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单元教案
?(2018-05-02 09:52:02)
HYPERLINK "javascript:;" 转载▼
第二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 ??认识千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进行千米与米之间换算。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重点
与
难点 能联系实际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并能粗略估计现实生活中有关以千米为单位的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
活动版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1、预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2、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填入合适长度单位:
橡皮长4( ?)
学校跑道一圈250( ?)
常州到无锡的一长公路大约长60( ???) 独立调查完成
同桌交流
同桌互说,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1厘米、1分米、1米
独立完成、同桌互批 课上指名交流结果
指名口答
小结:相邻进率都是10
追问: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长度单位?
活动一:
互动对话
生成“千米”概念 出示4幅主题图 先自由读一读图中信息
独立读题: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同桌交流:什么新单位?什么情况下使用? 集体交流:千米写法、千米使用范围
活动二:
实践体验
建构“1千米”概念 小组交流:(1)千米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那么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2)根据课件思考
学校100米的跑道
学校250米的跑道
学校足球场的全景图(一圈400米)
(3)仔细看图,你能结合图上的信息来说一说吗?在小组里说一说。
体验:计算由走200米的步数推算出走千米的时间。
拓展举例:从学校门口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找一找生活中相距大约1千米的两地 根据经验进行猜想
同桌说说自己的猜想及理由
独立完成
讨论发现:1千米=1000米
同桌说一说
操场跑道走一走,记录步数
同桌互说生活中的1千米。 集体交流
预设:(1)10个100米的跑道
(2)250米的跑道,2个来回是1000米
(3)400米一圈的大操场,2圈半是1000米。
延伸:如果跑道一圈是250米,几圈是1千米?如果跑道一圈是400米,那么又是几圈才是1千米?
集体交流
小结追问:走200米是多少步,那1000米呢?有什么感想?
师生及时判断。
活动三:
分层练习,
在应用中深化认识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4、想想做做第4题
独立完成列式计算与换算
同桌交流:估算方法
组织评价
小结:先确定快慢,再选择
集体交流:填完后是怎么判断正误的?
指名回答,指导换算方法
集体校改
追问:先大约分一分,再估一估
拓展延伸
总结提升 1、今天如何学习千米?
2、阅读各种交通工具的一般时速。 回顾、同桌交流 小结:先已学长度单位、再间接计算体验、最后应用练习
板书设计 认识千米
10个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 ?1千米=1000米
第二课时 ??认识吨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通过物体质量的转换,知道1吨=1000千克,不并能进行吨与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与
难点 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形成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教学过程
活动版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枚2分硬币约厚2( ?),约重1( ?)
一个苹果约重150( ),一筐苹果约重20( ?)。如果这批苹果是用卡车从山西运来的,一车苹果约重5( )。 同桌互说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并举例说说1克、1千克
揭题:其实在计量那些很重的或很大的物品时,通常都用“吨”作单位,“吨”一般用t表示,5吨记作5t。今天我们就来 “认识吨”(板书课题)
活动一:
创设情境 小组交流:
(1)举例:生活中,我们见过哪些物品的质量是用“吨”来作单位的?
(2)回顾:吨是个大单位,昨天我们是如何学习大单位千米的?
(3)对你有什么启发? 小组里交流
回顾、同桌交流 指名说一说
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展示运输车、集装箱等图片
指名交流
明确:研究大单位,可从小单位进行简单学习、应用
活动二:
实践体验
感悟建立1吨的观念 搬扛大米体验想像1吨的重量
体重推理加深1吨重量的感悟图片联想(想想做做第1题)图上有哪些东西? 1、分组体验:超市里卖的大米一般是10千克一袋,每人试着搬动每袋10千克的大米,感受10千克有多重。
2、计算联想:今天带来的10袋有多重呢?一个人能一下搬动10袋吗?如果是100袋呢?
全班同学联想并计算推理:我们全班同学的体重大约是25千克。4个这样的同学大约多少千克?40个呢?
先在小组里说说图片的意思 交流明确:这样10千克一袋的大米如果有100袋,它们正好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引出1吨=1000千克(板书)
现在能想像出1吨的重量吗?
变化感知:在粮仓里有时是100千克一袋灌装的,那么几袋正好是1吨呢?
体重联想:谁的体重大约是25千克,算一算4个这样的同学共有多重?多少个这样的同学体重正好是1吨呢?若全班平均体重是25千克,我们班同学体重超过1吨了吗?
全班交流:老师体重大约50千克,多少个老师这样体重的人是1吨呢?
集体校对
尝试举例:还有哪些或几个物体也是大约1吨?
活动三:
练习推进
深化认识 1、想想做做第2题
2、想想做做第3题
强调:填完后要想一想可不可能
3、想想做做第4题
4、想想做做第5题
5、想想做做第6题 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快速填空、同桌互批
独立完成
观察信息,图上有什么?计算填空
独立列式解答、交流 全班交流:如何连的?
小结:先比出轻重再连线
集体校改
集体交流后补充:
一个鸡蛋大约是55( ?);16个小伙子大约重1( ?);一条草鱼大约重6( ?);25只羊大约重1( ?)。
集体交流思路
小结:有什么技巧?
集体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集体校改
拓展延伸
总结提升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今后在研究比较大的单位时你有什么方法?
板书设计
认识吨(t)
1吨=1000千克
第三课时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已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进行练习,加深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能合理运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人合作交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重点
与
难点 加深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能合理运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活动版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1、练习三第1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2、练习三第2题:单位换算 独立完成
快速填空,同桌互批 追问:填完后应该干嘛
追问:有什么相同点?
活动一:
系统整理
巩固基础 1、整理所学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2、比大小:
2千米 300千米
10000千克 10吨
8400千克9吨 ??回顾:学过的长度单位与质量单位
记录:按一定顺序写一写,并标注好相邻进率
独立填写,同桌互相说说算式或想法
实投交流:你有什么评价?
小结:有什么同与不同?
组织集体交流每题的思考方法
小结:一看单位二再换算三比大小
活动二:
开放练习
发展思维 1、练习三第3题
2、练习三第4、5题
3、练习三第6、7题
4、练习三第8题
5、练习三第9题 独立完成
独立完成计算解答
尝试解决后同桌交流解题思路
思考:用什么作单位?
课后调查填表
现场操作 集体交流:如何单位换算
集体交流:如何列式?如何估算的?
指名一组交流
集体交流、订正、互说
指名交流:为什么用千米
课后填表交流
板书设计 ?
质量单位 ??克 ?千克 ?吨
长度单位 ?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