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与性质》复习题
1.下列关于电子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云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轨迹
B.电子云表示电子在核外单位体积的空间出现的机会多少
C.电子云界面图表示该电子云界面内电子云密度大
D.电子云可表示电子在核外运动的方向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内活动
B.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例如只有排满了M层后才排N层
C.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D.微粒的最外层只能是8个电子才稳定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阿非金属元素R所形成的含氧酸盐(MaROb )中的R元素必定呈现正价
B.只有非金属能形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
C.除稀有气体外的非金属元素都能生成不同价态的含氧酸盐
D.非金属的最高价含氧酸盐具有强氧化性
4.运用元素周期表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铍(B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砹(At)为白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
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H2 Se)是无色、有毒,比H2 S稳定的气体
5.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其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单质的非金属性:X>Y>Z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D.原子序数:X>Y>Z
6.在新研制的超导材料中,铊(Tl)是主要组成元素之一。已知铊为ⅢA族原子序数最大的金 属元素,则下列关于铊元素性质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是银白色较软的金属 B.Tl(OH)3与Al(OH)3相似,也是两性氢氧化物
C.可以形成氧化物Tl2O3 D.与酸反应比铝剧烈
7.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国际组织)在1989年作出决定,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 及族号取消,由左到右改为18列,如碱金属族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此规定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第16、17列都是非金属元素
B.第1列元素和第17列元素的单质熔、沸点变化趋势相反
C.只有第2列元素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D.在18列元素中,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8.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Na+>Mg2+>Al3+>F B.热稳定性:HCl>H2S>PH3>AsH3
C.酸性强弱:H2AlO3<H2SiO4<H2CO3<H3PO4 D.溶点:NaCl>SiO2>Na>CO2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以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10.(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表示的碳原子
A、核外有13个电子,其中6个能参与成键
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C、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
D、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
11.氯的原子序数为17,是氯的一种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8
B.的分子所含中子数约为6.02×1023
C.3.5g的2气体的体积为1.12L
D.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70g·mol—1
12.构造原理揭示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高低,若以E表示某能级的能量,下列能量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
A.E(3s)>E(2s)>E(1s) B.E(3s)>E(3p)>E(3d)
C.E(4f)>E(4s)>E(3d) D.E(5s)>E(4s)>E(4f)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一个能层最多只有s、p、d、f四个能级
B.用n表示能层序数,则每一能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
C.核外电子的运动的概率分布图(电子云)就是原子轨道
D.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从能层、能级、轨道3个方面进行描述
14. 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列式错误的是 ( )
A. Na+ 1s22s22p6 B. F 1s22s22p6 C . N3+ 1s22s22p6 D. O2 1s22s22p6
15. 以下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
A. H3O+ B. BF3 C. CCl4 D. PCl5
16.一个价电子构型为2s22p5的元素,下列有关它的描述正确的有:
A 原子序数为7 B 电负性最大
C 原子半径最大 D 第一电离能最大
17.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按s、p、d、f的顺序分别为1、3、5、7
B.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至f能级结束
C.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
D.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为2n2
18.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分别为X、Y和Z,已知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电子数少2个,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是
A.X2YZ4 B.XYZ3 C.X3YZ4 D.X4Y2Z7
19.科学研究证明:核外电子的能量不仅与电子所处的能层、能级有关,还与核外电子的数目及核电荷的数目有关。氩原子与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都是1s22s22p63s23p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粒子的1s能级上电子的能量相同 B.两粒子的3p能级上的电子离核的距离相同
C.两粒子的电子发生跃迁时,产生的光谱不同
D.两粒子都达8电子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相同
20.以下电子排布式表示基态原子电子排布的是( )
A.1s22s22p63s13p3 B.1s22s22p63s23p63d104s1 4p1
C.1s22s22p63s23p63d24s1 D.1s22s22p63s23p63d104s2 4p1
2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基态硅原子的是( )
A B C D
22.化合物YX2、ZX2中,X、Y、Z的核电荷数小于18;X原子最外能层的p能级中有一个轨道充填了2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中p能级的电子数等于前一能层电子总数,且X和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Z与X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回答下列问题:
(1)X的电子排布式为 ,Y的轨道表示式为 ;
(2)ZX2的分子式是 ,YX2电子式是 ;
(3)Y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该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种类是________。
23.下面是s能级p能级的原子轨道图,试回答问题:
⑴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 形,每个s能级有 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 形,每个p能级有 个原子轨道。
⑵s电子原子轨道、p电子原子轨道的半径与什么因素有关?是什么关系?
