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届高考押题(非选择题).[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006届高考押题(非选择题).[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6-06-05 22: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2006年高考押题(化学)-------非选择题
2006届高考押题
化 学
2006年4月
热点一 基础实验题
押题1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配制500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可用两只250mL的容量瓶
B、用渗析法分离淀粉溶液中的氯化钠杂质
C、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煮沸,冷却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溴元素
D、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的高锰酸钾溶液
E、测定某溶液的pH,将干燥的试纸浊浸入到待测溶液,过一会儿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F、2mL10%NaOH溶液中滴入4滴2%CuSO4溶液,再加入乙醛溶液,加热煮沸,出现红色沉淀
G、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至产生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H、过滤、蒸发操作过程中都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
I、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先将硫酸亚铁溶在少量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并加少量铁粉
J、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少量硫酸,会产生沉淀
K、测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必须将加热后的固体在空气中充分冷却后才能进行称量
押题2 实验室下列仪器(用品)和药品。仪器(用品):①铁架台(附铁圈、铁夹) ②酸(碱)式滴定管 ③烧杯 ④玻璃棒 ⑤胶头滴管 ⑥天平(含砝码、镊子) ⑦滤纸 ⑧分液漏斗 ⑨双孔橡皮塞 ⑩烧瓶 药品:碱石灰、Na2CO3固体、NH4Cl固体、MnO2、标准NaOH溶液、未知浓度盐酸、双氧水、蒸馏水。请按要求填空:
(1)过滤时,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
(2)欲配制500mL0.1mol·L-1的碳酸钠溶液,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若要测定中和热,还缺少的仪器为温度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上述提供的药品和仪器不能制备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A、CO2 B、O2 C、Cl2 D、NH3
押题3 某学校设计了一节实验活动课,让学生从废旧干电池中回收碳棒、锌皮、MnO2、NH4Cl等物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干电池工作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nO2的作用是除去正极上的产物,本身变为Mn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池内的黑色固体主要是二氧化锰和氯化铵的混合物,如何提取氯化铵?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点二 综合实验
押题1 向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可以看到溴水褪色。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有如下三种猜想:①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取代反应 ②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加成反应 ③溴水将乙醛氧化成乙酸。为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一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 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Br_的物质的量。
(1)方案一是否可行?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 mol,若测得反应后n(Br-)=_______mol,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取代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__________mol,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加成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__________mol,则说明溴水将乙醛氧化成乙酸。
(3)按物质的量之比1∶5配制1000mLKBrO3-KBr溶液,该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可生成0.5molBr2。取反应后的溶液10mL,加入足量乙醛溶液使其褪色,然后将所得溶液稀释为100mL,准确量取其中的10mL,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得沉淀0.188g。若已知CH3COOAg易溶于水,试通过计算判断溴水与乙醛发生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上述测定过程中三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KBrO3-KBr在酸性条件下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溴水与乙醛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测定Br- 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押题2 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右图所示装置先进行了有关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浸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少量SO2以防止污染环境,则B中应真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_,关闭活塞K时B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SO2完毕,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取6.4g铜片和12.4mL18mol·L-1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无气体产生,发现还有铜片剩余。①你认为有铜片剩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下列药品中能证明烧瓶中还有酸剩余的是_______,(A、铁粉 B、BaCl2溶液 C、银粉 D、Na2CO3溶液)
热点三 理论综合题
押题1 A、B、C、D、E都是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同周期,A、D同主族,E和其它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混合均能生成盐和水。
