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这个大家庭中,有很多了不起的大人物。我们把这些了不起的大人物称为“名人”。你都知道哪些名人呢?
导入新课
在《蜜蜂引路》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名人,看看这是谁?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灰雀
(第一课时)
看,这就是灰雀,它的体形比较小,羽毛的颜色丰富,叫声悦耳。跟它们亲切地打个招呼吧!
自学提示: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听范读,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灰雀 列宁 郊外 养病 胸脯 粉红 惹人 仰望
面包渣 谷粒 男孩 或者 冻死 可惜 肯定 诚实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nínɡ
xiōnɡ pú
rě
yǎnɡ
zhā
huò zhě
xī
chénɡ
白桦树
诚 城
诚实
城市
记字形
这篇课文有好几个自然段的开头都有表示时间的词语,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圈一圈。
整体感知
依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想一想,在每一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
①有一年冬天,列宁看见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天,一只__________的灰雀________,列宁遇见了________,并与他交流。
③第二天,列宁又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看到了怎样的三只灰雀呢?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如果此时此刻我们就站在树下,聆听着灰雀美妙的歌声,欣赏着它们那欢快的跳跃,我们怎能不爱上这三只灰雀呢?一起来读一读。
活泼可爱的灰雀也同样吸引了一位名人——列宁。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欢灰雀呢?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学写生字
打开“基础训练-《灰雀》”,一起来闯关吧!
巩固练习
熟读课文。?
抄写生字词。
作业布置
灰雀
(第二课时)
灰雀的叫声多么动听!列宁每天到这里都和它们打招呼。可是有一天,当列宁拿着精心准备的谷粒来到白桦树下,却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又发现——那只灰雀回来了。
灰雀哪去了?灰雀怎么又回来了?
默读课文的3~10自然段列宁和男孩的对话。用波浪线画出列宁说的话,横线画出男孩说的话。
研读对话
1
列宁失之痛。
我们仔细地读一读列宁的话,想一想,每句话中包含着列宁怎样的心情?你能填上合适的提示语,并且通过朗读读出这种心情吗?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 )地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焦急
列宁( )地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担心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列宁( )地问:“会飞回来?”
高兴
2
男孩得之悔。
列宁用话语和爱鸟的情感打动男孩、感染男孩、启发男孩。这一过程中,男孩的心理活动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也来给男孩的话加上提示语,读懂男孩的心思吧!
男孩( )地说:“没……我没看见。”
吞吞吐吐
这时男孩为什么想讲又不敢讲?他会想些什么?
男孩看看列宁,( )地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坚定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想象: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A.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
B.“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了解引用对话的两种形式。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
如果灰雀会回答,它会怎么说呢?选择一种句式,写下来。
灰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灰雀说。
列宁不仅爱灰雀,更爱孩子。他巧妙地引导孩子改正了错误,呵护了童心。此时此刻,如果你也走到了树下,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呢?
打开“阅读训练-《灰雀》”,一起来闯关吧!
巩固练习
阅读列宁其他的故事以及其他名人的故事。
阅读列宁小时候的故事《斗鹅》。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