24.碳正离子[例如CH、CH、(CH3)3C+等]是有机反应中重要的中间体。欧拉(G·Olah)因在此领域研究中的卓越成就而荣获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
碳正离子CH可以通过CH4在“超强酸”中再获得一个H+而得到,而CH失去H2可得CH。
⑴CH是反应性很强的正离子,是缺电子的,其电子式是___________。
⑵CH中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三个键角相等,键角应是_________(填角度)。
⑶(CH3)2CH+在NaOH的水溶液中反应得到电中性的有机分子,其结构简式是___。
⑷(CH3)2C+去掉H+后将生成电中性的有机分子,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
25.有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核电荷总数为38。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占其核外电子总数的3/4,W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比同周期Z元素多5个电子,W和Y不属同一主族。
(1)写出元素符号:X______Y_________Z________W___________.
(2)z、W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Z的单质放入滴有酚酞的沸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A、B、C、D、E是相邻三个周期中的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属同一周期,A 、E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纵行。己知:
①除A外,各元素原子的内层均已填满电子,其中B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
②A与B,B与C都能生成气态非极性分子的化合物;
③D与E生成离子化合物,其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回答:
(1) A为 元素,B为 元素,C为 元素,D为 元素。
(2) C元素在周期表中属 周期 族元素,原子结构简图为 。
(3) 用电子式表示D与E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与B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__ .
PAGE
1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05~0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复习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练习题(人教版)
一、选择题
1、短周期元素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该元素单质7.8g与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13g化合物RO,则该元素的价电子层是 ( )
A、1s2 B、2s2 C、3s2 D、4s2
2、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的电子排布最外层都是以p6 结束;
B、其原子与同周期ⅠA、ⅡA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电子排布式
C、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
D、原子半径比同周期ⅦA族元素原子的大
3、居里夫人发现的镭是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的ⅡA族,下列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化合物中呈+2价 B、氢氧化物呈两性
C、单质使水分解,放出氢气 D、碳酸盐难溶于水
4、在下列所示的微粒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 )
A、1s22s22p2 B、1s22s22p5 C、1s22s22p63s1 D、1s22s22p6
5、元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强的是 ( )
A、Na, K, Rb B、N, P, As C、O, S, Cl D、Si, P, Cl
6、根据对角线规则,下列物质的性质具有相似性的是 ( )
A、硼和硅 B、铝和铁 C、铍和铝 D、铜和金
7、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以下元素属于p区的是( )
A、Fe B、Mg C、P D、La
8、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 ( )
A、3s B、3p C、3d D、3f
9、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列式错误的是 ( )
A、Na+ 1s22s22p6 B、F- 1s22s22p6
C、N3+ 1s22s22p6 D、O2- 1s22s22p6
10、 以下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
A、H3O+ B、BF3 C、CCl4 D、pCl5
11、 下列关于氢原子电子云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黑点密度大,电子数目大
B、黑点密度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大
C、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电子云图是对运动无规律性的描述
12、下列轨道表示式能表示氮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 ( )
A、
B、
C、
D、
13、 x 、 y为两种元素的原子,x的阴离子与y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由此可知 ( )
A、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的电负性小于y的电负性
C、x 的氧化性大于y的氧化性
D、x的第一电离能大于y 的第一电离能
14、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表示的意义是 ( )
A、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 B、黑点的多少表示电子个数的多少
C、表示电子运动的轨迹 D、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
15、电子构型为[Ar] 3d54s2的元素是 ( )
A、稀有气体 B、过渡元素 C、主族元素 D、卤族元素
16、下列能级轨道数为3的是 ( )
A、s能级 B、p能级 C、d 能级 D、 f能级
17、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碱性:NaOH< Mg(OH)2< Al(OH)3 B、第一电离能:Na< Mg
C、电负性:Na> Mg >Al D、还原性:Na> Mg >Al
18、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
A、X2YZ3 B、X2YZ2 C、XYZ2 D、XYZ3
19、下列关于能层与能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B、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
C、同是s能级,在不同的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不相同的
D、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但自旋方向相同。
20、C-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C表示的碳原子( )
A、核外有13个电子,其中最外层有4个电子
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C、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
D、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
21、基态铬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 )
A、1s22s22p63s23p64s14p5 B、1s22s22p63s23p63d6
C、1s22s22p63s23p64s23d4 D、1s22s22p63s23d54s1
22、下列元素中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 ( )
A、B B、C C、N D、O
23、下列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 ( )
A、Na B、Li C、Be D、Mg
24、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
A、1s22s22px2 B、1s22s22py2 C、1s22s22pz2 D、1s22s22px12py1
25、下列各组元素按电离能增加顺序排列的是 ( )
A、Li、Na、K B、B 、 Be、 Li C、O、F、Ne D、C、P、Se
26、4p轨道填充一半的元素,其原子序数是 ( )
A、15 B、33 C、35 D、51
27、各周期包含的元素为 ( )
A、2、8、18、32、72、98 B、 2、8、8、18、18、32
C、2、8、8、18、32、32 D、 2、8、18、32、32、72
28、某元素价电子构型3dS4S2,是该元素是 ( )
A、Fe B、Co C、 Mn D、 Ni
