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精品课件
总复习
*
大数的认识
数位顺序表
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比较数的大小
数的改写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计算器的认识
*
万
位
十
万
位
百
万
位
千
万
位
亿
位
万 级
亿 级
数级
数位
十
亿
位
百
亿
位
千
亿
位
…
个 级
个
位
十
位
百
位
千
位
个
十
百
千
万
十
万
百
万
千
万
亿
十
亿
百
亿
千
亿
…
计数单位
*
多位数的读法
先分级;再从高位读起;
亿级、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来读,亿级写完加个“亿”字,万级写完加个“万”字;
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1个0,每级末尾的0不读。
*
90500007000读作: 。
九百零五亿零七千
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分级线,从高位写起;
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占位。
*
1、五十七亿零五十七 写作: 。
57
0000
57
比较大小
数位不同时,数位越多的,这个数就越大;
数位相同时,看左起第一位(最高位),数大的,则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看左起第二位,以此类推。
*
例:7710000 7100007 7700001 7007007 7007001
7007001 < 7007007< 7100007< 7700001< 7710000
数的改写
改写以“万”为单位
改写以“亿”为单位
*
4000000000=( )亿
103940000=( )万
1130000=( )万
40
10394
113
求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
是“舍”还是“入”,要看什么呢?
9999000000≈( )亿
894978≈( )万
100
89
自然数:表述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___。自然数的个数是___的。
十进制计数法:
0
无限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前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自然数和十进制计数法
*
1、我们学习的面积单位除了公顷和平方千米,还有哪些?
2、将这些的面积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下来,并写出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你有什么办法很快记牢它们之间的进率?
100
10000
100
100
你能把学过的面积单位排列一下吗?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
︸
︸
︸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两个面积单位的比较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是1公顷
边长1000米的
正方形的土地面积
是1平方千米
测量和计算
土地面积
常用面积单位
ha2
km2
1平方千米=100公顷
大小
符号
相同点 不同点 联系
公顷
平方
千米
1、我们学习的面积单位除了公顷和平方千米,还有哪些?
2、将这些的面积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下来,并写出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你有什么办法很快记牢它们之间的进率?
100
10000
100
100
第二关:找出错误的单位名称:
升平小学环境优美,
占地面积3.2平方千米,
我们的课室面积是大约48公顷,
黑板的面积大约5平方分米,
课桌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
8平方千米=( )公顷
7600公顷=( )平方千米
640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
一个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苗圃,边长增加100米,苗圃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
温故而知新
一本书的面积约4( )
平方分米
教室门的面积约2( )
平方米
橡皮擦的面积约是4( )
平方厘米
单位换算
21平方千米=( )公顷
450000平方米=( )公顷
180000平方米=( )公顷
9公顷=( )平方米
3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70000公顷( )平方千米
2100
45
18
90000
3100
700
在“ ”上填“>” 、“<” 、“=”
8公顷 7500平方米
50000平方米 5公顷
300平方米 3公顷
680000平方米 68公顷
>
=
<
=
判断:
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
积是1平方千米。
2、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3、一台计算机屏幕面积大约是780
公顷。
学校附近有一块长方形土地,长约150米,宽约为100米,这块地的面积大概是多少平方米?有1公顷吗?
150×100=15000(平方米)
15000平方米=1公顷5000平方米
1公顷5000平方米>1公顷
答:这块土地的面积大概是15000平方米,有1公顷。
练习题
1、 2平方米=( )平方分米
9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4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5平方千米=( )公顷
200
900
4
500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
城市广场,面积大约400000平
方米,合( )公顷
40
(2)、上海市的面积大约是6340( )
平方千米
4、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
大树高16( )
蜡笔长1( )
字典厚5( )
果园的面积是3( )
学校的占地面积是900( )
米
分米
厘米
公顷
平方千米
红星农场在一块边长400米的正方
形实验田,一共收小麦96000千克,
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千克?
一块正方形实验田,周长3600米,
麦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有一块长方形地,长800米,宽300米。
如果每公顷收油菜1200千克,这块 地可
以油菜多少千克?
如果这块地收油菜6000千克,平均每公
顷收油菜多少千克?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
直线有什么特点?
