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秦兵马俑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秦兵马俑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2-06 16:2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五下第四单元一篇精读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这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描写细致。特别是介绍兵马俑的两个特点都用了总分的写法,学生很容易理解。教学时引导学生多读,理清课文脉络,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脉络,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难点: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音乐导入,整体感知。(课前播放歌曲《秦王扫六合》。)
1、 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你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指学生说。
2、 同学们说的对,歌曲《秦王扫六合》讲得就是秦始皇打败齐楚燕赵魏韩,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秦帝国已经成为过去,然而,1973年出土的秦兵马俑却把我们带到了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古战场,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秦兵马俑》,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2000多年前浩浩荡荡的地下军阵——秦兵马俑!请同学们按自读要求读课文,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1、 出示初读要求: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②想一想: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
2、 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生字词语。
师:这是本课的生字词语,你们会读了吗?
拱形??? 擎着?? ??铜戈??? 跪  军吏??? 模拟???????战靴?????队伍
1 指名读,相机正音。
2 指导书写。
(2)这篇课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运用了许多四字词语,显得句式整齐,铿锵有力增强了表现力和感染力。
战车千乘?? ?勇武干练 ??惟妙惟肖
神态自若??? 神态各异? ?若有所思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久经沙场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绝无仅有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指导读长句,引导学生关注写作方法。
①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用上“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对秦兵马俑做出了高度概括的评价,用横线划下来,读一读。
②生汇报交流,师适时指导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想一想:世人之所以对秦兵马俑这么高的评价,课文主要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请你快速默读课文。
2、学生快速读课文。
3、交流。(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是哪个句子告诉我们这个信息的?(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人们把这么高的评价给予秦兵马俑,是因为兵马俑不仅——生答规模宏大,而且——生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5、它是一个什么句?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中心句,起到概括全文的作用。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规模宏大,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第三自然段应放在上面还是下面,为什么?
四、抓住“过渡”,感悟 “宏大”
1、师:这节课我们先来领略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1)自读第二自然段,找找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你是从哪几方面体会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
(3)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点拨。
4、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出示句子: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折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而折服?指导朗读。你能给它换一种说法吗?并体会哪种说法好。
5、看着这一行行、一列列栩栩如生的兵马俑,你想到了些什么?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五、激情升华
1、同学们想亲眼目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秦兵马俑吗?(学生观看秦兵马俑视频)
2、总结:让我们下一节课继续走进秦兵马俑的世界,领略千古一帝威震六国,一统天下的雄姿。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熟读课文。
2、搜集秦兵马俑的相关资料,把自己感兴趣的记录下来,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秦兵马俑》。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那些有关秦兵马俑的知识?
3、上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通过交流,我们还知道了出土的近7000个兵马俑,竟然找不到两个相同的,真是太奇妙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兵马俑,仔细端详这些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
二、学习课文
1、请大家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学习要求:
同学们,带着问题,读一读相关的内容,查一查相关的资料,可以同桌交流。
⑴课文写了那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
⑵请选择你最感兴趣、最喜欢的俑,结合课文内容,并点击相应的图片,细细体
会他们的鲜明个性。
2、学生结合专题学习网站自主学习。
3、交流:
⑴先请同学说说课文写了那些类型的兵马俑?你记住了几种?
⑵关于这些兵马俑的个性特点,我们暂且不逐个讨论,呆会儿大家在介绍最感兴
趣、最喜欢的兵马俑时要把它介绍清楚。抓住俑的外貌、神态、动作、并展开合
理的想象就把俑的鲜明个性介绍的栩栩如生。
⑶逐个介绍,评价,补充。
4、小结:
听了大家的介绍,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走进他们,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5、请大家结合网页,自由读第八自然段,看一看,想一想,演一演,相信你们
会对每一件兵马俑产生深厚的感情。
6、交流:
⑴你来读第一个“有的”,你能做一个“颔首低垂,若有所思”的姿势吗?你知道他
们在想些什么?
⑵你来读第二个“有的”,愿意演一演吗?从“殊死拼”中你读出了什么?
⑶你来读第三个“有的”,你“紧握双拳”再读一读,会读的更好。他的朗读告
诉大家什么?
⑷你来读第四个:“有的”,你读出了什么?
(思乡心切)
是啊!在遥远的战国时代,诸侯争霸,战火四起,秦始皇用了整整十年时间,一
统天下,有多少热血男儿告别年迈的父母,告别新婚的妻子,踏上征程,奔赴战
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⑸省略号中还包括第五、第六,7000多个“有的”作者没有写,请大家展开
想象学着文中的句式,写一种神态。
⑹齐读最后一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7、所以课文最后写(引读)。
8、学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
9、让我们带着敬佩、赞美、自豪的感情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课外拓展
1、在两天的学习中,我们从课本上,图片资料中对秦兵马俑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体会到了中华名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我国的秦兵马俑犹如一本厚厚的书,我们所学习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关于秦兵马俑,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2、同学们想了解的真多,课后大家可以浏览精彩链接上的相关网站,把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记下来,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整理我们下节课上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19、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