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课件49PPT+练习):酸和碱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课件49PPT+练习):酸和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2-04 09:01:58

文档简介

酸和碱
1.(2018·雅安中考)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
A.血浆7.35-7.45 B.胆汁7.1-7.3
C.胃液0.9-1.5 D.胰液7.5-8.0
2.(2018 ·广州中考 )下列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
A.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
B.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氧化钙与水反应
D.铝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3.(2018·杭州余杭模拟)25 ℃时,向20 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b→c的变化过程中溶液的酸性越来越强
B.d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 NaOH
C.向a点对应的溶液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D.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应该也为30%
4. (2018·杭州上城模拟)工业盐酸因混有少量FeCl3常显黄色,现将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该盐酸中,直至过量,下列各量与图像对应的是( )
参考答案
1.C 2.B 3.B 4.A
课件49张PPT。 酸和碱考点一一 酸
例1(2017·嘉兴中考)在拓展性课程活动中,小明利用以下常见物品验证酸的一些性质:白醋(含3%的醋酸)、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CaO)、鸡蛋壳、牵牛花汁液、铁钉、苏打(碳酸钠)。【查阅资料】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
液中显紫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
【实验过程】
(1)在鸡蛋壳上滴加白醋,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鸡蛋壳中一定含有 _____(用离
子符号表示)。CO32-(2)小明知道酸能够与铁发生反应产生氢气,但当他将足量
的白醋加入放有铁钉的容器中,没有看到明显的气泡产生。
小明很疑惑,于是提出猜想:气泡不明显可能与酸的浓度有
关。 要验证与酸的浓度有关,应选择下列试剂中的___(填编
号)。
A.3%的盐酸 B.5%的醋酸 C.5%的盐酸 B(3)小明利用已有物品还想验证酸与碱的反应,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滴加白醋【评价反思】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事物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科学。
【思路点拨】(1)根据酸能够与碳酸根离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2)根据控制变量法选择试剂;(3)根据指示剂的变色及实验的目的分析。(1)盐酸与氯化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后者的水溶液,是混合物。
(2)若用浓硫酸作为气体干燥剂,被干燥的气体必须不跟浓硫酸发生反应,如H2、O2、CO2、CO等可用浓硫酸干燥,但NH3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3)通常可利用盐酸或硫酸的特点,及与其他物质反应现象的差异检测两者。1.(2018·重庆中考)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
(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
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B2.(2018·北京中考)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D红色溶液变为无色Cu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后,故不与稀盐酸反应3.(2018·济宁中考)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利用图Ⅰ装置将足量的盐酸加入到10.0 g水垢中。随反应进行,装置C质量的变化如图Ⅱ所示。请回答:(1)向图Ⅰ装置A中不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水垢中含有其他成分,请根据图
Ⅱ数据计算:
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______,水垢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
数是 ______(不要求计算过程,精确到0.1)。将装置A、B中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入C装置,减小误差7.5 g25.0%(3)若考虑盐酸的挥发,会造成水垢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
测量结果 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增大考点二 碱
例2小金通过图示装置验证CO2 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推注
射器活塞向充满CO2 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20%的NaOH溶液,振
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CaCl2外,
还存在的溶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CaCl2溶液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且集气瓶中出现白色沉淀NaCl、NaOH、Ca(OH)2【思路点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左侧集气瓶中的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后氯化钙溶液进入左侧集气瓶,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因为氢氧化钠是过量的,所以左侧集气瓶中除了有氯化钙,还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洗气装置的作用及其常用试剂
(1)吸收气体:
①吸收水蒸气:用浓硫酸或无水硫酸铜或碱石灰。
②吸收CO2: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碱石灰。
③吸收HCl: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或浓碳酸氢钠溶液。
④吸收CO2中的HCl:用碳酸氢钠溶液。 (2)检验气体:
①检验水蒸气:用无水硫酸铜。
②检验CO2:用澄清石灰水。
③检验HCl:用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变质的考点
(1)NaOH变质的原因:2NaOH+CO2===Na2CO3+H2O。
(2)确定NaOH是否变质的方法。(3)确定NaOH变质程度的方案。4.(2018·重庆中考)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试
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粒子是
( )
A.H+ B.OH- C.H2O D.HB5.(2018 ·广州中考)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B.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D.2 mL氢氧化钾溶液与1 mL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A6.(2018·陕西中考)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及步骤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步骤】
Ⅰ.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A中的锥形瓶。
Ⅱ.打开K1,观察到C中部分红色溶液沿导管倒吸入A,片刻后回流停止。
Ⅲ.打开K2,观察到B中溶液倒吸入A、C中,液面稳定后观察到A中溶液仍为红色,C中溶液变为无色。同学们对相关问题分组展开如下探究。 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向溶液中引入OH-,对NaOH的检验产生干扰≤(或<或=)【反思交流】(1)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证明了NaOH能与稀
盐酸、CO2 发生反应;A中溶液里一定还存在NaCl。写出
NaOH与CO2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 【实验步骤】中的现象_____(填“能”或“不能”)证
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2NaOH +CO2===Na2CO3+H2O不能【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
物质生成或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证明反
应发生了。某种反应物消失(或减少)考点三 酸碱性和酸碱度
例3 猪肉的新鲜度可以通过测定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下表: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强弱的变化为( )
A.变强 B.变弱
C.不变 D.无法确定
【思路点拨】pH<7时,溶液显酸性,pH越大,酸性越弱;pH>7时,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与强。B7.(2018·扬州中考)下列物质显酸性的是( )
A.食盐水 B.食醋
C.蔗糖溶液 D.肥皂水B8.(2018·宜昌中考)用pH计测得一些物质的pH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
B.牛奶比西瓜汁的酸性强
C.炉具清洁剂可除水垢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D9.(2018·枣庄中考)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
会引起痛痛病。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的pH有紧
密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
水稻对镉吸收率的是( )
A.氯化钾
B.烧碱
C.熟石灰
D.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C考点四 中和反应
(详见实验高分突破)实验 中和反应(以NaOH与HCl反应为例)例 (2018·宁波中考)向盛有20 g 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思路点拨】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20 g×10% x×7.3%

x=25 g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质量为20 g+25 g=45 g。A选项对应
关系不正确,B选项对应关系正确;由计算可知,恰好完全
反应时消耗盐酸质量是25 g,此时pH=7,向氢氧化钠溶液
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的pH由大变小,C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1.(2017·杭州中考)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
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 ”“ ”“ ”“ ”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表示氯离子
B. 表示钠离子
C. 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
D.此反应的实质是 和 结合成水分子2.(2018·雅安中考)如图为“胃酸完全抑制剂”的标签。
【药品名称】胃酸完全抑制剂
【主要成分】每片内含碳酸钙800 mg,氢氧化镁116 mg。
【适应症】用于胃酸过多、消化不良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片,每日2次。(1)“胃酸完全抑制剂”主要成分中属于碱的物质是
_______(写化学式)。
(2)服用“胃酸完全抑制剂”后在胃内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
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Mg(OH)2CaCO3+2HCl===CaCl2+H2O+CO2↑、Mg(OH)2+2HCl===MgCl2+2H2O3.(2016·丽水中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科学课堂的精髓,借助科学实验现象如溶液颜色变化、沉淀的产生或气体逸出等,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化学反应是否发生。(1)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可以直接观察现象来确认。如
图甲,实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出现,
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铜能发生化学反应。蓝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2)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借助酸
碱指示剂使反应现象外显可见。如图乙,通过观察 _______
_______________现象,证明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
化学反应。本实验选用无色酚酞试液比选用紫色石蕊试液
更合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酚酞变色时更容易观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