射线有什么特点?
线段有什么特点?
直的
直的
直的
没有端点
只有一个端点
有两个端点
两端可以无限延伸
一端可以无限延伸
不可以无限延伸
不能量出长度
不能量出长度
能量出长度
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从一点可以引出几条射线?
过两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无数条
无数条
一条
*
什么叫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角通常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记作:∠1
读作:角1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开口大角就大,与边的长短无关。
周角有几条边?
*
说一说怎样用量角器量角?
1、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2、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3、看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0对内圈刻度看内,
0对外圈刻度看外。
角的计量单位是什么?用符号怎样表示?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
*
角可以分为哪几类?
锐角
周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小于90度
等于90度
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
等于180度
等于360度
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1周角=2平角=4直角
*
1、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直线( )端点。
2、 ( )可以无限延伸, ( )的长度是有限的。
3、从一点引出 两条(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4、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 )条直线。
5、测量角的大小要用( )。
6、角是由1个( )和两条( )组成的,角的计量单位是( )。
7、角的大小与角两条边( )的大小有关系,与( )没关系。
8、40?、90?、360?、135?、180?、127?、32?中是锐角的有( )
是直角的有( ),是钝角的有( ),是平角的有( )
是周角的有( )。
两
一
没有
直线和射线
线段
射线
无数
一
量角器
顶点
边
度
叉开
边的长短
40 ? 、32 ?
90 ?
135 ? 、127 ?
180 ?
360 ?
*
9、直角=( )度 平角=( )度 周角=( )度
10、平角的度数是直角的( )倍,周角的度数是平角的( )倍,周角
的度数是直角的( )倍。直角的度数是平角的( )。
11、2时整,时针与分针成( )角,6时整时针与分针成( )角,9时整
时针与分针成( )角。3时整时针与分针成( )角。
12、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可以组成一个( )角。
13、用放大镜看70度的角,角的度数( )。
14、右图中有( )条线段。
15、右图中有( )个角。
90
180
360
2
2
4
一半
锐
平
直
直
钝
不变
10
10
*
1、平角是一条直线。 ( )
2、周角是一条射线,它只有一条边。 ( )
3、12点15分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 )
4、89度的角是一个锐角。 ( )
5、一个周角的度数相当于四个平角的度数。 ( )
6、大于90度的角为钝角。 ( )
7、一条直线长5厘米。 ( )
8、角的两条边是两条线段。 ( )
9、射线比直线长。 ( )
*
已知∠1=30?,求∠2、 ∠3、 ∠4的度数。
∠1
∠3
∠2
∠4
∠1= ∠ 3=30?
∠2=180? — 30?=150?
∠4 =∠2=150?
*
三位数乘两位数复习
*
口算乘法
笔算乘法
*
口算乘法
口算出下列各题,再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可以先把两位数看作几十加几,再分别用几十乘一位数和几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18×4= 12×5=
13×3= 25×4=
可以先分别用几百乘一位数和几十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或者按照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方法,算出结果后在末尾添上0.
130×5= 230×3=
125×8= 320×3=
25×4=
125×8=
72
39
650
100
60
960
690
1000
*
填空
89 × 7可以看做:
( ) × 7+ ( ) × 7= ( )
340 × 9可以看做:
( ) × 9+ ( ) × 9= ( )
80
9
623
300
40
3060
*
笔算乘法
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263×82 813×35
506×15 270×36 360×30
*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的改法和读法
(1)特快列车的速度每小时行160千米,可写作_________
(2)声音传播的速度每秒340米,可写作____________
160千米/时
340米/秒
*
看图计算
客车经过路牌后,2小时到达杭州,它的速度是多少?
2.小汽车的速度是65千米/时,5小时后,它能到达上海吗?
3.货车的速度是45千米/时,10小时后距南京还有多少千米?如果再经过3小时必须赶到南京,它的速度至少是多少?
