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教案4[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三复习教案4[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6-03-10 16: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物质的量
本章重点: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
2、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计算(阿伏加德罗定律)。
3、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第一课时
知识点和新大纲要求: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C)
(2)摩尔质量(B)
(3)气体摩尔体积(B)
(4)物质的量的浓度(C)
(5)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C)
一、有关概念(1课时)
1.物质的量
(1)概念: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2)符号:
(3)单位:mol
2.摩尔
(1)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1mol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结构微粒。
(2)符号:mol
(3)说明:①当描述物质的物质的量(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不能是宏观物质名称
②常见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或它们特定的组合
③当有些物质的微观粒子只有一种时,可以省略其名称
3.阿伏加德罗常数
(1)含义:实验测定12g12C中碳原子的个数
(2)符号:NA
(3)单位:个/mol
(4)说明:①NA的基准是12g碳-12中的原子个数
②12C不仅是摩尔的基准对象,而且还是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
③NA是一个实验值,现阶段常取6.02×1023作计算
④要注意NA与6.02×1023的区别
4.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
(2)符号:
(3)单位:g·mol-1
(4)说明:①使用范围:A.任何一种微观粒子
B.无论是否纯净
C.无论物质的状态
②与式量的比较:
③与1mol物质的质量的比较:
5.气体摩尔体积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
(2)符号:
(3)单位:L·mol-1
(4)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①标准状况:0℃、1atm即1.01×105Pa
②理想气体:A.不计大小但计质量
B.不计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③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22.4L·mol-1
(5)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①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大小(物质的本性)
②结构微粒之间距离的大小(温度与压强来共同决定)
③结构微粒的多少(物质的量的大小)
6.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解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来表示溶液的浓度
(2)符号:
(3)单位:mol·L-1
(4)说明:①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的体积浓度
②溶液中的溶质既可以为纯净物又可以为混合物,还可以是指某种离子或分子
教学资料:
《优化探究》第38页部分内容;40页部分习题。
第二课时
二、有关计算关系
1. m、n、N之间的计算关系
(1)计算关系:=
(2)使用范围:只要物质的组成不变,无论是何状态都可以使用
2.V、n、N之间的计算关系
(1)计算关系:==
(2)使用范围:①适用于所有的气体,无论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
②当气体摩尔体积用22.4L·mol-1时必须是标准状况
3.c、m、V、N之间的计算关系
(1)计算关系:
(2)使用范围:①以上计算关系必须是在溶液中使用
②微粒数目是指某种溶质
③若溶液是由气体溶解于水形成的,要特别注意以下几
点:
A.必须根据定义表达式进行计算
B.氨水中的溶质主要是NH3·H2O,但要以NH3为准计算
C.溶液的体积不能直接用气体的体积或水的体积或气体与水的体积之和,而必须是通过计算得到
4.c、%、ρ之间的计算关系
(1)计算关系:
(2)使用范围:同一种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
(3)推断方法:①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表达式
②溶质的物质的量用计算
③注意溶液体积的单位
5.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的有关计算
(1)计算依据:①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与其式量相等
②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以L为单位)在数值上与气体摩尔体积(以L·mol-1为单位)相等
(2)基本计算关系:
(3)变换计算关系:① =
② =
(4)使用说明: ①(2)的计算式适用于所有的混合物的计算
②(3)中的计算式只适用与混合气体的有关计算
③(3)中的两个计算式之间应用了阿伏加德罗定律
6.密度与相对密度
(1)密度
①计算表达式:
②使用说明:A.适用于所有的物质,不受物质状态的限制,也适用于所有的混合物
B.所有物质:,标准状况下气体
(2)相对密度
①计算表达式:
②使用说明:
A.相对密度是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
B.既可以用于纯净气体之间的计算,也可以用于混合气体之间
教学资料:
《优化探究》第42--44页部分内容和习题
第三课时
知识点:有关规律
1.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①标准状况是指:0℃和1.01×105Pa
②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2)气体摩尔体积
①温度和压强一定时,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一个定值
②说明了温度和压强以及气体的物质的量共同决定了气体的体积,而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很小
③气体摩尔体积比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范围广
(3)阿伏加德罗定律
①阿伏加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②阿伏加德罗定律依然是忽略了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
③阿伏加德罗定律比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更为广泛:
A.主要是应用于不同气体之间的比较,也可以同一种气体的比较
B.被比较的气体既可以是纯净气体又可以是混合气体
(4)克拉珀珑方程
①克拉珀珑方程又称为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它同样忽略了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
②克拉珀珑方程:
③克拉珀珑方程的变形:
④克拉珀珑方程比阿伏加得罗定律更准确的描述了气体的压强、体积、物质的量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其应用范围更广:
A.可以做单一气体的计算
B.可以做不同气体的比较计算
C.计算以及比较计算的条件还可以不同
