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卷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测试时间:40分钟
测试总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可能需要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e-20 Na-23 S-32
Cl-35.5 Cu-64
第一卷(选择题 共4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已正式启动。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2He,每百吨32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2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42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32He和42He互为同位素
C.32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42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42He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2.气体的体积主要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的:①气体分子的直径 ②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③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④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1纳米(nm)=10-9m,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有丁达尔效应 B.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C.不能透过滤纸 D.所得分散系不稳定
4.每次实验焰色反应后都要用试剂清洗铂丝,这种清洗试剂是 ( )
A.Na2CO3溶液 B.NaOH溶液
C.硫酸 D.盐酸
5.(2002上海高考题)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 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6.下列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 )
A.有尘埃的空气 B.纯水
C.食盐水 D.向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所得液体
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 mol NH4+ 所含质子数为10NA
B.10克氖气所含原子数约为6.02×1023
C.标准状况下,22.4 L SO2所含的分子数为NA
D.常温常压下,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A
8.(2001天津12)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lmol·L-1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的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lmol·L-1 NaOH 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 NaOH 溶液的体积 ( )
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等于5 mL
9.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 )
A.用加入适量铜粉的方法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AgNO3
B.用洗气瓶中的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C.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仅加入BaCl2溶液,以检验未知溶液中的SO42-
D.先后添加石蕊试液、BaCl2溶液,将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溶液鉴别开
10.0.5mol Na2SO4中所含的Na+离子数为 ( )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11.8g无水硫酸铜配成0.1mol/L的水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于500mL水中 B.溶于1L水中
C.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500ml D.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1L
12.绿色植物是空气天然的“净化器”,研究发现,1公顷柳杉每月可以吸收160kg SO2,则1公顷柳杉每月吸收的SO2的物质的量为 ( )
A.164kg B.2.5mol C.2500mol D.2500g/mol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57分)
三(本题包括6小题,共39分)
13.(4分)摩尔这个单位是以________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标准,来衡量其它粒子集体中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该数目的数值是个常数,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4.(10分)填写下表:
粒子符号 质子数Z 中子数N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Cl 17 20
S2- 18 32
Al3+ 14 27
AYm- y A
AXn+ x A
15.(4分)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乙二醇( C2H6O2)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
丙三醇(C3H8O3) 17.9 290 1.26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序号):
A.蒸馏法 B.萃取法 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D.分液法
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应用__________。
(2)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
16.(8分)氢气、甲烷(CH4)、水各1g,其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含氢原子最多的是 ;氢气、甲烷、水各1mol,含分子数是否一样多? ;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
17.(7分)6.02×1024个Na+约含 mol Na+,其质量为 g;4.5molCH4约含有 个CH4,其质量为 g;3.01×1023个SO42-约含 molSO42-,其质量为 g;49gH2SO4约含有 个H,共含有 mol原子。
18.(6分)在无土栽培中,配制1 L内含0.5 mol NH4Cl、0.16 mol KCl、0.24 mol K2SO4的某营养液,若用KCl、NH4Cl、(NH4)2SO4配制,则需这三种固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9.(8分)由H、D、T与160、17O、18O构成的具有不同组成的水分子共有多少种。式量范围。
20.(10分)将2.0 mol/L CuSO4溶液和1.0 mol/L H2SO4 溶液等体积混合。计算:
(1)混合液中CuSO4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混合液中Cu2+、 H+、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
A卷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1.B【说明】42He与32He均为质子数为2的氦原子,无金属性。42He表示质量数为4,中子数为4—2=2的微粒,32He表示质量数为3,中子数为3—2=1的微粒,两者互为同位数。
2.C【说明】气体的体积主要由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和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决定。
3.A【说明】“纳米材料”的性质与胶体相似:有丁达尔现象,能透过滤纸,不能全部透过半透膜所得分散系较稳定。
4.D
5.A
6.BC【说明】有尘埃的空气和向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所得液体均为胶体,均有丁达尔现象。
7.C【说明】1 mol NH4+ 所含电子数为10NA ,BD应为标准状况下,C为1mol SO2。
8.A【说明】滴定管0刻度以下还有溶液,烧杯中所得溶液体积大于20ml。
9.AD【说明】A项中铜和硝酸银反应得硝酸铜,B项中NaOH溶液与CO2也反应
C项也可能含Ag+
10.B【说明】0.5mol Na2SO4中所含的Na+离子数为1mol
11.C
12.C【说明】1公顷柳杉每月可以吸收SO2 160×1000g ÷64g/mol=2500mol
13.0.012;阿伏加德罗常数
14.【说明】在原子中有下列关系: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
粒子符号 质子数Z 中子数N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Cl 17 37
S2- 16 16
Al3+ 13 10
AYm- A—y A—y+m
AXn+ A—x x—n
15.(1)C(2)A【说明】随温度的变化氯化钠和纯碱的溶解度的变化幅度不同,可用“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分离;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沸点差异较大,可用蒸馏法分离。
