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5张PPT。 电与生活一、 电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象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因为电而绚丽……
照
明
鸟
巢上海东方明珠金
茂
大
厦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外滩南昌八一大桥视听数码3
D
摄
像
机微单单反相机卡片机手机苹果平板电脑 ipad交通工具
轻轨高铁交通工具
动车厨房烤箱冰箱微波炉油烟机油烟机清洁工具洗衣机吸尘器二、如果生活中没有了电
全世界最大的一次停电事故,让成千上万的纽约人扮演了一种平日无法想象的角色…… 2003年8月14日16时11分,美国与加拿大相邻的一个变电站发生了事故,酿成北美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停电事故。从这个时刻开始,美国这个大都市一切用电力来发动的东西,全部都宣告休克。光明变成黑暗,运动变成僵死,声音变成寂静。停电波及9300平方英里,5000万人饱受断电之苦, 50多万人被困在地铁的车厢里,数以万计的人被困在摩天楼里,成千上万的人涌上街头,马路上没有了红绿灯,交通秩序十分混乱,看上去像是一场由于参加人数太多而挤来挤去的“倾城马拉松”,300亿美元灰飞烟灭 。不夜城纽约停电前后一则停电的新闻没有了电,在一天夜晚
我正坐在电视机前没有了电
我查了开关和电表没有了电
我想打一个电话,没电也就没话说了
我找出手机,对不起关机了没有了电
我想看一下时间,这手表居然也停转
我想出门看看,走廊电梯铁门紧关
唉,算了吧,躺在床上,没电就像失眠
只好在睁眼数星星……
没有了电,我正在逛街
出租车全城停驶因为红绿灯不亮
乘地铁停运因为没有电成了地洞
进商店关门没有电商店怕我是贼
上银行我的银行卡被吞进取款机
唉,回家吧,回家水管放不出水
厨房里没有天然气,马桶也不通
这现代社会啊——头上不怕没有太阳
日子照样过,哪怕阴云密布九九八十一天!
假如有一天没有了电,真的有那么一天呀
人们就只好像乌龟一样开始冬眠!三、电的名字来源于生活希腊人从波罗的海沿岸进口琥珀,用来制作手镯和首饰。当时的宝石商们都知道摩擦琥珀能吸引羽毛,不过他们认为那是神灵或者魔力的作用。琥珀是一种矿物化的黄色树胶,象金子一样地闪闪发亮,故被称为“琥珀金”(electron),由此产生了“电”(electricity)这个词。四、电的发展简史1、简单的电现象
早在公元前585年,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已记载了用木块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后来又有人发现摩擦过的煤玉也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能力。
在中国,西汉末年已有“碡瑁(玳瑁)吸偌(细小物体之意)”的记载;晋朝时进一步还有关于摩擦起电引起放电现象的记载“今人梳头,解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在以后的2000年中,这些现象被看成与磁石吸铁一样,属于物质具有的性质,此外没有什么其他重大的发现。 泰利斯 泰利斯(天文学家、数学家)生于希腊麦尔塔斯,青少年时代他过的是商人的生活.曾经南渡埃及做生意,在留居埃及期间,由埃及神宫处获得多数学天文的知识.不久,其知识就远超过神官了.泰利斯以此知识用来测量金字塔的影长,得出金字塔的高度,在当时曾惊动国王阿马西斯 (而著名,他在埃及的时候,对于数学、天文学均极感兴趣,回到希腊后仍继续此研究,随着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大数学家,据传而他曾预言公元前585年5月28日有日蚀,他说:“5月28日虽在昼间,阳光却会消失,而突然变成黑夜,且天空将有星星闪烁.”当时没人相信他的话,等到5月28日,事实证明了他预言的正确;当日太阳悬空,由逐渐起缺口,而到其光全失,人们才发现泰利斯是对天文学知识最丰富的一个人.泰利斯在年轻行商的时候,最著名的一则小故事是这样的:有人订购食盐,泰利斯每次都将食盐装载在一只驴背上送去,途中需经过一条小河,有一天当他们行将渡小河之际,不意此驴脚被石头绊了脚,而跌入水中,食盐也因而有一大半流失,泰利斯虽受损失,但驴子却觉得比绊倒前之行李轻得多而暗自高兴,这只驴子体会到此法还管用,乃每次一到此小河,就重施故技,以期减轻它的负荷.因此泰利斯乃心生一计,以海棉置于驴背上,等驴子故意摔跤时,因海棉吸水,负荷就比原来带的食盐更重了,此后驴子就不敢贸然地再故技重施了. 2、电研究开始1600年,英国物理学家吉尔伯特为了把摩擦起电与磁作用加以区别,引入“电的”(electric)一词 ,制作了第一只验电器 。
