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案[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案[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6-12-12 17: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 1 课时教案
龙池初级中学 李柏堂 2006 年 10 月 20 日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实验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发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改变和增加。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及良好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第三单元介绍了化学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没有改变,并且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原子没有发生变化。[问题引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思考并猜想:1增加了 2减少了 3不变 设疑,激发求知欲。
(二)新 授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演示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各让一名学生称量)实验后问:该反应前后的质量有没有变化? [问题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 [学生实验一]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略介绍铜离子、亚铁离子的颜色)引导学生从实验事实中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阅读教材。观查,记录,填写实验报告称量记录:反应前的总质量是 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 克学生讨论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称量记录:反应前的总质量是 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 克学生归纳、小结。学习P91内容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2、有不遵守定律的化学反应吗?[学生实验二]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问:该实验是否遵守定律?能否将该实验进行改进,让我们能把所有的生成物都称量出来呢?将反应容器改为白磷燃烧用的容器,再做一次该实验,这样可将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进行称量。由以上实验强调定律中两点:(1)是指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生成物的总质量应包括全部生成物(沉淀或气体)的质量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再观察天平能否平衡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天平能否平衡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3、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认识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学生自学P93内容 通过分析,引导学生的微观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强化对定律的理解和认识
4、总结与巩固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1)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练习:P95内容 学生总结课堂练习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板书设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二、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3.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总和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