29、某元素质量数51,中子数28,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 ( )
A、0 B、1 C、 2 D、3
30、某原子第六电子层只有二个电子,其第五电子层电子数为 ( )
A、8 B、18 C、8~18 D、 8~32
31、下列原子各电子层中电子数不合理的是 ( )
A、21Sc:K(2) L(8) M(8) N(3) B、24Cr:K(2) L(8) M(13) N(1)
C、32Ge:K(2) L(8) M(18) N(4) D、29Cu:K(2) L(8) M(18) N(1)
32、某元素原子价电子构型3d54s2,其应在 ( )
A、第四周期ⅡA族 B、第四周期ⅡB族
C、第四周期ⅦA族 D、第四周期ⅦB族
33、某元素电子构型为[Xe]4f 46s2,其应在 ( )
A、s区 B、p区 C、d区 D、f区
34、3d轨道中最多容纳电子 ( )
A、2 B、10 C、14 D、18
35、第三能层含有的轨道数为 ( )
A、3 B、5 C、7 D、9
二、填空
36、某元素最高化合价为+5,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半径是同族中最小的,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1s22s22p63s23p63d34s2_,价电子构型为__3d34s2_,属__ d__区元素。
37、3d轨道半充满和全充满的元素分别为(填元素符号) Cr、Mn、Cu、Zn 。
38、铜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1 ,属于第 4 周期,是 ⅠB 族。
39、第四周期第六个元素的价电子构型是 3d54s1 。
40、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4s24p1,它属于第__4 _ 周期, ⅢA _族,最高正化合价为 +3_,元素符号是 Ga__ 。
41、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s23p3,它属于第__3__周期,是__ⅤA _ 族,最高正化合价为__+5__,元素名称是 磷_ 。
42、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s2,它是___s___区元素,元素符号为 Mg_ 。
43、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104s2,它属于第 4_ 周期,是 ⅡB _族, ds_ 区元素,元素符号是 Zn 。
44、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54s2,它属于第_4__周期,_d_ 区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_+7 ,元素符号是 Mn 。
45、按原子序数从锂到氟,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次序是 Li、B、Be、C、O、N、F 。
46、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F ,最小的是 Cs 。
47、24号元素原子中有_4_个电子层, 7 个能级, 6 个价电子, 6__个未成对电子。
48、按构造原理写出35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 1s22s22p63s23p63d104s23p5_,
其价电子层排布为__4s23p5__,其所在主族的价电子层通式为__ns2np5_,最高化合价为__+7__,最低化合价为:__-1__。
49、A、B、C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三种元素数依次之和为35,A、C同族,B+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①A、B、C三种元素分别是__O__ 、 ___Na_ 、___S__。
②A、B、C之间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
_Na2O2__、__ Na2O __、_ Na2S __。
③分别写出A、B、C的电子排列式:
A__ 1s22s22p4___;B__ 1s22s22p63s1__;C___1s22s22p61s23s23p __
50、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电负性(用X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16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
元素 H Li Be B C N O F
电负性 2.1 1.0 1.5 2.0 2.5 3.0 3.5 4.0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K
电负性 0.9 1.2 1.5 1.7 2.1 2.3 3.0 0.8
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 预测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应为___F__;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__0.8__< X <__1.2__。
② 根据表中的所给数据分析,同主族内的不同元素X的值变化的规律是___
同主族 从上向下,电负性减小;;简述元素电负性X的大小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之间的关系 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反之亦然 。
③ 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为 共价键 ,其理由是 因为AlCl3中Cl与Al的电负性差值为1.5,小于1.7,则AlCl3中的键为共价键。而Br的电负性小于Cl ,所以AlBr3中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也小于1.7,即AlBr3中的键为共价键 。
※现代原子结构理论认为,在同一电子层上,可有s、p、d、f、g、h……等亚层,各亚层分别有1、3、5、……个轨道。试根据电子填入轨道的顺序预测:
(1)第8周期共有 50 种元素;
(2)原子核外出现第一个6f电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139 ;
(3)根据“稳定岛”假说,第114号元素是一种稳定同位素,半衰期很长,可能在自然界都可以找到。试推测第114号元素属于 7 周期, ⅣA 族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构型是 7s27p2 。
PAGE
1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05~0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复习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练习题(人教版)
一、选择题
1、短周期元素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该元素单质7.8g与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13g化合物RO,则该元素的价电子层是 ( )
A、1s2 B、2s2 C、3s2 D、4s2
2、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的电子排布最外层都是以p6结束;
B、其原子与同周期ⅠA、ⅡA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电子排布式
C、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
D、原子半径比同周期ⅦA族元素原子的大
3、居里夫人发现的镭是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的ⅡA族,下列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化合物中呈+2价 B、氢氧化物呈两性
C、单质使水分解,放出氢气 D、碳酸盐难溶于水
4、在下列所示的微粒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 )
A、1s22s22p2 B、1s22s22p5 C、1s22s22p63s1 D、1s22s22p6
5、元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强的是 ( )
A、Na, K, Rb B、N, P, As C、O, S, Cl D、Si, P, Cl
6、根据对角线规则,下列物质的性质具有相似性的是 ( )
A、硼和硅 B、铝和铁 C、铍和铝 D、铜和金
7、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以下元素属于p区的是( )
A、Fe B、Mg C、P D、La
8、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 ( )
A、3s B、3p C、3d D、3f
9、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列式错误的是 ( )
A、Na+ 1s22s22p6 B、F- 1s22s22p6
C、N3+ 1s22s22p6 D、O2- 1s22s22p6
10、以下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
A、H3O+ B、BF3 C、CCl4 D、PCl5
11、下列关于氢原子电子云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黑点密度大,电子数目大
B、黑点密度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大
C、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电子云图是对运动无规律性的描述
12、下列轨道表示式能表示氮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 ( )