大约在1660年,马德堡的盖利克发明了第一台摩擦起电机。他用硫磺制成形如地球仪的可转动球体,用干燥的手掌摩擦转动球体,使之获得电 ,在静电实验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一直到了十六世纪,欧洲工艺、航海、军工在各国普遍得到新的发展,对此起了特别重大推动作用的是中国的火药、造纸、印刷术和指南针等四大发明的传入。马克思在谈到中国的三大发明 (将造纸归到印刷术了) 对欧洲的影响时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吉尔伯特他于1544年5月24日生在英国科尔切斯特市一个大法官家里。年轻时就读于剑 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攻读医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已成为英国名医,担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御医,吉尔伯特在科学方面的兴趣,远远超出了医学范围。在化学和天文学方面有渊博的初识,但他研究的主要领域还是在物理学中。他用观察、实验方法科学地研究了磁与电的现象 ,并把多年的研究成果,写成名著《论磁》,吉尔伯特制成了第一台验电器。 3、电荷存储1746年,荷兰莱顿大学的教授穆欣布罗克在做电学实验时,无意中把一个带了电的钉子掉进玻璃瓶里,他以为要不了多久,铁钉上所带的电就会很容易跑掉的,过了一会,他想把钉子取出来,可当他一只手拿起桌上的瓶子,另一只手刚碰到钉子时,突然感到有一种电击式的振动。这到底是铁钉上的电没有跑掉呢,还是自己的神经太过敏呢?于是,他又照着刚才的样子重复了好几次,而每次的实验结果都和第一次一样,于是他非常高兴地得到一个结论:把带电的物体放在玻璃瓶子里,电就不会跑掉,这样就可把电储存起来。 原始的莱顿瓶(以穆欣布罗克所在大学名称命名)是一个玻璃瓶,瓶里瓶外分别贴有锡箔,瓶里的锡箔通过金属链跟金属棒连接,棒的上端是一个金属球,这就构成以瓶子玻璃为电介质的电容器。莱顿瓶的发明使物理学第一次有办法得到很多电荷,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
最壮观的是法国人诺莱特在巴黎一座大教堂前所作的表演,诺莱特邀请了路易十五的皇室成员临场观看莱顿瓶的表演,他让七百名修道士手拉手排成一行,队伍全长达900英尺(约275米)。然后,诺莱特让排头的修道士用手握住莱顿瓶,让排尾的握瓶的引线,一瞬间,七百名修道士,因受电击几乎同时跳起来,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口瞪目呆,诺莱特以令人信服的证据向人们展示了电的巨大威力。 4、对电本质的研究 富兰克林第一个提出存在正电和负电及电荷守恒定律。富兰克林所作的另一项重大贡献是统一了天电和地电。于 1753 年制成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 。
富兰克林用绸子做了一个大风筝,风筝上安上一根尖细的铁丝,用来捉电,并用麻绳将这铁丝相连,麻绳的末端拴一把铜钥匙,钥匙塞在莱顿瓶中间,他和儿子一起将风筝放飞到空中,一阵雷电打下来,富兰克林顿时感到一阵电麻,他赶紧用丝绸手帕把手里麻绳包起来继续捕捉天电。又一阵雷电打下来,这时麻绳上松散的麻一丝丝向四周竖起,靠近钥匙的手和钥匙之间产生了火花。天电终于捉下来了!富兰克林用这种方法使莱顿瓶充电,发现天电同样可以点酒精,可以做摩擦起电机产生的地电所做过的许多电的实验,从而证明了天电与地电的一致性。 5、电池的发明意大利生理解剖学教授伽伐尼和他的两位助手于 1780 年 9 月 20 日做青蛙解剖实验,一名助手不慎将手中的解剖刀的刀尖触到了桌上一只剖开的蛙腿神经上,顿时青蛙的四条腿猛烈地发生痉挛,另一名助手看到放在一旁的起电机跳了火花 。
公元1799年,科学家伏打(伏特)以含食盐水的湿抹布,夹在银和锌的圆形板中间,堆积成圆柱状,制造出最早的电池-伏打电池,伏打电堆的发明,使人们第一次获得稳定而持续的电流 。 6、库仑定律的确立 1785年,库仑设计了精巧的扭秤实验,直接测定了两个静止点电荷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二次方成反比,与它们的电量乘积成正比。 7、电流的磁效应 1820年4月,在一次讲演快结束的时候,奥斯特抱着试试看的 心情又作了一次实验。他把一条非常细的铂导线放在一根用玻璃罩罩着的小磁针上方,接通电源的瞬间,发现磁针跳动了一下。这一跳,使有心的奥斯特喜出望外, 竟激动得在讲台上摔了一跤。
