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黄石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30 21:3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北省黄石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炫耀(xuàn)  狡滑   称职(chèng)  杞人忧天
B.恩赐(cì) 勋章 钦差(qīn) 神通广大
C.较量(liáng) 陛下 呈报(chéng) 随声附合
D.缥缈(miǎo) 掺和 气概(kài) 不可救药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3分)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人生的航船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正视困难,敢与风浪搏击,就一定会到达胜利的彼岸。
C.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干货多多,派发了八大红包,让咱老百姓眉开眼笑。
D.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3.字词积累——下列词语中的每项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然后改正。(3分)
A.巷湾  炫耀  掺和  神通广大  __巷—港__
B.陈列  勋章  绵延  兴高彩烈  __彩—采__
C.陛下  寂寞  气慨  灵机一动  __慨—概__
D.泥潭  陈例  愚蠢  不可救药  __例—列__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3分)
A.牛顿曾建立起一座宏伟的经典力学大厦,但他并不因此自矜,反而将成就归因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B.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了以《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主旨的演讲。
C.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越小。”
D.如何才能把党的执政地基中的“钢筋”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5.文化积累——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西游记》描写了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作品中塑造的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B.《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智慧、特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
C.《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幼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便出自其中。
D.《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琐记》《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6.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B)(3分)
A.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B.学生在考场紧张等待考试,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忿忿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展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12分)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夜阑卧听风吹雨,__铁马冰河入梦来__。
(2)《潼关》:__终古高云簇此城__,秋风吹散马蹄声。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想象未来某一天与家人团聚情景的诗句是:__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__。
(4)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一诗中,表达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报国之心仍不减的句子是:__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__。
(5)(河南中考)明月千里寄相思。“__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
(6)《天上的街市》:我想他们此刻,__定然在天街闲游__,__不信__,__请看那朵流星__,__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8~11题。(12分)
红气球
这个故事很人生。不过这个故事如同很多别的儿童文学一样,首先是天真的,形象生动可爱,而且又是从一个小松鼠开始的。
小松鼠叫阿布。
阿布是黑的,但是他有一个红气球。红气球圆圆的,它被阿布牵在手里,也拥在怀中。阿布走到哪里,都带着它。我们想想那风趣的情景!因为这是一本图画书,所以你也可以不要想,一眼便看见。
可是,有一天晚上,红气球不见了,把阿布孤零零地留在了黑暗中。
没有了红气球,阿布很难过,眼泪也流出来。
他听见有人对他说话:“阿布,你不要哭,我们一起去找你的红气球。失掉一个,我们就找十个回来!”
阿布看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到那里有两个红气球。他跑到红气球的下面,可那不是红气球,而是猫头鹰的两只红眼睛。猫头鹰高高地站在树上。猫头鹰带着阿布在黑夜里找红气球,远处闪出一团红红的东西——红气球在那儿!
可是,那也不是红气球,而是红红的一片牡丹花。牡丹花里还有两只漂亮的鸽子,正在谈着爱情和明天往哪儿飞去。
鸽子围过来安慰阿布:“阿布啊,你不要哭,我们一块儿去找你的红气球。失掉一个,我们就找十个回来!”
接着他们看见了什么?看见了一片红红的草莓。红草莓上有3只蜗牛在吃晚餐。
3只蜗牛说:“你失掉了一只红气球,我们就找十个回来!”
后来他们看见了满树的红苹果,红苹果里有4条小青虫,小青虫说:“你失掉一只红气球,我们就找十个回来!”
他们又要出发。不过等一下,我们来数一数:
1只猫头鹰+2只鸽子+3只蜗牛+4只虫子=10个朋友。失掉一个,找回10个,真是一个完美的答案,完美的结果。
我提前说过了,这个故事很人生。
我们的人生中是不可能没有红气球的。红气球的象征意义很多:一个孩子喜爱的玩具是他的红气球,一个成年人的称心职业是他的红气球,美好的爱情是红气球,你一度的财产、财富是红气球,官员的位子是红气球,闪现出来的横溢才华也是红气球,小学的时候数学是你的红气球,中学的时候物理是他的红气球,安徒生幼年的时候,妙不可言的歌喉是他的红气球……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们会飞离我们,无影无踪。我们注定不可能不难受,跌跌撞撞,心悲神伤,茫然无望。可是我们真的需要沮丧很久?抑郁很久?跌跌撞撞、手足无措很久吗?
