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为_______,这些物质又能被植
物吸收和利用,这说明细菌真菌的作用之一是__________。
2.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是____导致的疾病,手癣、足癣等是由
___引起的疾病,棉花枯萎病、小麦叶锈病等是由____引起的疾病。
这说明细菌真菌的作用之一是_____________。
3.地衣是____共生在一起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___,
真菌为藻类植物提供_______;豆科植物的根瘤是___和____共生在一
起,根瘤菌为植物提供______,植物为根瘤菌提供________。这说
明细菌、真菌的作用之一是___________。
4.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起营养方式为______;引起
动植物和人患病的细菌、真菌的营养方式为______;与动植物共生
的细菌真菌与动植物是________。
温故知新:
细菌和真菌对人类和动植物有许多的危害,那它们对我们人类是否有益处呢?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了解发酵现象
探究一: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将这个杯子中的液体倒入透明的玻璃瓶内,再往瓶内加入一些温开水。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将瓶子放在阳台上,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
温开水
糖
酵母
现象?
◎了解发酵现象
探究一: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发酵
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将这个杯子中的液体倒入透明的玻璃瓶内,再往瓶内加入一些温开水。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将瓶子放在阳台上,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
温开水
糖
酵母
现象?
1.有气泡产生
2.气球变大
——变浑浊
气泡是什么?
二氧化碳
酵母菌
二氧化碳+水+能量
二氧化碳+酒精+能量
无氧
有氧
葡萄糖
细菌和真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质并产生少量能量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发酵:
要求:了解发酵的基本原理,并结合P84-85页内容识记细菌和酵母菌的应用,时间为2分钟。
分解
葡萄糖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
+
葡萄糖
二氧化碳
+
+
酒精
能量
分解
酵母菌在有氧时:
(1)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的进行呼吸作用
酵母菌在无氧时:
应用:
制作馒头、面包发酵
应用:
酿酒
探究一: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发酵的应用
(2)乳酸菌(厌氧菌):乳酸菌含有的大量的酶能够把葡萄糖转化为、
乳酸,乳酸菌能使牛奶变成酸奶,使蔬菜变为有酸味的泡菜。
应用:
制作泡菜、酸奶
注意:1.和酿酒有关的还有曲霉,它可以把淀粉转换为葡萄糖.所以和酿酒有关菌种有两种:霉菌和酵母菌,它们都属于真菌。
2.生活中常见的酱油、豆腐乳、酱是利用霉菌制成的。
(3)醋酸菌(需氧菌):它们可以从空气中落到低浓度的酒桶里,在空气流通和保持一定的温度的条件下,迅速生长繁殖,进行有氧呼吸,使酒精氧化,把酒精(乙醇)变成食醋酸(乙酸)。
应用:
制作食醋
1.连线:请你将相关
食品对应的细菌和
真菌连线。
2.说一说:和下列食
物有关的细菌和真菌
名称。
馒头、面包 奶酪
白酒 酱油 醋 酱
考考你:
接轨生活:
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吃的面包或者馒头是松软多孔的呢?
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
方法步骤:
1、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
2、在蒸锅的笼屉上放上蒸布,再将糯米倒入铺平,盖好锅盖,置于旺火蒸熟。将蒸熟的米饭用凉开水冲淋一次。
放置到用手触摸微热(30℃)的时候,装入清洁的容器中。
3、将酒曲碾细成粉末,撒入酒曲拌均匀。将糯米饭压实,
在中间挖个凹坑,最后淋上凉开水。
4、把容器盖好,并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放置约24小时即可。
高温灭菌;使米熟化水分充足。
降温
给酵母菌生长繁殖创造适宜的温度。
加入酵母菌(接种)
减少空气,造成无氧环境便于发酵。
为酵母菌提供充足的氧气和水
隔绝空气。防止杂菌落入而造成污染。
保持适宜温度,
促进酵母菌生长繁殖。
学以致用1——制作米酒
学以致用1——制作米酒步骤巩固:
1、为什么要尽量少打开容器盖子?
2、甜酒的制作原理是什么?
甜酒发酵的原理:
思考与讨论
无氧气时:
真菌中的大量酶 酵母菌
淀粉 葡萄糖 酒精+二氧化碳+水+能量
原理:
乳酸菌
乳酸
无氧
葡萄糖
加入酸奶
配制培养基
高温灭菌
接种
培养
发酵(加盖密封)
步骤:
鲜牛奶和糖混合
煮沸后冷却
(42~43℃ )
学以致用2——制作酸奶
要求:阅读课文86页“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存”,思考下列问题:
1.食品为什么会腐败变质?
2.食品保存的重要问题是什么?
3.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原理是什么?
食物腐败的原因:细菌和真菌在食物中的生长和繁殖
防腐
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探究二: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回忆:细菌、真菌的生长条件是什么?
