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 王风利化学计量—物质的量一、基本概念及概念辨析例1 判断正误,分析原因。
1. 摩尔是表示物质微粒数量的单位,1 mol H2中含有6.02×1023个氢分子。
2. 1 mol O2的质量为32 g·mol-1 。
3. ⑴ 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 22.4 L
⑵ 22.4 L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大于 11.2 L气体所含分子数。
4. 将 58.5 g NaCl 溶于 1 L 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从其中分别取出 5 mL 和 50 mL,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0.005 mol ·L-1 和 0.05 mol ·L-1。×××××1.物质的量(n):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单位—— 摩尔(mol)注意的问题:
⑴ 专有名词;
⑵ 描述的对象是粒子的集体;应用化学式指明粒
子的种类。
⑶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表示,通常使用
6.02×1023 mol-1 这个近似值。2. 物质的质量与摩尔质量的区别和联系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联系数值是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g · mol-1 或kg · mol-1数值任意,单位通常是g 或 kg区别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3.气体摩尔体积(Vm)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在标准状况下,约为22.4L·mol-1 。注意的问题:
⑴ 研究对象是气体;
⑵ 通常将温度为0℃,压强为 101 kPa 时的状
况称为标准状况;
⑶ 一条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
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4.物质的量浓度(CB)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注意的问题:
⑴ 计算公式:
⑵ 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mol·L-1
⑶ 同一溶液,体积不等,浓度相等,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质量不相等。二、建立知识网络例2 质量为73 g 的 HCl
① 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② 约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个HCl
③ 在标准状况下所占有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___L
④ 将其溶于水配成 1 L 溶液,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mol·L-1
⑤ 若这些 HCl 均为 H2 与 Cl2 化合而成,那么需H2________mol,Cl2__________mol,它们在标准状况下所占有的体积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n= 73 g / 36.5 g·mol-1
= 2 mol2N= 2 mol · NA
= 2 mol×6.02×1023mol-1
= 1.204 ×10241.204×1024V= 2 mol×22.4 L·mol-1
= 44.8 L44.8CHCl= 2 mol / 1L
= 2 mol·L-1211相同解:设需要 H2 的物质的量为 x ,需要 Cl2的物质的量为 y
H2 + Cl2 2 HCl
1 mol 1 mol 73 g
x y 73 g
== x == 1 mol
== y == 1 mol
1 mol ×22.4 L·mol-1 == 22.4 L例3 含 3.01×1023 个 H2SO4 的硫酸
① 含有___________个H,__________个S,_________个O,____________个质子,____________个电子,__________个中子
②将这些硫酸溶于水,配成质量分数为 20%,密度为 1.14 g · cm-3 的硫酸溶液,则所得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mol·L-1,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mol·L-1,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 mol·L-1 。6.02×10233.01×10231.204×1024NZ=Ne=3.01×1023×(1×2+16+8×4)
N中子= 3.01×1023×(16+8×4)1.505×10251.505×10251.4448×1025解法一:n = 3.01×1023 / (6.02 ×1023mol-1)= 0.5 mol
m= 0.5 mol×98 g · mol-1 = 49 g
m液= 49 g / 20%= 245 g
V液= 245 g / 1.14 g · cm-3 ≈ 214.9 cm3 = 0.2149 L
CH2SO4 = 0.5 mol / 0.2149L ≈ 2.33 mol · L-1
解法二: ρVa% = CVM