奥斯特的发现揭示了长期以来认为性质不同的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联系,电磁学立即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法拉第后来评价这一发现时说:“它猛然打开了一个科学领域的大门,那里过去是一片漆黑,如今充满光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从1934年起用“奥斯特”的名字命名磁场强度的单位。 8、安培定律及分子电流说 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实验,引起了安培注意,使他长期信奉库仑关于电、磁没有关系的信条受到极大震动提出了磁针转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及从右手定则的报告,以后这个定则被命名为安培定则。于 1821 年元月,提出了著名的安培分子电流说,创造了「电流」这个名词。
1827年,德国电学家 欧姆发表《动电电路的数学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欧姆定律。9、电磁感应规律 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电动生磁,磁动生电”。紧接着他做了许多实验确定电磁感应的规律,他发现当闭合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线圈中就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依据电磁感应的原理,人们制造出了发电机,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远距离输送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电磁感应现象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以及电磁测量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人类社会从此迈进了电气化时代。
9、电磁理论的建立 1860 年,麦克斯韦特意去拜访了法拉第。这位实验大师年近七旬,两鬃斑白,比麦克所韦年长 40 岁。但他们一见如故,亲切地交谈起来。两人的科学方法很不相同,法拉第专于实验探索,麦克斯韦擅长理论概括,但两位科学巨匠对物质世界的看法却产生了共鸣。法拉第沉吟道,“但你不应停留于用数学来解释我的观点,而应该突破它!” 法拉第的话,象一盏明灯,照亮了麦克斯韦前进的道路。
1864 年,麦克期韦总结了前人的和他自己的对电磁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磁场以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 10、现代通讯技术 1888 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及其具有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等性质,这就为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最终确立提供了可靠的实验证据。
电磁波的发现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连赫兹本人亿没有料到。在他发现电磁波的第二年,曾有人问他可否用来作无线通讯,赫兹不敢肯定,而且也没有在实用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仍然是在基础研究的其它方面做工作。这之后六年,即 1894 年— 1896 年间,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可尼和俄国的波波夫分别实现了无线电的传播和接收,这使英国人惠斯通、德国人韦伯和美国人莫尔所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发明的电磁式电报机和有线电报,进一步发展成为无线电通讯。 1906 年出现了无线电广播, 1911 年有了无线电导航, 1916 年有了无线电话, 1921 年出现了短波通讯, 1923 年有了无线电传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雷达的发明与应用,又促进了微波技术助蓬勃发展。