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2-06 14:15:51

文档简介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和掠夺 B.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垄断组织的形成
2.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时代潮流的根本因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3.有首老歌中唱道:“从小就知道有个大胡子,这个外国爷爷叫马克思。很多很多的大书里,第一面的第一句都是他说的。”以下哪句话是“他说的”(  )
A.国家应最大限度地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B.国家应由开明君主执政,资产阶级必须实现自由平等
C.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D.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4.回望《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的170年,人类社会见证了种种思潮的激荡,经历了无尽的风云变幻,始终不变的是对和平、幸福、美好的追求。下面对该文献发表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④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的新局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英国宪章运动,工人斗争的目标是(  )
A.争取普选权 B.改善生活条件
C.改善劳动条件 D.建立民主共和国
6.2018年5月,中国理论界举行了多种活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在纪念活动中,必然会提到的一部著作是(  )
A.《人民宪章》 B.《共产党宣言》
C.《权利法案》 D.《新青年》
7.国际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8.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三部分。下列不属于其中之一的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无产阶级专政
9.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工业化的国家。请问英国在什么时候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
A.十八世纪中期 B.十九世纪初期
C.十九世纪中期 D.十九世纪晚期
10.霍布斯鲍姆把1789﹣1848年这一时期定义为“革命的年代”,认为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双元革命”,“不仅仅是工业本身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利;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的巨大胜利,而且是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大胜利……这场双元革命改变了世界,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双元革命”指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工业革命
C.工业革命 法国大革命
D.工业革命 美国内战
11.“科学家们为了避免宗教和政治的纠纷而埋头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实验科学的研究,为此成立了皇家学会,不久,经典力学的基础被奠定,很多科学家们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要,致力于机械装置,特别是动力机械的发明和改进,”历史学家刘宗绪这段话描述的社会现象应该是在(  )
A.拿破仑称帝时的法国 B.工业革命前夕的英国
C.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 D.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
12.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
A.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B.第一国际的成立
C.巴黎公社的诞生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3.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下列关于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
B.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国际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马克思是近代以来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和恩格斯同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
14.代表着19世纪上半期欧洲工人觉醒的工人运动不包括(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法国巴黎人民起义
D.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5.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和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共中央于5月4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回顾《共产党宜言》这部光辉著作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对其评述正确的是(  )
①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
②是科学社会主义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
③为英国宪章运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④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①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1829年,卡菜尔在《爱丁堡评论》中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梭子从职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引发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工人运动的高涨 D.“电气时期”的到来
17.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改进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B.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C.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D.工厂制度的最终确立
18.如图《1825年史蒂芬孙实验火车机车》反映的史实(  )

A.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B.解决了机器生产中最关键的动力问题
C.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D.使英国最终建立了现代工厂制度
19.有关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说法错误的(  )
A.背景是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
B.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目的是指导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D.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20.如图是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会址当时在此展览的工业品不可能有(  )