1.14 g · cm-3×1000 mL×20%= CH2SO4×1 L×98 g · mol -1
CH2SO4 ≈ 2.33 mol · L-1
H2SO4 == 2H+ + SO42-2.334.662.33物质的量
N(mol)物质的质量
m(g)粒子数
N标准状况下
气体的体积
V (L)物质的
量浓度
CB(mol·L-1)关系式方程式中的
系数比等于
物质的量之比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电解质
的电离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仪器:
⑴ 用固体配制溶液需用的仪器:
托盘天平(带砝码)、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其它:药匙、称量纸
⑵ 用液体配制溶液需用的仪器:
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其它:滴定管夹2. 操作步骤⑴ 计算
⑵ 称量(如是液体就用滴定管量取)
⑶ 溶解(少量水,搅拌,注意冷却)
⑷ 转液(容量瓶要先检漏,玻璃棒引流)
⑸ 洗涤(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⑹ 振摇
⑺ 定容
⑻ 摇匀3. 误差分析:无影响————容量瓶或烧杯中未干燥偏大减小——定容时俯视读数偏小增大——定容时仰视读数偏小增大——定容时加水多,用滴管吸出偏大减小——未冷却到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偏小——减小未洗烧杯和玻璃棒偏小——减小向容量瓶中注液时少量流出溶液浓度溶液体积溶质质量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例4 欲配制100mL 1mol·L-1 的 NaOH 溶液,请回答:
⑴ 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填写序号)
① 50 mL 量筒 ② 50 mL 容量瓶
③ 100 mL 量筒 ④ 100 mL 容量瓶
⑵ NaOH 有腐蚀性,称量NaOH 固体,正确的方法是____(填写序号)
① 将固体放在称量纸上
② 将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
③ 将固体放在烧杯中
⑶ 若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④③没有影响1.某同学欲用 12 mol· L-1 的浓盐酸配制
1 mol· L-1 的盐酸 250 mL。
⑴ 操作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填序
号)
① 500 mL 容量瓶 ② 250 mL 容量瓶 ③ 100 mL 烧杯 ④ 25 mL酸式滴定管 ⑤ 25 mL 碱式滴定管
⑵ 操作中,将洗涤烧杯后的洗液也注入容量
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③④保证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练 习⑶ 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填序号)
① 吸出多余的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② 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③ 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盐酸
④ 重新配制④2. 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4 g 金属镁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失电子总数为 0.2 NA
B. 2 NA 个 CO2 的质量为 44 g
C. 0.1 mol · L-1 NaCl 溶液中,Na+与 Cl-离子总数为 0.2 NA
D. 17 g NH3 中所含原子数为 NA答案:A3. 关于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 CO2 和 CO的叙述:
① 质量相等
② 密度相等
③ 所含分子数相等
④所含碳原子个数相等
其中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③答案:C4. 在体积为 V 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a mol NO 和 b mol 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A. B.
C. D.答案:C5. 在反应 X+3Y == R + 2M 中,已知 R 和 M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22∶9,当 1.6g X 与 Y 完全反应后,生成 4.4 g R,则在此反应中 Y 和 M 的质量之比为
A. 16∶9 B. 23∶9 C. 32∶9 D. 46∶9【解析】 X + 3Y == R + 2M
22g 18g
1.6g 4.4g8g32g答案:A6. 下列关于 2 mol O2的叙述,正确的是
质量是 32 g
B. 体积是 44.8 L
C. 分子数约是 2 × 6.02×1023
D. 电子数是 32答案:C7. 式量为 M 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 S g /100g水,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d g·cm-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B.