16.H2、H2;一样多、CH4【说明】此题主要考察了n=,N=n·NA的关系。
17.10、230;2.709×1024,72;0.5、48;6.02×1023、3.5 【说明】此题与16题相似。
18.0.64mol、0.02mol、0.24mol【说明】此题主要考察质量守恒定律。
19.18种,18~24。【说明】不同组成的水分子共3×2×3=18种,式量最小的为H216O(1×2+16=18),式量最大的是T218O(3×2+18=24)
20.(1) 1.0 mol/L 0.5 mol/L (2) 1.0 mol/L 1.0 mol/L 1.5 mol/L
【全解】设CuSO4溶液的体积为1L
混合液中C(CuSO4)==1mol/L= C(Cu2+)
混合液中C(H2SO4)==0.5mol/L
混合液中C(H+)= 2C(H2SO4)= 1mol/L
混合液中C(SO42-)=(1+0.5)mol/L=1.5mol/L
答:略。
点评
此题为信息题,这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题形,题中给出了有关“纳米材料”的相关信息,希望考生能学会读取有用信息,即其直径与胶体相近,应与胶体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测试时间:40分钟
测试总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可能需要的原子量: H-1 C-12 N-14 O-16 Ne-20 S-32 Cu-64 Cl-35.5 Na-23 Mg-24 Al-27 Fe-56 Zn-65
第一卷(选择题 共4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化学史知识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B.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编制了周期表
C.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制成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原子的图象和动态化学变化
D.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首先发现了电子
2.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53g碳酸钠中含NA个CO32— B.0.1molOH—含NA电子
C.1.8g重水(D2O)中含NA个中子
D.标准状况下11.2L臭氧(O 3)中含NA个氧原子
3.容量瓶上标有的是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质量 ⑤刻度线 ⑥酸式或碱式( )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4.做焰色反应实验用的铂丝,每试验一种样品后都必须 ( )
A.用水洗涤2~3次后再使用
B.用盐酸洗涤后,经蒸馏水冲洗,方可使用
C.用滤纸擦干后才可使用
D.用盐酸洗涤后,再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到没有颜色,才可使用
5.(2002上海)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K(零下108℃)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缩小 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 D.玻璃态水是分子晶体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 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6.(2002试测)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B.它们是碳元素的三种同位素
C.它们是碳元素的三种单质 D.它们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0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 )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0
B.在常温常压下,1 mol Ne含有的原子数为N0
C.71 g Cl2所含原子数为2N0
D.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A个氧气分子与NA个氖气分子的质量比是4∶5
B.17gOH-与19gH3O+所含电子数相等
C.14g14C和12g12C所含的中子数相等
D.标准状况下,11.2LCO2与常温常压下8.5gNH3所含分子数相等
9.为使人们确知含碘物质的存在,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设计了一种简便的检验方法,利用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与KI反应有单质碘生成的性质,选用下列生活常见的物质就可完成。请你从下列物质中选出合适的一组 ( )
①自来水 ②食醋 ③淀粉 ④食糖 ⑤碘化钾试纸 ⑥碘酒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⑤
10.下列溶液中,跟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100mL 0.5mol/L MgCl2溶液 B.200mL 0.25mol/L AlCl3溶液
C.50ml 1mol/L NaCl溶液 D.25ml 0.5mol/L HCl溶液
11.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升,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
A.锌 B.铁 C.铝 D.镁
1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
A、豆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要看到光亮的通路
D、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57分)
三、(本题包括6小题,共39分)
13.(2分)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 /mol,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g。
14.(4分)0.5 mol臭氧(O3)中含有O3的分子数目是 , 含有O的原子数目是 。
15.(6分)CO和CO2的混合气体18 g,完全燃烧后测得CO2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
(1)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是 g;
(2)混合气体中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
(3)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 g·L-1。
16.(8分)现有下列物质:A.豆浆,B.食盐水,C.铁,D.硫酸,E.氢氧化钠固体,F.纯碱,G.泥水,H.二氧化碳,I.水。请将它们的序号或所属类别填充到下列横线上。
17.(11分)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H2SO4来配制500 mL、0.2 mol·L-1的稀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 ②烧瓶 ③烧杯 ④胶头滴管 ⑤量筒 ?⑥容量瓶 ⑦托盘天平 ⑧药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H2SO4时用不到的有 (填代号)。
(2)经计算,需浓H2SO4的体积为 。现有①10 mL ②50 mL ③100 mL三种规格的量筒,你选用的量筒是
(3)将浓H2SO4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后,冷却片刻,随后全部转移到 mL的容量瓶中,转移时应用玻璃棒 。转移完毕,用少量蒸馏水洗涤 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然后缓缓地把蒸馏水直接注入容量瓶直到液面接近刻度 处。改用
滴加蒸馏水到瓶颈刻度的地方,使溶液的 。振荡、摇匀后,装瓶、贴签。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准确,下列操作中:
错误的是 ,能引起误差偏高的有 (填代号)。
①洗涤量取浓H2SO4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将浓H2SO4直接倒入烧杯,再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来稀释浓H2SO4
④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⑤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
⑦定容时,俯视标线
18.(8分)有一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2CO3、NaCl、Na2SO4、CuCl2、Ba(NO3)2、K2CO3、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1)将该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2)在滤出的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同时产生无色气体。
(3)取滤液做焰色反应,可证明滤液中含Na+,不含K+。
由上述现象推断:
(1)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2)如要检验其是否存在,将如何操作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9.(6分)某一种氯化钠与氯化钾的混合物,它所含钾原子和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求:(1)混合物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2)含1 mol氯原子的该混合物的质量?