A、 B、
C、 D、
13、x、y为两种元素的原子,x的阴离子与y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由此可知 ( )
A、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的电负性小于y的电负性
C、x 的氧化性大于y的氧化性
D、x的第一电离能大于y 的第一电离能
14、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表示的意义是 ( )
A、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 B、黑点的多少表示电子个数的多少
C、表示电子运动的轨迹 D、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
15、电子构型为[Ar] 3d54s2的元素是 ( )
A、稀有气体 B、过渡元素 C、主族元素 D、卤族元素
16、下列能级轨道数为3的是 ( )
A、s能级 B、p能级 C、d 能级 D、 f能级
17、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碱性:NaOH< Mg(OH)2< Al(OH)3 B、第一电离能:Na< Mg C、电负性:Na> Mg >Al D、还原性:Na> Mg >Al
18、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
A、X2YZ3 B、X2YZ2 C、XYZ2 D、XYZ3
19、C-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C表示的碳原子( )
A、核外有13个电子,其中最外层有4个电子
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C、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
D、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
20、下列元素中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 ( )
A、B B、C C、N D、O
21、下列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 ( )
A、Na B、Li C、Be D、Mg
22、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
A、1s22s22px2 B、1s22s22py2 C、1s22s22pz2 D、1s22s22px12py1
23、下列各组元素按电离能增加顺序排列的是 ( )
A、Li、Na、K B、B 、 Be、 Li C、O、F、Ne D、C、P、Se
24、4p轨道填充一半的元素,其原子序数是 ( )
A、15 B、33 C、35 D、51
25、各周期包含的元素为 ( )
A、2、8、18、32、72、98 B、 2、8、8、18、18、32
C、2、8、8、18、32、32 D、 2、8、18、32、32、72
26、某元素价电子构型3d54S2,是该元素是 ( )
A、Fe B、Co C、 Mn D、Ni
27、某元素质量数51,中子数28,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 ( )
A、0 B、1 C、 2 D、3
28、某原子第六电子层只有二个电子,其第五电子层电子数为 ( )
A、8 B、18 C、8~18 D、 8~32
29、下列原子各电子层中电子数不合理的是 ( )
A、21Sc:K(2) L(8) M(8) N(3) B、24Cr:K(2) L(8) M(13) N(1)
C、32Ge:K(2) L(8) M(18) N(4) D、29Cu:K(2) L(8) M(18) N(1)
30、某元素原子价电子构型3d54s2,其应在 ( )
A、第四周期ⅡA族 B、第四周期ⅡB族
C、第四周期ⅦA族 D、第四周期ⅦB族
31、某元素电子构型为[Xe]4f 46s2,其应在 ( )
A、s区 B、p区 C、d区 D、f区
32、第三能层含有的轨道数为 ( )
A、3 B、5 C、7 D、9
二、填空
33、某元素最高化合价为+5,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半径是同族中最小的,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1s22s22p63s23p63d34s2_,价电子构型为__3d34s2_,属__ d__区元素。
34、3d轨道半充满和全充满的元素分别为(填元素符号) Cr、Mn、Cu、Zn 。
35、铜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1 ,属于第 4 周期,是 ⅠB 族。
36、第四周期第六个元素的价电子构型是 3d54s1 。
37、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4s24p1,它属于第__4 _ 周期, ⅢA _族,最高正化合价为 +3_,元素符号是 Ga__ 。
38、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s23p3,它属于第__3__周期,是__ⅤA _ 族,最高正化合价为__+5__,元素名称是 磷_ 。
39、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s2,它是___s___区元素,元素符号为 Mg_ 。
40、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104s2,它属于第 4_ 周期,是 ⅡB _族, ds_ 区元素,元素符号是 Zn 。
41、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54s2,它属于第_4__周期,_d_ 区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_+7 ,元素符号是 Mn 。
42、按原子序数从锂到氟,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次序是 Li、B、Be、C、O、N、F 。
43、24号元素原子中有_4_个电子层, 7 个能级, 6 个价电子, 6__个未成对电子。
44、按构造原理写出35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_,
其价电子层排布为__4s24p5__,其所在主族的价电子层通式为__ns2np5_,最高化合价为__+7__,最低化合价为:__-1__。
45、A、B、C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三种元素数依次之和为35,A、C同族,B+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①A、B、C三种元素分别是__O__ 、 ___Na_ 、___S__。
②A、B、C之间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
_Na2O2__、__ Na2O __、_ Na2S __。
③分别写出A、B、C的电子排列式:
A__ 1s22s22p4___;B__ 1s22s22p63s1__;C___1s22s22p63s23p4 __
46、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电负性(用X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16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
元素 H Li Be B C N O F
电负性 2.1 1.0 1.5 2.0 2.5 3.0 3.5 4.0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K
电负性 0.9 1.2 1.5 1.7 2.1 2.3 3.0 0.8
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 预测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应为___F__;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__0.8__< X <__1.2__。
② 根据表中的所给数据分析,同主族内的不同元素X的值变化的规律是___
同主族从上向下,电负性减小;;简述元素电负性X的大小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之间的关系 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反之亦然 。
③ 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键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为 共价键 ,其理由是 因为AlCl3中Cl与Al的电负性差值为1.5,小于1.7,则AlCl3中的键为共价键。而Br的电负性小于Cl ,所以AlBr3中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也小于1.7,即AlBr3中的键为共价键 。
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练习题(人教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B B B D AC C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B A CD D B B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C D C C D C B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B C D C A D D D
33、1s22s22p63s23p63d34s2, 3d34s2, d 34、Cr、Mn、Cu、Zn
35、1s22s22p63s23p63d104s1 ,4,ⅠB 36、3d54s1
37、4,ⅢA ,+3,Ga 38、3, ⅤA ,+5,磷
39、s , Mg 40、4 , ⅡB, ds , Zn
