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
基础知识:1.了解人类对地球是球体形状的认识过程,会用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知道地球仪是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模型;2.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能准确区分经纬线,理解经纬线的特点;3.学会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正确判读经度和纬度,初步认识经纬网。
?
基本技能:1.能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能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2.?能够运用观察、对比等方法在地球仪上探究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3.能利用经纬网给任何地点定位。
?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人类为摸索地球的形状而经过的漫长、艰苦的探索和实践,接受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的品质;2.通过探究活动以及小组学习,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助的习惯。
?
【教学重点】
?
1.用数字说明地球的大小等。
?
2.了解经纬线、经纬度的定义,能够准确区分经纬线和经纬度。
?
3.?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了解经纬网定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
【教学难点】
?
1.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制作地球仪等。
?
2.掌握经纬线线、经纬度的特点、分布和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
3.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讨论法、小组活动教学等。
?
【教学课时】共4课时
?
【教学过程】
?
第三课时
?
导入:
?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仪上的纬线和纬度,我们知道,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人们利用不同的纬度来区分这些纬线,通过纬度的大小来认识纬线在地球上的位置,那么,人们是如何来区分地球仪上的经线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沿袭学习纬线和纬度的方法来认识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经度的有关特点。?
?
一、认识经线
?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地球仪上这些连接南极和北极的大圆弧线吧,看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分布规律。
?
活动:
?
要求学生:
?
1.每四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派一位女生领一个地球仪并负责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写在地球仪的包装盒上。
?
2.每组分发一根绳子,绳子的长短稍长于地球仪周长,自己准备直尺,量算比较长度。
?
3.老师要求观察地球仪时才能动,其余时间地球仪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
多媒体展示问题:
?
1.经线的定义,仿照对纬线的描述,用自己的话提炼出要点。
?
2.经线的形状?
?
3.经线长度及变化?
?
4.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经线?经线指示的方向?
?
学生:分小组活动、讨论等。
?
教师引导:纬线是圆的。所以,用手指沿着任意一条纬线走一圈,发现是光滑的,没有阻挡的。同样,用手指沿着任意一条经线走一圈,感觉一下。
?
教师引导:如果不能连贯的绕着地球走一圈,你还能说经线是圆的吗?
?
教师总结:因为在南北极点不连贯,所以我们说经线是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了一个大圆。
?
过渡:第3、4个问题,同学们的讨论结果是什么?
?
提炼要点:一边听同学们的回答,一边完善附表(板书。)
?
?
教师启发提问:为什么说经线指示南北呢?
?
教师点拨:同学们不仅理解了纬线的特点,还能迁移应用到经线上,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我们区分经纬线,了解各自特点,并体会了经纬线在图上和地球仪上的区别,知道了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纬线,那么这么多经纬线如何区分呢?这是下节课讨论的内容。?
?
学生:活动、讨论3-5分钟,交流收获:
?
师生互动:老师可巡视,指导学生如何用绳子和直尺对比量算经线长度。
?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收获:
?
1.经线是:垂纬线、连两极。
?
2.意见不统一。有的说是圆,有的说半圆。
?
学生:体验(用手指沿着经线走不光滑,在南北极点被地轴挡一下),谈感受。
?
学生:不能
?
学生回答:
?
3.经线等长。
?
4.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
学生迁移应用:因为顺着经线走,是往南或者北走。
?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从赤道上经度的排列分析其特点。
?
呈转:通过刚才的讨论学习和练习,我们知道了地球仪上纬度的分布特点和规律,接下来,我们用类似的方法来看看地球仪上经度的分布特点和规律又是怎样的。???
?
学生:听教师讲述,思考、体会。
?
师生互动: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观察,注意提醒学生如何在地球仪的正确位置找到经度的数值。
?
学生:观察讨论(学生可能会存在问题,在地球仪上找不到经度,或者很盲目,因为地球仪上信息太多。)
?
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找到经度在地球仪上标注的位置(经度标在赤道上,纬度标在180度经线上)。
?
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到0°纬线即赤道的具体位置,回答问题。
?
二、认识经度
?
教师承转:和前面我们认识了地球仪上的纬度的分布特点一样,我们还是通过一个活动来认识地球上区分经线的经度的划分规律。
?
活动安排:
?
1.每四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派一位女生领一个地球仪并负责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写在地球仪的包装盒上。
?
2.按老师要求共同观察地球仪,其余时间地球仪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
3.仔细阅读地球仪上不同经线上标注的经度度数,看看经度的划分有什么规律(提醒学生在地球仪正确位置去查看到经度的标注)。
?
