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 第五单元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某校九年级学生整理历史笔记时写出了这几个关键词:国民党一大、黃埔军校、叶挺独立团。据此推断该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分析】本题以学生整理历史笔记为切入点,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战争,蒋介石人总司令,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北伐的先锋,首先开赴湖南、湖北战场。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猛攻武昌城,为其所在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以上内容都是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
故选:C。
2.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于1914年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这与封建帝制已无多少差别,体现辛亥革命成果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破坏。上述材料中辛亥革命成果遭到破坏的时间是( )
A.民国元年 B.民国二年 C.民国三年 D.民国四年
【分析】本题考查了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注意题目强调的时间。
【解答】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同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由袁世凯继任。就任后,袁世凯于1914年修订《总统选举法》,不但自己可以终身担任总统,还可以由他的子孙继任,这与封建帝制已无多少差别,体现辛亥革命成果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破坏,“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上述材料中,“辛亥革命成果”遭到破坏的时间是民国三年。题目给出的时间为1914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4﹣1912+1=3.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加上这个1。
故选:C。
3.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的“铭记光辉历史,开创强军伟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开篇的场景雕塑为《井冈山会师》。此举主要说明井冈山会师( )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建立了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解答】题目所给内容反映的是主要说明井冈山会师建立了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井冈山道路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故选:D。
4.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分化为几个势力强大的派系,其中张作霖所在的派系名称是( )
A.奉系 B.直系 C.皖系 D.滇系
【分析】本题以北洋军阀集团分化为几个势力强大的派系为依托,考查奉系军阀。
【解答】北洋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分化为皖、奉、直三个派系。皖系军阀,主要首领是段祺瑞,掌握北洋军阀政府实权,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靠日本支持和扶植。直系军阀,主要首领是冯国璋,其后为曹锟、吴佩孚。主要势力在直隶(今河北)、湖北、江苏、江西等省,由英、美两国扶植。奉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控制东北三省,依靠日本支持和扶植。A符合题意。
故选:A。
5.北洋军阀皖系的头目是( )
A.段祺瑞 B.冯国璋 C.张作霖 D.陆荣廷
【分析】本题考查皖系军阀。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北洋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分化为皖、奉、直三个派系。皖系军阀,主要首领是段祺瑞,掌握北洋军阀政府实权,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靠日本支持和扶植。直系军阀,主要首领是冯国璋,其后为曹锟、吴佩孚。主要势力在直隶(今河北)、湖北、江苏、江西等省,由英、美两国扶植。奉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控制东北三省,依靠日本支持和扶植。A符合题意。
故选:A。
6.辛亥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先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以“拥护共和”的高调骗取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信任和妥协,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继而玩弄权术逼迫南京临时政府北迁,攫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打着中华民国的招牌,以北京为首都建立起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可见,袁世凯能够建立起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外部因素是( )
A.北洋军阀实力强大 B.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C.善于玩弄政治手腕 D.国内反动势力的强大
【分析】本题考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建立。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关键信息“辛亥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先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以‘拥护共和’的高调骗取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信任和妥协……”可知,袁世凯能够建立起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外部因素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在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下,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从此进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
故选:B。
7.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孙中山的号召得到全国响应
D.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
【分析】本题以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依托,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
【解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在开历史的倒车,逆历史潮流而动,违背民意,必定会被推翻。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B。
8.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是( )
A.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卖国与复辟不得人心
B.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C.护国运动迅速发展
D.帝国主义放弃对袁的支持
【分析】本题以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为切入点,考查北洋政府的统治。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是卖国与复辟不得人心,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在开历史的倒车,逆历史潮流而动,违背民意,必定会被推翻。因此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独裁和复辟不得人心。
故选:A。
9.“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出自下列哪部文献( )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革命军》
【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切入,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进行思考。
【解答】联系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故选:B。
10.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下列军阀中,控制着北京政府的是( )
A.直系冯国璋 B.奉系张作霖 C.皖系段祺瑞 D.桂系陆荣廷
【分析】本题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依托,考查北洋军阀的知识点。
【解答】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在帝国主义各国的分别收买和互相争夺下,分裂成几个派系,其中主要是直、皖、奉三系。皖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控制北京政权。
故选:C。
11.“国民党人被迫应战,他们一开始就不能统一行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袁世凯以江西、南京为进攻重点……,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材料表明二次革命被镇压的原因是( )