41、4,d, +7 ,Mn 42、Li、B、Be、C、O、N、F
43、4,7,6,6 44、1s22s22p63s23p63d104s23p5,4s23p5,ns2np5,+7,-1
45、①O、Na、S ②Na2O2、Na2O、Na2S、Na2SO4、Na2SO3、Na2S2O3等
③1s22s22p4; 1s22s22p63s1; 1s22s22p61s23s23p4
46、①F ; 0.8 ,1.2
②同主族从上向下,电负性减小;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反之亦然
③共价键; 因为AlCl3中Cl与Al的电负性差值为1.5,小于1.7,则AlCl3中的键为共价键。而Br的电负性小于Cl ,所以AlBr3中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也小于1.7,即AlBr3中的键为共价键
PAGE
5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05~0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复习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人教版)
知 识 结 构
知 识 要 点
一、原子结构
原子模型的发展:古希腊原子模型(世间万物最小的粒子)→ 道尔顿原子模型(原子是化学元素的最小粒子)→ 汤姆生原子模型(枣糕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核式模型)→ 玻尔原子模型(行星轨道式模型)→ 量子力学模型(电子云模型)
1、能层与能级
⑴能层:根据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 能量 不同,可以将核外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n)。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 。
⑵能级:在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 能量 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l)。能级类型的种类数与 能层数 相对应;同一能层里,能级的能量按 s、p、d、f 的顺序升高。
各能层所包含的能级类型及各能层、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见下表:
能层(n)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符 号 K L M N O P Q
能级(l)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 ……
最 多 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2 … ……
2 8 18 32 …… 2n2
2、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
⑴构造原理: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写出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图(1) 图(2)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 核外电子的排布 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从图⑴可以看出,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 依次升高 ;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 依次升高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 能量由低到高 的顺序依次排布。
③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 ;最外层不超过 8 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 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 32 个电子。
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注意区别:原子和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电子排布式、简化的电子排布式外围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如同区别: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化学方程式)
⑵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 构造原理 能使 整个原子 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即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 能量最低 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 能量逐渐升高 的能级里。
⑶泡利原理: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 2个 自旋方向 相反的电子。
⑷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在 同一能级 的各个轨道(能量相等)时,优先占据不同的轨道,且 自旋方向 相同。电子排布在p、d、f等能级时,当其处于 全空 、半充满 或全充满 时(即p0、d0、f0、p3、d5、f7、p6、d10、f14),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最稳定。
注意:能量最低原理表述的是“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而不是说电子填充到能量最低的轨道中去,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都使“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⑶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 最低能量状态 的原子称为 基态原子 。
⑷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 吸收能量 后,电子 跃迁 至 较高能级 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 激发态原子 。
⑸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 能量 (主要是 光能 ),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锂、氦、汞的发射光谱(线状光谱) 锂、氦、汞的吸收光谱
发射光谱是 暗色 背景的 明亮 谱线,吸收光谱则是 明亮 背景的 暗色 谱线,两者谱线一一对应。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⑴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作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 轨道 。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 概率 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⑵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 概率 约为90%的电子云空间 轮廓图 称为原子轨道。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 球形对称 ,ns能级各有1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 纺锤形 ,np能级各有 3个 原子轨道,相互 垂直 (用px、py、pz表示);nd能级各有 5个 原子轨道;nf能级各有 7个 原子轨道。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
⑴周期系:随着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每到出现 碱金属 ,就开始建立一个新的电子层,随后最外层上的 电子 逐渐增多,最后达到 8个 电子,出现 稀有气体 。然后又开始由 碱金属 到 稀有气体 ,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元素周期系中的一个个周期。
⑵元素周期表
①周期: 电子层 相同,按照最高能级组 电子数 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的一行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 横行 为一个周期,共有 七个 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除稀有气体外),元素的 金属 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 性逐渐增强。
②族: 价电子数 相同(外围电子排布相同),按照 电子层数 依次增加的顺序排列的一列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 列 为一个族(第Ⅷ族除外)。共有 十八 个列, 十六 个族。同主族周期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 金属 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 性逐渐减弱。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外 电子层 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原子的 价电子 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