距杭州 120千米
距上海 300千米
距南京 600千米
120÷2=60(千米
/时)
65×5=325(千米)
45×10=450(千米)
600-450=150(千米)
150÷3=50
(千米/时)
*
积的变化规律
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根据算式58×26=1508,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结果
580×26= 58×260=
5800×26= 5800×260=
58×2600= 580×260=
15080
150800
1508000
15080
150800
150800
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积不变。
根据算式16 ×20=320,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结果
(16 ×2) ×(20÷2)= ( 16 ×4) ×(20÷4)=
(16 ÷5) ×(20 ×5)= ( 16 ÷8) ×(20 ×8)=
320
320
320
320
(0除外)
*
积的变化规律
1、下面长方形绿地的宽要增加到32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
2、爸爸打算买6千克苹果和6千克橘子,应付多少钱?
*
下面各数你是怎样估算的?
1.阳光小学共有学生1196人,约( )人。
2.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日6时9分10秒,约( )日。
3.一节火车车厢能装货42吨,约( )吨。
4.小明每分钟打字96个,大约是( )个。
估算
一个好易通498元,老师打算买9个这样的好易通,估算一下,大约要带多少元钱?
1200
365
40
100
498×9≈
(500)
4500(元)
*
一个粮店3天售出大米的数量分别是430千克、380千克、407千克,这个粮店30天大约售出大米多少千克?
方法一:
(430+380+407)÷3≈400(千克) 400×30=12000(千克)
方法二:
430+380+407=1217(千克) 30 ÷3=10
1217×10≈
(1200)
12000(千克)
*
用0、2、3、4、5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你能否写出乘积最大的算式呢?
*
解决问题
王老师带600元钱买了18个足球,剩下6元钱,每个足球多少钱?
某学校有5位老师带领108名学生参观博物馆,现有1500元钱,买票够不够?(成人每人24元,学生半价)
每张光碟20元,买4张送1张。王叔叔需要买5张这样的光碟,每张光碟便宜了多少元?
*
解决问题
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15千米,已经行了5小时,距离终点还有62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一共是多少千米?
一列地铁从一条645米长的隧道通过,这列地铁长75米,每秒行24米,这列地铁几秒可以通过隧道?
*
*
什么叫做互相垂直?
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什么叫做垂线?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直线f是直线e的垂线
什么叫做垂足?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
画垂线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过一点可以画几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可以画一条
过一点可以画几条与已知直线的相交线?
可以画无数多条
*
怎样画垂线呢?
我用量角器画一个900的角就可以了。
三角尺有一个角是直角,用三角尺画更简单!
*
你能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吗?
自己试一试!
*
你能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吗?
*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
它的长度叫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
大青虫家门前有条大路,它要到路上去,走哪条小道最近呢?
这条线与公路垂直!
*
什么叫做互相平行?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直线d平行于直线c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
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来画。
一、贴
二、靠
三、移
四、画
画平行线只要记住如下四点:
怎样画平行线呢?
怎样画平行线呢?
*
在右边这两条平行线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
*
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对边平行并且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
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性?
容易变形,不稳定
*
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有多少条高?
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给黑板上的平行四边形做高.
*
高
底
底
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一条高:
高
*
什么叫做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上底
下底
上底
下底
如果上面两个梯形的腰都相等,叫做什么梯形?
是等腰梯形
给上面的梯形做高.
高
高
*
说出下列各组直线的位置关系。
( )
( )
( )
( )
( )
( )
相交
互相平行
互相垂直
相交
相交
互相垂直
说出下列四边形的名称。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等腰梯形
梯形
正方形
把上面的五个图形分类。
平行四边形
梯形
*
1、选择合适的位置,把“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梯形”之间的关系填在下面的关系图中。
梯形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
画一个底边长为4厘米,这条底边上的高是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
B
A
C
AB为底、CD为高画一个平行四边形(C点为一个顶点)
D
*
在图中画一条线段把图形分一分。
2、分成两个三角形。
1、分成两个梯形。
2、分成两个三角形。
3、分成一个梯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3、分成两个平行四边形。
1、分成两个梯形。
*
1、右图中最短的一条线段是:( )
A、 AB B、AC
C、 AD D、AE
2、如下图:两条平行线之间有4条垂线,这4条垂线的关系是:( )
A、互相平行 B、相等 C、互相平行且相等
B
C
D
E
A
C
B
*
实践活动。
1、要量出小青蛙跳远的成绩,应该怎样量?