A.纺纱机 B.蒸汽机 C.火车机车 D.电灯泡
 
二.材料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曼彻斯特棉纺织工厂都是大建筑,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为了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各层尽可能不高,机器占了最多的面积。不少工厂往往昼夜开工,为了开夜工,要用大量的蜡烛”…….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史部分》
材料二 发动机一开,人民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
﹣﹣《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
材料三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如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其中英国宪章工人运动要求增加普选权。
材料四 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6月在伦敦成立,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国际无产阶级政党。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其起草了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庄严宣告:“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综合材料一、二、三、说说工业革命后的历史发展趋势。
(3)《共产党宣言》发表于哪一年?材料四中比材料三中的工人运动有了哪些进步?
(4)综上所述你对国际工人运动有了哪些认识?
22.材料一:200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马克思说:“蒸汔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
材料三:人类进入资本时代,人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必将被没有阶剥削阶级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1)材料一所评论的这专场“变革”的名称是什么?
(2)举出这场变革在交通运输方面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极大便利的事例(发明)。
(3)根据材料二,这场变革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变革后工厂生产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4)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变革的影响。
(5)材料三出自哪一著作?发表于何时?作者是谁?该著作是哪一组织的纲领?该著作的发表标志什么?
23.探究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列强将世界上大片地区强行纳入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
材料二:1715至1787年间,法国从海外地区输入的进口商品增加了10倍,而出口商品增加了7至8倍。英国的贸易也有了几乎同样惊人的增长﹣﹣从1698至1775年的这一时期中,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欧洲的总的贸易在增长,但是,殖民地贸易正在其中占一个愈来愈大的部分。
材料三:工业革命还产生了剩余资本,剩余资本又致使各强国寻找殖民地作为其投资的去处。资本在国内积累得愈多,利润降得愈低,对国外更有利可图的投资国,尤其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对外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工业革命还引起对供给机器用的原料的需要。这些原料﹣﹣黄麻、橡胶、石油和各种金属﹣﹣的大部分来自世界“未开化的”地区。
在多数情况下,要充分地生产这些物品,就需要有大量的资本支出。这种投资如我们已知道的那样,通常导致政治控制的加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工业革命中,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的新生产方式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法等欧洲国家进出口贸易发展有何特点,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原因)(提示:需答对四个成因)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二: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三:恩格斯说:“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对什么事件的评述?变革后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中指出“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请说出交通方面的一项新发明。
(3)材料三所说的是谁?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和掠夺 B.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垄断组织的形成
【分析】本题以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中的“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等信息可知,造成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故选:C。
2.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时代潮流的根本因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分析】本题考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时代潮流的最主要因素。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统治巩固和扩大时期,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成为时代的潮流。其中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美国内战是这一时期时代的潮流的代表,这反映了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反映了当时世界资本主义进一步代替封建主义的趋势。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时代潮流的最主要因素是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影响。
故选:C。
3.有首老歌中唱道:“从小就知道有个大胡子,这个外国爷爷叫马克思。很多很多的大书里,第一面的第一句都是他说的。”以下哪句话是“他说的”(  )
A.国家应最大限度地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B.国家应由开明君主执政,资产阶级必须实现自由平等
C.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D.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分析】本题考查了马克思。德国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解答】有首老歌中唱道:“从小就知道有个大胡子,这个外国爷爷叫马克思。很多很多的大书里,第一面的第一句都是他说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是“他说的”。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奋斗。
故选:C。
4.回望《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的170年,人类社会见证了种种思潮的激荡,经历了无尽的风云变幻,始终不变的是对和平、幸福、美好的追求。下面对该文献发表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④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的新局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分析】本题以“《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的170年”考查的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的知识。
【解答】《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由此可以排除②.故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5.英国宪章运动,工人斗争的目标是(  )
A.争取普选权 B.改善生活条件
C.改善劳动条件 D.建立民主共和国
【分析】本题考查宪章运动。英国宪章运动工人斗争的目标是争取普选权。
【解答】1836年﹣1858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宪章运动,提出了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的《人民宪章》。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宪章运动工人斗争的目标是争取普选权。
故选:A。
6.2018年5月,中国理论界举行了多种活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在纪念活动中,必然会提到的一部著作是(  )
A.《人民宪章》 B.《共产党宣言》
C.《权利法案》 D.《新青年》
【分析】本题以2018年5月中国理论界举行了多种活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为依托,考查马克思的贡献。
【解答】2018年5月,中国理论界举行了多种活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在纪念活动中,必然会提到的一部著作是《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故选:B。
7.国际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分析】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解答】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共产党宣言》是国际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D符合题意。
