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10课
感知音乐力度(一)
音乐花城版
一年级上
f:强
P:弱
新知导入
《是谁在敲》
新知讲解
2/4
(
)(
)|(
)
(
)(
)|(
)|
(
)(
)|(
)|
(
)(
)|(
)|
|
3
3
2
3
|
2
1
|
3
3
2
3
|
1
—
|
3
3
2
3
|
1
—
||
3
3
2
3
|
2
1
|
P
5
—
3
—
f
3
—
5
—
P
5
—
3
—
f
5
—
3
—
巩固练习
f:强
P:弱
《我们歌唱》
拓展延伸
(三角铁)3/4
(手板)
(蛙筒)
(木鱼)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已7世纪盲
wwu2icny.com
已7世纪就盲
wwu2icny.com
已7世纪盲
uuU.≥icny.com
p
sadc
tabia
m
d
e
7世纪载
p
sdc
ab
m
d
e
2
222
家
听音乐,一嶼
听一听,动一动。
听一听,唱一唱。
唱一唱,动一动。
坑爹网
kengdie.
com
②6
是
敲
3
轻轻敲着
嗵通
范唱伴奏』返回
演一演!
收获饼文明,
懂礼貌的好习惯。
PPT家面园
价一听,黻一詖。
t3唱
r&C
55355
13553
高声唱,高声
我们高声唱
你也唱,我也唱,我们高声唱
44244224321
轻声唱,轻声唱,我们轻声唱
我也唱,你也
我们轻声唱
●按照你已认识的“f”和“p”两个记号的要求来歌唱
「范唱「伴奏「返回
唱一唱,动一动。
唱冖唱,评一评。
THANKS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花城版音乐一上第10课感知音乐力度(一)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是谁在敲》是一首风趣的美国儿歌,由4个乐句组成,歌曲只用了“1、2、3、5”4个音组成,全曲4个乐句的旋律都是由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而成。歌曲的结构为a+a`+a”+a```。其中a和a`在结束的时候只有一个音不同,演唱时用不同的力度记号“f”和“p”做力度对比处理,使得基本相同的两个旋律出现了不同的效果。后面的两个乐句也用了同样的写作手法。歌曲巧妙地运用力度记号表现了妈妈和弟弟敲门声的不同。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孩子们知道怎样敲门才有礼貌,从而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我们歌唱》是一首C大调歌曲,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上句用“f”的力度记号;下句用“p”,通过正确的力度处理,表现了高声唱和轻声唱的声音效果。
学情分析:一年级大部分学生无论在心理还是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幼儿的特征,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从行为上看,他们往往表现出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从情感上看,他们易兴奋,易激动、不够稳定,对具体的人和集体能够产生感情;对音乐艺术,能够表现出愉快的心情并产生美感,从意志力上看,他们显露出一定的坚持性和自制力,但在总体上说,其意志品质还是比较薄弱的。
教学思路:根据新课标中“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主要利用“听、说、评、唱、演”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组织教学。自主探究法、体态律动法。
课题
《是谁在敲》
单元
第10课
学科
音乐
年级
一年级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是谁在敲》《我们歌唱》。2.认识力度记号“f”和“p”,能区别出它们所表现声音效果的不同。3.培养学生关注乐谱的习惯,在演唱中遇到“f”和“p”记号时能正确地用自己的歌声表现出来。4.在做“如何敲门更好”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重点
认识力度记号“f”和“p”,并能在歌唱中正确地用自己的歌声表现出来。
难点
准确地把握力度记号f和p的力度,并在歌曲当中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多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学生听《是谁在敲》的音乐进入教室。师生用音乐问好!师:欢迎小朋友们来到音乐课堂!2.学会用儿歌和音乐进行课堂组织。师说:“一二三”,生答:“快坐好”。师说:“闭上眼”,生答:“静静听”。3.激趣导入。
看图听辨声音的强弱。师:朱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请小朋友一起来欣赏。一幅画是瀑布,另外一幅画是小溪,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们的声音是怎样的?哪个声音大?哪个声音小?学生:……师:在我们音乐当中,我们不称声音为声音大,声音小,而是称声音为强弱。声音强用字母f来标记,声音弱用字母p来标记。
听音乐做出强弱的反应。师:听音乐,当听到强的力度时,做大幅度的敲门动作,当听到弱的力度时,做小幅度的敲门动作。(注意教师应规范动作)。学生:……
通过声音引起学生的兴趣。
讲授新课
1.学唱新歌。
师:听音乐,在括号内填补旋律及强弱记号。仔细听音乐。
学生:……2.听音乐,动一动。
师:注意聆听强弱变化,当听到强的声音时,双手击掌表达出来;当听到弱的声音时,双手拍膝盖表达出来。(教师应注意动作力度的把握)。
学生:……3.听音乐,唱一唱。师:听音乐,轻声跟唱。注意在演唱时遇到力度记号“f”与“p”时,要把力度的变化表现出来。师:想一想,我们哪些地方唱的不准确?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接下来我们一起跟钢琴准确的演唱一遍。注意演唱过程当中的力度变化。学生:……4.唱一唱,动一动。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彩色的气球,当我用力吹气的时候气球会变大,相对应的声音会变“f”,与之相反气球漏气会变小,相对应的声音会变“p”。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当唱到“f”时,两手打开就如拿着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当唱到“p”时,两手缩紧,就如拿着一个漏气的气球。学生:……5.演一演。师:分小组进行合作表演。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做情景律动,一部分学生敲打音条。首先,老师指导每一小组做出准确的演唱方式,伴奏方式。分小组练习,要求注意演奏时的强“f”与弱“p”的对比。大约5分钟时间准备。最后,自由结组演奏,看看哪一小组演奏的和谐动听。学生:……6.说一说。
师:如何才能有礼貌地敲门?
学生:……
师:讲文明懂礼貌是每一个人应有的好习惯!
反复聆听音乐,熟悉歌曲旋律,体会强弱特点。
1.学唱歌曲《我们歌唱》。
师:听音乐,打拍子。做出相应的律动。3/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F跺脚
拍手
拍手,p拍腿
捶腿
捶腿。注意强弱对比。2.听一听,敲一敲。
师:听音乐,为歌曲做伴奏。分成4个小组,先用声势伴奏练习,每一个声势单独指导分开练习。熟练之后加入伴奏练习,可以更换乐器。
聆听音乐,体会3/4的强弱规律。
拓展延伸
1.唱一唱,动一动。
师:听到我们快乐的歌声,大熊和小鸡也来了。大熊走路的声音是“f”的。小鸡走路的声音是“p”的。接下来我们一起随着旋律的走向边唱,边画,变动。注意过程当中的强弱。
根据动物的形象特点,理解强弱,熟悉旋律。
课堂小结
1.唱一唱,评一评。
师: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们跟着好听的伴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注意抓住强弱这一音乐要素。生生互评,师生互评,说一说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学生:……
师生之间互评有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板书
《是谁在敲》1=C
2/4
风趣地《我们歌唱》1=D
3/4
愉快地f:强
p: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