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复习课件[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复习课件[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5-10-12 20: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4HCl浓+MnO2= MnCl2+Cl2↑+2H2O△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离子反应 D.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1.表现性质规律
2.强弱判断规律
3.反应先后规律
4.价态邻近规律
5. 守恒规律一.表现性质规律 1.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本质.与基本类型反应的联系
2.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 .产物.得失电子
3.氧化性.还原性
4.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5. 表达方法:双线桥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O元素参加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某元素从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C.氧化剂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
D.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E.在反应中金属单质只能做还原剂或还原产物
F.最高价的物质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G.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H.失电子难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I.金属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J.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K.在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还原,则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氧化
L.氧化产物一定有氧化性
2.判断下列微粒的具有氧化性,还原性.
HCl Cl- SO32- H2O2 (H+, S2- Na+ MnO4- Fe)
3.判断下列过程需要加氧化剂的是
A.CO32-→HCO3- B.SO2 →SO3
C.MnO4- →Mn2+ D.Cl2 →ClO-

4.下列反应与众不同的是
A.Cl2+H2O=HCl+HClO B.2Na2O2+2H2O=4NaOH+O2
C.3NO2+H2O=2HNO3+NO D.2F2+2H2O=4HF+O2
5.4Zn+10HNO3=4Zn(NO3)2+NH4NO3+3H2O
被还原的硝酸和未被还原的硝酸之比?
6.3Cl2+8NH3=6NH4Cl+N2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分子数之比?
二.强弱判断规律1.根据化学方程式
氧化剂 + 还原剂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强氧化性 强还原性 弱氧化性 弱还原性
2.根据物质的活动性顺序:金属(非金属)活动性顺序
同族元素的性质递变
3.根据反应条件
4.根据反应产物的价态高低
5.根据物质浓度大小判断1.还原性:Na. Zn Cu H2
2.氧化性:Na+ K+ Li+ H+
3.还原性: HF HCl HBr HI
4.下列对比不能说明Cl2的氧化性比I2强的是
A.与H2反应的条件
B.2Fe+3Cl2=2FeCl3 Fe+I2=FeI2
C.与水反应
D.KCl溶液稳定,KI溶液久置在空气中变黄色
三.反应先后规律.氧化剂先和还原性强的还原剂先反应
还原剂先和氧化性强的氧化剂先反应1.含有Cu(NO3)2, Mg(NO3)2 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的Zn粉,首先置换出来的是?
2.KI和KBr的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灼烧,则得到的固体不可能为
A.KCl B.KCl KBr C.KCl KI D.KCl KBr KI四.价态邻近(归中)规律 五. 守恒规律1.化合价升降总数守恒
2.得失电子总数守恒
3.电荷守恒
4.质量守恒
1.24ml0.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和20ml0.02mol/L的K2Cr2O7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2.XO3n-+6I-+6H+=X-+3I2+3H2O
①XO3n-中n=?
②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离子反应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三.电解质与导电
四.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意义理解
五.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
六.离子共存问题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电离出自由离子而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中熔化状态下本身都不能电离出离子而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46/8)在水中全部电离在水中部分电离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弱酸,弱碱,水全部是离子离子和溶质分子例1(145/1)SO3晶体 液NH3 硫酸溶液 CuSO4晶体
CaCO3固体 冰 熔融的KCl Fe 氨水
CH4 蔗糖 石墨 HF气体 NaClO晶体
电解质为:
非电解质:
弱电解质
导电的物质:三.电解质与导电1.电解质什么时候能导电?
在水溶液或熔融条件下电离出自由离子后能导电
2.判断下列溶液导电能力最好的是(P146/9)
A. 1mol/L的NaCl B. 1mol/L KCl
C. 3mol/L的氨水 D. 1mol/LMgSO4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
4.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是否一定比弱电解质强?2.用100mL1mol/l的硫酸做导电性实验,逐滴滴入1mol/L的Ba(OH)2,则电流计的读数如何变化?
解释变化的原理?
3.下列操作过程,原溶液的导电性变化最大的是
A.1Oml1mol/L的NaOH中滴入1Oml1mol/LHF
B. 1Oml1mol/L HF中滴入1Oml1mol/L的NaOH
C.1Oml1mol/L的NaOH中通入过量的CO2
D.1Oml1mol/L的NaOH中通入过量的Cl2
四.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概念:有自由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2.离子方程式概念: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写 ②拆 ③删 ④查
(溶与水的强电解质拆)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P147/5 148/8 151/5
⑤Ca(HCO3)2和少量的NaOH⑥漂白粉变质
4.意义:不仅表示某个反应,还能表示同一类反应.五.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①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 + 2H+ = Ca2+ + 2H2O②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
CaCO3 + 2CH3COOH = Ca2+ + 2CH3COO- +CO2↑+ H2O③NaHCO3加热分解:2HCO3-=CO2+H2O+CO32-④漂白粉中通过量CO2
CO2 +Ca2++2ClO- +H2O=CaCO3↓+2HClO⑤ Ca(HCO3)2滴入过量NaOH HCO3- +OH- =H2O+CO32-六.离子共存1.总则:如果A离子和B离子相互间会反应,
(生成难溶物,气体, 难电离的物质,或氧化还原为其他离子)
将导致A和B离子大量减少(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则A离子和B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149/5
149/8 152/11离子共存例题①Fe3+ Cl- Na+ NO3-
②OH- Mg2+ Cl- SO42-
③CO32- Na+ NH4+ NO3-
④HCO3- Ca2+ Ba2+ Cl-
⑤ClO- Na+ SO42- K+
⑥Cu2+ Br - NO3- Ba2+
⑦MnO4- I- K+ Cl-
⑧F - Na+ Cl- K+
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加酸有气体,加碱有沉淀生成的离子组因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共存的离子组是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②⑦ ①②⑥⑦ ④ ⑦ ⑤⑧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①⑥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一.概念:在所有的化学反应中,均伴随能量的变化.大多数的情况下,能量的转化都是化学能和热能的相互转化
放出热量的反应叫放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反应叫吸热反应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判断1.放热反应: ①所有反应物的总能量>所有生成物的总能量
②能使周围环境的温度升高,气体膨胀
③对于有加热,点燃条件的放热反应,后续反应能
自发进行.反应
具体类型:①燃烧,爆炸②金属和酸,水作用产生H2③中和
④滴水生火,吹气生火
2.吸热反应: ①所有生成物的总能量>所有反应物的总能量
具体类型:①CO2+C=2CO②分解反应
③3.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①足够多的空气
②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