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精练 7.1 力(基础+提高+中考真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编精练 7.1 力(基础+提高+中考真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12-04 12:03:59

文档简介

精编精练 7.1 力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力不会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B.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C.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D.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特性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事例是(  )
A.水平抛出的皮球成一条弧线落回地面
B.拉弓变弯了
C.从山上滚下的石块越滚越快
D.在足球场草坪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
3.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则可能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受力面积
4.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Fl=F3=F4>F2,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其中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的两张图是(  )
A.a和b B.b和d C.a和d D.a和c
5.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  )
A.大小和单位 B.大小和方向
C.方向和作用点 D.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如图所示,甲小孩拉车,乙小孩坐车,在这个过程中,小车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甲小孩 B.绳 C.乙小孩 D.地面
7.如图所示,大力士通过绳子拉汽车向前运动,使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汽车 B.地面 C.绳子 D.双脚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作用不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有的物体本身就有力,如磁铁的吸引力
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9.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支持力F的方向是(  )
A. B.
C. D.
10.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火箭起飞时,向下喷气
B.跑步起跑时,脚向后蹬地
C.划船时,桨向后拨水,船向前行
D.打乒乓球时,用力将乒乓球拍向对方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 D.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12.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三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B.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现在使物体发生形变
C.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现在使物体保持一定的速度运动
D.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现在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3.书本放在水平桌面上,书本受到桌面的支持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书本会对桌面产生压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14.如图所示,用手拉弹簧,弹簧会伸长,用手压弹簧,弹簧会缩短,两个过程的受力物体都是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  ,还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 有关。
15.开门、关门是我们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如图所示,现在让我们从力学的角度来考虑以下有关开、关门的问题。
(1)按照图中FA所表示的方向用力,  (能/不能)打开门。
(2)用方向相同但大小不同的两个力。先后作用在B点,容易关门的是较   (大/小)的力。
(3)用同样大小的力按图中的方向分别作用在B点和C点时,容易关门的是作用在  (B/C)点的力。
(4)由以上活动,可以得出结论: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和作用点有关。
16.皮划艇是我国的奥运优势项目之一。如图所示的比赛中,当运动员向后划浆时,划艇就向前进,此时划艇的   发生了改变,使划艇和人向前运动的施力物体是   。向后划水时划艇就向前进说明:   。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B.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用手推墙壁,人先推墙,墙再对人施力
2.下列关于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力大小相同,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B.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D.一个物体不能同时与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3.小红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简易三角吊车,她想通过自身的体验来了解这种简易吊车上各部分的受力情况。她用一只三角板,按照如图所示方式在竖直面内进行操作,感受A端对左手手指以及B端对手腕的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
A. B. C. D.
4.斜拉索大桥以其造型优美、建造方便等优点在现代跨江(河)大桥中占主导地位。根据你的观察和思考,你认为相邻两根斜拉钢绳间的距离应该是(  )
A.离主桥墩越远的地方钢绳间的距离越大
B.离主桥墩越近的地方钢绳间的距离越大
C.大桥上各处钢绳间的距离都相等
D.不同的斜拉索大桥钢绳间的距离分布不一样
5.如图所示,小强用双浆在水中划动游船,为了使船头向左转,他应采用下面什么方式划水(  )
A.左右浆同时向后划水
B.左右浆同时向前划水
C.左浆向前划水,右浆向后划水
D.左浆向后划水,右浆向前划水 
二.多选题(共4小题)
6.如图所示的作图,其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
B.图乙中物块沿粗糙斜面下滑
C.图丙中物块以某一速度沿光滑斜面上滑
D.图丁中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斜面匀速上滑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C.地球上的人受到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人对地球没有吸引力
D.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向前的拉力,同时车对马有向后的拉力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B.有力产生时,施力物体同时一定也是受力物体
C.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D.相互不接触的物体没有力的作用
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
B.人用力推墙,他同时也受到墙的推力
C.人坐在软沙发上,会发现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0.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如图(a)(b)(c)是小明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如图所示的是小明设计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1)实验通过   来反映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比较(a)和(c)两图,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通过比较(b)和(c)两图,能得出结论吗?答:    原因是:   。
(4)小张同学观察了小王同学实验后,小张用一根外形与小王所用钢片相同的铁片完成了一次实验、如图(d),小张比较图(c)和(d)后发现,这两次力的作用效果   (“相同”或“不相同”),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18?常州)如图所示,密闭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向右匀速直线行驶,汽车内连杆对电视机的施力示意图应为(  )