(5)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重要的四个推论
①压强之比
A.算式推导:
B.语言表达:同温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都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
②体积之比
A.算式推导:
B.语言表达:同温同压时,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都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
③质量之比
A.算式推导:
B.语言表达:同温同压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都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也就是其式量之比
④密度之比
A.算式推导:①

B.语言表达:①A.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其体积的反比
B.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
其物质的量的反比,也就是其分子个数之比
②A.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其质量之比
B.同温同压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也就是其式量之比
教学资料:
《优化探究》第45--49页部分内容和习题
第四课时
考点:
1、 溶解度的概念和有关计算。
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3、 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板书】一、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的定义
【指导阅读】《优化探究》的有关内容。
2.固体溶解度的“温、饱、剂、质”四要素。
【讲解】(1)因为温度变化对溶解度大小有影响,所以要指出“在一定的温度下”。
(2)各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需要对溶剂量制定一个标准。规定用“100g”溶剂作标准。
(3)因为每种物质在同一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和不饱和状态时,溶解的量不相同,所以规定不同固体物质溶解度都应该达到饱和状态。
(4)固体溶质的量的单位规定为克,这样与溶剂的量的单位一致。
【课堂练习】
例:以下四句话错在哪里?
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
2.在1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铵,所以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
3.在60℃,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
4.60℃,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
【讨论】学生讨论、辨析、纠正错误,认识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完整意义。
【归纳】第1句错在没有指明温度。第2句错在没有说明溶剂的量。第3句错在没有说明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第4句错在没有单位克。
【板书】3.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温度。
【讲解】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改变很小,如食盐,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各物质在某一温度的溶解度都是由实验测定的。
【讲授】二、溶解度曲线
【板书】(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曲线上每个点表示某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
  ②溶解度曲线表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 化情况。
  ③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可比较某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④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交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练习】①查20℃硝酸铵的溶解度及熟石灰的溶解度各是多少?②比较20℃食盐、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铵哪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③硝酸钠与硝酸钾在什么温度时溶解度相同?④50℃,100g水中加入30g氯化铵溶解后能否达到饱和?再加入多少氯化铵溶解后达到饱和?
【过渡】上面讲了固体的溶解度,而在实际生活中常遇到气体溶解的问题,例如打开汽水瓶盖,看到溶解在水里的二氧化碳形成气泡由瓶中逸出。这是什么原因?这是气体的溶解度受压强影响而造成的。那么气体的溶解度怎么表示呢?
【板书】三、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某气体在压强为1.013×105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数。
【讲解】①因为气体质量称量较困难。所以气体溶解度是用“l体积溶剂里能溶解气体的体积数”表示。
  ②由于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较大,需要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压 强为1.03×105Pa。
  ③和固体溶解度一样应该指明“达到饱和状态”。
  ④气体的溶解度没有单位,气体和溶剂的体积单位要一致。
例如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就是指在0℃氧气压强为1.013×105Pa时,l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049体积氧气。
【板书】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l)内因:决定于气体的性质。
(2)外因:温度和压强。
【讲解】(1)当压强一定时,温度越低,在一定体积的溶剂中,溶解气体的体积将越大;温度越高,在一定体积的溶剂中,溶解气体的体积反而越小。
(2)当温度一定时,压强越大,在一定体积溶剂中溶解气体体积也越大。反之,溶解的也越少。
例如:给汽水加压,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会溶解在其中,这样当打开瓶盖后,液面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之减小,于是就从溶液中逸出。
又如,加热水时,起初可见容器内壁有很多气泡,这是由于随着温度升高,空气在水里的溶解度减小的原因。
【归纳】可见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各溶液中,溶解度跟溶质、溶剂和溶液质量之间顾在定量的关系: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S∶ 100克
或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S∶S+100克
教学资料:
《优化探究》第50、51页部分内容和习题
第五课时(习题课)
目的:巩固本章复习成果。
一、让学生做练习《优化探究》第52--53页部分习题1、2、3、6、7、8、9、11、12、17等。时间:20分钟
二、精讲习题:《优化探究》第52--53页部分习题2、3、6、7、8、9、11、12
时间:20分钟
三、布置家庭作业: 《优化探究》第54--55页部分习题1、6、9、11、13、14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