站在树上的猫头鹰的红眼睛看得清楚,我们也可以看得清楚,我们要引导年幼的孩子们看得清楚,这只红气球不见了,我们是可以去寻找别的红气球的,像猫头鹰说的:“失掉一个,我们就找十个回来!”像鸽子、蜗牛、小青虫说的:“失掉一个,我们就去找十个回来!”
安徒生的嗓子坏了,没有当成歌唱家,可是成了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立在浪漫的最顶端!
甚至我们的生命本身也是我们自己的红气球,我们拽着自己在空中飘游,即使哪一天它要飞离了,我们也可以从容而不是跌跌撞撞地朝着最后的隧道走去。
也许,生命的红气球会真的抵达天堂门口,会飘进天堂里去,会很好,就像莫泊桑说的,不会那么不好。
8.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选文中童话的故事情节。(3分)
[示例]小松鼠阿布的红气球不见了,四处寻找,先后遇上了一只猫头鹰、两只鸽子、三只蜗牛和四只虫子,这些好心的朋友们帮助阿布找红气球。最后,虽然红气球永远地不见了,但阿布已经拥有了十个好朋友。
9.怎样理解“我们的人生中是不可能没有红气球的”一句中“红气球”的含意?(3分)
“红气球”代指我们一生中所珍爱的或者引以为豪的某种东西。意思是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珍惜的事物。
10.文中引用下面的事例有什么用意?(3分)
安徒生的嗓子坏了,没有当成歌唱家,可是成了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立在浪漫的最顶端!
意在告诉读者一个道理:当“红气球”飞离我们而去时,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人生就毁灭了,我们可以重新找到其他的属于自己的“红气球”。
11.优秀的故事,总能带给人温暖和力量。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3分)
[示例]我们的人生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失去”。有些失去,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是无比伤心的,甚至痛不欲生,但我们都必须学会承受,学会面对。正是在各种各样的失去中,我们慢慢长大了。正如文中的小松鼠,虽然失去了心爱的“红气球”,但得到了更多的朋友,收获了更多的快乐和勇气。
(二)(13分)
鞋匠师傅
格林兄弟
①鞋匠师傅个子矮、枯瘦如柴却又生性活泼,他可是一刻也闲不住。他长着个突出的鼻子,朝上翻起,有着一张灰色的麻脸,留着一头灰不溜秋的蓬松头发,和一双不停左右闪烁的小眯眼。他什么都看在眼里,对什么都吹毛求疵;他对什么都清楚,而且总是他有理。
②他走在大街上,总喜欢指手画脚,就像在划船一样。一次他把人家女孩子提的桶子撞到了半空中,自己也成了落汤鸡。他却边抖水,边对女孩吼道:“你这蠢货!没看见我就走在你后头吗?”他是个有手艺的鞋匠,干活时,拔起线来总是很用劲,站得离他不远的人准会挨拳头。没有哪个学徒能在他那儿干上一个月,因为他对最好的手艺也要挑剔找岔,不是说缝得不齐,就是说一只鞋长了;不是说一只鞋跟比另一只高,就是说皮子没锤够。“慢着,”他对学徒说,“让我告诉你怎样把皮子锤软。”说着他就操起根皮带,在学徒的背上狠狠抽几鞭。他把他们全叫作懒虫,而他自己也没干多少活,因为他不可能耐得住。如果他妻子早上起来把火生上,他就会跳下床来,光着脚丫子冲进厨房,吼道:“你要把我的屋子给烧了吗?”如果有人造房子,他就赶紧跑到窗口去看看,“瞧,他们又在用永远干不了的红砂石!”他叫着,“住在里面不生病才怪!看看这些人,砖砌得有多糟!另外,这砂浆也一点不顶用,里面不能放砂,应放砾石!等这屋子倒塌下来砸了人头,到时有好戏看了。”他坐了下来,上了几针线,又跳了起来,解开围裙,叫道:“我要出去,劝劝他们讲点良心。”他碰到了木匠们,“这是什么?”他喊道,“你们没按墨线干活!你想横梁会直吗?一下就会散架的!”他从一个木匠手里夺过斧子要给他作示范,可是,当一辆装满泥土的车子过来时,他扔下斧子,直奔站在车边的农民:“你是不是糊涂了?”他说,“谁会把小马套在这么重的车子上?可怜的小东西不当场压死才怪呢!”农民没理他,鞋匠师傅只得气鼓鼓地跑回他的作坊。
③他刚坐下,学徒就递给他一只鞋。“哎,这又是什么东西?”他一声尖叫,“难道我没教过你别把鞋底切得这么宽吗?谁愿意要这种鞋?除了鞋底什么都没有了。我重申一下,一切都要按我的吩咐做!”