A. B. C. D.
2.(2018?北京)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
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3.(2018?绵阳)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战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  )
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
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二.填空题(共7小题)
4.(2018?阜新)如图所示,在皮划艇比赛时,发令枪响参赛选手奋力划桨,皮划艇由静止迅速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皮划艇是  的。
5.(2018?张家界)足球场上,守门员将球扑出禁区,说明力可以   ;小莉在橡皮泥上印上漂亮的指印,说明力可以   。
6.(2018?长春)2018俄罗斯世界杯足球比赛中,球员将飞来的足球顶进球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以飞行的足球为参照物,球门是   的。
7.(2018?绥化)如图所示,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的过程中,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8.(2018?怀化)拉弓射箭的过程中,弓被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松手后箭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9.(2018?白银)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   。
10.(2018?临沂)2018年5月13日清晨,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离港海试,向作战舰艇迈出关键一步。当舰载机在甲板上着陆时,由于   会继续向前滑行,需要借助阻拦索的拉力才能尽快停止,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   。甲板上的工作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   防治噪声。
精编精练 7.1 力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力不会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B.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C.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D.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特性
【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会离开物体单独存在,故A正确;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在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了,力的作用,故B正确;
C、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故C正确;
D、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对单个物体而言,不存在“相互作用”,也就不存在力。因此,力不是物体本身具有的特性,故D错误;
故选:D。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事例是(  )
A.水平抛出的皮球成一条弧线落回地面
B.拉弓变弯了
C.从山上滚下的石块越滚越快
D.在足球场草坪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
【解答】解:A、水平抛出的皮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但是皮球还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皮球进行弧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拉弓,把弓拉弯,力改变了弓的形状。故B符合题意。
C、从山上滚下的石块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石块的运动状态,越滚越快。故C不符合题意。
D、足球在草坪上,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越滚越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则可能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受力面积
【解答】解:推课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选:C。
4.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Fl=F3=F4>F2,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其中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的两张图是(  )
A.a和b B.b和d C.a和d D.a和c
【解答】解:A、图a和图b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方向相同,而力的大小(F1>F2)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ab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故A错误;
B、图a和图d的实验中,力的方向相同,而力的作用点和大小都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bd不能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故B错误;
C、图a和图d的实验中,力的方向、大小相同,而力的作用点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ad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故C错误;
D、图a和图c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大小相同,而力的方向(F1向左,F2向右)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两图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故D正确;
故选:D。
5.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  )
A.大小和单位 B.大小和方向
C.方向和作用点 D.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解答】解:用扳手拧螺母时,手握的位置(作用点)、手用力的大小、手用力的方向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可见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如图所示,甲小孩拉车,乙小孩坐车,在这个过程中,小车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甲小孩 B.绳 C.乙小孩 D.地面
【解答】解:甲小孩拉车,乙小孩坐车,在这个过程中,小车受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其中拉力是绳子对小车的力,施力物体是绳子。
故选:B。
7.如图所示,大力士通过绳子拉汽车向前运动,使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汽车 B.地面 C.绳子 D.双脚
【解答】解:大力士通过绳子拉汽车向前运动,使人向前运动的力是地面的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面。
故选:B。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作用不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有的物体本身就有力,如磁铁的吸引力
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解答】解:A、力的作用离不开施力物体,也不可以没有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故A错误;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磁铁对铁钴镍才有力的作用,故B错误;
C、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有可能存在力的作用,如磁铁的吸引力,故C错误;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只有发生弹性形变才能发生力的作用,故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9.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支持力F的方向是(  )