D.【解析】解法一:n= mol解法二:解法三:推测答案:B同学们 再见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再见课件16张PPT。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 王风利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1、氧化一还原反应:凡是有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一类反应。其特征是反应前后有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升高或降低。
2、氧化与还原:失去或偏离电子的变化称为氧化;得到或偏近电子的变化称为还原。
3、氧化剂与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称为氧化剂;失去电子的物质称为还原剂。
4、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氧化剂在反应中结合电子后被还原形成的生成物称为还原产物;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后被氧化形成的生成物称为氧化产物。一、氧化还原反应
(一)基本概念: 练习一、1.试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若是,请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及还原产物。⑴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
⑵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2HClO
⑶ 2XeF2 + 2 H2O = O2↑+ 2Xe↑ + 4HF
⑷ NaBH4 + 2 H2O = NaBO2 + 4H2 ↑
⑸ IBr + H2O = HBr + HIO
解析:(1)(3)(4)为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剂HNO3、还原剂Cu、氧化产物Cu(NO3)2、还原产物NO;(3) 氧化剂XeF2、还原剂H2O、氧化产物O2、还原产物Xe;(4)氧化剂H2O、还原剂NaBH4、氧化产物H2、还原产物H2。
2. 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
①G→Q + NaCl ② Q + H2O→X+H2
③Y + NaOH→G + Q + H2O ④ Z + NaOH→Q + X + 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 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与降低同时存在,①Q>G②X>Q③Y在G与Q中间④Z在X与Q中间,所以:G3.(NH4)2Cr2O7是一种受热易分解的盐。下列各组对(NH4)2Cr2O7受热分解产物的判断,符合实际的是
A. CrO3 + NH3 + H2O B. Cr2O3 + NH3 + H2O
C. CrO3 + N2 + H2O D. Cr2O3 + N2+ H2O
解析:(NH4)2Cr2O7中Cr+6、N-3 , Cr+6化合价降低,N-3化合价必然升高。答案:D
(二)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概念的关系反应物氧化剂还原剂得e-化合价
降低表现氧化性被还原发生还
原反应化合价
升高生成还原产物生成物失e-表现还原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三)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还原剂:含较低价态元素的物质作还原剂
如:金属单质(只能作还原剂)、H2、C、CO、NH3、NH4+、H2S、HI、 K2S、NaI、Sn2+、Fe2+、Na2SO3等。
2、常见氧化剂:含较高价态元素的物质作氧化剂
如:卤素单质、O2(其中F2、O2只能作氧化剂)、H2O2、金属阳离子(如Fe3+ 、Sn4+、Cu2+)、KMnO4、 KCr2O7、浓H2SO4、HNO3等。二、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在水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即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有难电离、难溶及易挥发物质生成)和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置换反应等)、络合反应等。
(一)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1、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书写离子方程式按照“一写、二改、三消、四查”的步骤书写。第二步“改”是关键。
2、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⑴未处于自由移动离子状态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如:Cu和浓硫酸、氧化钠固体和浓硫酸、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反应等。⑵微溶物处理: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时,应写分子式;反应物里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时应写离子,反应物里微溶物处于浊液或固体时,应写分子式。如: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CO2时可写成:
Ca2++2OH-+CO2=CaCO3↓+H2O
若在饱和CaCl2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出现浑浊时,应写成: Ca2++2OH-=Ca(OH)2↓
⑶多元弱酸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
如:NaHCO3与NaOH溶液混合 HCO3- +OH-=CO32-+H2O
⑷对某当化学反应,书写离子方程式要考虑,反应物间的物质的量之比(或滴加顺序)
如: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和过量NaOH的生成物不同,离子方程式也不同,它们分别为:
Ca2++HCO3-+OH–=CaCO3↓+H2O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例4、下列能正确表示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A、氯气通入冷水中: Cl2+H2O=2H++Cl-+ClO-
B、氢氧化钠加入盐酸:OH-+H+=H2O
C、往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Na+2H2O=Na++2OH-+H2个
D、磷酸二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2H2PO4-+3Ba2++4OH-=Ba3(PO4)2↓+4H2O
解析:
选项A中HClO是弱酸,不能拆开写;选项B Cu(OH)2是难溶物,也不能拆开写;选项C中电荷不守恒;选项D中,当氢氧化钡溶液过量时正确,因此选D。如果磷酸二氢钠过量,离子方程式:3Ba2++6OH-+3H2PO4-=Ba3(PO4)2↓+PO43-+6H2O。
例5、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加过量氨水:Al3++3OH-=Al(OH)3↓
B. CuSO4溶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Ba2++SO42-=BaSO4↓
C、往澄清石灰水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
CO2+OH-=HCO3-
D、碳酸氢钙溶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Ca2++HCO3-+OH-=CaCO3↓+H2O
解析: 选项A、B明显错误,选项D中正确的应为Ca2++2HCO3-+2OH-=CaCO3↓+CO32-+2H2O,选项C,CO2(少量)通入石灰水:CO2+2OH-+ Ca2+=CaCO3↓+H2O,CO2过量继续反应:CaCO3+CO2+H2O=Ca(HCO3)2,总式(叠加得):CO2+ OH-=HCO3-。故选项C正确。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一般进行“五查”:
①查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②查难溶、难电离(弱酸、弱碱)、易挥发气体是否写成化学式
③查来参与反应的离子是否等量消去
④查微粒总数及电荷数是否均配平
⑤查符号“↑”“↓”“=”“”是否写对、写齐。 例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醋酸铵和盐酸反应: CH3COONH4+H+==CH3COOH+NH4+
B、氢氧化钡和碳酸氢镁:
Ba2++OH-+HCO3-==BaCO3↓+H2O
C、氢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OH-+H+==H2O
D、次氯酸钙与稀盐酸: ClO-+H+==HClO
解析: CH3COONH4为盐,应写成离子形式,所以A错;B中应还生成Mg(OH)2沉淀;氢氧化亚铁为沉淀,应写成分子形式。选D.
