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教学方案
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第六组
教学主题:想象????????????????????
课时:共两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2.教材分析
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本课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影子”和“人”总是“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点,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非常符合儿童年龄特点。
3.学情分析??
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学生对此较感兴趣。本课教学注重从生活现象引入,在课堂中唤起儿童的生活体验,最后又由课堂延伸到课外,进行生活再实践。在游戏、活动中自主识字,增强识字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自主性,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11个生字,会写“在、后、我、好”4个生字,认识“犭、宀、女、月”四个偏旁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对“影子”现象的研究,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事物的兴趣。
评价任务
任务一:会认“影、前、后”等11个生字;会写“在、后、我、好”4个生字。
任务二:认识“犭、宀、女、月”四个偏旁。
任务三: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事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动态修改
环节一看图说话提示课题 活动一??1.??组织学生玩踩影子的游戏 学生能说出玩后的感受。
环节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活动一?老师朗读课文。 ???
活动二1、根据注音,读课文。2、小组交流,小伙伴间解决你感到有困难的问题。????3、反馈。 学生自读学生学会聆听,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欣赏。课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学习生字激发兴趣 活动一1.从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出要求认识的11个生字。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读。(完成目标一)2.老师向学生说出这些字的偏旁,学生认读、识记。(完成目标二) ????能认读本课生字,能说出字的偏旁。?(评价目标一、二)
活动二:学生质疑1.影子为什么会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在右?2.为什么说影子像条小黑狗?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读读书、或者利用教室四周的灯观察观察自己的影子)进行探究。(完成目标三) 交流汇报。(评价目标三)
活动三作业布置:抄写生字。
附:板书设计
5、影子
小黑狗?????????????跟着
??????????????????
??????????????????朋友???????????????陪着
5、《影子》教学方案
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第六组
教学主题:想象?????????????????????
课时:共两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2.教材分析
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本课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影子”和“人”总是“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点,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非常符合儿童年龄特点。
3.学情分析??
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学生对此较感兴趣。本课教学注重从生活现象引入,在课堂中唤起儿童的生活体验,最后又由课堂延伸到课外,进行生活再实践。在游戏、活动中自主识字,增强识字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自主性,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后、我、好”四个生字,认识笔画“斜勾”。
评价任务
任务一:让学生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任务二:学会“在、后、我、好”四个生字,认识笔画“斜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动态修改
环节一复习生字 活动一??出示生字,全班认读。 学生能认识生字。
活动二听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学生能准确写出生字。
环节二朗读课文 活动一?????1.学生练习朗读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评价目标一) ????学生会朗读课文。
活动二1.学生根据拼音再读课文。2.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一背。3.全班背诵课文。(完成目标一) 用多种方法朗读、背诵课文。(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学习生字 活动一1.复习“影、前、后”等11个生字,让学生说出字的偏旁。2.学习“在、后、我、好”四个生字,掌握笔顺斜勾。(完成目标二) ????能正确书写生字。?(评价目标二)
活动二作业布置:1、书写生字。2、背诵课文。 能正确书写生字、背诵课文。(评价目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