2、小明要从A点穿过马路,怎样走,线路最段?
A
*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复习
*
口算除法
笔算除法
商的变化规律
*
180÷30=
183÷30≈
420÷60=
抢 答
420÷59≈
240÷80=
228÷76≈
*
想一想:( )最大能填几?
40×( )<316 90 ×( )<643
50×( )<408 80 ×( )<505
7
7
8
6
18×( )<95 46 ×( )<250
34×( )<240 58 ×( )<479
5
5
7
8
*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 ) 位除起,先用除数的前( )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 )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 )。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 )。
小
两
最高
三
商
*
试商方法
四舍法
五入法
个位是4、5、6的时候,看成是个位是5的数
除数折半商四五
同头无除商八九
*
这些题目你都会验算吗?
*
仔细看
2
1 2 8
6 4
1 2
4
8
0
*
小结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要从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
直接说出下面各题应该商几位数
*
按要求在 中填入适当的数字,并计算。
商是一位数
÷
2 6
÷
3 9
商是两位数
5 8
7 8
÷
6 6
÷
4 6
6 9
5 3
*
商的变化规律
两数相除,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商也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扩而缩,缩而扩)
两数相除,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商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同扩同缩)
两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
利用商不变性质计算下列各题
*
除法算式a÷b=9……11,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3倍,商是( ),余数是( )。
想一想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
*
除法算式a÷b=9……1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2倍,商是( ),余数是( )。
*
判断
1.计算除法时,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 )
2.两个数相除商是36,如果被除数减少10,除数也减少10,商不变 ( )
3.一个数是50的3倍,则这个数是30的5倍。 ( )
4.除法计算中,每次余下的数不能比除数大。 ( )
√
×
√
√
*
*
应用题
1.小强从家直接到电影院用了12分钟,他用同样的速度,从家经图书馆到电影院,要走多少分钟?
*
2.水果店运来23筐梨,一共卖了598元。
(1)平均每筐梨多少元?
(2)由于价格下跌,每筐梨的价格降到原来的一半,如果现在卖出23筐梨,只能卖得多少元?
*
3.装订一本笔记本要64张纸,现有900张纸要装订15本这样的笔记本,够吗?
*
《条形统计图》
10
20
30
40
50
60
80
70
90
100
100
120
1999
2000
2001
2002
14
115
34
75
华新小学计算机年度增长统计图(99—02)
华新小学四(2)班小组数学期中考试成绩统计如下:
姓名 陈明 李成 张华 孙丽
成绩 85 76 90 65
陈 明
李成
张华
孙丽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85
76
90
65
华新小学四( )班数学期中考试成绩统计图
——年——月
单位:分
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85
华新小学四( )班数学期中考试成绩统计图
年——月
陈明
李成
张华
孙丽
76
90
65
单位:分
85
华新小学四( )班数学期中考试成绩统计图
——年——月
陈明
李成
张华
孙丽
76
90
65
单位:分
40
30
80
0
20
70
60
50
10
90
100
20
20
80
60
100
40
例1、
某地1996~2000年的年降水量如下表,把它制成条形统计图。
年 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降水量(毫米) 920 860 1005 670 704
某地1996~2000年年降水量统计图
2006年4月
单位:毫米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0
920
某地1996~2000年的年降水量统计表。
920
年份
年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降水量(毫米) 920 860 1005 670 704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整理数据。
(2)写上统计名称即总标题、制图日期。
(3)确定纵轴和横轴。
(4)画直条写上毫米数。
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进行比较。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920
860
1005
670
704
单位:毫米
看上面的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1) 哪一 年的年降水量最多?是 多少 毫米?
1998
(2) 哪一 年的年降水量最少?是 多少 毫米?
1005
1999
670
(3) 最多年降水量大约是最少年降水量的
几倍?
1.5
数学广角
你认为:
解决烙饼问题应注意什么?
1、安排好烙饼的顺序。
2、每次尽可能让锅里放最多的饼。
烙熟一个饼的两面各需要2分钟,锅里一次只能放两个饼. 妈妈想烙3张饼,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需要多少时间?
问题一:烙饼问题
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可以怎样烙?
如果要烙的是5张饼,可以怎样烙?