故选:D。
8.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三部分。下列不属于其中之一的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无产阶级专政
【分析】本题以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托,考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部分。
【解答】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的。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中之一三部分的是无产阶级专政。
故选:D。
9.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工业化的国家。请问英国在什么时候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
A.十八世纪中期 B.十九世纪初期
C.十九世纪中期 D.十九世纪晚期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工业化的国家。
【解答】据所学知,1840年前后(十九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故选:C。
10.霍布斯鲍姆把1789﹣1848年这一时期定义为“革命的年代”,认为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双元革命”,“不仅仅是工业本身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利;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的巨大胜利,而且是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大胜利……这场双元革命改变了世界,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双元革命”指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工业革命
C.工业革命 法国大革命
D.工业革命 美国内战
【分析】本题以霍布斯鲍姆把1789﹣1848年这一时期定义为“革命的年代”,认为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双元革命”为切入点,考查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答】由“1789﹣1848”结合所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640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于1775年,美国内战开始于1861年;因此ABD不符合题意。法国大革命开始于1789年,因此C符合题意。
故选:C。
11.“科学家们为了避免宗教和政治的纠纷而埋头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实验科学的研究,为此成立了皇家学会,不久,经典力学的基础被奠定,很多科学家们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要,致力于机械装置,特别是动力机械的发明和改进,”历史学家刘宗绪这段话描述的社会现象应该是在(  )
A.拿破仑称帝时的法国 B.工业革命前夕的英国
C.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 D.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
【分析】本题以历史学家刘宗绪的话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16﹣﹣17世纪,由于经济中已产生强有力的资本主义部门和1688﹣1689年革命中取得的新自由,英国必须和能够以空前规模的技术革新回答日益扩大的市场的挑战。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不久,经典力学的基础被奠定,很多科学家们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要,致力于机械装置,特别是动力机械的发明和改进,所以历史学家刘宗绪这段话描述的社会现象应该是在工业革命前夕的英国,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12.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
A.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B.第一国际的成立
C.巴黎公社的诞生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解答】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题干中“这一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故选:D。
13.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下列关于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
B.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国际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马克思是近代以来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和恩格斯同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史实。《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解答】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71年,巴黎的无产阶级发动起义,建立了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选项ACD均认识准确,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14.代表着19世纪上半期欧洲工人觉醒的工人运动不包括(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法国巴黎人民起义
D.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相关史实。1836﹣1848年间,英国掀起宪章运动,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宪章运动是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解答】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代表着19世纪上半期欧洲工人觉醒的工人运动有: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武装起义; 1836﹣﹣1848年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 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故选:C。
15.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和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共中央于5月4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回顾《共产党宜言》这部光辉著作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对其评述正确的是(  )
①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
②是科学社会主义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
③为英国宪章运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④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①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由于宪章运动没有科学理论做指导,最终失败,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做指导,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解答】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是科学社会主义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而英国宪章运动发生在1836﹣﹣1848年。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D。
16.1829年,卡菜尔在《爱丁堡评论》中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梭子从职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引发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工人运动的高涨 D.“电气时期”的到来
【分析】本题以1829年,卡菜尔在《爱丁堡评论》中的话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新兴的棉纺织业。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顿时供不应求。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珍妮纺纱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17.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改进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B.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C.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D.工厂制度的最终确立
【分析】本题以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依据题干“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瓦特改良蒸汽机,使得工厂的建立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促进工厂的广泛建立,故A项正确。
故选:A。
18.如图《1825年史蒂芬孙实验火车机车》反映的史实(  )