每个列的外围电子排布相同(个别元素除外)。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 5个 区,分别为__s区_、__p区__、_d区__、_f_区_和_ds区__,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
2、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发生 周期 性的递变,叫做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主要体现在核外 电子排布 、 原子半径 、 主要化合价 、 金属性 、 非金属性 、 第一电离能 、 电负性 等的 周期 性变化。
⑴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电子的能层数,另一个是 核电荷数 。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能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 增大 。同周期元素电子能层数相同,从左往右 核电荷数 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 减小 。
⑵电离能: 第一电离能I1; 气 态 电中 性 基 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 气 态 基 态 正 离子所需要的 能量 叫做第一电离能。第一电离能越大,金属活动性越 弱 。同一元素的第二电离能大于第 一 电离能。
同一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电离能相差较 小 ,不同能层的电子电离能相差较 大 。
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 呈增大趋势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 减小 。
第 ⅡA 族、第 ⅤA 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分别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⑶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 吸引力 大小的物理量。以 氟 的电负性为4.0, 锂 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得出了各元素的电负性。
通常以符号X表示,其值是相对值,无单位。
电负性可以用来度量 金属 性与 非金属 性的强弱。电负性越大,元素的 非金属性越强, 金属 性越弱;电负性越小,元素的 非金属 性越弱, 金属 性越强。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 大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 小 。
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小于 1.8 ,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大于 1.8 ,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的电负性则在 1.8 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电负性相差很大的元素相互化合通常形成 离子 键 。电负性相差不大的两种非金属元素相互化合时,通常形成 极性 键,电负性相同的元素相互化合时,通常形成 非极性 键。电负性相差越大的元素形成共价键时,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趋势越大,键的极性越大。一般,ΔX>1.7,形成 离子 键;ΔX<1.7,形成 共价 键。
⑷对角线规则:某些主族元素与 右下 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 性质 相似,被称为对角线原则。
PAGE
3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05~0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复习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练习题(人教版)
一、选择题
1、短周期元素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该元素单质7.8g与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13g化合物RO,则该元素的价电子层是 ( )
A、1s2 B、2s2 C、3s2 D、4s2
2、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的电子排布最外层都是以p6结束;
B、其原子与同周期ⅠA、ⅡA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电子排布式
C、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
D、原子半径比同周期ⅦA族元素原子的大
3、居里夫人发现的镭是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的ⅡA族,下列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化合物中呈+2价 B、氢氧化物呈两性
C、单质使水分解,放出氢气 D、碳酸盐难溶于水
4、在下列所示的微粒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 )
A、1s22s22p2 B、1s22s22p5 C、1s22s22p63s1 D、1s22s22p6
5、元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强的是 ( )
A、Na, K, Rb B、N, P, As C、O, S, Cl D、Si, P, Cl
6、根据对角线规则,下列物质的性质具有相似性的是 ( )
A、硼和硅 B、铝和铁 C、铍和铝 D、铜和金
7、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以下元素属于p区的是( )
A、Fe B、Mg C、P D、La
8、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 ( )
A、3s B、3p C、3d D、3f
9、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列式错误的是 ( )
A、Na+ 1s22s22p6 B、F- 1s22s22p6
C、N3+ 1s22s22p6 D、O2- 1s22s22p6
10、 以下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
A、H3O+ B、BF3 C、CCl4 D、PCl5
11、 下列关于氢原子电子云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黑点密度大,电子数目大
B、黑点密度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大
C、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电子云图是对运动无规律性的描述
12、下列轨道表示式能表示氮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 ( )
A、 B、
C、 D、
13、x、y为两种元素的原子,x的阴离子与y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由此可知 ( )
A、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的电负性小于y的电负性
C、x 的氧化性大于y的氧化性
D、x的第一电离能大于y 的第一电离能
14、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表示的意义是 ( )
A、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 B、黑点的多少表示电子个数的多少
C、表示电子运动的轨迹 D、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
15、电子构型为[Ar] 3d54s2的元素是 ( )
A、稀有气体 B、过渡元素 C、主族元素 D、卤族元素
16、下列能级轨道数为3的是 ( )
A、s能级 B、p能级 C、d 能级 D、 f能级
17、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碱性:NaOH< Mg(OH)2< Al(OH)3 B、第一电离能:Na< Mg C、电负性:Na> Mg >Al D、还原性:Na> Mg >Al
18、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
A、X2YZ3 B、X2YZ2 C、XYZ2 D、XYZ3
19、C-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C表示的碳原子( )
A、核外有13个电子,其中最外层有4个电子
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C、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
D、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
20、下列元素中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 ( )
A、B B、C C、N D、O
21、下列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 ( )
A、Na B、Li C、Be D、Mg
