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下学期华中师大一附中期末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Ag—107 Ba—137
1—18选择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
A.提高汽油燃烧效率 B.降低汽油成本 C.避免铅污染大气 D.铅资源短缺
2.Murad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3位教授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关于NO的下列叙述不正 确的是( )
A.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N物质氧化的产物 B.NO不是亚硝酸酸酐
C.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N物质还原的产物 D.N2在O2中点燃可生成NO
3.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 )
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是单质
4.下列分子中不是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A.CCl4 B.BF3 C.CO2 D.N2
5.将标况下的NH3溶于水中,得到密度为b g· cm-3的氨水a g,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 L-1,则溶于水中的NH3的体积是( )
A. B. C. D.
6.下列关于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没有毒性,而白磷有剧毒 B.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260℃可转变为红磷
C.白磷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D.少量白磷应保存在CS2中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非金属强弱可通过该元素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酸性越强,则该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C.所有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均等于使原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所需要得到的电子数
D.所有的酸酐均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8.下列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 Na2CO3+H2O+CO2=2NaHCO3↓
B.向水玻璃中通入少量的CO2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C.SiO2与石灰石混合高温 SiO2+CaCO3 CaSiO3+CO2↑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OH)2溶液 Ba(OH)2+NaHCO3=NaOH+BaCO3↓+H2O
9.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 K+ NO SO B.K+ Ca SO CO
C.NH Na+ S SO D.NH Ba NO OH
10.A、B、C三种短用期元素,已知A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周期表中最小的,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数的3倍,则A、B、C不能形成的化合物是( )
A.ABC3 B.A2BC4 C.A3BC4 D.A4B2C7
1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况下,11.2L S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5NA
B.常温常压下,48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C.1L 1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D.足量的铜与含1mol H2SO4的浓硫酸加热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了数为NA
12.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向某未知试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未知液中一定含Cl-
B.向某未知试液中滴加盐酸,若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则证明未知液一定含SO
C.某未知试液中滴加盐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证明未知液一定含CO
D.向某未知试液中先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未见沉淀产生,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未知液中一定含SO
13.已知亚磷酸(H3PO3)只能生成两种钠盐(NaH2PO3、Na2HPO3),由此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亚磷酸是二元酸 B.亚磷酸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C.Na2HPO3是亚磷酸的正盐 D.P2O5溶于水可生成亚磷酸
14.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未见有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生成,则通入气体可能是( )
A.O3 B.NH3 C.Cl2 D.CO2
15.在铁与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不足量的稀硝酸,反应后剩余金属m1 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H2SO4,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2 g,则m1与m2 之间的关系是( )
A.m1可能大于m2 B.m1一定等于m2 C.m1一定小于m2 D.m1一定大于m2
16.标况下,将1.92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完全作用时收集到气体1.12L(标况),则气体中NO的体积为( )
A.0 B.112ml C.224ml D.1008ml
17.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中,当1.6g 与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加反应的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 )
A.16∶9 B.23∶9 C.32∶9 D.46∶9
18.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 ②NO2和O2 ③NH3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1>V2>V3 B.V1>V3>V2 C.V2>V3>V1 D.V3>V1>V2
19.(13分)针对以下A~D四个涉及H2O2的反应(未配平),填写空白:
A.Na2O2+ HCl→ NaCl+ H2O2 B.Ag2O+ H2O2→ Ag+ O2+ H2O
C.H2O2 H2O+ O2 D.H2O2+ Cr2(SO4)3+ KOH→ K2CrO4+ K2SO4+ H2O
(1)已知H2O2可表示为H—O—O—H,写出H2O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
(2)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填代号)___________,该反应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填代号)_____________
(4)H2O2体现弱酸性的反应是(填代号)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甲、乙、丙是三种短周期元素的单质,A、B、C、D是四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DB甲AB+C
↓A
甲+C
(1)由此可推断甲可能是(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若A和丙的反应是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进行的,①A和丙反应生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A和B反应生成甲和C,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常温下可进行,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推测该反应在环保方面可能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1分)长期存放的Na2SO3可能会被部分氧化,现通过实验来确定某无水Na2SO3试剂的纯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量a g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
③加入稀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再加BaCl2溶液直至沉淀完全 ④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
⑤加热干燥沉淀物 ⑥将沉淀物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⑦重复⑤⑥操作直到合格,最后得到b g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加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如何认定沉淀已经完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在过滤器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步骤⑦的“合格”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测得样品中无水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出算式,不需化简)
22.(10分)将1.95g由Na2SO4和Na2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得溶液A,在A中入加10ml未知浓度的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沉淀B和滤液C。在C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反应后又得沉淀5.74g,在沉淀B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沉淀不消失反而增加0.18g,计算:
(1)BaCl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2)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3分×18=54分)
1.C 2.D 3.A 4.B 5.B 6.A 7.C 8.D 9.C 10.B
11. B 12.D 13.D 14.D 15.D 16.B 17.A 18.B
19.(13分)(1)H∶∶∶H (2分)
(2)D 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2分+3分)
(3)C (2分)
(4)A,这一反应可以看作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 (2分+2分)
20.(12分)(1)N2或S (2分+2分)
(2)①4NH3+5O2 4NO+6H2O (3分)
②4NH3+6NO 5N2+6H2O 治理汽车尾气 (3分+2分)
21.(21分)(1)样品重,砝码轻 (3分)
(2)保证得到的沉淀都是BaSO4,没有BaSO3 (3分)
(3)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如果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已完全 (3分)
(4)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3分)
(5)取最后流出的少许洗涤液,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证明已洗净(3分)
(6)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不变 (3分)
(7)或 (3分)
22.(10分)(1)
则,所以(5分)
(2)BaCO3+H2SO4=BaSO4+H2O+CO2↑
1 mol 36g
(BaCO3) 0.18g
(BaCO3)=
所以(Na2CO3)=0.0050mol×106g·mol-1
(Na2CO3)=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