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同步课件 含新题(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同步课件 含新题(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04 12:1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23415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习目标课前学案课前预习,夯实基础赋税 刑罚 课前学案暴政大泽乡张楚第一次农民 课前学案帝位项羽课堂导案合作与探究
探究:秦朝灭亡的原因
在历史课上,小文发言说:“陈胜、吴广所以起义,是因为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遇雨误期,按秦律当斩,才揭竿而起的,如果说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了。”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试结合教材P47~P49,探究下列问题:课堂导案 材料一:【歌谣中的历史】
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秦朝民间歌谣课堂导案 材料二:【图片中的历史】 材料三:(秦朝)田租、口赋(人头税)、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课堂导案1.从材料一的歌谣中,你读出了哪一历史信息?
? 秦朝的暴政。
2.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了材料一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在哪些方面的具体表现?
? 刑罚残酷,兵役徭役繁重,赋税沉重。课堂导案3.你同意上面小文的观点吗?
? 不同意,因为秦朝推行暴政统治,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迟早会爆发。
4.秦的灭亡给了我们什么深刻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任何政策的推行,都必须考虑人民的承受能力,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随堂训练知识点一: 秦的暴政
1.秦朝刑法残酷,一人有罪,周围邻里都要受到牵连,这叫(  )
A.族诛 B.车裂
C.腰斩 D.连坐法D随堂训练2.(2017·临沂)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B随堂训练知识点二: 陈胜吴广起义
3.显赫一时的秦朝,亡于(  )
A.匈奴进攻 B.农民起义
C.宫延政变 D.武将夺权B随堂训练4.如右图描述的是中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的领导人是(  )
A.陈胜、吴广
B.陈胜、项羽
C.项羽、刘备
D.吴广、刘备A随堂训练知识三: 楚汉战争
5.成语典故“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孙膑 B.刘邦
C.项羽 D.吴广C随堂训练6.(2018·柳州模拟)列表格式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以下表格所示的内容可以确定主题应该是(  )
A.长平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城濮之战C随堂训练
秦朝的暴政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大规模征发徭役和兵役,徭役和兵役繁重,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修筑长城,南征百越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使得大批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田地荒芜,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秦朝的赋税也很沉重,农民要将全年收成的大部分上缴国家。秦朝的刑罚残酷,死刑就有车裂、腰斩等十多种,还有“族诛”和“连坐”等,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昏庸残暴。随堂训练【精例】有人曾形容秦朝是“赭衣塞路,囫囵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
A.社会治安混乱
B.刑罚严酷,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处治
C.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
D.国民素质不高B随堂训练【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秦朝暴政的理解能力。依据题中信息,可知是秦朝暴政在刑罚方面的表现。
【答案】B课后练案达标检测,学习提升
1.秦朝政府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有(  )
①农民缴纳大部分收获物作为赋税
②征发农民去服兵役
③征发农民去服徭役
④农民缴纳一定数量的秦半两钱作为赋税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A课后练案2.(2018·青岛一模)秦末有一老农这样讲述他家的生活情况:“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难。”上述材料反映出秦末(  )
①滥用民力,徭役沉重 ②刑法苛严
③长年征战,兵役繁重 ④沉重的赋税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B课后练案3.(2018·青岛三模)请把对陈胜吴广秦末农民战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挑选出来(  )
A.爆发于大泽乡
B.建立过农民政权
C.推翻了秦朝统治
D.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C课后练案4.“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是指(  )
A.项羽、刘邦起义 B.楚汉之争
C.牧野之战,奴隶倒戈 D.陈胜、吴广起义
5.推翻秦朝统治的决定性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城濮之战
C.巨鹿之战 D.攻入咸阳DC课后练案6.(2018·包头模拟)一位史学家在评论秦朝灭亡时说:“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是民心和民力。”以下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
A.焚书坑儒、修建陵墓
B.设中央、行郡县
C.称皇帝、定咸阳
D.统一文字、开发南疆A课后练案7.秦朝末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秦的暴政
C.修建阿房宫 D.项羽刘邦起义
8.(2018·柳州模拟)“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人民只能“衣牛马之衣,食犬彘(猪)之食”了。这句话指的是秦朝时期(  )
A.沉重的赋税 B.繁重的徭役
C.严刑酷法 D.繁重的兵役BA课后练案9.“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长城路,实难行。……”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广为流传,该故事反映的历史背景是秦朝暴政的表现之一(  )
A.沉重的赋税 B.繁重的徭役
C.严刑酷法 D.繁重的兵役B课后练案10.人们常用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来比喻武装起义,秦末为反抗秦的暴政,首创农民起义之风,鼓舞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的两位农民运动领袖是(  )
A.项羽和刘邦 B.陈胜和吴广
C.韩信和张良 D.陈胜和项羽B课后练案11.得民心得天下,失民心失天下。导致强秦短命速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秦的暴政 B.大泽乡起义
C.巨鹿之战 D.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12.某同学搜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个成语,请你确定一个主题,应选择的是(  )
A.春秋争霸 B.战国称雄
C.秦灭六国 D.楚汉之争AD课后练案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秦朝,有种奇怪的现象:“市场上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课后练案 材料三:“唯商鞅变法,不顾人言,只能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而亡。”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
? 秦的统治者实行暴政。大泽乡起义。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联系?
? 秦的暴政引发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它们是因果关系。课后练案(3)材料三认为秦朝“旋踵而亡”的原因主要是什么?这种观点正确吗?请简述理由。
? 商鞅变法。这种观点不正确,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富强起来,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暴政,与商鞅变法无关。
?
(4)你认为一个国家想要长治久安,统治者应该怎么做?
施仁政于民,轻徭薄赋,让利于民等。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