战后,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了微波多路通信,并已做到在一条微波通信信道上同时能通几千路甚至几万路无线电话,这使无线电通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50 年代初,出现了微波接力通讯技术,现已发展为高频宽频带的大容量、远距离脉冲编码调制传输系统,可以用它进行数字传输。 60 年代以后,无线电通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卫星通讯时代。 11、经典电子理论经典电子论是1895年由洛伦兹提出的,它把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归结为电磁波与物质中电子的相互作用,把经典物理学推上了它所能达到的最后高度。洛伦兹的坐标变换公式几乎涉及到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理论,但由于他受到了牛顿绝对时空观根深蒂固的影响,最终还是跟相对论失之交臂。 12、电力技术与电力工业发展简史1831 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
1866年,维·西门子发明了励磁电机
1876 年,贝尔发明了电话
1879 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1882 年,爱迪生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发电厂
1881 年,卢西恩·高拉德和约翰·吉布斯取得“供电交流系统”专利
1885 年,制成交流发电机和变压器
1886 年,建成第一个单相交流送电系统
1888 年, 制成交流感应式电动机
1891 年,德国劳芬电厂安装了世界第一台三相交流发电机,建
成第一条三相交流送电线路 13、电力工业生产环节发电——包括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和其他能源发电
输电——包括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
变电——低压 高压、直流 交流
配电——电力由大电网分配到小电网、用户的过程
用电——用电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用电负荷的控制,以及将这5个环节所存在的设备连接起来的电力系统五、电的应用:电流的三大效应热 效 应 Q热=I2Rt——焦耳定律 (kJ、J) 1J=0.24k
化学效应 导体溶液里有电流时,溶液里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电渡、电解、
电冶金等。
磁 效 应
①电流感应磁场现象:导体中有电流时,导体周围就会产生感应磁场。(P1,P2)
②电磁力现象: F=BIL (P3)
③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
会产生电流。 e=BLV (P4)
④互感现象:两个线圈放在一起,其中一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另一线圈就
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U1/U2=N1/N2 (P5)
六、电从哪里来火力发电站中国最大水电站——三峡电站站址——湖北宜昌
动工时间—— 1992后12月14日
总投资—— 1179亿元
设计容量——26×70万千瓦
设计年发电量—— 847亿千瓦时
首台机组发电时间——2003年7月4日
全部完工时间——预计2011年前
送电区域——华东、华中、川俞 三峡电站经济、社会效益电能供应(如左图所示)
防洪
三峡工程建成后,可形成库容为393亿立方米的大水库,其中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用于调节洪峰、拦蓄洪水,可使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从目前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可有效消除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12.5万平方公范围内1500万人口、2300万亩农田,以及大中城市、工矿企业及交通要道的水患威胁。
航运
从根本上改善重庆至宜昌段通航条件,单向年通过能力将从目前的100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三分之一。 三峡电站经济、社会效益环境
