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梅岭三章》课件+教案+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2《梅岭三章》课件+教案+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06 10:06:41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梅岭三章》教学设计
课题
《梅岭三章》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下
学习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理解这三首诗的大意。理解诗歌中的多种修辞手法。
3.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难点
理解这三首诗的大意,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中,陈毅是少有的没有参加长征的一位。1934年10月,
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春,陈毅同志率部队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1936年冬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陈毅同志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解围而去。今天,我们学习的《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当时写的“绝命诗”。

讲授新课
一.听读诗歌
二.检查预习
1. 作者介绍
陈毅(1901-1972),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解放后曾任上海市市长、副总理兼
外交部长等职务。著有《陈毅诗词选集》等。
2. 这三首诗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三首诗各着重写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革命精神?
这三首诗,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然后依时间顺序,从“追忆往昔”“面对当日”“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回答首句问题,从眼前回顾过去,从现实写到理想,一气贯注。三章在思想内容上紧密联系,又有所侧重,
第一章集中抒发视死如归,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豪情壮志;第二章表达对战友的勉励;第三章主要表现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朗读诗前的小序,理解其作用。
明确:
交代了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革命情怀,及诗人诗以明志的行为,表明诗人革命到底的决心。
品读第一章,探讨以下问题
三.1.概括第一章的主要内容。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概括内容:这首诗着重写陈毅身在必死险境,回忆艰难创业的征战过程,申明此生若不见革命胜利,死后也必定要招集旧部英魂继续战斗,表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者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有似李清照《乌江》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意。
作用:首句设问,总领全篇。
2.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借代 设问
借代:旌旗”是旗帜的通称。部队都有作标志的旗帜,这里用标志部队的“旌旗”借指部队。“阎罗”影射反动势力的头领。
设问:“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一问一答将诗人视死如归,甘于为革命赴汤蹈火的英雄形象矗立在我们的面前。
3.“招”“斩”用词好在哪里?
“招”旗帜鲜明,写出了领导者的号召力和革命者的浩大声势。“斩”字力度强、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写出了
广大士为革命牺牲的同志与诗人一样,将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4第一章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至死不渝,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精神。
品读第二章,探讨以下问题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这首诗着重写十年征战,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来告慰死者,表现了关心国家命运、盼望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
2.诗中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这种精神???
“头悬国门”,引用春秋吴将伍子胥的头悬东门典故,表达了死不瞑目、据城门高处以观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捷报飞来当纸钱”一句中,“飞来”是轻快、欢快、翩然而至的代名词。纸钱祭死者,带有中华民族的民俗特点和时代色彩。捷报当纸钱,活脱突现出将军豪迈爽朗的口吻,妙语天成,壮而不悲。
3.诗中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诗中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狼烟作报警用,这里借代战争。
4.三、四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这两句诗激励同志们英勇战斗,奋勇杀敌,诗人热切地盼望胜利,盼望战友们频传捷报。
品读第三章,探讨以下问题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主要内容:写诗人投身革命,以革命为家,预言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之花必将开放。
精神:表现了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2.“投身革命即为家”显示出诗人怎样的胸襟?
将革命事业当做自己的家,这是对一个年轻时代即怀忧国忧民之情的共产主义战士革命人生观的生动写照,显示出诗人崇高博大的胸襟。
3.怎样理解“人间遍种自由化”的含义?
“自由花”是作者虚构的花名,用借喻的修辞方法,喻指革命成功人民解放。“人间遍种自由化”是诗人对革命胜利后的美好畅想,也是诗人甘愿取义成仁、头悬国门的真正意义所在。
4.第三章中用到的修辞方法。
用典、借喻
用典:引用《论语》《孟子》“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的典故,表达了愿为信仰献出生命的豪情壮志。
借喻:自由花”是作者虚构的花名,表现革命理想的实现及幸福美好的生活。
四.课堂练习
1.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捷报飞来当纸钱
诗人借用烧纸钱纪念死者的民间习俗,生动形象地道出了他对于生者、对于战友的最大期望。
(2)血雨腥风应有涯
表明诗人从“血雨腥风”的茫茫黑夜中已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2.小序中加粗的两个“得”字意思不同:第一个“得”意思是________, 第二个“得”的意思是________。
答案:能够;作成
五.拓展提高
1.诗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与下面哪一句诗的意境相同?( )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C.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答案: A
2.诗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用死了也要去“泉台”集合“旧部”革“阎罗”
命的说法,对这样写的好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阎罗来借指世上反动势力,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了,耐人寻味。
B.通过革命将士英魂共斩阎罗的奇思妙想,表现比“死而后已”更深一层的意思。
C.鬼神怪异人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比较常见的,能更容易地让读者理解。
D.使诗中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答案: C
课堂小结
这三首诗围绕“断头”构思,扣住“意如何”铺开,思想感情逐步升华,把过去、现在、将来融为一体。三首诗有共同的诗题,既能各自独立成章,
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集中表达了诗人的革命乐观主义态度、献身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身上吸取他们的浩然正气,用我们的正气压倒邪气,让我们不忘初心,永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板书
梅岭三章???????????????陈毅????
第一章?生死不渝、誓战到底????
第二章?关心国运、切盼解放??
?第三章?乐观坚定、不怕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