A.国民党力量涣散 B.列强干涉
C.国民党力量强 D.脱离人民群众
【分析】本题考查二次革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国民党人被迫应战,他们一开始就不能统一行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可知,二次革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国民党缺乏统一领导、力量涣散。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1913年,改组国民党,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袁世凯借此以武力镇压国民党。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镇压。
故选:A。
12.“二次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
A.缺乏思想准备
B.军事指挥失误
C.没有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D.国民党力量涣散缺乏统一指挥
【分析】本题考查二次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为了建立独裁统治,袁世凯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1913年,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袁世凯借此以武力镇压国民党。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镇压。二次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是国民党力量涣散、缺乏统一指挥。
故选:D。
13.蒋廷黻所著的《中国近代史》一书指出:“他不过是我国旧环境产生的一个超等大政客。在他的任内,他借了一批大外债,用暗杀的手段除了他的大政敌宋教仁,扩充了北洋军队的势力,与日本订了民国4年的条约,最后听了一群小人的话,幻想称帝。”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
A.黎元洪 B.宣统帝 C.袁世凯 D.张作霖
【分析】该题考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解答】根据材料二可知他是袁世凯。1912年孙中山成立中华民族园,这一年是中华民国元年,所以“民国4年”是公元纪年的1915年,这一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故选:C。
14.北洋军阀分裂割据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没有统一的国家军队
B.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
C.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失去总头领,北洋军阀群龙无首,大小军阀各霸一方连年争战,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从而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其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是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
故选:D。
15.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侧一有关,其中与建军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南昌起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解答】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8月1日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题干中与建军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南昌起义。
故选:D。
16.在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江苏、江西、湖北一带的军阀是( )
A.滇系军阀 B.直系军阀 C.皖系军阀 D.奉系军阀
【分析】本题考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注意掌握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的相关知识。
【解答】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时期,直系以英美为靠山,控制着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江西、湖北及直隶等省。
故选:B。
17.下列史实与袁世凯有关的是( )
①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②加强北洋军阀的实力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改国号为“中华帝国”,恢复帝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注意掌握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的相关知识。
【解答】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解散国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05 年袁世凯逐步建成了北洋六镇,北洋军在袁世凯的带领下,成为清末最具实战能力的新式部队;1915年底,袁世凯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准备元旦登基,年号“洪宪”,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故选:A。
1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宪法》
【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答】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美国1787年宪法为蓝本,确定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掌握行政实权,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权利,防止独裁,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等自由,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人人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B符合题意。
故选:B。
19.“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的檄文”此文中的“民贼”指的是( )
A.李鸿章 B.袁世凯 C.李烈钧 D.段祺瑞
【分析】本题以孙中山的檄文为依托,考查护国战争。
【解答】“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的檄文”此文中的“民贼”指的是袁世凯。1915年底,袁世凯准备元旦登极,复辟帝制。孙中山发表了《讨袁宣言》,“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爱国之豪杰共图之。”号召人民起来打倒中华民国的叛徒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度。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护国战争爆发。1916年3月,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之下被迫宣布取消。6月,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故选:B。
20.你认为下列哪些措施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清帝必须退位
③临时大总统在南京就职
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限制袁世凯权力的措施。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③临时大总统在南京就职、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②清帝必须退位是为了推翻封建帝制,不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故选:D。
21.中国近代史上,有个仅仅做了83天皇帝的人,就在亿万人民唾骂声讨中被迫下台,根本原因是( )
A.护国军力量强大 B.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C.北洋军阀内部涣散 D.帝国主义不支持袁世凯
【分析】本题以仅仅做了83天皇帝的人,就在亿万人民唾骂声讨中被迫下台“”为依托,考查袁世凯复辟帝制。
【解答】中国近代史上,有个仅仅做了83天皇帝的人,就在亿万人民唾骂声讨中被迫下台,指的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根本原因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在开历史的倒车,逆历史潮流而动,违背民意,必定会被推翻。
故选:B。
22.它的签订是袁世凯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而以国家利益为代价争取日本支持的结果,条约使我国丧失了大量权益,同时也为袁世凯的倒台埋下了伏笔。“它”是(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中华民国约法》 D.“二十一条”
【分析】本题以“二十一条”的评述为依托,考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解答】“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为了扩大侵略权益,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为了把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于1915年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为了复辟帝制,寻求日本支持,袁世凯主动接受“二十一条”,“二十一条”的签订是袁世凯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而以国家利益为代价争取日本支持的结果,条约使我国丧失了大量权益,同时也为袁世凯的倒台埋下了伏笔。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材料题
