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复习
人教版2016教育部审定
2018修订版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单元导读
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北京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进化过程中的特点。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懂得了耕种农作物、饲养家畜、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距今约五六千年时,一些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并推出首领,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1、人类是由______逐渐进化而来。
距今300万年进化成____________。
距今约20万年进化成___________。
距今约5万年进化成____________。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古猿
2、我国是世界上发现____________最多的国家之一。
最具代表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人类遗址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直立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现代人)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碳屑和烧骨。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他们已经能够制造工具,知道使用火。
3、元谋人:
(1)北京人发现的地点
__________、距今年代_____________。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北京西南周口店
龙骨山上
70万年至20万
4、北京人: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2)第一个发现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学者是_______。
裴文中
(3)概括北京人的体貌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3)生产生活情况:
环境:
工具:
住处:
食物:
火:
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动物出没、丰美的水草。
山洞、群居
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
使用火、保存火种
石块、兽骨和鹿角……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4)北京人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zhen砧板)等。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旧石器时代”。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5)北京人的发现在人类历史的研究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1)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3)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1)距今约_______,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_________。
山顶洞人
3万年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5、山顶洞人:
体质进步:
生活进步:
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会捕鱼,会缝制衣服。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爱美意识,埋葬逝者。过着集体生活。
(2)生产生活情况: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1、___________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原始宗教信仰和艺术出现并发展。
(本课导语)
10000多年前
2、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大约20000年前,我国先民开始对一些野生植物进行管理。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
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shu)。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3、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浙江浦江——上山遗址。都发现早期栽培稻遗存,距今约12000多年至10000年。
4、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内蒙古赤峰——兴隆洼遗址;发现早期栽培粟和黍的遗存。距今10000年至8000年前。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8000多年。出土的炭化水稻、刻符龟甲和骨笛(世界年代最早)。
(3)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我国南北方(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由 “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5、原始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业兴起地区:
(2)原始农业发展变化: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6、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距今10000多年。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陶器之一。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6、河姆渡人:生活在_____流域、发现的地点________________、距今_____________。房屋主要样式是__________;
长江
浙江省余姚河姆渡
约7000年
干栏式建筑
水井、栽培水稻、骨耜耕作、饲养家畜、制作陶器和玉器、乐器骨哨。象牙兽骨雕刻、天然漆。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7、半坡人:生活在_____流域、发现的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距今_____________。房屋主要样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窖穴、壕沟,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灶坑。磨制石器、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家畜;捕猎、捕鱼、采集。制造彩陶、装饰品乐器(陶埙)。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纺织、制衣)。
黄河
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
约6000年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半坡人与河姆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
不同: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半坡人种植粟。
半坡人的房屋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栏式的
原因:
河姆渡人生活的地区多雨潮湿,夏季高温,干栏式房屋既可防潮,又便于通风降温
半坡人居住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而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
问 题 思 考:
距今5000年前后
山东泰安大汶口
农耕经济已经具有一定水平。原始手工业更加进步,以黑白陶为代表。
居民有了私有财产。能加工精美的玉器等工艺品,贫富分化已经出现。
时间:
地点:
生产力发展状况:
文化发展状况:
相关史事
8、大汶口遗址: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9、距今4000多年前山东龙山文化
“蛋壳陶”
社会分化更加严重
相关史事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距今5200 ---4500年
浙江余杭良渚镇
古城、水坝和高台高等级建筑
祭坛、玉器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社会分化明显。
时间:
地点:
生产力发展状况:
文化发展状况:
知识拓展
10、良渚(zhu)古城遗址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1、我国古代神话传说:
我国古代流传着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和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嫦娥奔月”等,也有关于早期社会的很多传说。其中,炎帝、黄帝等是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距今____________,中国进入______________。相传,当时__________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______、______、______等部落。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并推出部落联盟首领。
炎帝 黄帝 蚩尤
五六千年前
部落联盟时期
黄河流域
2、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们: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3、阪(ban)泉之战:
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战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4、涿(zhuo)鹿之战:
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打败蚩尤。
黄帝打败蚩尤,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_______,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海内外的华人也以____________自称。
华夏族
人文初祖
“炎黄子孙”
5、华夏族的形成: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华夏族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的。
材 料 研 读: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6、炎帝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7、黄帝的发明有: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8、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考古学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浙江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前的独木舟、骨笛、蚕茧和丝织品等。这些发现,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9、在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有许多部族。为了增强实力,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___________依次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当时实行_______,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尧 舜 禹
禅让制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尧: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
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禹: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10.尧、舜、禹各有什么历史功绩?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11、陶寺都城遗址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面积280万平方米。距今4300——4000年。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平阳,是早期国家。
知识拓展:
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铃、彩绘龙纹陶盘、朱书符号陶壶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