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辽宁省重点中学五校联合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He:4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I:127 Ba: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5题,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和正确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制蒸馏水时,控制温度所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需要插入液面下
D.分液操作时, 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2.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正确方法是 ( )
A.丁达尔效应 B.通直流电后离子定向移动
C.用滤纸过滤分离 D.加电解质形成沉淀
3.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
A.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 B.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D.石英是制造水泥的原料
4.下列储存药品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氢氟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B.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金属钠保存在四氯化碳中 D.烧碱溶液保存在玻璃塞试剂瓶中
5.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是 ( )
A.HCl ?? B.Cl2 C.NH3 D.NO
6.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H2和B容器中NH3所含氢原子数相等,则两个容器的体积比是( )
A.3:2 B.1:3 C.2:3 D.1:2
7.等质量的钠、铝、铁三种金属单质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排列正确的是
( )
A.钠>铝>铁 B.铝>钠>铁 C.铁>铝>钠 D.铝>铁>钠
8.实验室里需要480mL 0.100mol/L的NaOH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
作正确的是 ( )
A.称取1.9 g NaOH,加入480mL水 B.称取1.9 g NaOH,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2.0 g NaOH,配成500mL溶液 D.称取2.0 g NaOH,加入500mL水
9.除去NaNO3中少量NaCl、Ca(NO3)2杂质,所用试剂及其顺序正确的是 ( )
A.Na2CO3、 AgNO3、HNO3 B.AgNO3、Na2CO3、HCl
C.AgNO3、Na2CO3、HNO3 D. AgNO3、K2CO3、HNO3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
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金属的单质
C.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D.电离时能生成H+的化合物是酸
11.下列四个反应中水起的作用与其它不相同的是 ( )
①Cl2+H2O、 ②NO2+H2O、 ③Na+H2O、 ④ NH3+H2O、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下列物质含有相同分子数的是 ( )
A.1molHCl气体和22.4L N2气体
B.44gCO2和6.02×1022 H2
C.在标准状况下16gO2和16gCH4
D.同温同压下,0.5mol NH3气体和14g CO气体
13.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气)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 B.
C. D.
14.将1mol NH3和2mol O2混和,在800℃铂催化剂作用下充分反应,当恢复到常温常压时,所得的产物是 ( )
A. 二氧化氮与氧气 B.硝酸与水
C. 硝酸与一氧化氮 D.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
15.使一镁铝合金粉末在过量稀H2SO4中溶解,在所得
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W和加入
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合金中
镁和铝的质量之比为( )
A.2∶3 B.1∶1
C.4∶3 D.8∶9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每题可能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是多选题选对一个且只选一个得1分,选错不得分 )
1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作喷泉实验
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
C.氨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D.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含有二氧化硫和氯气的尾气
17.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 ( )
A.NH4+、Al3+、SO42-、NO3- B.K+、Ba2+、NO3-、SO42-
C.K+、Fe3+、NH4+、NO3- D.Na+、K+、HCO3-、NO3-
1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金属钠与水反应:2Na + 2H2O=2Na++2OH-+H2↑
B.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
C.氯气与水反应: Cl2 + H2O = 2H++Cl-+ClO-
D.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19.铁片投入下列溶液,溶液质量增加,但无气体产生的是 ( )
A.AgNO3 B.Cu(NO3)2 C.稀硫酸 D.FeCl3
20. 将过量的CO2通入下列溶液中,能产生沉淀的是 ( )
A.硅酸钠 B.石灰水 C.氯化钙 D.次氯酸钙
21.将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生成白色沉淀 B.生成红褐色沉淀C.有气泡产生 D.无变化
2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把下列溶液鉴别开来的是 ( )
A.NaCl、KSCN、NaOH、AgNO3 B.AlCl3、Ca(NO3)2、KNO3、NaCl
C.KNO3、Al2(SO4)3、HNO3、NaNO3 D. Na2SO4、NaCl、(NH4)2SO4、NH4Cl
2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8g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NA
B.在标准状况下aL NH3气体的分子数为aNA/22.4
C.0.1molNa2O2与水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0℃ 101kPa条件下,2.24LN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0.1 NA NO3-离子
24.臭氧可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KI + H2O + O3=2KOH +I2+ O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O3在反应中被氧化成O2
B.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是KOH
C.1 mol O3在反应中得到 2 mol 电子
D.氧化产物O2与还原产物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5.有一瓶Na2SO3溶液,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此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HCl,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此溶液中Na2SO3已部分氧化?
B.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的沉淀一定含BaSO4?
C.加HCl后的不溶沉淀一定为BaSO4?
D.不能确定此样品是否被氧化?