23.在实践中前行,在反思中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后,毛 泽东等人发动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1)指出材料一中紧急会议上确定的方针,并说明武装暴动受挫后毛泽东所作出的战略转变。
材料二: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先后攻占茶陵、遂川、宁冈等地,建立县区乡工农兵政府。各级政府先后没收土豪的一切土地,发动群众开展分田运动。边界建立了赤卫队、暴动队、独立团等地方武装。
﹣﹣摘编自杨河主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读本》
(2)根据材料二,提炼井冈山斗争实践为“革命之路”的探索提供的经验。
材料三:1928 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摘编自石崇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等
(3)综合三则材料,分析这条新道路是如何开辟的?并指出开辟的目的。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八七会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开辟过程。
【解答】(1)据材料一内容“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可知,材料一中召开的紧急会议是八七会议,会上确定的方针是“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据“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可知,武装暴动受挫后毛泽东所作出的战略转变是放弃攻打城市,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2)据材料二“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先后攻占茶陵、遂川、宁冈等地,建立县区乡工农兵政府。各级政府先后没收土豪的一切土地,发动群众开展分田运动。边界建立了赤卫队、暴动队、独立团等地方武装。”可知,井冈山斗争实践为“革命之路”的探索提供的经验有:建立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
(3)据材料三“1928 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并综合三则材料可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不断实践中开辟的革命新道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解放是这条新道路维护开辟的目的。
故答案为:
(1)“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放弃攻打城市,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
(2)建立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
(3)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不断实践中开辟了革命新道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解放。
24.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素尔兹?伯里的笔下,长征是“前所未有”的事;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诗中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并写出“远征”的起止时间。请回答“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红军“远征”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韩国媒体对中国电视剧《长征》的评论:“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制造的奇迹,不理解长征精神,就不能理解中国,就无法同中国进行充分的交流。”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什么是长征精神?
材料三:八十多年前,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党渡过了幼年时期,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附会议会址图)
(3)“这次会议”是指 遵义会议 。为什么说这次会议是“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分析】本题以文字材料和图片为切入点,考查长征和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
【解答】(1)(1)红军长征的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4年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奋战一年,未能打退敌人的围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后,红军被迫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不妥协的革命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英勇无畏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
(3)依据所学知识,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故答案为:
(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1936年;会宁会师;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分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判行为时,得以动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第十五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第十八条:在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第二十一条:在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百官。第二十三条:在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全国陆海军。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第四十四条: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第四十九条:参议院应大总统之咨询,审议重要政务。
﹣﹣《中华民国约法》
(1)根据材料一,《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是什么?这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一,《临时约法》对防止袁世凯专权有何规定?
(3)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民国约法》对大总统权限的规定。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分别是什么性质的法律文件?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
【分析】本题以两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北洋军阀封建统治,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解答】(1)据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分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判行为时,得以动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是规定了“主权在民”的立国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制度,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体。《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合理性,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临时约法》对防止袁世凯专权的规定有,规定临时大总统在国务员辅佐下行使行政权,参议院有弹劾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3)据材料“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第十五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第十八条:在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第二十一条:在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百官。第二十三条:在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全国陆海军。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第四十四条: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第四十九条:参议院应大总统之咨询,审议重要政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约法》对大总统权限的规定有,规定实行总统制,大总统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有成立立法院、公布法律、任免官吏、任命法官、统率军队等大权。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它体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和民主性。《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一手炮制的,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否定,它为袁世凯独裁提供了法律依据。
