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精练】4.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基础+提高+中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编精练】4.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基础+提高+中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2-04 16:4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2 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精编精练

一.选择题
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如图是组成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消化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B.②能分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2.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是由小肠吸收的
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C.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除胆汁外,都含有消化酶
D.小肠绒毛壁和其内的毛细血管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
3.如图为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1是胆囊,贮存的胆汁能乳化脂肪
B.2是小肠,它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
C.3是肝脏,属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
D.5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胰岛素
4.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最终消化为(  )
A.氨基酸 B.葡萄糖 C.甘油 D.脂肪酸
5.如图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甲、乙、丙、丁、戊表示)被消化的程度.图中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曲线是(  )
A.a B.b C.c D.a、c都是
6.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  )
A.消化 B.吸收 C.排泄 D.消化和吸收
7.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要求在一定温度进行,这是由于唾液中的淀粉酶在高于和低于37℃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逐渐降低.下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的是(  )
A. B. C. D.
8.下列哪些营养素能够通过小肠吸收进入血管 ( )
A.蛋白质 B.脂肪 C.水 D.粗纤维
9.请说出人体中消化系统的结构:
7. 8. 9. 。

10. 4. 6. 。






1.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计如下方案(碎屑模拟口腔中的牙齿咀嚼作用,搅拌模拟舌的搅拌):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④
馒头处理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馒头块 馒头碎屑
加入物质 唾液 清水 唾液 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低价碘液后现象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①和②对照目的是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
B.以上探究实验能形成四组对照实验
C.选择实验②和③模拟探究牙齿咀嚼作用
D.该实验能证明淀粉在口腔中消化成麦芽糖
2.某人患了胆囊炎,应少吃下列哪种食物(  )
A.馒头 B.豆芽 C.肥肉 D.芹菜
3.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4.试管内装有一定量的植物油,加入下列哪组消化液后.经充分振荡和适宜条件下的静置,植物油能被彻底分解?(  )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胆汁、唾液
C.胆汁、胰液、肠液 D.胰液、胆汁、胃液
5.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C.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D.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6.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功能无关的结构特点是( )c-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C.小肠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D.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7.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消化系统的功能 ( )
A. 对食物进行机械加工
将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
将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将食物中病菌彻底除尽

8.如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化学性消化的程度,字母代表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及排列顺序.请根据该图回答问题:
(1)曲线乙代表的是      的化学性消化.曲线丙代表的是      的化学性消化.
(2)图中字母C代表器官的名称是      .
(3)胰腺分泌的胰液从      处(用字母表示)进入消化道内.


9.如图是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每天所吃的食物主要在[  ]      内被消化吸收,在吸收的营养物质中,      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离不开的重要供能物质.
(2)在消化器官中,[  ]      对淀粉的消化不起作用,所以长将一些口服药物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以避免对该器官的刺激.
(3)胰脏有两部分,一部分为胰腺能分泌 ,另一部分为胰岛能分泌胰岛素,对调节血液中 的含量有作用.
10.现在,常有些同学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上午这些同学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果,又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一块面包,一杯牛奶、少量的蔬菜和水果.请分析回答:
(1)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是糖类的一种,在口腔内经初步消化后,一部分分解成   ,再经小肠进一步消化,最终产物是      .其主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
(2)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其被消化的初始部位是      ,被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11.如图所示,分析实验:
(1)该实验是观察    对    的消化作用.
(2)实验过程D中[2]号试管浆糊颜色      ,原因是    ;[1]号试管中颜色      ,原因是      .
(3)如果将C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5℃,再重复D过程,这两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    .




1(2018绍兴).下列结构对功能的自述,不合理的是 ( )
A.B.C.D.
2(2018宁波).宁波近海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小黄鱼、鲳鱼、梭子蟹、乌贼等海洋生物。
??(1)小思根据生物特征将小黄鱼、鲳鱼归为脊推动物,梭子蟹、乌贼归为无脊推动物,她的分类依据是 。
(2)鱼肉中富含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成 ,才能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
3(2017嘉兴).为了安然度过寒冷而又食物匮乏的冬季,许多哺乳动物也具有冬眠的本领。?
(3)作为恒温的哺乳动物,冬眠时的体温却只比环境温度略高,这是由于位于脑干中的 ?中
枢的“设定温度”下调了。体温降低后,动物的代谢水平也随之下降,原因是 的活性下降了。?

4(2018嘉兴).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酶的知识后,又开展了酶专一性的实验研究。
【查阅资料】
材料一:淀粉和蔗糖都是大分子非还原性糖类,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
材料二: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它遇斐林试剂显砖红色。
【实验器材】1%淀粉溶液、1%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等。
【实验过程】(1)取两支相同试管,编号为甲、乙;
(2)实验分组及所加试液如下表一;

甲 乙
1%淀粉溶液 3mL
1%蔗糖溶液 3mL
淀粉酶溶液 2mL
蔗糖酶溶液 2mL
斐林试剂 2mL 2mL
丙 丁
1%淀粉溶液 3mL
1%蔗糖溶液 3mL










(3)实验现象:甲、乙试管内均显砖红色。
【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比较甲、乙两组实验,还不能证明酶具有专一性,理由是 。
【方案完善】为补充证据,请你结合反思交流完成下列实验步骤的设计,并预测实验结果。
(1)另取两支相同试管,编号为丙、丁;
(2)实验分组如表二,请在表格中填写出应加试剂的种类及用量;
(3)预期实验现象: 。
【讨论分析】(1)通过比较 两组实验,说明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分解成葡萄糖。(2)……







参考答案
基础篇答案
1 2 3 4 5 6 7 8
A A D A C A D C
9. 唾液 肝脏 胰腺 胆囊 小肠 肛门
能力提高篇答案
1.A 2.C 3.C 4.C 5.B 6. C 7.D
8. 淀粉 胃 D
9. 8小肠 糖类 6胃 胰液 糖类
10. 麦芽糖 葡萄糖 胃 小肠
11. 唾液淀粉酶 淀粉 不变蓝 淀粉被分解了 变蓝 淀粉还在 都变蓝

中考真题篇(答案)
A
有无脊椎骨 氨基酸
体温调节 酶
4.【反思交流】没有形成对照实验(合理即可)
【方案完善】
丙 丁
1%淀粉溶液 3mL
1%蔗糖溶液 3mL
淀粉酶溶液 2mL
蔗糖酶溶液 2mL
斐林试剂 2mL 2mL

(2)





(3) 丙与丁均不显砖红色
【讨论分析】(1)甲和丁




基础篇

能力提高篇

中考真题篇

表二

表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