22、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
A、1s22s22px2 B、1s22s22py2 C、1s22s22pz2 D、1s22s22px12py1
23、下列各组元素按电离能增加顺序排列的是 ( )
A、Li、Na、K B、B 、 Be、 Li C、O、F、Ne D、C、P、Se
24、4p轨道填充一半的元素,其原子序数是 ( )
A、15 B、33 C、35 D、51
25、各周期包含的元素为 ( )
A、2、8、18、32、72、98 B、 2、8、8、18、18、32
C、2、8、8、18、32、32 D、 2、8、18、32、32、72
26、某元素价电子构型3d54S2,是该元素是 ( )
A、Fe B、Co C、 Mn D、Ni
27、某元素质量数51,中子数28,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 ( )
A、0 B、1 C、 2 D、3
28、某原子第六电子层只有二个电子,其第五电子层电子数为 ( )
A、8 B、18 C、8~18 D、 8~32
29、下列原子各电子层中电子数不合理的是 ( )
A、21Sc:K(2) L(8) M(8) N(3) B、24Cr:K(2) L(8) M(13) N(1)
C、32Ge:K(2) L(8) M(18) N(4) D、29Cu:K(2) L(8) M(18) N(1)
30、某元素原子价电子构型3d54s2,其应在 ( )
A、第四周期ⅡA族 B、第四周期ⅡB族
C、第四周期ⅦA族 D、第四周期ⅦB族
31、某元素电子构型为[Xe]4f 46s2,其应在 ( )
A、s区 B、p区 C、d区 D、f区
32、第三能层含有的轨道数为 ( )
A、3 B、5 C、7 D、9
二、填空
33、某元素最高化合价为+5,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半径是同族中最小的,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价电子构型为________,属__ ____区元素。
34、3d轨道半充满和全充满的元素分别为(填元素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铜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________ ,属于第 __ 周期,是 _____族。
36、第四周期第六个元素的价电子构型是 ______。
37、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4s24p1,它属于第___ _ 周期, ____族,最高正化合价为 ____,元素符号是 ____ 。
38、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s23p3,它属于第_____周期,是_____ _ 族,最高正化合价为______,元素名称是 ____ 。
39、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s2,它是___ ___区元素,元素符号为 ___ 。
40、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104s2,它属于第 __ 周期,是 ____族, ___ 区元素,元素符号是 ___ 。
41、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54s2,它属于第____周期,_ _ 区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_____ ,元素符号是 ____ 。
42、按原子序数从锂到氟,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次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43、24号元素原子中有___个电子层, _ 个能级, __ 个价电子, ___个未成对电子。
44、按构造原理写出35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价电子层排布为__________,其所在主族的价电子层通式为________,最高化合价为_______,最低化合价为:_______。
45、A、B、C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三种元素数依次之和为35,A、C同族,B+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①A、B、C三种元素分别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②A、B、C之间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③分别写出A、B、C的电子排列式:
A__ ____________;B__ 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6、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电负性(用X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16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
元素 H Li Be B C N O F
电负性 2.1 1.0 1.5 2.0 2.5 3.0 3.5 4.0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K
电负性 0.9 1.2 1.5 1.7 2.1 2.3 3.0 0.8
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 预测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应为_______;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________< X <______。
② 根据表中的所给数据分析,同主族内的不同元素X的值变化的规律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元素电负性X的大小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为 _______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PAGE
2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05~0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复习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人教版)
知 识 结 构
知 识 要 点
一、原子结构
原子模型的发展:古希腊原子模型(世间万物最小的粒子)→ 道尔顿原子模型(原子是化学元素的最小粒子)→ 汤姆生原子模型(枣糕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核式模型)→ 玻尔原子模型(行星轨道式模型)→ 量子力学模型(电子云模型)
1、能层与能级
⑴能层:根据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______不同,可以将核外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n)。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______。
⑵能级:在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______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l)。能级类型的种类数与________相对应;同一能层里,能级的能量按__________
_______的顺序升高。
各能层所包含的能级类型及各能层、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见下表:
能层(n)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符 号 K L M N O P Q
能级(l)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 ……
最 多 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2 … ……
2 8 18 32 …… 2n2
2、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
⑴构造原理: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写出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图(1) 图(2)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从图⑴可以看出,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___________;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__________。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依次排布。
③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______;最外层不超过_____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____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____个电子。
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注意区别:原子和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电子排布式、简化的电子排布式外围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如同区别: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化学方程式)
