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高一物理备课组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导
1.理解质点的定义,知道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
2.理解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在不同的坐标系中对同一个运动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
3.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了解感知】----思
1、机械运动:物体的__________ _____ ____ _ ______,称为机械运动。
2、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 ________,称为质点。
3、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4、坐标系:为了___________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5、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议 展 评
探究一: 什么样的物体才能被当作质点?当质点研究有什么好处?
探究二: 看教材中图1.1-4,选择不同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运动,结果如何?
探究三: 坐标系的要素是什么?如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当堂检测】---检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被看成质点
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被看成质点
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被看成质点
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被看成质点,有时不能被看成质点
2.在以下情况可将研究对象看成质点的是( )
A.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B.对骑自行车的同学的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
C.分析跳水运动员在跳水比赛中的技术特点
D.分析奥运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所用的时间
3.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竹排为参考系的
B. “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为参考系的
C.“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
D.“钱塘江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
4.两列火车平行地停在一站台上,过了一会儿,甲车内的乘客发现窗外树木在向西移动,乙车内的乘客发现甲车仍没有动,若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东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东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
5.在60周年国庆盛典上,游行的队伍和彩车依次从天安门经过,以北京长安街为坐标轴x,向西为正方向,以天安门所对的长安街中心为坐标原点O,建立一维坐标系,一辆彩车最初在原点以东3km处,一段时间后行驶到原点以西2km处,这辆彩车的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分别是( )
A.3km 2km
B.-3km 2km
C.3km -2km
D.-3km -2km
《1.2 时间和位移》
高一物理备课组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导
1.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会在具体的情景中区分时刻和时间间隔;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知道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3.知道矢量与标量的运算差异。
【了解感知】--思
1.时刻与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对应为数轴上的___________,“时间间隔”对应为数轴上的___________。(“时间间隔”也简称为“时间”)
2. 路程与位移:
(1)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________;
(2)位移:从物体运动的_________指向_________的___________。
3.矢量的特点:既有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例如:位移
标量的特点:只有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例如:时间、路程、质量、温度等
【合作探究】----议 展 评
活动探究1 时刻和时间间隔
思考1:下面作息表中的时间有什么不同?在时间轴上如何表示?
结论:时间和时刻有区别,也有联系,
(1)时刻(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_______来表示,
(2)时间间隔(两个时刻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_____________表示 。
活动探究2 路程和位移
思考1:观察教材P13图1.2-2,旅客从北京到重庆有哪些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有何相同或不同之处?
思考2:观察教材P13图1.2-3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我们可以用从由A指向B的_______线段表示位移,其箭头表示______位置,箭尾表示______位置。
结论:(1)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________;
(2)位移:从物体运动的_________指向_________的___________。
活动探究3 矢量和标量
思考1:什么是矢量,什么是标量?
思考2:思考教材P13的思考与讨论,并讨论矢量和标量的区别有哪些?
结论:在物理学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___________。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________。
活动探究4 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思考1:如何在坐标轴上表示位移?
思考2:下图中物体从A到B的位移是多少?物体从B到 A的位移呢?两次运动有什么不同呢?
[Z§
【当堂检测】----检
1. 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第5 s末,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 s末这1 s的时间
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 s末这1 s的时间
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
2.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
B.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B,其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是相同的
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等于零 D.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
3. 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 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 位移﹣10 m比5 m小 D. ﹣10 ℃比5 ℃的温度低
4. 某质点沿直线从A点出发开始运动,第1s末运动到D点,第2s末运动到C点,第3s末运动经过B 点 ,第4s末最后到达目的地D点。利用公式法求质点在第1s内、第3s内、前两秒内、后两秒内的位移?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高一物理备课组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导
1、了解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2、理解速度的概念。 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
3、理解平均速度,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
4、知道速度和速率,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5、能合理掌握位移-时间(x.t)图像
【了解感知】----思
1、速度
(1)定义(比值定义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式:____________。
(3)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单位:国际单位为___ _ __,符号是__ _ __,常用单位还有:_____ _( ),_________( )等。1m/s=3.6 km/h。
(5)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__________ ____。
2、平均速度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式:______________。
(3)平均速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平均速度既有__ __,又有__ __,是__ __,其方向与_______ ____相同。
3、瞬时速度与瞬时速率
(1)定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叫瞬时速度,常称为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叫瞬时速率,有时简称速率。
(2)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瞬时速度是矢量,其方向____ ______方向相同。
4.平均速率
(1)定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叫平均速率
(2)定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
5.在位移-时间(x,t)图像中,我们用__ __来表示速度。
【合作探究】---议 展 评
探究一 速度和速率的区别和联系
探究二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探究三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和联系
【当堂检测】---检
1.下列有关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的表述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00m/s
B.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4km/h
C.军用喷气式飞机正常飞行时的速度约为40km/h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km/h
2.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三分之一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km/h跑完后一段,如果汽车全段的平均速度为27km/h,则v1的值是:( )
A. 90km/h
B. 56km/h
C. 35km/h
D. 32km/h
3.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就是初、末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 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物体的运动
D. 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物体沿直线A到B,前一半位移以速度v1匀速运动,接着的后一半位移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C.
