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
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分组讨论:用史实说明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
答案:(1)1941年,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跟基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2)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府、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3)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在反“扫荡”总,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4)同时,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活动。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一.全民坚持抗战
1.打击倒退势力
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后,日本的侵华政策有哪些变化?
日本
日本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付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导致
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汪精卫在南京伪国民政府成立仪式上
周恩来为皖南事变挽词
皖南事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939年周恩来、叶挺、陈毅、粟裕在新四军皖南军部
新四军副军长项英
思考: “皖南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
①维护了抗战大局
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刊登“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抗议国民党制造的反共暴行。共产党的正义立场,得到了各界人士、民主党派的同情和支持……蒋介石在第二届参政会上公开表示“以后再亦决无剿共的军事”。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
②扩大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提高了在全国的政治地位
中国共产党在打击倒退势力后,又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1943年秋天,中央机关在枣园的书记处礼堂举行了纺线比赛。
王震率359旅南泥湾开荒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2.全民族抗战
国民党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张自忠
左权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二.中共七大
1945年4月
陕西延安
①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八年抗战经验;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党的政治路线
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
中国七大代表们步入会场
中国七大会场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朱德作军事讲话
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向。
意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为什么说中共七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是指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形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是为中国抗日战争和新民主民主革命的胜利指明了道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毛泽东思想:
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
陕西延安
毛泽东作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确定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
选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团结、胜利的大会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时间
地点
1945年4月,德国法西斯希特勒自杀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捷报频传,德国在欧洲战场处于劣势,败局已定。
1943年9月,意大利法西斯宣布投降。
一、国际反法西斯的国际形势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2、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节节败退,陷入困境;
太平洋战场
美国 日本 意义
进攻菲律宾(1944.10-1945.7) 伤亡6.2万人,损失军舰17艘 伤亡和被俘达45万人;损失军舰68艘 日本几乎丧失了远洋作战的能力
冲绳岛海战
(1945.3-1945.6.23 ) 伤亡7万多人,损失了763架飞机和36艘舰艇 死亡9万多人,被俘约7 400人;损失了7 830架飞机和16艘舰艇 打开了通往日本本土的门户
遭原子弹袭击后的广岛
3、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一枚原子弹。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
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
苏联红军向东北兴安岭地区的日军发动进攻
苏联红军的坦克部队向日本关东军进攻
八路军解放山海关
八路军收复石家庄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1945年10月25日 台湾光复(受降仪式)
中国军民伤亡 3500多万人
间接经济损失 5000多亿美元
直接经济损失 1000多亿美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上
海
重庆
北平
台湾
人们从各个角落涌出
向街上奔走
向广场奔走
……
笑呀!叫呀!
奔呀!跳呀!
舞蹈呀!拥抱呀!
——艾青《人民的狂欢节》于延安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伟大意义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
“苏武”“蒋干”“毛遂”“共工”。
请尝试着猜一下!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根据所给图片思考:抗日战争的意义何在?
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
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苏联对日宣战并进攻东北的日军
中国抗日军民展开大规模返攻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1.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3.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中国战区接受日本投降的会场
①国内: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材料一:“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材料二:“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丘吉尔
材料三:“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斯大林
②国际: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发起国和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③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
④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思考:中国抗日战争中有何精神值得学习?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传承光荣的历史呼唤伟大的精神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2015年9月3日,我国政府为什么要举行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组织的阅兵盛典。
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习近平
日本大肆美化日本侵略战争,歪曲侵华历史,宣传中日历次战争责任都在中国,大肆煽动对中国的仇恨;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否定慰安妇事件等等,作为当代中学生,谈谈你的认识。
如何正确对待日本侵华问题,是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日本只有正视历史,正确对待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从中吸取教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才能使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拓展延伸】
学习了本课,我们感叹抗日英雄的无畏,感叹中华民族儿女为摆脱列强的侵略而前仆后继。那我们从抗战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课堂小结
时间:1945年4月
内容:总结经验、制定路线、选举领导机关、确立毛泽东思想
抗日战争的胜利
打击国民党退步活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意义: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指明了方向
全民抗战
抗战胜利的原因
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1.中国领导的抗日武装日益壮大,中国局部反攻是在( D )
A.1938年 B.1940年 C.1943年 D.1944年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以下哪一次会议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八七会议
3.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不断奋斗。下列哪一事件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 )
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 B.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C.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D.台儿庄战役
4.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前,国际条件虽然不利,但仍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
A.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B.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
C.中国抗战的正义性 D.日本的战略失误
5. “如今的南泥湾,与呀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歌曲《南泥湾》反映的是( B )
A.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B.抗日根据地开展的大生产运动
C.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民主选举制度
D.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些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
──罗斯福
结合材料,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提示: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回答)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的耻辱,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国际意义: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