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上第13课 五四运动(25张PP)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八年上第13课 五四运动(25张PP)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04 08:3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 第 四 单 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 五四运动走进五四 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它与什么事有关?又是什么时候把它定为“青年节”的呢?1、知道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与直接原因。
2、了解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3、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并归纳其历史意义。
4、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和伟大的历史意义。难点:体会五四精神,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族革
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图说五四
1、中日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2、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2、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国际:
国内:思考:
中国以什么身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人对巴黎和会抱着怎样的希望?战胜国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NO!!!
巴黎和会如何解决山东问题?这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思考:弱国无外交。落后就会挨打。 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巴黎和会会场第一阶段——前期
北京学生集会、游行、示威五四运动的过程1919年5月4日时间:中心:
主力:
方式: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反帝反封建最能
反映
五四
运动
的性
质天安门东 交 民 巷外 国 使 馆 区赵家楼曹汝霖住宅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阶级
方式:“三罢”斗争(罢工、罢市、罢课)第二阶段——后期(五四运动的扩大) 时间:1919年6月5日 对比五四运动第二阶段和第一阶段有那些变化?说明了什么?5月4日6月5日北京上海学生
(先锋)工人
(主力军)遭到镇压初步胜利五四运动结果: 初步获胜的表现是什么?这次运动口号的哪些要求实现了?获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初步获胜 实现: 表现: 主要原因: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拒绝签字。内惩国贼、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毛泽东选集》思考:新姿态指的是什么?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的性质感悟五四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彻底、
不妥协
无产阶级广泛
马克思主义
共产
主义反帝反封建质疑:
五四运动的“新”姿态“新”在哪?新精神、新领导、新基础、新思想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弘扬五四 五四精神核心:
其它精神:爱国
进步、民主、科学、
追求真理、勇于探索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发扬五四爱国精神 分小组,写标语、口号,当代中国人该如何在和平年代弘扬爱国精神?(以不同的身份:学生、百姓等等,也可从社会、国家、国际的角度)小组活动第一阶段:学生(先锋)五四运动国际:中日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19年5月4日第二阶段:工人(主力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课堂小结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国内: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经过时间:导火线:背景意义:五四精神爱国课堂练习2、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因素是( )
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
C、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并领导
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醒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
A、领导阶级不同 B、指导思想不同
C、所处时代不同 D、革命前途不同AB作业布置:
以《青年学生如何在和平年代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论文。《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我们是五月的花海, 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 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 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 我们开创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