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上 第16课 三国鼎立(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上 第16课 三国鼎立(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04 08:0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三国鼎立第16课官 渡 之 战
赤 壁 之 战
三 国 鼎 立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识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时间、地点、结果,三国的建立,三国经济概况;
2、分析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
3、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学习目标第16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背景:第16课 三国鼎立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经济上:
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曹操像 第16课 三国鼎立军事上: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为以后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一、官渡之战公元200年曹操胜利结果:交战双方: 时间:袁绍和曹操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意义:以少胜多 特点:第16课 三国鼎立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匈 奴刘璋刘表袁术张鲁袁绍曹操第16课 三国鼎立袁绍曹操曹操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之后彻底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长期以来的割据战乱局面。第16课 三国鼎立 二、赤壁之战背景:曹操统一北方,
孙刘势力有所发展。第16课 三国鼎立 二、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失败退回北方结果:交战双方: 时间:曹操和孙刘联军意义:以少胜多 特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第16课 三国鼎立曹刘孙孙刘联军
不足五万刘刘20万大军刘刘208年
赤壁之战1、三国建立的背景: 三、三国鼎立1.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2.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四川、云贵地区:
3.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
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第16课 三国鼎立2、魏、蜀、吴三国的建立 三、三国鼎立220年洛阳曹丕221年成都刘备222年建业孙权第16课 三国鼎立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第16课 三国鼎立3、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 三、三国鼎立魏国建立之后,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1)魏国经济的发展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第18课 三国鼎立(2)吴国经济的发展3、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1.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2.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孙权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3)蜀国经济的发展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的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3、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第16课 三国鼎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刘备孙权联合抗曹 赤壁之战 ( 208年)魏蜀吴本课小结小结:一种局面:
两大战役:
三国鼎立:
四个人物:
五个时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