与火电相比,少燃烧5000万吨原煤,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每年可少排放1000万吨二氧化碳,100万吨二氧化硫,1万吨一氧化碳,37万吨氮氧化合物,以及大量的废水、废渣;可减轻因有害气体的排放而引起酸雨的危害。 秦 山 核 电 站1kg的铀全部裂变所释放出的裂变能,大约相当于2500T煤或2000T的石油燃烧时所释放出的能量。
一座百万千瓦的火力发电站需要350万T标煤,而核能电站只需要30吨的低浓铀原料就可以。
CHINA
——870万kW30万kW 浙江海盐 85.3——94.4 CHINA
风能资源丰富,可开
发利用风能2.5亿kW。内
蒙、宁夏、甘肃、新疆等
西北部省区,都是我国风
力资源富集的地区。
已建立了14 个风力
发电场。2003年底,我国
风电装机已达56.74万千
瓦。
我国最大的风电厂—
贺兰山风力发电场,装机
108台,容量9.18万瓦。建在戈壁滩上的风 电 场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电池组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太阳电池由单晶硅或非晶硅薄膜制成。
将太阳电池排成方阵,其总面积决定所需的功率。 太阳能热发电
太阳能热发电是利用聚光集热器把太阳能聚集起来,将水加热,使产生的蒸汽去驱动汽轮发电机组。
根据热电转换方式的不同,把太阳能电站分为集中型热电太阳能电站和分散型太阳能电站。 太 阳 能 电 厂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发电定义——用地球内部所具备的热能资源发电的方式
分布:滇西腾冲、西藏
利用:西藏羊八井电站,装机容量2。5万千瓦,发电量占拉萨电网的40%
4、海洋能发电
海洋能是海流动能、海洋热能、潮汐能和波浪能等
的总称。海洋能用于发电有海流发电、海洋温差发电、
波浪发电和潮汐发电等几种方式。
潮汐发电——把潮汐能转换成电能的水电站。
一般在海湾或河口修筑堤坝建成水库,于涨潮时放海
水入库,利用库水位低于潮位的水位差发电;待潮位下降,
又利用库水位高于潮位的水位差和库内蓄存的水量发电。
法国朗斯(La Rance)潮汐电站,是世界已建成潮汐电
站中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其装机容量为24万kW。
七、安全用电通过人体电流人本感觉和反应:
1mA开始有麻痹感
10mA有麻感,但可以摆脱
30mA剧痛感,神经麻痹,呼吸困难,生命危险
100mA开短时间内窒息,心跳停止
绝缘部分破损(灯座、插头、插座的绝缘外壳碰裂),火线外露触电的原因潮湿(用湿抹布擦电线电泡,用湿手扳开关,在电线上搭晾衣服)接零线接地保护接火线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一定要可靠接地,尽量使用三孔插座这样会安全些!雷雨天,强大的电流可以通过天线传入室内照明开关为何必须接在火线上
如果将照明开关装设在零线上,虽然断开时电灯也不亮,但灯头的相线仍然是接通的,而人们以为灯不亮,就会错误地认为是处于断电状态。而实际上灯具上各点的对地电压仍是220伏的危险电压。如果灯灭时人们触及这些实际上带电的部位,就会造成触电事故。所以各种照明开关或单相小容量用电设备的开关,只有串接在火线上,才能确保安全。
八、平板电视的选购平板电视的三大主力产品:
液晶电视
等离子电视
Led电视液晶电视原理:简称LCD ,液晶是一种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的物质,本身是不能发光的,需借助要额外的光源才行。LCD的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当中放置液态的晶体,两片玻璃中间有许多垂直和水平的细小电线,透过通电与否来控制杆状水晶分子改变方向,将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LCD电视常用的背光源是CCFL(冷阴极荧光灯管,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日光灯) 优点:图像细腻,清晰度高;图像亮度优于等离子电视;外观扁平、薄、体积轻;图像无闪烁,长期观看眼睛不疲劳;在环保(无辐射)、节能(不发热)等方面更为出色 。
缺点:可视角小,亮度、对比度和饱和度随视角增加而减小,色度误差随视角增加而增大,使图像质量降低;响应时间慢,观看运动尤其是快速运动图像时,清晰度下降;对比度劣于等离子电视;因采用背光源,易产生漏光,全屏亮度均匀性差,劣于等离子电视;大屏幕化方面液晶技术落后于等离子 。 等离子电视原理:等离子电视(PDP)是一种利用气体放电的显示技术,其工作原理与日光灯很相似。它采用了等离子管作为发光元件,屏幕上每一个等离子管对应一个像素,屏幕以玻璃作为基板,基板间隔一定距离,四周经气密性封接形成一个个放电空间。放电空间内充入氖、氙等混合惰性气体作为工作媒质。 优点:屏幕尺寸较大,目前已到102英寸;图像清晰,颜色鲜艳,对比度高;在暗场时图像层次好;具有平板电视最宽的视角;响应时间短,运动图像拖尾优于液晶电视;全屏亮度均匀好,优于液晶电视。外观较薄,体积小;图像无闪烁,长期观看眼睛不疲劳。 。