④“师傅,”学徒回答说,“您说得很对,这只鞋是只坏的,可是,它是出自您之手,刚才您跳起来时把它碰到桌子底下,我只是把它捡起来,就是天上的神仙说,您也不会相信。”
⑤一天晚上,鞋匠师傅梦见自己死了,正向天堂走去。到了天堂,他使劲地敲门。“真奇怪!”他自言自语道,“他们的门上连个门环也没有,叫人敲得指关节痛。”使徒彼得打开了门,想看是谁这么急着要进来。
⑥“啊,是你呀,鞋匠师傅,”他说,“好吧,我让你进来,可你得改掉你这坏毛病,不要找天堂里任何东西的岔子,不然你会倒霉的。”(选自《格林童话》)
12.文中的鞋匠师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__他是一个个子矮小、枯瘦如柴却又生性活泼的人,他觉得什么都不顺眼,对任何事情都不满,不管做什么都要指点一番。__
1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3分)
他走在大街上,总喜欢指手画脚,就像在划船一样。
__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鞋匠师傅“喜欢指手画脚”的行为比作“划船”,形象地写出了鞋匠师傅在生活中吹毛求疵的特点。__
14.归纳文章第③④段的内容,并说说有什么作用。(4分)
__写鞋匠师傅指责徒弟别把鞋底切得这么宽,而徒弟却说这只鞋出自师傅之手,极大地讽刺了鞋匠师傅擅于找茬的毛病。__
15.读了全文后,假如要你对鞋匠师傅说几句话,你会说些什么?(3分)
__示例:鞋匠师傅,生活是美好的,我们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做一个懂得知足和感恩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生活中获得快乐和满足。__
(三)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16~18题。(9分)
今天,我们还要不要相信寓言故事
背景资料:近日,一个帖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作者写道:“小时候,老师告诉我说把一只青蛙放在开水里,它会马上跳出来,而把它放冷水里,再把冷水慢慢烧开,青蛙就会慢慢适应逐步加热的水温,直到最后被烫死。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不要被麻痹思想侵蚀。但今天我真的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正方:我们要相信寓言故事
进化论里说,人是猴子变来的。但猴子特爱干一件事情:丢西瓜捡芝麻。这是猴子的通病,进化的时候没和尾巴一起消失,最终保留在了人的体内。寓言故事的本身不需要去怀疑,需要怀疑的是人们在品读寓言后的种种心态。人不能死于蠢病,但同样不能死于自以为是。寓言是一种“悟”,不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科学求证的基础上。在寓言故事中寻找现实的根基,本身就是一种愚蠢。这个病还病得不轻,有点分不清虚实的疯在里面。
你可以不去相信夸父追日的结局,大可亲自验证,和他一样放弃一切凡尘琐事,去追逐太阳,直到最后死于饥渴,死于绝望。你更可以带着怀疑一切的思想,用自己薄弱的肉体去验证所有前人写下的寓言的可操作性。你要是真的练就了一身金刚不坏之身和一具永远不会绝望的五脏,那你还需要验证什么寓言?去验证一下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还能捞个名,何苦和寓言过不去呢?
庄子当年游学,对得起向他提问的人。因为他的意境在上,而看不清楚的人在他之下。于是,他把自己的哲学寓于树木、小鸟,乃至苍穹之间,指导混沌的人脱离思维的禁锢。不光是庄子,孔子甚至是释迦牟尼,也都曾用寓言教化世人。研究他们的智慧,其实就是研究一本“普度”的寓言书。
人什么都可以不相信,当然包括寓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聪明的猛士则敢于直面别人惨淡的人生。有些失败,你没必要尝;有些挫折,你没必要经历。
如果人生是一条曲线,让寓言帮你舍远,你只需要负责求近。
反方:我们不要相信寓言故事
愚公说要挖山,我们却都在迁移;苏秦说要头悬梁锥刺股,我们却都在玩自恋;李白说铁棒也能磨成针,我们却学会了眼观八方,耳听六路。一个美国科学家说青蛙会被慢慢加热的水烫死,我们却发现热水一旦加热到一定温度,青蛙会聪明地猛然跳出。这只特立独行的青蛙,勇敢地用自己敏捷的姿态挑战了寓言对于当下的价值。
知道这个实验结果,懊悔于自己逝去的青春,拍案而起的人,现在恐怕已经麻木得连抬手的劲都没了。牺牲掉的一代总是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于是他们继续将寓言散播到下一代身上,以此给自己找点安慰。这样的举动就好像把盲从分成了很多份,而没有将盲从最终集中转化成智慧。
今天,已经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时代了。王小波曾经说过:“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为,就能够‘明辨是非’的人。”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不需要依靠谁。这个依靠不仅仅指身体,还指大脑上的特立独行。不去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寓言对于今天的我们,就好比在迷失的路上,却拿着一张旧地图。别说什么豁然开朗,这样的地图只会让人误入歧途。
人不能死于盲从。不懂得怀疑一切的人,眼睛里永远都无法流露出睿智的目光。这样的“人才”就是逆进化论而行,视时代发展而不顾。连青蛙都在进化,何况是人?
