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 19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都使用煤气照明,煤气通常是压缩在桶里贮运的,人们发现这种桶里总有一种油状液体,但长时间无人问津。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这种液体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提取这种液体,从中得到了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Michael Faraday
(1791-1867)来自于煤的苯 是一种无色、有毒、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的液体,比水轻。1、苯分子结构探究 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煤气灯中首先发现苯,并测得其含碳量,确定其最简式为CH; 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制得苯,并将其命名为苯; 之后,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等确定其分子量为78,分子式为C6H6。不能使KMnO4(H+)褪色;不能与Br2水反应,但能萃取溴水中的Br2;易燃烧,实验验证火焰明亮,有浓黑烟。根据苯的分子式推测其结构?∴C6H6分子稳定,且无C=C凯库勒式根据苯的凯库勒式,假如苯分子结构是一个正六边形的碳环,碳碳原子间以单、双键交替的形式连接,那么,请同学们进行一下预测:
苯的一氯代物种类?
苯的邻二氯代物种类?
研究发现:
苯的一氯代物:一种
苯的邻二氯代物:一种C-C
1.54×10-10mC=C
1.33×10-10m 结构特点:
a、平面结构;b、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性质苯的特殊结构苯的特殊性质饱和烃不饱和烃取代反应加成反应2、苯的化学性质结构①溴代反应a、反应原理:b、反应装置:c、反应现象:(1) 取代反应导管口有白雾,锥形瓶中滴入AgNO3溶液,出现浅黄色沉淀;
烧瓶中液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烧杯底部出现油状的褐色液体。无色液体,密度大于水溴与苯反应实验思考:
1.该反应的催化剂是FeBr3,而反应时只需要加Fe屑, 为什么?
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而苯、液溴均易挥发,为了减少放热对苯及液溴挥发的影响,装置上有哪些独特的设计和考虑?
3.生成的HBr气体易溶于水,应如何吸收和检验?②硝化反应纯净的硝基苯:无色而有苦杏仁气味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硝基苯蒸气有毒性。a、如何混合浓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液?一定要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注入浓硝酸中,并不断振荡使之混合均匀。b、本实验应采用何种方式加热?水浴加热,便于控制温度。硝基苯⑵加成反应 注意:苯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但能萃取溴而使水层褪色),说明它比烯烃、炔烃难进行加成反应。跟氢气在镍的存在下加热可生成环己烷:⑶氧化反应: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溶液不褪色),但可以点燃。现象:火焰明亮,有浓黑烟,与乙炔燃烧现象相同。2.易取代,难加成。总结苯的化学性质(较稳定):1、难氧化(但可燃);1、概念:
具有苯环(1个)结构,且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
2、通式:CnH2n-6(n≥6)
注意:苯环上的取代基必须是烷基。苯的同系物判断:下列物质中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
A B C
D E FC F 3、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TNT—CH3对苯环的影响使取代反应更易进行(2)加成反应(3)氧化反应⑴可燃性⑵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思考:如何鉴别苯及其苯的同系物?下列关于苯分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各原子均位于同一平面上,6个碳原子彼此连接成为一个平面正六边形的结构。
B、苯环中含有3个C-C单键,3个C=C双键
C、苯环中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D、苯分子中各个键角都为120o练一B练二溶液分层;上层显橙色,下层近无色萃取分液漏斗Fe(或 FeBr3)已知分子式为C12H12的物质A结构简式为
则A环上的一溴代物有 ( )
A、2种 B、3种 C、4种 D、6种练三B直链烷烃的通式可用CnH2n+2表示,现有一系列芳香烃,按下列特点排列:
, , ,……
若用通式表示这一系列化合物,其通式应为( )
A、CnH2n-6 B、C6n+4H2n+6
C、C4n+6H2n+6 D、C2n+4H6n+6 练四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