缺点;因为采用R,G,B荧光粉自发光 ,又以固定像素寻址方式显示图像,长时间显示高亮度、高对比度的静止图像时,容易产生残留影像,甚至产生灼伤屏幕现象。所以观看电视时,在不影响正常收看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电视机亮度和对比度。 耗电量大,寿命降低 。LED电视原理:LED电视是指完全采用LED(发光二极管)做为显像器件的电视机,一般用于低精度显示或户外大屏幕 。
优点:LED的特点非常明 显,寿命长、光效高、无辐射与低功耗 。
LED也被逐渐引入到现有的平板显示技术中,特别是液晶显示技术,不过目前LED技术在液晶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利用LED发光元件替代以前的CCFL荧光灯光源,作液晶显示设备的背光源。所以确切的说目前商家宣传的LED电视准确的应该叫做“LED背光电视”。 3D电视3D电视是三维立体影像电视的简称。通过在液晶面板上加上特殊的精密柱面透镜屏,将经过编码处理的3D视频影像独立送入人的左右眼,从而无需借助立体眼镜即可裸眼体验立体感觉。英国当地时间2010年1月31日,在英超曼联--阿森纳的比赛中,英国天空体育频道有史以来首次使用3D技术对这场比赛进行电视直播。3D电影在我国的发展才见眉目,3D电视就迎头赶上。国家广电总局表示我国首个3D电视试验频道将于2012年元旦试播,春节正式播出。3D电视虽然模拟了人眼的成像原理,但并没有考虑到人眼对注视物模糊程度差异的调节,导致电视的3D画面不分远近呈现出的都是清晰的,从而刺激眼睛容易产生视疲劳。
3D电视价格不便宜。3D电视要想真正走进普通家庭,似乎并非易事,高昂的价格足以让平民望而却步。 3D电视不足之处:3D显示技术可以分为眼镜式和裸眼式两大类。裸眼3D目前主要用于公用商务场合,将来还会应用到手机等便携式设备上。而在家用消费领域,无论是显示器、投影机或者电视,现在都是需要配合3D眼镜使用。
在眼镜式3D技术中,我们又可以细分出三种主要的类型:色差式、偏光式(不闪式)和主动快门式,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色分法、光分法和时分法。论是三星的主动快门式3D技术还是LG的不闪式3D技术,都需要佩戴眼镜观看,现在争论孰优孰劣没有意义,两年后这些都将成为浮云,只有裸眼式3D技术才是王道。 3D电视厨房中的电学知识微波炉:
微波炉最早的名称是“爆米花和热团加热器” ,它的发明纯属偶然,发明者是美国自学成才的工程师珀西·勒巴朗·斯宾塞 ,一天,他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一块巧克力棒粘在了短裤上。斯宾塞注意到,当他运行磁控管时,裤子上的巧克力棒融化了。一般人可能认为,是他身上的体温让巧克力融化,斯宾塞没有按照这种逻辑思维去判断这件事,相反,思维敏捷的他给出了一个更为科学的解释:肉眼看不见的辐射光线“将其煮熟了”。斯宾塞继续实验磁电管,最后,他用箱子将其包装起来,作为一种烹饪美食的新工具推向市场。 原理:微波炉的心脏是磁控管。这个叫磁控管的电子管是个微波发生器,它能产生每秒钟振动频率为24。5亿次的微波。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微波,能穿透食物达5cm深,并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随之运动,剧烈的运动产生了大量的热能,于是食物"煮"熟了。 厨房中的电学知识
为了减少辐射,微波炉开启后,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眼睛也不要盯着看。
加热液体时应使用广口容器,因为在封闭容器内食物加热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发,使容器内压力过高,易引起爆破事故。即使在煎煮带壳食物时,也要事先用针或筷子将壳刺破,以免加热后引起爆裂、飞溅弄脏炉壁,或者溅出伤人。
因为放入炉内的铁、铝、不锈钢、搪瓷等器皿,微波炉在加热时会与之产生电火花并反射微波,既损伤炉体又加热不熟食物。
忌油炸食品:因高温油会发生飞溅导致火灾。如万一不慎引起炉内起火时,切忌开门,而应先关闭电源,待火熄灭后再开门降温。 注意问题: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