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写作 审题立意(授课课件+习题课件)(共8+9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写作 审题立意(授课课件+习题课件)(共8+9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02 10:55:52

文档简介

课件9张PPT。第二单元写作 审题立意审题,就是审清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审题一定要注意审清题目要求中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意思,明确写作的要求。如《翻过那座山》,“翻过”既要写出过程,同时又是结果——成功了。“那”说明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是回忆过去。“那座”是一座,即写一件事情。“山”不是自然界中的高山,而应该写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挫折等。 审题还要审清题目的重点,分析探究其中的含义。如一篇材料作文,材料是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回忆研制核潜艇经历的一段话,材料告诉我们细节决定成败,小事上的坚持成就了大的辉煌。材料中说“……几乎天天如此”,审题时,一定要抓住关键字词“天天”“如此”。“天天”,就是每一天,没有间断的时刻,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坚持不懈与执着。“如此”,就是材料中的“只要拿进船台的不管是什么,都要过秤并记录在案,同样的,施工过程中拿出船台的任何东西也要称一称”,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仔细认真、一丝不苟。 立意,就是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也就是确立主题。 文章的主题要符合题目要求。如《温暖的旅程》,立意时,要紧扣“温暖”。通过审题,分析出“温暖”是中心,亦是重心。写作时不管是写人、写情、写景、写物等,都要体现“温暖”,即所写的东西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温暖。 文章的主题必须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比如写青春期的你,痴迷于某一事物,可能是“追星”“游戏”“体育活动”等,在别人看来是不务正业的,但只要你所写的文章的主旨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也可以写出正能量来。比如“追星”,你一定是因为他(她)身上某些正能量的东西,比如认真工作、热心公益等而喜欢他(她)。 心中的那盏灯 我上初中前,我们就像两条永远都不会相交的平行线,各自安好;我上初中后,您成了我的班主任,为我点燃了心中的那盏灯。 初中第一次月考,成绩原本不错的我,却承受到了从云端跌到谷底的痛。成绩出来后,我萎靡不振,感觉自己像迷路的羊羔,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找不到出路。这时,是您找到了我,为我点亮了一盏灯,指引我继续前行。 “嗨,老师找你!”同桌拍了拍发呆的我,说道。“什么?老师找我?”我心中一惊,一抬头,正对上您那温柔似水的眸子。您微笑着朝我招招手,示意我过去。 办公室里,您微笑地看着我,我不敢直视您的眼睛。“这次考得不是很理想啊。”您手里拿着成绩单,有些遗憾地说。我羞愧地无地自容,绞着手指,站在那里局 促不安。“嗯。”我的声音低得如蚊子哼哼。“我看你这两天情绪很低落,是因为这次考试吗?”不知道为什么,听完您这句话,我竟落下泪来。您温柔地拍拍我的肩:“想哭就哭吧。”好一会儿,您又说:“孩子,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次失败说明不了什么。你有实力,老师相信你,你要继续加油啊!”我惊讶地抬起头,您粲然一笑,眼睛里满满的都是鼓励和期冀,仿佛一缕春风,吹散了这些天笼罩在我心头上的乌云。“是的,我一定可以,老师那么信任我,我还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呢?加油!”我在心里暗暗为自己鼓劲。 我开始拿起被自己蹂躏过的试卷,一道题一道题地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改正错误,吸取教训。因为您的鼓励,我开始学会了坚持,遇到不会的题时,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轻易把它放过,而是认真研究,不懂就问。 在我感到疲惫,想要放慢脚步时,您的话又为我注满了活力。老师,您就像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灵;您就如一缕春风,吹散了我所有的忧伤;您更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①开篇点题,交代主要人物。 ②写自己的惨败,衬托出“灯”的重要性。再次点题。 ③写老师给自己的鼓励,不局限于语言,加上人物的动作、神态,及自己的心理描写,将这份鼓励写得更加动人。 ④这一段写自己的变化,既是老师鼓励的结果,也与前文自己的颓废形成对比。 ⑤结尾用排比句,增强气势,点明中心,再次照应题目。课件8张PPT。第二单元 写作审题立意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1.学习如何审题、立意,掌握方法,确保作文不跑题,不偏题。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作文水平。
很多同学在作文中经常跑题、偏题,或者作文内容俗套不新,导致作文低分,甚至无分。究其原因,是没有审准题、审偏题,作文中不能有效组织材料。今天,我们通过对“审题”“立意”的学习及训练,进一步掌握写作方面的知识,进而提高习作水平。 认真审题,恰当立意,才能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也才能有效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审题,就是审查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立意,就是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审题 1.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比如《 给我留下的回忆》这个题目,“回忆”表明要写的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横线上不管填写何人何事、何景何物,都要符合限制条件。再如《美丽的误会》,“误会”是生活中常见的插曲,可能引发纠纷,可能造成尴尬;而“美丽”则表明,要叙述的这场误会引出的应该是一段美好的故事。 2.还要注意分析题目,探究其含义。例如《生活是一面镜子》这个题目,将“生活”比喻成“镜子”,意味着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生活中让你感触深刻的事情,可以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也可以反映生活中的丑恶。总之,要通过生活中的人和事,去表现自己对生活 的理解、反思,表达对生活中所蕴含哲理的体悟。立意 1.立意明确,表达的思想要有一定的深度。 2.学会求新,避免思维定式,人云亦云。可以深入发掘题目的内涵,变换角度思考问题,甚至从习见观点的反面角度立意,都可以使立意新颖。例如,常理说不要班门弄斧,若用“弄斧就要到班门”这样的立意来写作,并展开合理的论述,就能令人耳目一新。 立意往往在审题之后进行。 为了取得好的立意,写作前,可以先列出与题目相关的几个主题,再分析比较,选择一个既新颖又能驾驭的主题进行构思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列出两三个写作的主题。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东方去。”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提示: 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本来的寓意是什么?
2.你还可以悟出什么道理?试着从其他角度进行思考,甚至可以从反面立意。
3.将自己归纳的主题与同学分享交流。主题:①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彻底改正。②和他人发生矛盾的时候,不要总是埋怨对方,一味地责怪别人,我们应该先检讨一下自己。③在群体生活中保留自己的个性。④群体如何对待个体的个性?如何做到既尊重个性。又尊重共性? 从上面四个主题中,选择一个较新颖的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提示: 1.吸纳其他同学的合理建议,完善立意。
2.选择一个新颖而且自己能够驾驭的主题进行构思,并拟定题目。
3.写作时,要注意紧扣主题,不要跑题、偏题。写作实践 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1.注意审题,看清楚题目中的限制条件。“记叙性文章”,表明写作时要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其他表达方式。
2.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探究其中的含义。“山”指什么?“翻过”又意味着什么?放开思路,从多个角度去思考。
3.根据你对题目含义的不同理解,拟出多个主题,从中筛选出自己感受最深且比较新颖的主题,构思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