细菌和真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水、有机物和氧气
思路:制造不适宜的温度、缺水和缺氧气等环境
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依据:
高温灭菌
低温抑菌
脱去水分
与细菌或真菌隔离
破坏需氧菌的生存环境
面包、葡萄酒、馒头
食醋
酱油、豆腐乳、酱
酸奶、泡菜
乳酸菌
霉菌
醋酸菌
酵母菌
食品
利用的微生物
总结: 食品与细菌或真菌的利用
干香菇
果脯
咸鱼
腊肉
牛奶
真空包装
探究二: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不同食品的保存方法
脱水法原理是: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
1.香菇:脱水法
探究二: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不同食品的保存方法
渗透保存法原理是:
用高糖除去鲜果中的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
2.果脯:渗透保存法(又叫糖渍法)
腌制法原理是:用高盐除去鲜鱼中的水分防止细
菌和真菌生长
3.咸鱼:腌制法(又叫腌渍法)
4.腊肉:晒制与烟熏法
晒制与烟熏法原理是: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
香菇
果脯
咸鱼
熏肉
全部是用抑菌法来保存食品
1.牛奶:巴氏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高温灭菌
探究二: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不同食品的保存方法
2.罐头:罐装法
罐装法:高温消毒、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
全部是用杀菌法来保存食品
袋装肉肠、真空扒鸡:真空包装法
真空包装法: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
是用抑菌法来保存食品
除了上述方法,你还知道那些方法可以防止食品腐败?
防腐剂、射线、冷冻法、冷藏法
杀菌
巴氏消毒法
罐藏法
防腐剂法
射线法
抑菌
脱水法
渗透法
腌制法
真空包装法
冷冻法、冷藏法
去水
低温
无氧
保存食物的方法
有些化学物质能把食物中的细菌杀死,防止食物腐败,这些物质称为防腐剂。 近年来,科学家证实食用过多的防腐剂对健康有害,因此,要少食用含有防腐剂的食品。注意查看所买食品包装上的说明,看看使用了哪些防腐剂。
熟悉:食品保存常用方法及应用:
一、抑菌类方法
1.脱水法:使微生物缺水、难以生存
1)晒干、风干、烘干—虾米、鱼干、蘑菇干
2)烟熏法—腊肉
3)渗透法(糖腌、盐腌)—果脯、腌肉、咸蛋
4)冻干法(食物快速冷却后除水)—咖啡、蔬菜
2.低温保存法:微生物没有适宜的温度、难生存
1)冷藏:0℃—10 ℃
2)冰温冷藏:-2℃—2℃
3)冷冻-18℃以下
3.罐藏法、瓶藏法、真空袋装法:高温高压加热后密封
二、灭菌类方法
1.高温加热法:利用热穿透微生物细胞,使之死亡
1)杀青:用热水、蒸汽将生鲜原料快速热处理
2)烹调:炒、煮、煎、炸、烤、蒸、烩等加热食品
3)低温长时间加热法(巴氏消毒法:60℃ ,30分钟)—鲜奶、袋装牛奶、盒装牛奶、瓶装牛奶。
4)高温短时间加热法:牛奶72℃-75℃,15S ;果汁93℃-95℃,30S
5)超高温瞬时加热法: 130℃-140℃,2S 或 150℃,0.75S
2.化学灭菌法:使用化学防腐剂
亚硝酸钠、亚硝酸钾、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钠、二氧化硫、丙酸钙等
3.射线照射法:用紫外线、X、γ射线照射食品杀灭细菌
1.袋装、盒装牛奶 2. 罐头 3. 干蘑菇
4. 腌制的鱼 5. 果脯 6. 腊肉 7.袋装肉肠
1
2
3
4
5
6
7
说一说下列食品的保存方法和原理。
学以致用:
1.下列食品的保存方法与所利用的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
A.A B.B C.C D.D
2.控制环境温度,降低食品自身的含水量,都可以减缓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下列食品保存的方法与原理不一致的是( )
A.牛奶盒装﹣加热灭菌并隔绝外界空气
B.香菇晒干﹣减少水分,抑制微生物繁殖
C.鲅鱼盐渍﹣降低咸鱼表面细菌的繁殖速度
D.剩菜冷藏﹣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3.冰箱里的食物不容易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营养物质缺少 B.有机物分解杂乱
C.低温抑制了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速度 D.低温杀死了细菌、真菌
4.用保鲜袋把新鲜水果封装起来,可以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保鲜袋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持袋内适宜的温度 B.减少水果的水分蒸发
C.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D.减少水果的表面损伤
探究三: 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弗莱明
科学家的故事
1928年,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Alexander?Fleming,1881—1955)在研究细菌时发现,培养基的其余部分都布满了葡萄球菌的菌落,只有青霉菌菌落的周围没有葡萄球菌的菌落。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青霉能够产生一种杀死或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物质--青霉素。弗莱明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青霉素的发现使一些传染病的死亡率大大下降,无数人的生命得到了拯救。
注意:青霉素只对细菌、真菌起作用,对病毒不起作用。
要求:阅读P87页内容,思考一下问题,时间为2分钟。
1.什么是抗生素?