A.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B.解决了机器生产中最关键的动力问题
C.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D.使英国最终建立了现代工厂制度
【分析】本题以《1825年史蒂芬孙实验火车机车》图为切入点,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答】1825年,史蒂芬孙制造的“旅行者号”火车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成功,迅速扩大的人类的活动范围,使人类进入“铁路时代”。C符合题意。
故选:C。
19.有关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说法错误的(  )
A.背景是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
B.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目的是指导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D.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产生,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是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工人运动,而不是指导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C符合题意。
故选:C。
20.如图是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会址当时在此展览的工业品不可能有(  )

A.纺纱机 B.蒸汽机 C.火车机车 D.电灯泡
【分析】本题以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展出的工业品为切入点,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答】由“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可知,展会上展出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电灯泡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因此不可能出现在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
故选:D。
 
二.材料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曼彻斯特棉纺织工厂都是大建筑,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为了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各层尽可能不高,机器占了最多的面积。不少工厂往往昼夜开工,为了开夜工,要用大量的蜡烛”…….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史部分》
材料二 发动机一开,人民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
﹣﹣《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
材料三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如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其中英国宪章工人运动要求增加普选权。
材料四 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6月在伦敦成立,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国际无产阶级政党。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其起草了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庄严宣告:“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综合材料一、二、三、说说工业革命后的历史发展趋势。
(3)《共产党宣言》发表于哪一年?材料四中比材料三中的工人运动有了哪些进步?
(4)综上所述你对国际工人运动有了哪些认识?
【分析】本题以三则材料为切入点,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宪章运动、《共产党宣言》。
【解答】(1)由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工厂的工人劳动环境差、劳动时间长、被机器束缚。
(2)材料一、二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材料三反映的是工人运动的兴起,说明,工业革命后国际工人运动兴起。
(3)《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对比材料四和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材料四比材料三中的工人运动进步的表现是有了科学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无产阶级开始为夺取政权而斗争。
(4)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国际工人运动是正义的斗争;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
故答案为:
(1)工厂的工人劳动环境差、劳动时间长、被机器束缚。
(2)工业革命背景下,国际工人运动兴起。
(3)1848;进步表现:有了科学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无产阶级开始为夺取政权而斗争。
(4)国际工人运动是正义的斗争;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
22.材料一:200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马克思说:“蒸汔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
材料三:人类进入资本时代,人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必将被没有阶剥削阶级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1)材料一所评论的这专场“变革”的名称是什么?
(2)举出这场变革在交通运输方面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极大便利的事例(发明)。
(3)根据材料二,这场变革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变革后工厂生产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4)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变革的影响。
(5)材料三出自哪一著作?发表于何时?作者是谁?该著作是哪一组织的纲领?该著作的发表标志什么?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及其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工人阶级的队伍壮大,工人运动迅速发展,从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解答】(1)根据材料一“200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结合所学可知是对工业革命的描述。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珍妮机成为近代真正意义上的机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2)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人们开始设法利用蒸汽机推动交通工具。美国人首先造出了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随后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
(3)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的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4)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5)由材料三“人类进入资本时代,人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必将被没有阶剥削阶级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可知材料三出自《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革命纲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故答案为:
(1)工业革命。
(2)(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火车机车。
(3)成就:(瓦特)改良蒸汽机。主要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或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
(4)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确立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5)《共产党宣言》;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同盟;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3.探究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列强将世界上大片地区强行纳入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
材料二:1715至1787年间,法国从海外地区输入的进口商品增加了10倍,而出口商品增加了7至8倍。英国的贸易也有了几乎同样惊人的增长﹣﹣从1698至1775年的这一时期中,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欧洲的总的贸易在增长,但是,殖民地贸易正在其中占一个愈来愈大的部分。
材料三:工业革命还产生了剩余资本,剩余资本又致使各强国寻找殖民地作为其投资的去处。资本在国内积累得愈多,利润降得愈低,对国外更有利可图的投资国,尤其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对外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工业革命还引起对供给机器用的原料的需要。这些原料﹣﹣黄麻、橡胶、石油和各种金属﹣﹣的大部分来自世界“未开化的”地区。
在多数情况下,要充分地生产这些物品,就需要有大量的资本支出。这种投资如我们已知道的那样,通常导致政治控制的加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工业革命中,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的新生产方式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法等欧洲国家进出口贸易发展有何特点,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原因)(提示:需答对四个成因)
【分析】本题以三则材料为切入点,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答】(1)工业革命是一场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革命,因此工业革命中,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的新生产方式是大机器生产。
(2)由“1715至1787年间,法国从海外地区输入的进口商品增加了10倍,而出口商品增加了7至8倍。英国的贸易也有了几乎同样惊人的增长﹣﹣从1698至1775年的这一时期中,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可以看出,英法等欧洲国家进出口贸易的特点是进出口贸易增长迅速。原因是列强加紧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建立世界殖民体系;追求剩余资本利润最大化动机的带动;保障机器用原料供应的需要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交通工具革命。
故答案为:
(1)大机器生产。
(2)特点:进出口贸易增长迅速;原因:列强加紧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建立世界殖民体系;追求剩余资本利润最大化动机的带动;保障机器用原料供应的需要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交通工具革命。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二: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三:恩格斯说:“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对什么事件的评述?变革后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中指出“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请说出交通方面的一项新发明。
(3)材料三所说的是谁?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分析】本题以三则材料为切入点,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解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创造巨大生产力。材料二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此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对工业革命的评述。工业革命是一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革命,因此变革后的主要生产方式是机器生产。
(2)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火车的发明人们生活带来极大方便,迅速扩大人们的活动范围。
(3)“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是恩格斯对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但丁的评价,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
故答案为:
(1)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
(2)火车。
(3)但丁;《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