(1)A和D的氢化物,后者的沸点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B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
(2)元素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
(3)A和E可组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阳离子(●)位于顶点或面心,阴离子(○)位于中心,则该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
押题2 已知pH=2的高碘酸(HI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酸性;0.01mol·L-1的碘酸(HIO3)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1)高碘酸是______(A强酸 B弱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高碘酸和硫酸锰在溶液中反应生成高锰酸、碘酸和硫酸,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押题3 现有一个碳酸盐燃料电池,以Li2CO3和Na2CO3的低熔混合物为电解质。操作温度为650℃,在此温度下以镍为催化剂,以煤气(CO、H2)直接作燃料,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A极是_____极,发生_______(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用煤气燃烧产生的热能发电进行比较,该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押题4 某温度时,在一个定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A和1molB,充分反应生,建立如下平衡:3A(g)+B(g)xC(g)+yD(g),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D的体积分数为n%,如果现把0.6molA、0.2molB、0.8molC和wmol(w≤1.6)D气体,达到平衡时,D的体积分数仍为n%。
(1)请将x、y、w可能的组合数据填入下表(不一定填满)
组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x
y
w
(2)若对(1)中的某一平衡体系设法使容器体积减小(不断增大压强),结果发现,平衡先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后又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y可能的值是多少?说明后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原因。
热点四 元素化合物综合题
押题1 右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B、I都是XY2型化合物,且阳离子相同,A、B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I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2∶1,I为常用干燥剂。
(1)A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⑤在空气中发生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已知C的燃烧热是1300kJ/mol,表示C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押题2 常温下某一混合气体,可能由Cl2、HCl、NO、H2、O2、CO2、N2、NH3中的若干种组成。取200mL气体作如下实验:①通过足量浓硫酸,减少40mL;②剩余气体通过Na2O2粉未,又减少40mL;③再将余下的气体引燃后冷却至室温,体积又减少105mL;④将余下的气体最后通过足量的灼热铜丝,体积又减少5mL。最终余下气体10mL。
已知整个过程中气体颜色未发生变化,则混合气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押题3 某澄清透明待测液中可能含有NH4+、Mg2+、Al3+、Fe2+、Cu2+ 、Br-、NO3-、SO42-、SO32-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右图的实验:
(1)待测液中有无SO32-离子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B中肯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点五 有机物的综合推断
押题1 实验证明,某有机物C8H8O2分子中无C=C和C≡C,该物质与水反应生成A和B。
(1)若1mol C8H8O2能与2molNaOH反应,而与钠不反应,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几种写几种)
(2)若A完全燃烧所得CO2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A的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几种写几种)
押题2 苏丹红是一种偶氮化合物(含-N=N-结构)染料,对人体有害,我国禁止在食品中添加苏丹红。已知一定条件下3.28g苏丹红三号(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400)与7.52gO2正好完全反应,只生成CO2(8.8g)、H2O(1.44g)和N2。则
(1)苏丹红三号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苏丹红三号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团(不含N)为_________;
(3)苏丹红四号的分子只是比苏丹红三号多了2个甲基,则苏丹红四号的化学式为_______。
押题3 右图是以C4H9Cl为原料合成G的流程图。其中C能溶解Cu(OH)2,F不能发生催化氧化,G是一种有水果香味的液体,A可转化为D。
(1) C4H9Cl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E是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最终合成G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3) C4H9Cl→D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A→D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押题4 MMA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又是制取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重要原料。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MM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2)反应②是在500℃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和⑤能否颠倒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点六 化学与生产、生活的结合
押题1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金属钒及其化合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被称为“合金维生素”。已知钒的原子序数为23,回答下列问题:
(1)钾钒铀矿的化学式为K2H6U2V2O15,其中钒原子的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若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钾钒铀矿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钒的含量的方法是先把钒转化为V2O5,V2O5在酸性溶液中转变成VO2+,再用盐酸、硫酸亚铁、草酸等测定钒。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VO2+ + ____H2C2O4 = ____VO+ + ____ CO2 + ____H2O