优化—②烙饼问题
一、思维训练:
(1)5人同唱一支歌要5分钟,25人同唱这支歌要( )分钟。
(2)3只猫同吃3条鱼要3分钟,9只猫同吃9条鱼要( )分钟。
(3)3只猫3天捉了3只老鼠,照这样计算,要在50天里捉50只老鼠需要( )只猫。
妈妈在一口小锅里煎鸡蛋,每次只能煎两个鸡蛋,两面都要煎,每面4分钟,煎3个鸡蛋最少要多长时间?怎么煎?你们能画图表示出来吗?
诀窍:争取让锅里每次都煎2个鸡蛋(一直保持锅中有2个鸡蛋。轮流来)
反面
正面
反面
反面
举一反三算时间:(每面4分钟)
①煎2个鸡蛋的时间是:( )×( )=( )分钟。
②煎3个鸡蛋的时间是:( )×( )=( )分钟。
③煎4个鸡蛋的时间是:( )×( )=( )分钟。
④煎5个鸡蛋的时间是:( )×( )=( )分钟。
⑤煎6个鸡蛋的时间是:( )×( )=( )分钟。
......
规律:煎蛋总时间=( )×( )
(1只鸡蛋除外)
2
3
4
5
6
4
4
4
4
4
8
12
16
20
24
鸡蛋的 煎一面的
个数 时间
(4)我能填得准:
A.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都要4分钟,请问烙4张饼最快( )分钟可以烙完,要烙5张饼,最快( )分钟可以烙好。
B.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张饼,煎一张饼需要2分钟(规定 正反两面各需要1分钟),则煎3张饼至少需要( )分钟。
问题二:沏茶问题
怎样才能尽快喝上茶?需要几分钟?
你认为:
解决沏茶问题应注意什么?
1、安排好沏茶的顺序。
2、可以同时做的事情同时做。
例:妈妈怎样安排所用的时间最少?下面方案好不好?
问题三:排队问题
甲乙丙丁四人去单位洽谈业务,甲谈完要20分钟,乙谈完要25分钟,丙谈完要12分钟,丁谈完要30分钟。应怎样安排四人谈话顺序,所花的时间最少?最少的时间总和是多少?
谈话顺序:丙 甲 乙 丁
所用时间:12+(12+20)+(12+20+25)
+(12+20+25+30)=188(分钟)
你认为:
解决排队问题应注意什么?
1、安排好排队的顺序。
2、等候时间最短的事情先做。
四年级举行跳绳比赛,每班派3人参加。下面是
选手平时成绩:
四一班 四二班
王大印 128个 张丽:130个
王江萍:132个 徐娜:135个
齐晨赫:142个 欧阳:147个
成绩按三局两胜制决定。四一班能取胜吗?
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取胜?
问题四:田忌赛马
你认为:
“田忌赛马”问题应注意什么?
1、安排好比赛的顺序。
2、用自己的弱队对对方的强队。
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事情需要我们进行合理的安排,这就是统筹思想,要认识到解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策略,要学会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优化—③田忌赛马对策问题
一、参加跳绳比赛的队员最近一次记录
四(1)班:林达92, 林森124,何梦婷148
四(2)班:陈捷116,陈辉133,林小军158
如果要进行团体比赛,三局两胜制,你能找出四(1)班胜出四(2)班的策略吗?
如图,从小芳家到学校共有几条路可以走?哪条最近?怎么走?算出最近的路要走多长?
1、用平底锅烙饼,每次能烙两张饼,两面都烙,每面1分钟,
要烙4张饼,最快( )分钟烙完。
要烙5张饼,最快( )分钟可以烙完。
学以致用
4
5
学以致用
2、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烧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5分钟,找茶叶要用1分钟,洗茶杯要用1分钟,洗茶壶要用2分钟,要想早点喝上茶,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要( )分钟。
因为最合理的安排应该花最( )的时间,就要在同一时间里( )完成两件、三件或更多事情。小明要烧水沏茶,花时间最长是( ) ,要( )分钟,烧开水的同时可以( )( )( ),这样节省( )分钟,做完这件事最少要用( )分钟。
16
少
同时
烧开水
15
洗茶杯
洗茶壶
找茶叶
4
16
学以致用
3、晚上,妈妈烧好水,问我和爸爸谁先洗澡。我想:爸爸洗澡要用15分钟,妈妈要用30分钟,我用20分钟,怎样安排洗澡顺序最合理?