A. B.
C. D.
【解答】解:该同学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与该同学相接触的是斜面,该同学与斜面间相互挤压,所以该同学受斜面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0.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火箭起飞时,向下喷气
B.跑步起跑时,脚向后蹬地
C.划船时,桨向后拨水,船向前行
D.打乒乓球时,用力将乒乓球拍向对方
【解答】解:A、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火箭对喷出的燃气产生向下的推力,反之燃气对火箭产生向上的推力,使火箭升空的,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地同时也会给人向前的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水同时也会给浆一个向前的力,故船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打乒乓球时,用力将乒乓球拍向对方,只是说明了力可以改变运动状态与方向,没有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
D.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解答】解: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存在力的作用,如重力,故A错误;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B正确;
C、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力的同时也对施力物体产生力的作用,故C正确;
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正确。
故选:BCD。
12.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三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B.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现在使物体发生形变
C.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现在使物体保持一定的速度运动
D.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现在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解答】解:
A、力的三要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力的三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故A正确;
B、力的作用效果可以表现在改变物体的形状或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是指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或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故C错误;
D、力的作用效果可以表现在改变物体的形状或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ABD。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3.书本放在水平桌面上,书本受到桌面的支持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桌面 ,书本会对桌面产生压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书本 。
【解答】解: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了受力物体对它的作用力;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受力物体是书本;
同时书本会对桌面产生压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书本,受力物体是桌面。
故答案为:桌面;书本。
14.如图所示,用手拉弹簧,弹簧会伸长,用手压弹簧,弹簧会缩短,两个过程的受力物体都是 弹簧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形状 ,还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 方向 有关。
【解答】解:用手拉弹簧,弹簧会伸长,用手压弹簧,弹簧会缩短,两个过程的受力物体都是弹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还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方向有关。
故答案为:弹簧;改变物体的形状;方向。
15.开门、关门是我们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如图所示,现在让我们从力学的角度来考虑以下有关开、关门的问题。
(1)按照图中FA所表示的方向用力, 不能 (能/不能)打开门。
(2)用方向相同但大小不同的两个力。先后作用在B点,容易关门的是较 大 (大/小)的力。
(3)用同样大小的力按图中的方向分别作用在B点和C点时,容易关门的是作用在 B (B/C)点的力。
(4)由以上活动,可以得出结论: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大小 、 方向 和作用点有关。
【解答】解:(1)由图知,力FA作用线与门板所在平面重合,当力FA作用在门上,门将无法关闭,必须沿Fb或Fc的方向施力才能将门关上。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2)在关门时,用方向相同但大小不同的两个力,先后作用在B点,容易关门的是较大的力,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3)由图知,B、C两处的位置不同,力的作用点不同,用手推B处比推C处更容易将门关闭,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4)由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故答案为:(1)不能;(2)大;(3)B;(4)大小;方向。
16.皮划艇是我国的奥运优势项目之一。如图所示的比赛中,当运动员向后划浆时,划艇就向前进,此时划艇的 运动状态 发生了改变,使划艇和人向前运动的施力物体是 水 。向后划水时划艇就向前进说明: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解答】解:当运动员向后划浆时,划艇就向前进,这是水的力使船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了受力物体对它的作用力。所以,使划艇和人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B.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用手推墙壁,人先推墙,墙再对人施力
【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故A正确;
B、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磁铁吸引铁钉);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故C错误;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即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A。
2.下列关于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力大小相同,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B.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D.一个物体不能同时与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解答】解:A、两个力大小相同,产生的效果不一定相同,因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还有方向和作用点。故A错误。
B、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
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这句话不正确,比如地球和树上的苹果不接触,但是苹果也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即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
D、一个物体不能同时与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这句话不对,一个物体可以同时与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比如我提着一桶水,我和水桶之间有力的作用,和地球之间也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3.小红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简易三角吊车,她想通过自身的体验来了解这种简易吊车上各部分的受力情况。她用一只三角板,按照如图所示方式在竖直面内进行操作,感受A端对左手手指以及B端对手腕的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右手在C端施加竖直向下的力时,A端会产生一个对左手手指的力,这个力的方向为沿A边斜向下,B端会产生一个对手腕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手腕向左的,从四个选项的图中可知B图符合要求,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斜拉索大桥以其造型优美、建造方便等优点在现代跨江(河)大桥中占主导地位。根据你的观察和思考,你认为相邻两根斜拉钢绳间的距离应该是(  )
A.离主桥墩越远的地方钢绳间的距离越大
B.离主桥墩越近的地方钢绳间的距离越大
C.大桥上各处钢绳间的距离都相等
D.不同的斜拉索大桥钢绳间的距离分布不一样
【解答】解: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分析可得,离桥墩越远桥体及承重的总重力力臂越长,那么拉索需要的拉力越大,所需要的拉索根数越多。越靠近桥墩拉索就越少,间距也就越大。
故选:B。
5.如图所示,小强用双浆在水中划动游船,为了使船头向左转,他应采用下面什么方式划水(  )
A.左右浆同时向后划水
B.左右浆同时向前划水
C.左浆向前划水,右浆向后划水
D.左浆向后划水,右浆向前划水
【解答】解:AB、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当左右浆同时向后或向前划水时,船将向前或向后运动;故AB不合题意。
C、当左浆向前划水、右浆向后划水时,左浆受到向后的力,右浆受到向前的力,故船向左转;符合题意。
D、当左浆向后划水、右浆向前划水时,左浆受到向前的力,右浆受到向后的力,故船向右转;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多选题(共4小题)
6.如图所示的作图,其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
B.图乙中物块沿粗糙斜面下滑
C.图丙中物块以某一速度沿光滑斜面上滑
D.图丁中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斜面匀速上滑
【解答】解:
A、图甲中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还受到斜面施加的支持力F,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上,因为斜面是光滑的,所以物块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斜面才受到压力的作用,物块对斜面的压力作用在接触面上,故A错误。
B、图乙中物块沿粗糙斜面下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受到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f,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受到斜面施加的支持力F,支持力的方向应垂直于接触面向上,但图中支持力F的方向没有垂直于接触面向上,故B错误;
C、物块沿光滑斜面上滑,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作用,作用点在物体重心,因为斜面是光滑的,所以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故C正确。
