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七 教案
教学要求:
1.根据读过的课文或读过的其他文章写一篇读后感。先和同学交流一下,说一说,再写下来。写好后和同学交换着看一看,交流一下自己写读后感的方法。
2.写读后感要说清楚读的是什么书,要联系生活实际或引用相关资料,写出自己的真实看法和想法。
3.题目可以用“《×××》读后感”或“读《×××》有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
重点难点:
结合教材中的范文,仔细读,读后和同学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然后归纳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考考你(课件1)
(1)百年老屋——打一现代作家()
(2)百年任务,七日完成。——打一现代作家()
(3)朱阁枕黄梁。——打一古典文学作品()
(4)零时。——打一现代文学作品()
(5)欧洲见闻录。——打一古典文学作品()
2.读书名言分享
3.说说你最感兴趣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是什么?它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你读了哪些书?有什么收获?
二 习作
1.导语:同学们读过文章或书后,一定会有很多的感受,把自己读书后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2.写读后感,“读”是基础,要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地重复作品内容。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
3.提示:平时在阅读文章或书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随时积累下来,对写好读后感有很大帮助。
4.习作指导
读后感的写法:
(1)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由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应集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发表议论。
(2)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说假话、空话、套话。
(3)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可以适当引用原文中给自己启示最大、体会最深的章节、句段或人物的语言、精彩的场面等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
(4)题目自拟,可增加副标题。
一般地说,读后感的题目是“读《×××》有感”或“《×××》读后感”,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自己的感受拟一个醒目、新颖的标题,下面再写副标题。
如:①愤怒与惋惜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②要做有用的人
——读《落花生》有感
写作顺序
先写:介绍自己读了什么书。
接着写:简单介绍书的内容。
最后写:具体写自己读书的收获,悟出的道理。(详写)
5.自改互评,教师反馈
(1)个人根据之前学习的读后感的一般写法评价自己的读后感并提出修改意见。
(2)组内交流读后感,同学提出补充修改意见。
(3)集体交流,学生交流写读后感的心得。
6.习作范例赏析
板书设计:
学写读后感
感是重点 联系实际
读是基础 读懂原文
(1)读了什么?
(2)文中主要写什么?
(3)“我”的感受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民族的耻辱历史一幕幕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只有牢记历史教训,保持清醒的头脑,锐意进取,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才能绵延不息、繁荣昌盛。今天我们就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专题举行一次演讲活动。
回顾本单元的所学课文,选好演讲的内容,想一想自己想说些什么?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由审题,勾画要求。
小结要求:能围绕一个主要意思,语言比较流畅,态度比较大方,感情比较真挚。
2.引导学生回顾演讲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围绕一个主题;抓准几个方面;列举典型事例;组织通顺语言;表达有声有色;注意演讲技巧。
三、开展演讲,总结评价。
1.让学生动手列提纲,确定演讲的内容。自己试着说一说。
2.小组合作,在小组内试讲,并提出改善意见。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在班内进行比赛。
3.全班演讲,引导评价。
①同学们在组内讲得有声有色,有些同学还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来配合演讲。下面,请每组选配代表进行第一轮的比赛。
②各组代表演讲。提醒听众注意力集中,听完以后热情鼓掌。
③引导评价:刚才的演讲中,哪位同学的演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④总结此次活动的收获。
4.交际范例赏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是学写读后感。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课后,我在怀疑教师的指导是不是过于具体细致,反倒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写出来的文章是不是有些僵硬、呆板,缺乏创造性。习作应表达真情实感,“言为心声”。结合本组课文的特点,学生已经对祖国屈辱的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感触颇深,写“读后感”应该是“水到渠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通过学生自主地探究发现、归纳读后感的一般写法以及要注意之处,而不是老师的灌输。
本次“口语交际”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是本组教材专题的延伸。结合本组课文以及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让学生畅谈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以及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写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结合本组课文和搜集到的资料,谈感想,培养认识事物的能力,学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公开演讲能力,是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要从小培养。但作为小学生,主要是一项口语交际的联系,因此要求不要过高,能围绕一个主要意思作一两分钟的发言,语言比较流畅,态度比较大方,感情比较真挚即可。上课伊始,我把重点放在第三个环节上:先交流一下所列的提纲,相互启发,开启思路;再完善提纲并在小组里试讲,听听同学的建议;然后小组代表上台演讲;最后评议上台演讲的情况,总结交流怎样演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课件20张PPT。口语交际·习作七人教版 五年级上导入新知考考你的智力!1.百年老屋 ——打一现代作家 ( )2.百年任务,七日完成。——打一现代作家( )3.朱阁枕黄梁。——打一古典文学作品 ( )4.零时。——打一现代文学作品 ( )
5.欧洲见闻录。——打一古典文学作品 ( ) 《红楼梦》《子夜》《西游记》周树人老舍读书名言: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籍是全世界是营养品。 说说你最感兴趣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是什么?它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你读了哪些书?有什么收获?