B. D.
5.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 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 正、负号的物理意义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
D. 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地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
6.某条公路的路段上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
A. 必须以 40 km/h 速度行驶
B. 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 40 km/h
C. 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 40 km/h
D. 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可以超过 40 km/h
7.在一次无线电测向比赛中,甲、乙、丙三个小分队从营地 O 同时出发,沿三条不同的路径在同一时刻于 A 点搜到目标,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 三个小分队的平均速度相同; ②三个小分队的平均速率相同;
③小分队乙的平均速度最小; ④小分队甲的平均速率最大;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以下所举的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
A. 小菲参加100 m比赛的成绩是20 s,比赛中的速度为5 m/s
B. 子弹飞离枪口时的速度为900 m/s
C.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是20 m/s
D. 台风中心以21 km/h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
9.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
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
D. 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10. 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车静止
B、BC段发生的位移大于CD段发生的位移
C、CD段运动方向与BC段运动方向相反
D、CD段运动速度大于BC段运动速度
11.如图所示,一个质点沿两个半径为1m的半圆弧从A点沿圆弧轨迹运动到C点,用时5s,求整个过程中:
①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②质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高一物理备课组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导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信息(时间、位移).
2.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
3.明确速度一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一时间图像。
【了解感知】--思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 电源的 仪器,工作电压在 ,当电源的频率
是50Hz时它每隔 打一次点。通电以前,把纸带穿过 ,再把套在轴上的 压
在 的上面.
2.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 在纸带上打出墨点而显示出点迹的 仪器,工作电压
是_ 使用时 , 套在纸盘轴上,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
也是每隔 打一次点。这种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比较 ,实验误差也就比较 。
3. 测量打过点的纸带,根据量出的A、D间的距离△x和时间△t算出的平均速度v=△x/△t。
用这个速度可以近似地表示纸带经过A点时的 ,如果△t再小一些(如A、C之间
或A、B之间),用平均速度代表A点的瞬时速度会
4.物体的运动也可以用图象描述,它可以更 地反映变化的规律。以速度v为 轴,
时间t为 轴在方格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描述速度v与时间t的变化规律,这种图象
叫 图象
【合作探究】----议 展 评
活动探究1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工作,大家想一想能不能使用直流电源,为什么?
2.怎样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
3.怎样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纸带的瞬时速度?
[Z§
【当堂检测】----检
1.某同学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原因是(?? )?
A.复写纸放反????? B.使用了直流电源????
C.振针过短???? D.纸带运动过快
2.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决定于(??? )
A.交流电压的高低???????B. 交流电的频率
C.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 D. 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
3.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开始打点 再释放小车;
B.要舍去纸带上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
C.打点频率为50Hz,每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1S。
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
4.一学生在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C.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压频率不稳定;D.振针到复写纸片的距离太小
5.如图所示,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判断哪条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
6.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 Hz的交流电,其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这条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T=0.1 s,t=NT
B.T=0.05 s,t=(N-1)T
C.T=0.02 s,t=(N-1)T
D.T=0.02 s,t=NT
《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第一课时
高一物理备课组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导
1.掌握加速度的概念,知道v、△v、△v/△t的区别。
2.能根据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了解感知】--思
1.速度变化量 速度变化量Δv= 。
2. 加速度
(1)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 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 的比值,用a表示加速度。
(2)公式:a= 。
(3)物理意义:表示速度 的物理量。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常用的单位还有cm/s2。
(5)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即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与 方向相同,在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与 方向相反。
【合作探究】----议 展 评
活动探究1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思考1:请在下图中画出在加速直线运动和减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量
结论:
若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在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____________,a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在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____________,a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思考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物体的速度大,则加速度一定大。
(2)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则加速度一定大。
(3)物体有加速度时,速度就会增大。
Z§X
【当堂检测】----检
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B.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C.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D.加速度为正值,表示速度的大小一定越来越大。
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确的是( )A.总与初速度的方向一致。B.总与平均速度的方向一致。C.总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D.总与位移的方向一致。
关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是( )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一定很大。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的方向也一定不变。D.加速度就是速度的增加量。
4.由a=△V/△t可得( )A.a与△V成正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由△V决定C.a的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D.△V/△t叫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5.关于小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哪些是可能的( )
A.小汽车在某一时刻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
B.小汽车在某一时刻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
C.小汽车在某一段时间,速度变化量很大而加速度较小
D.小汽车加速度很大,而速度变化很慢
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第二课时
高一物理备课组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导
能根据v-t图象分析、计算加速度。
【了解感知】--思
v-t 图象
(1)v-t 图象中曲线 反映了 。
(2),,所以即为直线的 , ________即为加速度的大小, _______________即为加速度的正负。
【合作探究】----议 展 评
活动探究2 从v-t图像看加速度
思考1:怎样建立速度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描述了什么问题?
思考2.在图象中如何表示出物体运动加速度?
在v-t图象中,从图线的倾斜程度就能判断 ,求加 速度的方法是:在图线上取两点E、F,找出时刻t1、t2及对应的速度v1、v2,如图所示,Δt=t2-t1,Δv= v2-v1则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3.课本图1.5-3中两条直线分别是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通过图象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异同点?
Z§X
【当堂检测】----检
如图所示是a、b、c三个质点的速度图像。
由图可知a质点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__;
b质点的加速度为______,方向为_____________;
c质点的加速度为______,方向为_____________。
2.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看出物体 ( )
A.第1s内和第2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内和第2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3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
D. 第2s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3.某物体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 )
A.做往复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如图是一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质点在0 ~2 s 内的加速度是 ,
在2 ~ 3 s 内的加速度是 ,
在4 ~ 5 s 内的加速度是 。
5.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0-ta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a-tb 段火箭的加速度
B.在0-tb段火箭是上升的,在tb-tc段火箭是下落的
C.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时刻火箭回到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