这个世界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真理,更没有适合于所有人的寓言。如果一个寓言能“普度”所有人,那岂不成了一种众人精神上的迷信?
(选自《话·口技》,有删改)
16.关于“我们还要不要相信寓言故事”的讨论是由什么帖子引发的?请简要概括。(3分)
青蛙会被慢慢加热的水烫死这个寓言欺骗了“我”。
17.文中正反两方观点,你赞同哪一方?请结合寓言故事(选文内外都可)阐述理由。(3分)
[示例一]我赞同正方观点,因为寓言故事的本身不需要去怀疑,需要怀疑的是人们读寓言的心态。例如学习“夸父追日”的重点不在于关注他的结局,而应关注的是他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和意志。[示例二]我赞同反方观点,因为世界上没有适合于所有人的寓言,我们不应该盲从。温水煮青蛙的寓言故事通过实验证明就发现它是不可信的,所以相信寓言就变成了一种精神迷信。
18.下列能直接反驳文中画线句的一项是(B)(3分)
A.每个人都是特立独行的个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
B.不去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青蛙实验告诉我们求证的重要性。
C.人不能死于盲从,但也没有必要怀疑一切,否则会误入歧途。
D.这个世界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真理,更没有适合于所有人的寓言。
(四)(10分)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9.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因往晓之( 告知,开导 )
(2)天,积气耳( 聚积的气体 )
(3)若屈伸呼吸( 你 )
(4)其人舍然大喜( 同“释”,解除、消除 )
2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__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的身体无处可藏,因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__
(2)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__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__
21.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作什么样的评价?(2分)
__表现了杞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和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__
(五)阅读下列古诗,回答22~23题。(5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2.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南宋王朝岌岌可危,摇摇欲坠,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愿望。(2分)
23.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3分)
A.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D.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根据要求,回答24~26题。
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24.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后做出的统计表,请写出你的结论。(3分)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阅读内容 人数 百分比
漫画 112 56%
时文杂志 32 16%
武侠小说 30 15%
文学名著 26 13%

[示例]初中生课外时间阅读漫画的人数最多,而阅读文学名著的人数最少。
25.有人说,现在已进入了“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你喜欢图画阅读还是文本阅读?说说理由。(3分)
[示例一]我喜欢图画阅读。图画直观形象,色彩纷呈,花样百出,内容迥异,读图已经成为一种风尚。[示例二]我喜欢文本阅读。对于中学生来说,需要提高的是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可能会导致阅读水平下降,得不偿失。
26.在活动结束后,七年级(1)班吴子妍的钱包不慎丢失了,钱包为粉红色,内有钥匙、学生证和零钱若干。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帮他写一则寻物启事,请拾到者交到七年级(1)班班主任黄老师处。(4分)
寻物启事
七年级(1)班吴子妍的钱包不慎在班级丢失,钱包为粉红色,内有钥匙、学生证和零钱若干。有拾到者请交到七年级(1)班班主任黄老师处。谢谢。
七年级(1)班班委会
2018年11月25日
四、作文(50分)
27.根据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在一次班会课上,老师让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从教室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
第一个是捧着书走过去的,第二个是唱着歌走过去的,第三个是笑着走过去的,然后越来越五花八门:跳着走的,侧着走的,斜着走的,摔跤了爬起来走的……
最后,每位同学都愉快地从老师那里得到了奖赏。
其实,走过去就是一种经历,人生正是由无数次经历组成的,每一次经历,都会有别样的收获。
请以“经历是一种收获”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