20.(12分)氢氧化钡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化学试剂。某课外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测定某试样中Ba(OH)2·nH2O的含量。
(1)称取350 g试样溶于蒸馏水配成100 mL溶液,从中取出1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与0.100 mol / L HCl标准溶液反应,完全反应共消耗标准液20.0 mL(杂质不与酸反应),求试样中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
(2)另取5.25 g试样加热至失去全部结晶水(杂质不分解),称得质量为3.09 g,求Ba(OH)2·nH2O中的n值。
(3)试样中Ba(OH)2·nH2O的质量分数为
B卷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1.D【说明】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首先发现了电子
2.B【说明】此题主要考察了n=,N=n·NA的关系
3.A【说明】容量瓶上标有的是①温度 ③容量⑤刻度线
4.D【说明】做焰色反应实验用的铂丝,用盐酸洗涤后,再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到没有颜色,才可使用
5.B【说明】因为玻璃态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所以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不变,AB项均错,又因为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因此玻璃态水不是分子晶体,D项错误,所以,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
6.B【说明】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它们由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7.BC【说明】A项应为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均为NA个微粒,BC正确。气体单质有双原子分子。D项错误。
8.BD
9.D【说明】含碘物质只有在酸性条件下与KI反应有单质碘生成,检验碘存在需淀粉,食醋提供酸性条件,碘化钾试纸提供KI.
10.D【说明】Cl-物质的量浓度与体积无关.
11.C【说明】11.2升氢气需锌、铁、铝、镁四种金属各32.5g、28g、9g、12g,与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铝
12.D【说明】AB均为胶体的聚沉现象,C项为胶体丁达尔现象,D项为碱与盐的反应,与胶体无关。
13.M/NA g
14.3.01×1023 个;9.03×1023 。
15.(1)7 (2)5.6 (3)1.6
【全解】设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
28x + 44y = 18
(x + y ) ×22.4 = 11.2 (C守恒)
解之得:
X = 0.25mol
Y = 0.25mol
(1)CO的质量=28g/mol×0.25mol=7g
(2)混合气体中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0.25mol×22.4mol/L=5.6L;
(3)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18g÷11.2L=1.6g·L-1。
16.B;胶体;G;C;D;E;F;氧化物【说明】此题考察物质的分类。
17.(1)②⑦⑧
(2)5.4mL ①
(3)500 引流 烧杯 1 cm~2 cm 胶头滴管 凹面正好跟刻度相平
(4)①②③④⑥⑦ ①②⑦
18.(1)Na2CO3、Na2SO4、Ba(NO3)2 ;CuCl2、K2CO3、K2SO4;NaCl
(2)取少量所得滤液于试管,向其中加入几滴AgNO3溶液,再加几滴稀HNO3,产生白色不溶于稀HNO3的沉淀,证明原混合物中有NaCl,否则原混合物中无NaCl。
19.79.3%,70.5g
【全解】设氯化钠为xmol,则氯化钾为3xmol
(1)氯化钾的质量分数 =
(2)x + 3x = 1mol x =0.25mol
M(混合物)=58.5×0.25 + 74.5×3×0.25mol =70.5g
答:(1)混合物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79.3%(2)含1 mol氯原子的该混合物的质量70.5g。
20.【全解】(1)0.01 mol
(2)样品总量为(1)的1.5倍
H2O的物质的量为 mol=0.12 mol,n==8
(3)
B卷1
点评
此题为2002年上海市高考题,题中给出了有关玻璃态水的相关信息,希望考生能学会读取有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