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化合物推断题的一般策略与方法
元素化合物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很强的试题,其中不仅包含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有时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下面就对推断题的一般题眼及其解题技巧与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解推断题的一般思维策略
1.立足基础:框图题重点考察元素及化合物的基础知识,立足于中学阶段常见物质与反应,故要熟练掌握一些代表性物质的基本性质:如色、态、味、化学性质等。夯实基础是求解推断题的前提。及时的进行一些总结和记忆是非常有必要的。
⑴.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
⑵.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
⑶.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⑷.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蓝色[Cu(OH)2]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
黄色(AgI、Ag3PO4) 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与溴蒸气(红棕色)
⑸.特征反应现象:
2.抓住特性:很多物质表现出特殊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具有一些特征反应,或在反应中能产生特殊现象,以硫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例:S为淡黄色固体,H2S与O2、X2、Fe3+、SO2反应可产生淡黄色单质硫;SO2可被Fe3+、X2氧化,也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这些特殊信息有助于确定题目的突破口。又如 :A—
若A为化合物,则A必为无氧弱酸的铵盐或不稳定弱酸的铵盐:(NH4)2S或NH4HS;(NH4)2CO3或NH4HCO3; (NH4)2SO3或NH4HSO3。若A为单质则为铝。
受热分解产生2种或3种气体的反应:
(1)铵盐
(2)硝酸盐
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1)单质
(2)化合物
强烈双水解的物质:
3.利用转化:无机物之间有一些重要的衍变关系,在物质之间按照一定规律反应时,会形成一定的特征的转化关系。如:
⑴ 直线型转化:
金属 碱性氧化物 碱 盐
非金属 酸性氧化物 酸 盐
①
②
③
④
⑵ 交叉型转化:
⑶ 三角形转化:
⑷ 无机框图中常用到催化剂的反应:
牢记一些重要的转化关系,在解题时可两相对照,寻找相似,确定范围。
同时,对一些典型的反应还需要从反应类型上加以总结。如置换反应:
(1)金属→金属
(2)金属→非金属
(3)非金属→非金属
(4)非金属→金属
总结的过程中,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如置换反应可以按以上的角度总结也可以按是否是同族间的置换总结。
4.应用数据:物质转化时式量的变化、各元素含量、相对密度等数据都是解题的关键点,可综合物质结构、性质、相互转化关系进行推断,如CO→CO2,NO→NO2,SO2→SO3,转化时分子中都增加1个氧,式量变化均为16。
5.把握信息:题目给予的新信息可与旧知识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题干中的“常见”“过量”等字眼为推断限定了范围;而反应条件、某些物质的频繁出现等隐含信息即是解题的重要突破口。
二、解推断题的一般方法
1.顺推法:
顺推是根据题设条件和转化关系方框图,从最初反应物入手,利用给定反应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顺着转化关系往后推,从而解决问题。
例1.(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图1每一方框中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
附表 各物质的量
C D I
起始组成/mol 6 4 0
某时刻组成/mol 3 3 2
物质A跟B反应生成物E、F和G,物质C跟D反应生成物质I,某温下该反应起始和某时刻的反应混合物组成如附表所示。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 物质H的分子式_______;⑵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⑶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须注明反应条件)是________。
分析:本题首先给出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然后是电解产物间的作用。最初条件意义清楚,故进行顺推。饱和食盐水的电解产物是Cl2、H2、NaOH,其中两两反应可生成三种产物的是Cl2、NaOH中的一种,C为H2,又B、C作用生成H物质,则B为Cl2,A为NaOH,H为HCl。又由表中数据推知C、D、I三种物质在方程式中的系数比为(6-3)∶(4-3) ∶(2-0)=3∶1∶2,因C为H2,则D为N2,I为NH3。故参考答案为
⑴ HCl;
⑵ Cl2+2NaOH=NaCl+NaClO+H2O;
⑶ 3H2+N22NH3
2.逆推法:
有的推断题,最初条件意义并不明确,但某一结果有较明确的含义,求解时,从这一结果入手,采用逆推模式,逆向逐层推理,可顺利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2.某些金属氧化物跟熔融烧碱反应可生成盐,根据图2化学反应方框图填空:
(1)单质F是________;
(2)写出由E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溶液I中所含金属离子是________;
(4)由C E+F若改用浓酸,则不能选用的浓酸是(写分子式)________。
分析:从题设最初条件看,其意义并不明确,但从转化关系方框图中的结果“红褐色沉淀G”可知,其含义明确,故从此入手运用逆推。由红褐色沉淀G逆推可知溶液E中含Fe2+,再由E逆推知单质C为Fe,单质F为H2;又由单质F(H2)逆推知单质B可为金属Al或Zn或者为非金属单质Si,另由溶液I加NH3·H2O转化为沉淀J,J溶于强碱溶液,可确定单质B为Al,化合物A为铁的氧化物。故参考答案为:
(1)H2;
(2)4Fe2++8NH3·H2O+O2+2H2O===4Fe(OH)3↓+8NH
或Fe2++2NH3·H2O====Fe(OH)2↓+2NH ;
4Fe(OH)2+O2+2H2O===4Fe(OH)3;
(3)Al3+和Na+;
(4)H2SO4或HNO3
3.假想验证法:
假设思维模式是由题设条件和转化关系图找出题目突破口,并对有关内容建立假设,然后将假设结果代入题中验证分析,由此可使问题得以解决。假设模式的思维途径可表示为:
例3.下图①~分别代表反应中的一种物质,请填空白:
(1)①、③、④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
(2)⑧与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分析:由题设条件“物质①受热分解得气体混合物”可判断①可能为浓HNO3或不稳定酸的铵盐等。常见的不稳定酸的铵盐有NH4HCO3,(NH4)2CO3,NH4HSO3等。假设①为NH4HCO3,则气体混合物将为NH3,CO2,H2O蒸气,代入题中可推知③为NH3,④为O2,②为CO2;又由转化关系可推知⑥为NO,⑦为NO2,⑧为HNO3,⑨、⑩一种为MgO,一种为C,因⑧⑨反应生成三种产物,则⑨为C。以上结果都是符合题意的,可见假设①为NH4HCO3是成立的。同理(NH4)2CO3亦合题意。故参考答案为(1)①——NH4HCO3[(NH4)2CO3];③——NH3;④——O2;(2)C+4HNO3===2H2O+4NO2↑+CO2↑
三、参考练习
常温下, A是只含X和Y两种短周期元素的气体,X的原子序数小于Y,甲、乙分别是X、Y元素的单质,丙也是某元素的单质。甲、乙、丙和B、C、D都是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气体A是纯净物,且X和Y的质量比为1:3,则A的化学式是 (写化学式),它的分子构型是 ,键角是 。
⑵若气体A中X和Y的质量比大于1:3,则气体A中肯定有 (写化学式)。
⑶若气体A的分子为线形结构,且Y和X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Y的相对原子量,则A的化学式为
⑷写出化学式:B C D 甲
⑸仅由X与丙所含元素可以形成两种化合物,它们的电子式分别为 和 。
⑹写出反应①②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
⑴ A的化学式是 :CH4,分子构型是:正四面体,键角是:109°28′。
⑵ H2。 ⑶ C2H2
⑷ B、CO2 ;C、H2O;D、CO;甲:H2
⑸
⑹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