例7、下列各组中两种溶液间的反应,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CH3COOH+Na2CO3;CH3COOH+NaHCO3
B、AgNO3+HCl;Ag2SO4+PbCl2
C、BaCl2+Na2SO4;Ba(OH)2+(NH4)2SO4
D、KOH+CH3COONH4;Ba(OH)2+NH4Cl
解析: A中Na2CO3与NaHCO3离子形式不同;B中Ag2SO4+PbCl2生成两种沉淀;C中Ba(OH)2+(NH4)2SO4除BaSO4外,还有弱电解质NH3·H2O生成;D中离子方程式均为:NH4++OH-=NH3·H2O,所以选D。
(二)离子共存
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条件是离子之间不能发生离
子反应。下列情况下离子均不能大量共存:
1、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Fe3+与I-;MnO4-与Fe2+;
NO3-、H+与Fe2+等)
2、发生复分解反应(如H+与弱酸的酸根阴离子;OH-
与弱碱的阳离子;SO42-与Ba2+等)例8、在酸性而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Ag+、NO3-、Cl- B、Mg2+、NH4+、NO3-、Cl-
C、Ba2+、K+、S2-、Cl- D、Zn2+、Na+、NO3-、SO42-
解析: A中Ag+与Cl-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共存;C中S2-与题干中的H+不能共存;D中Fe2+、NO3-在H+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选C。
例9、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HCO3-发生反应,则下列溶液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OH-、NO3-、Ba2+、Cl-
B、H+、Ba2+、Mg2+、NO3-
C、H+、Cu2+、Al3+、SO42-
D、Na+、K+、MnO4-、Cl-
解析: HCO3-既能与H+又能与OH-反应,所以A、B、C均能与HCO3-发生反应发生反应,但C中Cu2+有颜色,A、B都能共存,选A、B。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再见课件17张PPT。非金属元素化合物复习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 王风利非金属元素化合物主要物质:
单质→氧化物→含氧酸→含氧酸盐Cl2→HClO Ca(ClO)2S→SO2 SO3 → H2SO3 H2SO4→ Na2SO3 Na2SO4N2 →NO NO2 →HNO3(浓或稀)
Si →SiO2 → Na2SiO3 →H2SiO3 H4SiO4氢化物:HCl NH3一、非金属单质主要化学性质二、非金属氧化物主要化学性质:1、二氧化硫:2NO+O2==2NO23NO2+H2O==2HNO3+NO2、氮氧化物:综合方程式:
4NO+3O2 +2H2O =4HNO3 4NO2+ O2 +2H2O =4HNO3 3、二氧化硅: 硫酸具有多种性质:①呈强酸性 ②具有高沸点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④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⑤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下列变化中硫酸体现的性质为:
⑴铜与浓硫酸共热,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⑵亚硫酸钠中加入硫酸,产生二氧化硫
⑶氯化钠固体跟浓硫酸的混合物共热时产生氯化氢气体
⑷浓硫酸能用来干燥氯气、氢气等,但不能干燥氨气、碘化气等
⑸纸张、布片、蔗糖等遇浓硫酸会慢慢变黑
