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的地形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球表面的地形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2-05 15:3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 地球表面的地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地形包括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等。

2.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2.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盆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

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课件。

小组准备:世界地形图。

教学准备: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地球仪)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师讲解:这就是浓缩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这是反映地球表面地形的地球仪。

师:这个地球仪表面有什么特点?

生观察并回答。

2.揭示课题:在我们地球的陆地表面有各种凹凸不平的形态,这些不同的形态就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各种什么?

(板书:地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

3.教师展示自己到外地旅游的照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从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吗?你能说说它的地形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纠正并补充介绍地形特点。

二、新授: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1.师:同学们也去过一些地方吧?都见到过什么样的自然风光?那里是平原、高山还是其他什么典型的地形地貌?谁能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简单介绍。

2.师:刚才几位同学介绍了自己曾去过的地方,谁来总结一下他们都说到了哪些地形?

(生答,师板书:平原 山地)

师: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地形?

(生答,师板书:丘陵 盆地 高原 海洋 沙漠 峡谷)

3.师小结:地球表面的地形是非常复杂的,但主要可以分为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师指板书强调五种基本地形)

4.师:这些地形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想不想了解?

(学生自学后汇报、交流,师板书五种基本地形的主要特点)

平原----地面起伏小,海拔低。

高原----地面起伏小,海拔高,边缘陡峻。

山地----地面崎岖不平,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丘陵----地面崎岖不平,海拔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三、了解家乡的地形

1.师:我们的家乡山西有哪些地形呢?谁能说说?

师小结:我们山西省地处太行山与黄河中游峡谷之间,位于我国三大阶梯状地形上第二阶梯中部的前缘地带,伟然屹立于华北大平原的西侧。通常被认为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一部分,而实质上它的主体是一个有黄土覆盖的起伏较大的山地型高原,称为“山西高原”。

2.师:我们到过的地方可以知道那里是什么地形,可是要了解没去过的地方,例如整个中国乃至整个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什么样的,该怎么办呢?

生答。

师:准确的说应该是地形图,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三张地形图,

(出示三张地形图图片)看到了吗?这三张地形图虽然范围不一样,可是它们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你能发现吗?

学生观察山西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和世界地形图,小组讨论、交流观察到的相同点。

学生汇报。

3.师小结: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种正射投影图。它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和图例。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四、从地形图上获得的信息

1.师: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请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交流并记录从地形图中获得的信息。

学生分组观察、交流并记录。

2.学生汇报获得的信息。

师小结:通过看地形图你们自己就能知道这么多知识,真是太聪明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要多观察多思考,不断的获取知识。

3.师:那关于地球的表面你们还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小结: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在这里老师也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博览群书,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附:板书设计

3.1 地球表面的地形



平原----起伏小,海拔低。

高原----起伏小,海拔高,边缘陡峻。

山地----崎岖不平,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丘陵----崎岖不平,海拔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教学反思:教学中首先通过让学生看旅行时的照片,让学生对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有了初步的认识。由于学生都喜爱旅行,照片也确实是实地拍摄,所以一开始就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觉照片上展示的地形非常真实,不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氛围中,由此我觉得老师应多发现、多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平时的留心积累会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带来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对我国的主要地形及特点有了整体的感知,再采用各种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地形,根据图片自主发现并归纳各种地形的特点,学生在归纳特点的过程中能比较轻松,归纳的特点也比较准确。让学生根据图片判断是哪种地形,说说各种地形的特点,起到了一定的巩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