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上第三单元第8课《减少对土地的侵蚀》练习题
★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填空题
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_____________,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应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土地被______________的程度。
判断题
水土流失会形成一些大平原,所以水土流失没有危害。( )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到了下游地势平缓的地方,泥沙不断沉积形成了壮观的地上河。( )
要减轻雨水对山体的侵蚀可以植树造林。( )
人类自身的活动对地表的形态没有任何影响。( )
河流对土地的侵蚀,既给人们带来灾难,也给人们带来益处。( )
选择题
建筑房屋的最好地点是( )。
河流边 B.平原上 C.高山上
人们在山坡和沙地造林、种草主要是为了( )。
净化空气 B.美观 C.防止水土流失
下列不是水土流失引起的是( )。
形成高山
阻塞河道
破坏土壤肥力
人们采取了( )等措施,以预防因地形变化而造成的灾害。
围海造田
开山挖矿
封山育林
提升题
为什么山上的居民经常因暴雨的袭击而失去家园?
你会将家园建造在哪个位置合适?并说明,这样选择
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在哪个地方应该多植树造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题
1.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莫使旱地变荒漠”。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小明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如下图),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实验过程中,小明观察到A坡汇入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流失。
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____________污染。
请你提出一个保护土壤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植被和水土保持有什么关系”,他们设计并做了下面这个实验:
(1)选取三块具有相同坡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土壤,其中一块被茂密的草坪所覆盖;另一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块土壤完全裸露。分别命名它们为A,B,C地。
(2)在三块土壤底部各挖一个小洞,分别在每个洞中放入一只大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土壤上端一定距离处,称取等量的水,用水壶模拟雨水冲刷土壤,让流下土壤的水土进入大烧杯中。
(4)分别称量A,B,C三只烧杯中的水土质量,结果如表所示。
(5)加热烧杯使水蒸发,称量流失土壤的质量,结果如表所示。
烧杯编号
烧杯中水土质量/克
流失土壤的质量/克
A
503
3
B
509
11
C
523
31
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风 冰川 波浪 流失
侵蚀
二、
×
√
√
×
√
三、
B
C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