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孟子二章-天时不如地利【教案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孟子二章-天时不如地利【教案课件】(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03 09:28:43

文档简介


《天时不如地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天时不如地利》本文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朗读全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论证思路。 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认识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朗读全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
课前准备:
资料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出几位呢?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种能够克敌制胜的方法。
2.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年代。面对这样一个社会,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
3. 作品简介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4.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5.齐读题目---天时不如地利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此环节,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听录音,圈出本课生字词。
2.全班学生齐读课文。
3.正音。要求读准以下字词的读音:
郭(guō)??粟(sù)??亲戚(qīng??qi)
4.听读课文,注意读出语句的停顿。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
5.小组讨论,疏通文意。
教师针对共性问题同意强调,内容如下:
(1)通假字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去之(去,离开。今义:往,到)
池非不深(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以天下之所顺(用)
三里之城(的)
环而攻之(代词)???????
天时不如地利(有利)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词类活用
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采用四面保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
【设计意图】听配乐朗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调动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力争结合课下注释并利用工具书理解文意,把握文章基本内容。
三、诵读课文,合作探究
1.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l~4句)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
第一层(1句):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第二层(2 ~3句):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三层(4句):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部分(5 ~9句)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2.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3.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天时不如地利(从进攻一方而言) 攻而不胜
(论据)地利不如人和(从防守一方而言) 守而败退
(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从战争到治国)
4.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5.文章第3、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第3段: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
第4段: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同时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第4段: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6.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7.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孟子“人和”的主张?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结合课下注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深刻理解本文的论点。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文中讲述了“人和”的重要性,你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获得了哪些启发呢?
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
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
“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
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
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了升华了课文主旨,老师总结全文。
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时作业
六、板书设计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论据????防御——地利不如人和?????战争中需要“人和”
类推????域民
??????固国
????? 威天下??????????????????????
治国需要“人和”
结论????得道多助-——顺之
??????失道寡助——畔之
教学反思:
这堂课中,我努力营造了一个情感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基于“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的理念,课堂进行多维对话和交流。在合作交流的平台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想不断碰撞、激发,新的思想不断生成,这是人的生命本质的体现,一旦学生感到了很想说话,精神被点亮的时候,许多意想不到的创意就产生了,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念。
课件31张PPT。1、朗读全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论证思路。
2、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
3、让学生认识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出几位呢?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种能够克敌制胜的方法。 孟子:名轲,字子舆。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年代。面对这样一个社会,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年代。面对这样一个社会,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作品简介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背景透视郭(guō)?? 粟(sù)??
亲戚(qīng??qi)记一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听读课文,注意读出语句的停顿。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小组讨论,疏通文意[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郭:外城。环,围。而,表转折,却。之:的。夫,句首发语词。是:这。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城墙。池:护城河。委:放弃。去:离开。米粟:指粮食。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革:甲胄。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固国:巩固国防。以:凭,靠。威:震摄。之:动词,到。至,极点。之:他,代词。域: 限制。顺,归顺,服从。故,所以。畔,通“叛”,背叛。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通假字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知识归纳●古今异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去之(去,离开。今义:往,到)
池非不深(护城河。今指水塘)●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以天下之所顺(用)
三里之城(的)
环而攻之(代词)???????
天时不如地利(有利)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知识归纳知识归纳●词类活用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知识归纳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 采用四面保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第一部分(l~4句)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 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第一层(1句):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第二层(2 ~3句):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三层(4句):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部分(5 ~9句)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提出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一: 天时不如地利 (从进攻一方而言)论据二: 地利不如人和 (从防守一方而言)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从战争到治国)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我理解,我知道……绝非多余的闲笔第3段:文章第3、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第4段: 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孟子“人和”的主张?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文中讲述了“人和”的重要性,你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获得了哪些启发呢? 1.背诵课文
2. 完成课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