其中还原剂是________,若消耗0.9g草酸,所对应钒元素质量是____________g。
押题2 (2)2005年3月30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了氯气泄漏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了多人死亡。消防干警在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较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及时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汇报情况 ②转移的群众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 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 ④转移的群众应戴上用浓Na2CO3溶液处理过的口罩 ⑤将群众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不必走太无远 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 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即可。
据报道,为防止罐中氯气再次泄漏,4月1日抢救人员将盛液氯的罐吊到事故发生地附近的刚挖好的水塘中,用烧碱溶液处理。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研究成功了用氯气氧化亚氯酸钠(在氮气保护下)制得新型消毒剂ClO2,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酸性条件下,用Na2SO3还原NaClO3也可制得ClO2,在该反应中,NaClO3与Na2S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3)文献报道,等质量的ClO2的消毒效果是Cl2的2.63倍,由此可判断ClO2的最终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或化学式表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写计算式)。
热点七 综合计算题
押题1 化合物A含硫(每个分子中有1个S)、氧以及一种或几种卤素原子;少量A与水反应可完全水解而不被氧化或还原,所有反应产物均可溶于水;将配成溶液稀释后分为几份,分别加入一系列的0.1mol/L的试剂,现象如下:①加入硝酸和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 ②加入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 ③溶液经酸化后加入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再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要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式,称取11.90gA溶于水稀释至250.0mL,取25.00mL溶液加入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硝酸钡溶液,得沉淀2.33g,试确定A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2)写出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押题2 一种Al-Fe合金的晶胞(晶体的最小单元)如右图所示。
(1)确定该合金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若晶胞的边长为a nm,则合金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3)取一定质量的该合金粉未溶于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待反应完全后得到气体6.72L。过滤,将残渣用蒸馏水洗净后,取其质量的1/10,投入100mL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共收集到NO气体0.672L(气体体积均在标况下测定)。
①计算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溶液仍为100mL)。
押题3 由CO2、H2O(g)组成的混合气体共a mol,其中CO2的质量分数为x。将该混合气体缓缓通过装有1 mol过氧化钠的真空管,充分反应后,维持1.01×105Pa,120℃收集所得气体,冷却、称量,真空管中固体质量增加y g。
(1)若a=1,则y=_____________(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若a=2,x=0.3时,y=__________________。
(3)若a=2,试讨论:x取值不同时,反应后所得气体成分及y的表达式(不一定填满)
X的取值范围 所得气体成分 y的表达式
参考答案:
一1、B、D、F、G、J 2、(1)漏斗(2)500mL容量瓶;锥形瓶;环形玻璃搅拌棒(3)C 3、(1)Zn-2e-=Zn2+;2MnO2+H2=Mn2O3+H2O(2)溶解、过滤、蒸发、冷却结晶 二1、(1)不可行,乙醛的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均有H+ 生成,反应后的溶液均呈酸性;(2)a,0,2a;(3)氧化反应;(4)BrO3-+5Br-+6H+=3Br2+3H2O;CH3CHO+Br2+H2O=CH3COOH+2H++2Br-;Ag++Br-=AgBr↓;2、(1)碱液 吸收多余SO2,防止污染环境 (2)饱和NaHSO3溶液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关闭K,熄灭酒精灯 (3)随反应进行,硫酸浓度降低,铜与稀硫酸不反应 AD;三1、(1)HF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 (2)三 ⅢA (3) 2、(1)C(H+)与C(OH-)相同,体积相同,混合后呈酸性,说明酸过量,故高碘酸未完全电离,是弱酸;(2)5HIO4+2Mn2++3H2O=2MnO4-+5IO3-+11H+;3、(1)负 氧化 CO+H2+2CO32—-4e-=3CO2+H2O;(2)CO+H2+O2CO2+H2O;(3)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能量利用率高;4、(1)①1,1,0.8 ②1,2,1.6 ③2,2,0.8 ④3,1,4/15 (2)x=1,y=1或2;可能是A液化或A、B均液化或A、B、C均液化或A、B、D均液化;四1、 (2)Ca(ClO)2+CO2+H2O=CaCO3+2HClO 火焰明亮且有浓烟 C2H2(g)+5/2O2(g)=2CO2(g)+H2O(l);
△H=-1300kJ/mol (3)CaO2;2、NH3、CO2、H2、N2 4∶8∶7∶1;3、无 溶液中肯定含有Al3+,与SO32-不能共存 (2)Fe(OH)3 Mg(OH)2 (3)Br-、NO3- ;五1、
2、(1)C20H16N4O (2)酚羟基 (3) C22H20N4O;3、(1)(CH3)2CHCH2Cl (CH3)3CCl (2)取代 酯化(取代) (3)NaOH醇溶液并加热 浓硫酸、加热;4、(1)(CH3)2C(OH)CN (CH3)2CHCHO CH2=C(CH3)COOCH3 (2)(CH3)2CHCOOCH3
CH2=C(CH3)COOCH3+H2↑ 消去 (3)不能 若先消去后氧化,则C=C也会被氧化。六1、(1)K2O·V2O5·2UO3·3H2O (2)1 1 1 2 1 H2C2O4 0.51;2、(1)①③④⑥ Cl2+2OH-- =Cl- +ClO- +H2O
(2)2NaClO2+Cl2=2ClO2+2NaCl 2∶1 (3)Cl- 七1、(1)SOCl2;(2)SOCl2+2H2O=2HCl+H2SO3;2、(1)Fe2Al (2) (3)1.20mol/L,0.100mol/L;3、(1)y=26x+2 (2)17.6 (3)
X的取值范围 所得气体成分 y的表达式
0x=0.5 H2O、O2 28
0.5第 18 页 共18页
第 13 页 共 18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