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萌发》同步练习(含知识点和例题讲解)

文档属性

名称 《种子的萌发》同步练习(含知识点和例题讲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1-30 15:5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本节重难点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萌发时要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外界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萌发的种子要有发育成熟而完整的胚,还要有足够的供胚发育的营养储备,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也不能萌发。
3.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时,总是胚根首先突破种皮,继续发育为幼苗的根。胚芽则发育为幼苗的茎和叶。
例题讲解
【经典例题】对大多数种子而言,萌发时不需要( )
A.适宜的温度?
B.水分?
C.空气?
D.阳光?
【精讲精析】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内在条件是必需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答案]D
同步练习
1. 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长出来的是()
A. 胚芽B. 胚轴C. 胚根D. 子叶
2. 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能够萌发的种子是()
A. 完整、籽粒饱满的绿豆种子B. 去掉胚乳的玉米种子
C. 去掉胚芽的蚕豆种子D. 去掉子叶的大豆种子
3. 下列哪种情况下,玉米种子更容易发芽()
A. 将种子全部浸入水底B. 放在阴冷处,浇点水
C. 放在阴冷处,不浇水D. 放在温暖处,及时浇水
4. 不是种子萌发必要条件的是()
A. 一定的水分B. 充足的空气C. 充足的阳光D. 适宜的温度
5. 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促进早出苗,其原因是()
A. 提高地表层土壤温度B. 减少了空气流通,保证了氧气充足
C. 防止害虫或鸟类啄食D. 提高湿度,防止水分蒸发
6. 用一千克黄豆发芽,生了五千克豆芽,豆芽与黄豆比较,其中()
A. 有机物增多了B. 有机物减少了C. 无机物减少了D. 不能确定
7.关于菜豆种子萌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有适宜的外部环境,种子就能萌发B.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种子内的胚乳
C.萌发的种子,会向外界释放热量D.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芽
8.储存中的农作物种子一般不会发芽,最主要的原因是()
A.缺乏营养B.种子死亡C.缺乏水分D.温度太低
9.在下列条件下,播种在土壤里的种子,可能萌发的是()
A.种子的种皮和胚乳受到少许损伤B.种子处于休眠状态
C.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不适宜D.土壤板结而缺乏空气
10.小明的爷爷在育苗前对种子进行了一系列的处理:称取1公斤水稻种子,用水浸泡24小时,再放入一个带有许多小孔的塑料篮子里并盖上纱巾,每天把篮子放在阳光下,用温水浇一次。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种子用水浸泡24小时,是为了让种子萌发有充足的水分
B.每天把篮子放在阳光下,是因为种子只有光照才能萌发
C.种子放入一个带有许多小孔的塑料篮子里,是为了让种子萌发有充足的空气
D.每天把篮子放在阳光下并用温水浇一次,是为了让种子萌发有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11.早春播种以后,常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早出苗,其主要原因是
A.种子萌发需要光 B.防止风沙 C.保湿、保温有利于种子萌发 D.防止鸟类取食种子
12.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种子萌发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肥沃的土壤
13.在具有适量的水、充足空气和适宜温度的环境条件下播种,种子会萌发的内部条件是( / )
①胚有活性 ②胚是完整 ③充足阳光 ④肥沃的土壤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的形态及生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列变化不会发生的是( )
A.种子的胚根伸长并突破种皮 B.种子的体积变大,重量增加
C.呼吸作用比萌发前明显增强 D.种子内有机物的总质量明显增加
15.某同学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步骤是:将小麦种子分为等量的两组,给予适宜的水分、温度和空气等条件,一组放在阳光下,另一组放在黑暗环境里。该同学所做的假设应是 。
16下图表示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每个烧杯均放有等量的干燥种子(10粒),并提供相应环境条件。
/
(1)每个烧杯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什么?
(2)C装置中水较多且在水面上有油层,其作用是什么?
(3)在上述五个实验装置中,请找出一组对照实验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唯一变量是什么?
(4)如果只探究光照是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应选择哪几个装置进行实验观察?
(5)你能预测哪些烧杯中的种子将在7天后发芽
17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水稻种子为材料,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何影响。请你帮他完成这个科学探究过程。
材料用具:
大小相同的培/养皿五只,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水稻种子100粒,小纱布10块,以硫酸为材料分别配制的PH=5、PH=4、PH=3、PH=2(酸性依次增强)的“酸雨”各20毫升等。/
方法步骤:
将5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C、D、E。
在5只培养皿里各铺一块小纱布,其上均匀各撒20粒水稻种子,然后再用小纱布盖好。
向A培养皿中均均匀喷洒清水(PH=7)5毫升,使之刚好将要淹没种子。
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PH=5、PH=4、PH=3、PH=2的“酸雨”。
⑤ 盖上培养皿,将它们都放在适于种子萌发的环境里。
第④步中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加入的“酸雨”应均为多少毫升?_____/________
为何要准备水稻种子100粒而不是几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在实验结果得出之前,我们可以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预测1:随着PH值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升高,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具
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预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分析实验方案,完成探究过程:
陈红同学做了“探究影响南瓜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在A、B、C三个干净的培养皿中分别铺上两层滤纸,再将相同数量的南瓜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如下图)。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右表
/
(1)该同学若只设置B、C装置进行实验,则探究的问题是

(2)若想探究“光照对南瓜种子萌发的影响”.该如何设计实验?
①取甲和乙培养皿分别放上湿润的滤纸,再将相同数量的南瓜种子放在滤纸上面,将它们置于25℃的环境中。
②甲培养皿见光,乙培养皿___ 。
③数日后观察它们的发芽情况。
(3)你预测的实验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