(5)结合所学知识,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有,帝国主义列强的破坏;中国反动旧势力过于强大;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等。
故答案为:
(1)原则和政体:规定了“主权在民”的立国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制度,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体。意义: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合理性,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
(2)规定临时大总统在国务员辅佐下行使行政权,参议院有弹劾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3)规定实行总统制,大总统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有成立立法院、公布法律、任免官吏、任命法官、统率军队等大权。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它体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和民主性。《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一手炮制的,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否定,它为袁世凯独裁提供了法律依据。
(5)帝国主义列强的破坏;中国反动旧势力过于强大;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等。
26.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某班学生准备开展以下专题活动,请你和他们共同参与
活动一
长征组歌(节选)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
(1)请为以上每幅图片配一句说明。要求:从以上《长征组歌》歌词中摘录原句。
图片A 猛打穷追夺泸定或铁索桥上显威风 图片B 雪山低头迎远客 图片C 草毯泥毡扎营盘
(2)上述图文材料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
活动二
为长征胜利80周年设计一枚纪念章,并对设计图案进行简要说明。设计要求:主题突出、思想性强。
纪念章
说明: 红五星:象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伟大意义和崇高精神。遵义会议会址:寓意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政治优势。雪山、草地:体现红军在长征中战胜利艰难困苦的自然环境,寓意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旗帜:象征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等长征部队及坚守南方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光芒:象征伟大胜利和崇高荣誉
【分析】本题以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某班学生准备开展以下专题活动为依托,综合考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解答】活动一:
(1)仔细观察图片、阅读“长征组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A:猛打穷追夺泸定或铁索桥上显威风;图片B:雪山低头迎远客;图片C:草毯泥毡扎营盘。
(2)仔细观察图片,上述图文材料体现的长征精神有艰苦奋斗,坚忍不拔,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活动二:为长征胜利80周年设计一枚纪念章,设计图案主题要突出、思想性强。如:
图片说明如下:红五星:象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伟大意义和崇高精神。遵义会议会址:寓意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政治优势。雪山、草地:体现红军在长征中战胜利艰难困苦的自然环境,寓意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旗帜:象征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等长征部队及坚守南方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光芒:象征伟大胜利和崇高荣誉。
故答案为:
活动一:
(1)A:猛打穷追夺泸定或铁索桥上显威风;B:雪山低头迎远客;C:草毯泥毡扎营盘。
(2)艰苦奋斗,坚忍不拔,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活动二:
说明:红五星:象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伟大意义和崇高精神。遵义会议会址:寓意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政治优势。雪山、草地:体现红军在长征中战胜利艰难困苦的自然环境,寓意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旗帜:象征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等长征部队及坚守南方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光芒:象征伟大胜利和崇高荣誉。
2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0年前,南昌城头一声枪响,宣告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历史充分证明:我们的人民军队不愧是听党指挥的英雄军队,不愧是忠心报国的英雄军队,不愧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英勇奋斗的英雄军队。
﹣﹣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习近平检阅部队重要讲话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一声枪响”指什么事件?依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的意义。
材料二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
(2)材料中“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探索这一“道路”代表人物?
(3)结合所学,请你简要写出对“铭记光辉历史,推进强国强军”认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昌起义和中国革命道路和相关知识,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由材料“90年前,南昌城头一声枪响,宣告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可知,“一声枪响”指南昌起义。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由材料“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可知,“正确革命道路”是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探索这一“道路”代表人物有毛泽东或朱德。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强大的人民军队是建设强大国家的保障。
故答案为:
(1)事件:南昌起义;意义:宣告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
(2)“正确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代表人物:毛泽东或朱德。(其它不得分)
(3)言之有理即可,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强大的人民军队是建设强大国家的保障。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某校九年级学生整理历史笔记时写出了这几个关键词:国民党一大、黃埔军校、叶挺独立团。据此推断该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2.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于1914年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这与封建帝制已无多少差别,体现辛亥革命成果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破坏。上述材料中辛亥革命成果遭到破坏的时间是( )
A.民国元年 B.民国二年 C.民国三年 D.民国四年
3.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的“铭记光辉历史,开创强军伟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开篇的场景雕塑为《井冈山会师》。此举主要说明井冈山会师( )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建立了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4.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分化为几个势力强大的派系,其中张作霖所在的派系名称是( )
A.奉系 B.直系 C.皖系 D.滇系
5.北洋军阀皖系的头目是( )
A.段祺瑞 B.冯国璋 C.张作霖 D.陆荣廷
6.辛亥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先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以“拥护共和”的高调骗取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信任和妥协,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继而玩弄权术逼迫南京临时政府北迁,攫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打着中华民国的招牌,以北京为首都建立起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可见,袁世凯能够建立起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外部因素是( )