2.细菌怎样参与药品的生产呢?
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1)滥用抗生素,细菌会产生抗药性。
(2)人体会产生过敏反应等。如最常见的青霉素、链霉素都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严重的甚至休克。
(3)长期使用抗生素,虽然一些敏感细菌被抑制,但非敏感细菌却会乘机而入,导致人体的再次感染。
抗生素的弊端:有一定的副作用
探究三: 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
接轨生活:现在很多专家呼吁不要滥用抗生素,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考考你: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生素只能杀死致病细菌,不会杀死其他细菌
B.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抗生素药品不会腐败变质
C.生病时应尽早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
D.抗生素虽能治病,但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不利
“超级细菌”近在咫尺
20世纪中叶抗生素刚开始使用时,人们认为它既能有效地杀灭病菌还对人体
无害。于是,抗生素不但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甚至在禽畜饲养和农作物栽培
过程中也广泛使用。随着抗生素被滥用,人们发现,有些病菌不再“害怕”抗生
素了,原来用抗生素很容易控制的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菌,已经对多
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人们就称那些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为“超
级细菌”
事实上,所有的超级细菌都是由普通细菌变异而成的。我们知道,细菌在生
长和繁殖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少数的耐药菌。本来少数耐药菌在细菌群体中并不
突出,但是,由于人类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在杀死普通细菌时却留下了耐药细菌
,而且随着抗生素的持续滥用,耐药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于是,各种超级细菌
诞坐了。过去一个病人用几十单位的青霉素就能治愈,而相同病情,现在用几百
万单位的青霉素也可能没有效果。不断出现的超级细菌致死案,引发了人们对如
何科学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反思。
视野拓展
1. 变废为宝
有机物 甲烷
2. 污水处理
有机物 二氧化碳+水
要求:阅读课本87页“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思考:人们如何利用细菌来保护环境?
污水处理原理:利用细菌能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清除杂质。
探究四: 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甲烷菌等
无氧条件
细菌
有氧条件
(沼气的主要成分)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细菌和真菌与食品制作:
细菌和真菌与食品保存
食品腐败原因:由细菌和真
菌引起
食品保存的关键: 防腐
防腐的依据:杀死或抑制细
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食品保存的方法
真空包装
高温灭菌
脱水法
腌渍法
细菌和真菌与疾病防治: 抗生素
细菌与环境保护
原理:利用细菌分解有机物,清除杂质。如甲烷菌发酵产生沼气 等
发酵
小结
1.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如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真菌是﹍﹍﹍﹍;能使牛奶变成酸奶,使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的细菌是﹍﹍﹍﹍;制作食用醋要利用的细菌是﹍﹍﹍﹍ 。
2.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和﹍﹍﹍﹍引起的。
3.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4.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
5.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能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氢,并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的细菌是﹍﹍﹍﹍ 。
基础检测:
能力提升:
1.下列生物中,能产生抗生素的是 ( )
A.曲霉 B.酵母菌 C.青霉 D.肺炎双球菌
2.下列哪种菌类能够通过发酵产生农村使用的沼气( )
A.枯草杆菌 B.甲烷菌 C.酵母菌 D.青霉
制作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的繁殖?????B.阻止尘埃、细菌入坛,防止污染
C.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发酵?D.防止气体对流,利于醋酸菌无氧呼吸
3.蒸馒头时,使用下列哪种物质(? )
A.乳酸菌??????? B.曲霉??C.醋酸菌?????? D.酵母菌
4.馒头松软多孔的原因是(??? )。
A.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B.酵母菌分解淀粉产生了二氧化碳
C.细菌分解淀粉产生了二氧化碳???? D.曲霉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 氧化碳?
5.用酵母菌制酒时,一开始持续通入空气.其结果是(? ? )。
A.酵母菌大量减少,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增产
C.酵母菌大量增多, 酒精增产?? D.酵母菌数量增多, 不产生酒精
6.唐朝时,长安的裁缝会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这是由于( )
A.糨糊能够止血 B.“绿毛”产生的物质有杀菌作用
C.“绿毛”是一种霉菌能止痛 D.糨糊可以防止伤口进水
6.在冬季制作甜酒时,当糯米饭与酒曲拌匀装入容器后,要放在暖气旁,这是因为( )
A.制作甜酒需要高温 B.制作甜酒需要一定的温度
C.暖气有帮助发酵的作用 D.暖气旁不利于杂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