D、图丁中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还受到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还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同时受到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f,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故D正确。
故选:CD。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C.地球上的人受到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人对地球没有吸引力
D.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向前的拉力,同时车对马有向后的拉力
【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故A正确;
B、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个力肯定同时至少涉及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叫施力物体,另一个叫受力物体,故B正确;
C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同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还是受力物体,故CD错误。
故选:ABD。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B.有力产生时,施力物体同时一定也是受力物体
C.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D.相互不接触的物体没有力的作用
【解答】解:
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故A正确;
B、发生力的作用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B正确;
C、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不发生作用,不会产生力。故C错误;
D、不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也会发生力的作用,例如磁力和重力的发生,故D错误。
故选:AB。
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
B.人用力推墙,他同时也受到墙的推力
C.人坐在软沙发上,会发现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
A、空中飞行的小鸟,虽然没有与地球接触,但两者之间存在力的作用。所以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此选项错误;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用力推墙,对墙壁施加力的作用,同时人受到墙壁的反作用力。此选项正确;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人坐在软沙发上,对沙发有向下的压力,会发现沙发凹下去。此选项正确;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此选项正确。
故选:BCD。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0.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如图(a)(b)(c)是小明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如图所示的是小明设计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1)实验通过 钢片形变程度 来反映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比较(a)和(c)两图,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力的大小 有关;
(3)通过比较(b)和(c)两图,能得出结论吗?答: 不能  原因是: 力的作用点和大小都不相同 。
(4)小张同学观察了小王同学实验后,小张用一根外形与小王所用钢片相同的铁片完成了一次实验、如图(d),小张比较图(c)和(d)后发现,这两次力的作用效果 不相同 (“相同”或“不相同”),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受力物体的材料不同 。
【解答】解:(1)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合称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该实验是通过钢片的弯曲程度来反映力的作用效果;
(2)图(a)和图(c)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方向相同,而力的大小(钩码个数)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两图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3)图(b)和图(c)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大小都不同,而力的方向相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得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的结论不可靠。
(4)小张用一根外形与小王所用钢片相同的铁片完成了一次实验,由图可知,这两次力的作用效果不相同,效果不同的原因是受力物体的材料不同。
故答案为:(1)钢片形变程度;(2)力的大小;(3)不能;力的作用点和大小都不相同;(4)不相同;受力物体的材料不同。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18?常州)如图所示,密闭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向右匀速直线行驶,汽车内连杆对电视机的施力示意图应为(  )
A. B. C. D.
【解答】解: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向右匀速直线行驶,电视机也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电视机只受到重力和连杆的拉力,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拉力与重力方向相反,即拉力是竖直向上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018?北京)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
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解答】解: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小铁球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向前的作用力,故A错误;
B、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磁铁对小铁球有作用力,故B错误;
C、铁球受到磁铁吸引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故C正确;
D、尽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但不能从题干提供的信息得出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的结论,故D错误;
故选:C。
3.(2018?绵阳)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战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  )
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
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解答】解: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发生形变,故A错误;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故B正确;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受力物体为拦阻索,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为战机,故受力物体不相同,故C错误;
D、作用效果不同,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作用效果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共7小题)
4.(2018?阜新)如图所示,在皮划艇比赛时,发令枪响参赛选手奋力划桨,皮划艇由静止迅速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皮划艇是 运动 的。
【解答】解:皮划艇由静止迅速前进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皮划艇由静止迅速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皮划艇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运动。
5.(2018?张家界)足球场上,守门员将球扑出禁区,说明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小莉在橡皮泥上印上漂亮的指印,说明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形状 。
【解答】解:守门员将球扑出禁区,改变了足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小莉在橡皮泥上印上漂亮的指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6.(2018?长春)2018俄罗斯世界杯足球比赛中,球员将飞来的足球顶进球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以飞行的足球为参照物,球门是 运动 的。
【解答】解:
(1)球员将飞来的足球顶进球门,足球在力的作用下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以飞行的足球为参照物,足球和球门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则球门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运动。
7.(2018?绥化)如图所示,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的过程中,施力物体是 运动员 。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
变物体的 形状 。
【解答】解:
运动员起跳时,用力向下踏跳板,对跳板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是由运动员施加给跳板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
跳板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运动员;形状。
8.(2018?怀化)拉弓射箭的过程中,弓被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松手后箭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解答】解: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在拉力的作用下弓变弯了;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放手后弓对箭产生了力的作用将箭向前推出。
故答案为:形状;运动状态。
9.(2018?白银)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 运动状态 。
【解答】解: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是由于手给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水会给手一个向前的力;即手和水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相互的;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