A.北洋军阀实力强大 B.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C.善于玩弄政治手腕 D.国内反动势力的强大
7.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孙中山的号召得到全国响应
D.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
8.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是( )
A.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卖国与复辟不得人心
B.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C.护国运动迅速发展
D.帝国主义放弃对袁的支持
9.“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出自下列哪部文献( )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革命军》
10.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下列军阀中,控制着北京政府的是( )
A.直系冯国璋 B.奉系张作霖 C.皖系段祺瑞 D.桂系陆荣廷
11.“国民党人被迫应战,他们一开始就不能统一行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袁世凯以江西、南京为进攻重点……,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材料表明二次革命被镇压的原因是( )
A.国民党力量涣散 B.列强干涉
C.国民党力量强 D.脱离人民群众
12.“二次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
A.缺乏思想准备
B.军事指挥失误
C.没有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D.国民党力量涣散缺乏统一指挥
13.蒋廷黻所著的《中国近代史》一书指出:“他不过是我国旧环境产生的一个超等大政客。在他的任内,他借了一批大外债,用暗杀的手段除了他的大政敌宋教仁,扩充了北洋军队的势力,与日本订了民国4年的条约,最后听了一群小人的话,幻想称帝。”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
A.黎元洪 B.宣统帝 C.袁世凯 D.张作霖
14.北洋军阀分裂割据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没有统一的国家军队
B.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
C.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5.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侧一有关,其中与建军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南昌起义
16.在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江苏、江西、湖北一带的军阀是( )
A.滇系军阀 B.直系军阀 C.皖系军阀 D.奉系军阀
17.下列史实与袁世凯有关的是( )
①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②加强北洋军阀的实力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改国号为“中华帝国”,恢复帝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宪法》
19.“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的檄文”此文中的“民贼”指的是( )
A.李鸿章 B.袁世凯 C.李烈钧 D.段祺瑞
20.你认为下列哪些措施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清帝必须退位
③临时大总统在南京就职
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中国近代史上,有个仅仅做了83天皇帝的人,就在亿万人民唾骂声讨中被迫下台,根本原因是( )
A.护国军力量强大 B.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C.北洋军阀内部涣散 D.帝国主义不支持袁世凯
22.它的签订是袁世凯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而以国家利益为代价争取日本支持的结果,条约使我国丧失了大量权益,同时也为袁世凯的倒台埋下了伏笔。“它”是(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中华民国约法》 D.“二十一条”
二.材料题
23.在实践中前行,在反思中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后,毛 泽东等人发动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1)指出材料一中紧急会议上确定的方针,并说明武装暴动受挫后毛泽东所作出的战略转变。
材料二: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先后攻占茶陵、遂川、宁冈等地,建立县区乡工农兵政府。各级政府先后没收土豪的一切土地,发动群众开展分田运动。边界建立了赤卫队、暴动队、独立团等地方武装。
﹣﹣摘编自杨河主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读本》
(2)根据材料二,提炼井冈山斗争实践为“革命之路”的探索提供的经验。
材料三:1928 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摘编自石崇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等
(3)综合三则材料,分析这条新道路是如何开辟的?并指出开辟的目的。
24.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素尔兹?伯里的笔下,长征是“前所未有”的事;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诗中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并写出“远征”的起止时间。请回答“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红军“远征”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韩国媒体对中国电视剧《长征》的评论:“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制造的奇迹,不理解长征精神,就不能理解中国,就无法同中国进行充分的交流。”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什么是长征精神?
材料三:八十多年前,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党渡过了幼年时期,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附会议会址图)
(3)“这次会议”是指 。为什么说这次会议是“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分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判行为时,得以动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第十五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第十八条:在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第二十一条:在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百官。第二十三条:在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全国陆海军。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第四十四条: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第四十九条:参议院应大总统之咨询,审议重要政务。
﹣﹣《中华民国约法》
(1)根据材料一,《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是什么?这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一,《临时约法》对防止袁世凯专权有何规定?
(3)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民国约法》对大总统权限的规定。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分别是什么性质的法律文件?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
26.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某班学生准备开展以下专题活动,请你和他们共同参与
活动一
长征组歌(节选)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
(1)请为以上每幅图片配一句说明。要求:从以上《长征组歌》歌词中摘录原句。
图片A 图片B 图片C
(2)上述图文材料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
活动二
为长征胜利80周年设计一枚纪念章,并对设计图案进行简要说明。设计要求:主题突出、思想性强。
纪念章
说明:
2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0年前,南昌城头一声枪响,宣告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历史充分证明:我们的人民军队不愧是听党指挥的英雄军队,不愧是忠心报国的英雄军队,不愧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英勇奋斗的英雄军队。
﹣﹣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习近平检阅部队重要讲话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一声枪响”指什么事件?依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的意义。
材料二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
(2)材料中“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探索这一“道路”代表人物?
(3)结合所学,请你简要写出对“铭记光辉历史,推进强国强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