⑵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__________能使__________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即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__________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__________________的能级里。
⑶泡利原理: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 2个____________相反的电子。
⑷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在_________的各个轨道(能量相等)时,优先占据不同的轨道,且________相同。电子排布在p、d、f等能级时,当其处于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时(即p0、d0、f0、p3、d5、f7、p6、d10、f14),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最稳定。
注意:能量最低原理表述的是“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而不是说电子填充到能量最低的轨道中去,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都使“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⑶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_________________的原子称为____________。
⑷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____________后,电子________至___________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___________。
⑸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_______(主要是_____),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锂、氦、汞的发射光谱(线状光谱) 锂、氦、汞的吸收光谱
发射光谱是_______背景的______谱线,吸收光谱则是______背景的______谱线,两者谱线一一对应。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⑴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作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______。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______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⑵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______约为90%的电子云空间________称为原子轨道。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__________,ns能级各有1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_______,np能级各有_____个原子轨道,相互______(用px、py、pz表示);nd能级各有_______个原子轨道;nf能级各有_______个原子轨道。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
⑴周期系:随着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每到出现_______,就开始建立一个新的电子层,随后最外层上的______逐渐增多,最后达到____个电子,出现_________。然后又开始由_________到__________,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元素周期系中的一个个周期。
⑵元素周期表
①周期:______相同,按照最高能级组_______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的一行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______为一个周期,共有______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除稀有气体外),元素的________性逐渐减弱,_________性逐渐增强。
②族:__________相同(外围电子排布相同),按照__________依次增加的顺序排列的一列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___为一个族(第Ⅷ族除外)。共有_____个列,___个族。同主族周期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_______性逐渐增强,_______性逐渐减弱。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外_________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原子的__________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
每个列的外围电子排布相同(个别元素除外)。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_____区,分别为__ 区、__ 区、_ 区、_ 区和______区,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
2、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发生______性的递变,叫做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主要体现在核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_______性变化。
⑴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电子的能层数,另一个是___ ____。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能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_____。同周期元素电子能层数相同,从左往右____________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______。
⑵电离能: 第一电离能I1;_____态______性____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___ 态___态____离子所需要的______叫做第一电离能。第一电离能越大,金属活动性越 ____。同一元素的第二电离能大于第 一 电离能。
同一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电离能相差较____,不同能层的电子电离能相差较 ____。
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___________;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_________。
第______族、第_______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分别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⑶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_______大小的物理量。以____的电负性为4.0,______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得出了各元素的电负性。
通常以符号X表示,其值是相对值,无单位。
电负性可以用来度量______性与________性的强弱。电负性越大,元素的________性越强,_______性越弱;电负性越小,元素的________性越弱,________性越强。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____;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______。
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小于_____,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大于____ ,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的电负性则在_____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电负性相差很大的元素相互化合通常形成______键 。电负性相差不大的两种非金属元素相互化合时,通常形成_____键,电负性相同的元素相互化合时,通常形成_____ _____键。电负性相差越大的元素形成共价键时,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趋势越大,键的极性越大。一般,ΔX>1.7,形成_______键;ΔX<1.7,形成______键。
⑷对角线规则:某些主族元素与______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______相似,被称为对角线原则。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