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突破】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单元培优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5·宁波·1]下列地形变化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
A.流动的岩浆 B.迷人的溶洞 C.移动的沙漠沙丘 D.美丽的水库大坝
2. 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现象;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是会造成破坏的;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房间的房屋里和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3.下图中地震要素表示正确的是( )
A.①震中 ②震源 ③等震线 ④震中距
B.①震源 ②震中 ③等震线 ④震中距
C.①震源 ②震中 ③震中距 ④等震线
D.①震中 ②震源 ③震中距 ④等震线
4.[2018·杭州·12]2018 年 5 月 12 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面对灾害和意外,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出并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B.发生火灾且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潮湿毛巾掩盖口鼻
C.发生地震时,底楼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
D.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迅速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5.[2018·金华、丽水·7]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C.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全球岩石圈大致划分为七大板块 B.地核的内部是炽热的岩浆,被称为“软流层”
C.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外力的作用 D.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7.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地处北太平洋西部海底,是太平洋板块在这里俯冲到另一大洋板块之下形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里亚纳海沟是由地球外力作用形成的
B.马里亚纳海沟与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原因相同
C.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马里亚纳海沟
D.该地附近地壳稳定,一般不会出现火山和地震
8.下图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公里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的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支持了( )
A.板块是运动的 B.地球是一个球体
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 D.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
9.今年全球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次数较多,下列有关地震和火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火山和地震的活动周期是11年
B.火山的喷发使酸雨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C.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D.火山和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10.煮熟的鸡蛋由内到外可分为蛋黄、蛋白和蛋壳三层,地球的内部构造与熟鸡蛋很相似,如果把熟鸡蛋比作地球,那么蛋黄、蛋白、蛋壳分别代表地球内部的哪一结构?( )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幔、地壳、地核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核、地壳、地幔
11.植被的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对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列行为不恰当的是( )
A.打草稿纸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
B.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
C.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
D.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
12.下列关于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B.岩石圈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联合而成
C.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
D.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内部比较活跃
13.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 )
A.陆地主要分别在北半球
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14.科学假说是根据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海底扩张说”的建立,所依据的事实是( )
A.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的亲缘关系
B.海底山脉岩石的年龄离大洋中脊越远越老
C.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的大陆海岸线的吻合性
D.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被发现
15.岩石圈与地壳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壳较岩石圈的厚度大;②岩石圈较地壳的厚度大;③地壳和岩石圈都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④地壳厚度在不同地区没有差异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灰岩是岩浆岩,大理岩是沉积岩;②石灰岩是在浅海环境中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 ③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后形成的;④石灰岩是矿产,大理岩不是矿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7.地震来临时,教室里的学生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立即跑向室外 B.护头下蹲并躲在桌子旁边,震动结束后快速撤离
C.一直躲在教室里,待救护人员来救援 D.立即从窗户处外跳逃生
18.下列不属于火山带来的益处的是( )
A.形成矿产 B.形成温泉 C.形成干湿适宜的气候 D.生成肥沃的火山灰
19.某药厂为测试所生产的某维生素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反应,让2000名健康的志愿者(男900名,女1100名)每人每日服用一颗该维生素,6个月后,药厂派出医务人员对全体志愿者进行检测。该测试方案最需要完善的是( )
A.增加志愿者人数 B.不同性别的人数应相等
C.安排一半志愿者服用一颗不含药物成分的“药片” D.延长测试时间
20.关于软流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地壳层 B.位于岩石圈以下 C.位于岩石圈以上 D.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0分)
21.读下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示材料,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大致为: (填数字顺序)
