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W的电子式是 。
(2)X与Y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X含有的四种元素之间(二种、三种或四种)可组成多种化合物,选用其中某些化合物,利用下图装置(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装置Ⅲ中产生白色沉淀,装置V中可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
①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装置Ⅱ中物质的化学式是 。
②用Ⅹ含有的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某化合物,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装置Ⅴ中气体,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所需仪器装置是 (从上图选择必要的装置,填写编号)。
(4)向Z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X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分析:试题由物质的推断,再考查化学实验有关知识,内容新颖,有一定的难度。(17分)
⑵ HCO + OH— = CO + H2O
⑶ ①Na2CO3 + H2SO4 = Na 2SO4 + CO2↑ + 2H2O
或2NaHCO3 + H2SO4 = Na 2SO4 + 2CO2↑ + 2H2O
Na2O2 ② H2O2 Ⅰ、Ⅳ、Ⅴ
⑷ 2Na2CO3 + Cl2 + H2O = Na ClO +Na Cl + 2NaHCO3
2007年的高考试题中热点内容预测:
(1)实验选择型试题(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鉴别以及气体的制备等)的出现几率较大。
(2)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试题
(3)教材实验的延伸和拓展试题
(4)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型实验试题
6 、 化学计算知识模块考点对应考题
[例题6](06上海)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α—Fe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FeO、Fe2O3
(1)某FeO、Fe2O3混合物中,铁、氧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其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当催化剂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催化活性最高,此时铁的氧化物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用小数表示,保留2位小数)。
(3)以Fe2O3为原料制备上述催化剂,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炭粉,发生如下反应:
2 Fe2O3十C → 4FeO十CO2↑。为制得这种活性最高的催化剂,应向480g Fe2O3粉末中加入炭粉的质量为_________g。
分析:可以按下列方法推理计算:
n(Fe) :n(O) == 4 :5 n( FeO) :n(Fe2O3) == 2 :1
n(Fe2+) :n(Fe3+ )== 1 : 1
需要n(Fe2+) :n(Fe3+ )== 1 : 2 n( FeO ):n(Fe2O3) == 1 :1
3 Fe /(3Fe +4O) == 0.72
3mol Fe2O3要转化为 2mol Fe2O3 + 2 mol FeO
则需要 1mol Fe2O3----2 mol FeO ---1/2 mol C ---6g C
(1)1:1 (2)0.72 (3)6
2007年的高考试题中热点内容预测:
(1)有关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核心计算题)
(2)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化学计量的基本计算。
(3)溶液的浓度(溶质质量分数及溶解度和物质的量浓度的相互转化)。
(4)有关pH的基本计算。
(5)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
(6)有关混合物的计算及取值范围的确定。
三、2007年高考化学试题命题趋势
1、试题难度会基本保持稳定
2、试题题型会基本保持不变
3、学科热点知识年年必考
4、化学实验仍将是考查的重点
5、试题仍会关注社会热点、联系生活实际及化学发展前沿
四、2007年高考复习建议
1、 加强研究,重抓落实
(1)精心研究教材,挖掘教材
(2 )精心研究《考试说明》与高考试题
(3)精心自编原创性的习题与测试题
(4)提高“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的质量
每节复习课必须明确本节课知识所对应的高考考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因势利导引出漏点,联系实际找出热点。
2、 苦练内功,提升素质
(1) 关注并掌握化学学科的新发展、新趋势;
(2 是深入学习新教材,充分理解所涉及的知识在新教材中的位置、背景和要求,在高三化学复习中渗透新教材的教学理念;
(3) 勤钻研权威资料,认真分析试题信息。
3、依据需求, 制定计划
(1)教师通过调查反馈,了解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有针对地制定复习计划。
(2)教师要强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在复习中构建知识网络。
4、强化两基, 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深化“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而且备考训练中一定要强化“两基”,即“文字表达基本技能和化学用语使用的基本技能”。
(1)加强学生阅读、理解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2)加强化学文字表达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3)重视化学实验复习
(4)引导并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5)因材施教,分层辅导
5、积极和谐, 提高质量
(1)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3)关爱学生,营造融洽的师生氛围
16 S
硫
32 3S23P4
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