我认为:
( )先洗,用时( )分钟,然后( )洗,要用( )分钟,最后( )洗,要用( )分钟,所用时间总和是( )分钟。
爸爸
15
我
20
妈妈
30
115
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报的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
知识应用
1+2=3
10÷3=3 ……1
10-3-3-3=1
如果最后报数之和是50呢?
1+2=3 50 ÷ 3=16 2
第一个人先报2可获胜。
……
想获胜的一方应先报1。接下来对如果对方报1,你就报2;如果对方报2,你就报1;保证每个回合两人报数的和为3,这样你就能确保胜利。
有15根火柴,甲、乙两人轮流取走,每次只能取1根或2根,谁取到最后一根火柴谁就赢。如果是你,为了确保获胜,是应该先取火柴,还是应该后取火柴?怎样取?
想获胜的一方应后取火柴。接下来对如果对方取1根,你就取2根;如果对方取2根,你就取1根;保证每个回合两人取的根数和为3,这样你就可以拿到最后一根。
1+2=3 15÷3=5
动动脑
有25个苹果,两个人轮流拿,
每次只能拿1个、2个或3个,
谁拿到最后一个谁就赢。
想一想,为了确保自己能够
获胜应该先拿还是后拿?
拿多少?之后怎么拿?
1、妈妈让小华给客人烧开水,洗烧水壶
需要1分钟,烧开水需要10分钟,洗茶壶
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1分钟,拿茶叶
需要1分钟,把茶泡上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烧水壶1分钟
烧开水10分钟
洗茶壶1钟
洗茶杯1钟
拿茶叶1钟
把茶泡上
1+10=11(分钟)
洗锅2分钟
把水烧热6分钟
打蛋1分钟
搅蛋2分钟
2++6+10=18(分钟)
刘叔叔、王伯伯、张大爷三人同时来到乐乐理发
店。刘叔叔既要理发,又要炊发刮胡子,王伯伯
只刮胡子不理发,张大爷只理发,刮胡子不炊发。
要使三个人等待的时间总和最短,应该怎样安排
他们的顺序?
想:谁用时最长,谁用时最短,谁居中?
王伯伯
劳动课上,同学们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
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烙3张饼至少需要
多少分钟。
用平底锅煎鸡蛋,两面都要煎,每次最多同时
煎2个。如果煎1面要2分钟,那么煎5个荷包蛋
至少要几分钟?煎 6个、7个呢?
想:前5个应该怎样安排?
按先煎3个,再煎2个。
1次
正
正
2分
2次
反
正
2分
3次
反
反
2分
2+2+2+=6(分钟)
正
正
2分
反
反
2分
2+2=4(分)
6+4=10(分)
用平底锅煎鸡蛋,两面都要煎,每次最多同时
煎2个。如果煎1面要2分钟,那么煎5个荷包蛋
至少要几分钟?煎 6个、7个呢?
煎 6个
煎 7个
7-3=4(个)
一个平底锅同时放4个大饼,烙1个要4分钟,
(每面需要2分钟),笑笑烙6个大饼只用了6
分钟,你知道他是怎样做到的吗?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2+2=6(分)
四(1)两个组同学进行拍球比赛(三局两胜),
平时训练时他们拍球个数如下:
第一组:A同学 B同学 C同学
210下 195下 180下
第二组:D同学 E同学 F同学
200下 190下 175下
如果比赛中第二组发挥正常,第二组怎样对阵才能获胜?
A同学
F同学
一组胜
B同学
D同学
二组胜
C同学
E同学
二组胜
在四年级羽毛球单打比赛中,四(1)和
四(2)分别派出了3名选手。
四(1)班: 四(2)班:
第一名 小勇 第一名 笑笑
第二名 小刚 第二名 小小
第三名 小强 第三名 云云
如果两班名次相同的选手实力基本相同,比
赛要用三局两胜,四(2)班要想战胜四(1)
班,应该如何安排选手参加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