我读了《 》后,我感受到(懂得了)…… 能说会道 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是已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过的文章。习作习作指导1.选择自己写读后感的作文,对于课文要表达的意思做深入的理解,想好从哪个角度来写这篇读后感。2.紧扣原文,抓住重点。由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应集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发表议论。3.联系实际,情感真实。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说假话、空话、套话。4.叙议结合,以“感”为主。可以适当引用原文中给自己启示最大、体会最深的章节、句段或人物的语言、精彩的场面等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5.拟题目:
A、直接拟题。例如 :读《……》有感
读《……》后的感想 《……》读后感
B、以感点为正标题。以“读《……》有感”等为副标题。
例如:
(1)愤怒与惋惜 (2)要做有用的人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读《落花生》有感
先写:介绍自己读了什么书。
接着写:简单介绍书的内容。
最后写:具体写自己读书的收获,悟出的道理。(详写)
写作顺序写作顺序习作范例1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49年秋,五位壮士接受了任务。他们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的转移,在狼牙山上与敌人激战、歼敌。后来,子弹打完了,就搬起石头砸,最后高呼着口号英勇跳崖。尤其是这个小片段:“石头像包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这句话让我体会到了五位壮士对敌人的仇恨。我几乎是含着热泪和对敌人的仇恨读完这篇文章的。特别是最后一个自然段,五位壮士跳崖的部分最令我感到敌人的可恶与五位壮士坚强不屈的精神:五位壮士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选取感人一幕,揭示深刻意义。 可是我呢?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有时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想不起来就随意放弃了。这与狼牙山五壮士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出生命相比,我遇到的那点儿困难又算得了什么?我是多么渺小呀!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化困难为力量,勇敢地去接受学习上、生活上的各种考验。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让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我们一起成为真正的21世纪的接班人! 从先烈们的精神中汲取营养,化作自己不断进取的动力。习作范例2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的规模相当巨大,里面有各种奇珍异宝,还有异常华丽的建筑,是皇帝享乐的地方,可就在咸丰皇帝掌管圆明园时,咸丰喜欢上了鸦片,天天只吸鸦片,无心再管国家,所以他们的兵器还是剑和盾牌,结果,英法联军用大炮炸开了北京城的城门,咸丰知道后,就丢下大臣和宫女逃到避暑山庄去了。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杀掉大臣和宫女,就开始抢劫,洗劫一空后,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又放火烧掉了圆明园,这座凝集了几代人心血,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就这样化作了灰烬。 (概括故事,语言简洁明了。) 这使我想起了前几年的香港拍卖会,不是拍卖过铜猴头、铜牛头和铜虎头吗?那就是圆明园中十二生肖喷水池中的猴头、牛头、虎头。我国有关方面花了数千万元的高额才拍回来了这三件国宝,这本来是中国的东西,我们理应把它拿回来,可我们现在却花费了大量的钱才把它们拍回来,这都是侵略者的罪恶,还有,他们一把火烧掉了圆明园,让我们永远也看不见、欣赏不了这座曾有闪烁光辉的圆明园! ( 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搜集到的材料,进一步具体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 读了这篇课文,我无比的愤怒和惋惜,我们要永远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 (首尾呼应,谈感想。)口语交际 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交际指导1.搜集资料,列出提纲。 2.小组内交流。 3.选出代表,班内演讲。4.互相评比。交际范例1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1860年10月6日那天吗?这是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城,闯进了圆明园,施以兽行,这是作为中国子民一辈子的耻辱。 我伤痛啊!清朝的政府是那样的软弱,那样的无能,看这些可恶的强盗在我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熊熊大火整整在圆明园燃烧了三天三夜,而那些清朝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竟然无动于衷,我又怎能不伤痛呢? 黑暗终于过去了,迎来了灿烂的光明。这一缕缕的阳光为我们抹去了黑暗的阴影,迎来了辉煌的 荣耀!难忘1997年香港重回祖国的怀抱;不能忘2003年我国成功地加入世贸组织;更不能忘2005年,神州五号载着人类的梦想探索宇宙。如今,这东方睡狮已经觉醒,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体育强国,彻底洗刷了“东亚病夫”的耻辱。 同学们,作为世界上最坚韧民族的一员,作为龙的子孙,让我们时刻谨记“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 作者的演讲又一次让我们回顾了那段屈辱的历史,接受了爱国教育。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件,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志士仁人,多 交际范例2
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侵略者。
历史告诉我们: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世界上最坚韧民族的一员,作为龙的子孙,让我们时刻牢记着“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演讲使我们明白了不忘历史不等于铭记仇恨,而应该是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学习,不让历史悲剧重演。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全国最大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