(2)人们通过哪些科学事实认识地球是“圆”的?(写出l条) 。
22.[2018·湖州·17]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8年5月21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1)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云南省位于板块的 ,容易发生地震。
(2)如图为地球内部3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
23.2017年8月8日,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引发了人们对灾区的高度关注。
(1)地震是地壳变动的形式之一,板块的碰撞和 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板块的碰撞形成了 ,如喜玛拉雅山脉仍在不断升高;板块的张裂形成 ,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不断加宽。
(2)灾区普降暴雨,局部引发山体滑坡。为预防泥石流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修建水库、调蓄水流 B.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C.建立预测、预报、救灾体系
24.火山是地球内部灼热 沿地壳薄弱处喷出地表的现象。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骤然强烈释放的一种形式。全世界各类火山共有25余座,主要分布在 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玛拉雅山一带。2010年4月,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物中的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结构中的 (填“地壳”、“地幔”或“地核”);
25.地震主要是指地壳岩石在 的作用下,发生 而引起的震动现象。震级大的地震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巨大能量,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等灾难。世界地震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 一带。我国正处于两大地震火山带的交界处,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26.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而持久的,主要是削低 ,填平 ,使地表趋于 。
27.[2017·湖州·35]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之后通过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_____________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__________。
A.火山和地震 B.宇宙的起源 C.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
28.如图是地球的内部构造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各圈层的名称:A: ;B:地幔;C: 。
(2)假如我们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的话,那么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 。
29.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所表示的板块名称:???? ① ;② ;③ ;
④ ;⑤ 。
(2)澳大利亚所在的板块为 (选择填空)。
A.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3)基本被大洋覆盖的板块是 。(填序号)
(4)用板块知识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它位于 板块与 板块的交界处。
30.某同学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如图甲,用手挤压书本,观察书本发生的变化;如图乙,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观察纸张发生的变化。实验中的书本(纸张)代表了地球上的板块,图甲实验反映了板块的 运动,图乙实验反映了板块的 运动。能够说明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原因的是图 (填“甲”或“乙”)的实验。
31.下面是某科学兴趣小组做的两个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厘米粗细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
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电动吹风机向里面吹风。
(1)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如沿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会形成小沟谷,并不断加深。如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则会沟壑纵横,坡面破碎。该实验现象说明了 是湿润地区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
(2)做实验二时,某同学想:风力不同所吹扬起的砂粒有何不同?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后来发现:风力越大,吹扬起的砂粒越大。当停止吹风时,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可见在干旱地区, 是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
(3)这两个实验模拟了以 (填“外力”或“内力”)为主形成的地貌。
(4)如图是一位同学外出考察时拍摄的照片,你认为图示地貌所属的类型是( )
A. 海蚀地貌 B. 冰蚀地貌 C. 风蚀地貌 D. 水蚀地貌
(5)下述地区地貌的形成不能通过上述两个实验说明的是 (多选)。
A. 东非大裂谷 B. 喜马拉雅山脉 C. 马里亚纳海沟
D. 埃及的“狮身人面像” E. 阿尔卑斯山脉的角峰 F. 长江下游三角洲
【重、难点突破】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单元培优测试
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0分)
21.?(1) ;?(2) 。?
22.(1) ; (2) 。
23.(1) ; ; ;(2) 。
24. ; ; 。
25. ; ; 。
26. ; ; ;。
27.(1) ; (2) ; (3)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
28. ; ; 。
29.
(1) 、 、 、 、 ;
(2) ;
(3) ;
(4) ; 。
30. ; ; 。
31.(1) ;(2) ;(3) ;(4) ;(5) 。
【重、难点突破】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单元培优测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B
A
C
D
C
A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C
B
C
B
B
C
C
B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0分)
21.?(1)③①②??????(2)登高望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从太空拍摄的照片、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等。?
22.(1)交界处(或“边缘”;(2)地壳。
23.(1)张裂;山脉;裂谷和海洋;(2)ABC
24.岩浆;环太平洋;地幔。
25.地球内力;断裂或错位;地中海——喜玛拉雅山。
26.高山;深谷;平坦。
27.(1)碰撞和张裂 ;(2)BC ;(3)不对,“板块构造学说”还需要检验、完善和修正。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
28.地壳;地核;地幔。
29.(1)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2)C;
(3)①;
(4)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30.碰撞;张裂;甲。
31.(1)流水;(2)风力;(3)外力;(4)C;(5)A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