⑹浓硫酸与红热木炭反应时产生混合气体
⑺可以用铁制容器装运浓硫酸 (1)呈酸性 氧化性(2)强酸性 (3)难挥发性 (4)吸水性酸性氧化性 (5)脱水性(6)具有强氧化性(7)钝化。
思考?答案:三、含氧酸化学性质:
1 、硫酸:(1)高沸点酸,难挥发性——制备易挥发性酸
(2)吸水性——做干燥(3)脱水性——使有机物脱水炭化
⑷强氧化性——与不活泼金属、非金属、还原性物质反应
⑸强酸性
注意稀硫酸与浓硫酸性质的区别2、主要化学反应:强氧化性酸性
2HBr + H2SO4(浓)= Br2↑+ SO2↑+ 2H2O
2HI + H2SO4(浓)= I2↑+ SO2↑+ 2H2O
H2S + H2SO4(浓)= S↓+ SO2↑+ 2H2O(1)氧化金属单质(3)氧化还原性化合物2、 硝酸的化学性质1 )硝酸的不稳定性
4 HNO3==2H2O+4NO2 ↑ +O2 ↑
2)硝酸的氧化性
3Mg+8HNO3(稀)=3Mg(NO3)2+2NO ↑ +4H2O
3Cu +8HNO3(稀)=3Cu(NO3)2+2NO ↑ +4H2O
Cu +4HNO3(浓)=Cu(NO3)2+2NO2 ↑ +2H2O
Al、Fe等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
C+4HNO3=2H2O+4NO2 ↑ +CO2 ↑
浓硫酸和硝酸氧化性的对比3、硅酸:硅酸、原硅酸都不溶于水,属于弱酸,其酸性比碳酸弱:Na2SiO3+CO2+H2O=Na2CO3+H4SiO4↓H4SiO4===H2SiO3+H2O(易)Na2SiO3+2HCl+H2O=2NaCl+H4SiO4↓四、氯水与氨水
1、氯水成分及性质
(1)Cl2+H2O == H++Cl-+HClO
分子: Cl2、H2O、HClO
离子: H+、Cl-、ClO- 、OH-2019/2/2712
(2)各成分性质及应用:①Cl2--与Na、Mg、Al、Fe、Zn、Cu等大多数金属反应;②Cl2与NaOH、Ca(OH)2…强碱反应;③HClO——漂白、杀菌、消毒;④H+——石蕊试液(呈红色)(若氯水过量则漂白;⑤Cl-——与Ag+沉淀。
2、氨水成分及性质(1)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ˉ(2)成分: NH3 H2O NH3·H2O ;NH4+ OHˉ
(3)主要性质:弱碱性2019/2/2713
漂白粉
⑴制备:2Ca(OH)2+2Cl2= CaCl2+Ca(ClO)2 +2H2O
⑵成分: CaCl2,Ca(ClO)2 ,少量水⑶漂白作用:Ca(ClO)2+2H+= Ca2++2HClO
⑷失效:Ca(ClO)2+CO2+H2O=CaCO3↓+2HClO 要求:掌握Ca(ClO)2的漂白原理,及其与SO2、HClO、Na2O2等漂白原理 的差异,并对所出现过的具有漂白能力的物质进行归纳:五、几种常见漂白剂氧化漂白—将有色物
质氧化分解,不可逆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
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永久性漂白暂时性漂白2019/2/2715六、实验室制取气体1、制氯气
(1) MnO2+4HCl=MnCl2+Cl2 ↑ +H2O
利用强氧化剂将HCl氧化成Cl2
(2)制气装置选择:固+液 → △-1加热 (3)Cl2的收集:用向上排气法(排饱和食盐水除HCl)。干燥:除碱石灰外均可。检验: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试纸变蓝。
尾气:用NaOH溶液吸收。2019/2/2716
(4)替代强氧化剂MnO2可用:
KMnO4、KClO3、K2Cr2O7、Ca(ClO)2……
(5)浓盐酸作用:还原性、酸性
(6)浓度要求:该反应必须用浓盐酸,因稀盐酸几乎无还原性,随着反应进行,浓盐酸将渐稀,一定程度时,会自动停止,HCl不可能消耗尽。2、氨气制取: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同学们 再见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