三、实验题(共14分)
26.(6分)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维生素C较易失去电子。要求写出实验所用的试剂、现象、和结论。
试剂
现象
结论
27.(8分)某学生按图示方向将A装置与下面所示装置相连,设计如下实验,请帮助完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研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
(二)实验药品:铁钉、浓硫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氧化铜、硫酸铜溶液
(三)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铁钉加入到烧瓶中,再向其中滴加浓硫酸
未见明显现象
③点燃A,G处酒精灯
片刻后,烧瓶中溶液有颜色变化,并有气泡产生
(四)问题探究
(1)步骤②未见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
(2)步骤③观察到现象的原因是(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一段时间后,E装置中溶液颜色是否有明显变化 (填“是”或“否”)。
(3)再过一段时间后,G装置中氧化铜粉末由黑色转变为红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 。
(4)为说明铁钉与浓硫酸在不加热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可采用的方法是
。
四、填空题(共28分)
28.(1)(6分)由于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会使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氯代,生成有机含氯化合物,对人体有害,世界环保联盟即将全面禁止这种消毒方法,建议采用广普性、具有强氧化性的高效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ClO2极易爆炸,生产和使用时尽量用惰性气体稀释,避免光照、震动或加热。欧洲一些国家用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NaClO3 +4 HCl=2 ClO2↑+Cl2↑+2 NaCl+2 H2O 来制取ClO2。回答:
①此反应中氧化剂是 ,还原产物是 ,
②标出此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③若有0.5mol NaClO3参加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是 mol。
(2)(6分)某无色溶液,只含有下列八种离子中的某几种: Mg2+、Na+、H+、Ag+、
Cl-、HCO3-、OH-、NO3-。已知该溶液能跟金属铝反应,且放出的气体只有氢气。
试回答:
①若溶液跟Al反应后有AlO2-生成, 则原溶液一定含有大量的 离子, 还可能含有大量的 离子。
②若溶液跟Al反应后有Al3+生成, 则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大量
离子。
(3)(4分)A、B、C、D四种化合物,其中A、C、D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而B的焰色反应为紫色,A、C和盐酸反应均得到D,将固体C加热可得到A,若在A的溶液中通入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又可制得C,B的溶液中阴离子只有一种,若B的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会先后出现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E。
试推断化学式
A: B: C: D:
29.(12分)溶液X中含有三种常见金属离子, 用X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根据白色沉淀甲可以判断X中一定含有 。
(2)溶液中第二种可以判断出的阳离子是 。
(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Y→乙
Y→Z (分步写) , 。
(4)溶液X中可能含有哪种阴离子 。
(5) (填“能”或“不能”) 判断溶液中含有的第三种阳离子,原因是
。
五、计算题(共8分)
30.在100mL混合酸的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L,向其中加入5.76g铜粉,微热,使其充分反应。
(1)求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
(2)若要使5.76g铜粉完全溶解,且溶液中只存在一种盐,则原溶液中的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5题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A 3.D 4.B 5.D 6.A 7.B 8.C 9.C 10.C 11.C 12.D 13.D 14.B 15.D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每题可能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是多选题选对一个且只选一个得1分,选错不得分 )
16.B 17.A 18.AD 19.D 20.A 21.BC 22.AD 23.B 24.BC 25.CD
三、实验题(共14分)
26.(每正确一项得2分,共6分)试剂:维生素C、FeCl3溶液
现象和结论:把一粒维生素C投入盛有FeCl3溶液的小试管中,棕黄色褪去,证明维生素C具有强还原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27.(8分)⑴钝化 ⑵ 2Fe+ 6H2SO4==Fe2(SO4)3 +3SO2↑+6H2O(2分),否
⑶Fe+H2SO4==FeSO4+ H2↑, H2+CuO==Cu+ H2O
⑷将铁钉放在冷的浓硫酸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置于硫酸铜溶液中,观察铁钉表面是否有红色物质析出,若没有红色物质析出,则表明在不加热时,铁钉与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否则铁钉与浓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答案合理给分) (2分)
四、填空题(共28分)
28.(1)(6分,每小题2分)①NaClO3 ,ClO2 ② 略 ③ 0.25
28.(2)(6分,每空2分)①OH-、Na+, Cl-、NO3- ②HCO3-、OH-、NO3-、Ag+
28.(3)(4分,每空1分)A:Na2CO3、 B:KOH、 C:NaHCO3 D:NaCl
29.(12分,方程式和原因各2分,其余各1分) ⑴Ag+ ⑵Al3+
⑶Fe3++ 3OH-= Fe (OH) 3↓ ⑷Al3++3OH-= Al (OH) 3↓,Al (OH) 3+OH-= AlO2-+2H2O
⑸不能,若是Fe3+会出现上述现象,若是Fe2+,加入盐酸后,Fe2+在有H+ 、NO3-时被氧化成Fe3+,同样会出现上述现象。
五、计算题(共8分)
30.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 4H2O
0.03mol 0.08mol 0.02mol 0.03 mol
(1) n(NO3-)=0.05mol n(H+)=0.08mol n(Cu)=0.09mol H+不足
生成n(Cu2+)=0.03mol c(Cu2+)=0.3mol/L
(2) 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 4H2O
0.09mol 0.24mol 0.06mol
c(HNO3)=0.6mol/L c(H2SO4)=0.9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