学生:活动、讨论等。
?
学生:发言等。
?
讲述:与纬度相似,地球仪上的经线也有无数条,为了区别不同的经线,人们也给它们标定了度数,这就是经度。
?
提问:同样的道理,经度的起点也是0°,那么,0°经线在哪儿?它是一条怎样的特殊经线呢?
?
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到0°经线具体位置,回答问题。
?
归纳总结:0?经线是地球上计算经度的起算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这是一条人为造就的特殊经线,请大家通过资料来了解这条特殊的经线:打开教材p8,阅读材料图1.10“格林尼治0°经线”,请一位同学来读《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
?
学生:听讲,思考。
?
学生:读资料,其他同学思考、理解。
?
活动:确定了赤道是0°经线,那么,其它的经线度数又是如何标定的?经度是如何变化的?最大的经度是多少?在什么地方?等等,让我们继续观察地球仪,找出这些规律吧。
?
归纳总结:从地球仪上我们可以得出有关经度的分布规律:
?
1.经线的度数范围是0?-180?,本初子午线为0°,本初子午线对面经线是180°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经线圈;
?
2.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方向逐渐递增,一直到最大的180°经线(东西向的经线重合)。
?
提问:从经度的分布中我们发现,除了0°和180°外,其余的经度也都有两个数值,又该如何来区分呢?
?
归纳总结: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为东经,以西称为西经,人们同样利用英文“东”“西”的单词首字母“E”和“W”作为代号,分别表示东经(度)和西经(度)。
?
练习:例如,北京大概是经度是东经116度,用数字和字母该如何表示呢?(116°E或E116°均可以)
?
拓展: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练习写几个经度。
?
东经30度,东经90度、东经150度、西经30度、西经60度、西经90度。
?
活动:大家在地球仪上分别找到以上六条经线,东经的用红色窄绺贴纸贴,西经的用蓝色贴纸贴。
?
提问:同学观察贴纸分布有什么特点?相对两条经线的度数和是多少?
?
教师总结:大家发现一条很重要的规律,两条东西经相反、和为180度的经线共同组成一个经线圈。
?
过渡:当然,这样的经线圈有无数个,它们构成一个大圆,可以将地球仪一分为二,成为两个均等的半球,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经纬线是如何将地球分为不同的两个半球的。????师生互动:教师提出有关经度的一系列问题,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
?
学生:回答,说明自己的看法等。
?
师生互动:提示学生回顾在赤道上移动的方向问题,进一步思考能否用东西向来区别经度,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
学生:自己在纸上试着用符号写出来。
?
师生互动:可以请同学在黑板上写出来,教师进行指导、评价。
?
学生:在笔记本上动手画纬线。
?
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时间在2分钟左右)
?
学生:发现这六条经线组成了三个圆。相对两个半圆的经度之和是180度。
?
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一起“找找另一半”经度:请一位同学随口说一条经线,另一位同学配合给找找另一半?
?
学生:举手想试试,随机安排三到五组活动。各组比比准确率和反映速度。
?
三、半球的划分
?
提问:如果我们要利用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半,选择哪条纬线最合适?分开的半球分别叫什么半球好?
?
讲述: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以赤道为界,可以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
过渡:同样,如果要将地球用经线分为两半,又该选择哪条经线呢?分开的半球称什么半球?
?
讲述:通过分析、比较,人们最终选择了(20°W,160°E)所在的经线圈,作为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的界限,其原因是这样的划分将最少的陆地(国家等)一分为二,经线圈基本从海洋穿过,避免了将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不同的半球上而带来不便。???
?
学生:思考,在地球仪上比划。
?
师生互动: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地球南北半球的划分,学生观察等。
?
师生互动: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地球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观察,理解选择(20°W,160°E)所在的经线圈的原因。。
?
学生:听讲,记录等
?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地球仪上经纬度的分布和排列规律,还利用一些特殊的经纬线将地球划分为两个半球,这些地球仪上的经纬线还有哪些重要的功能呢,下节课让我们走进“经纬网”。??
?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预习有关经纬网的知识,学习在生活中的应用。
?
课堂小结:依据板书,总结、构建本课时的知识结构,提及下一课时的相关内容。
?
板书设计
?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
五、经线和经度
?
1.经线的特点和分布
?
?
2.经度的划分:
?
六、半球划分:
?
1.南北半球划分界限:赤道(0°纬线)
?
2.东西半球划分界限:(20°W、160°E)经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