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二中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奥赛班) 化学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魏东宏)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14 P--31 S--32
Cl--35.5 Na--23 Br--8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
B.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所含分子数相等
C.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02和O3中所含分子数相等
D.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升
2、V LamoL/L的AlCl3溶液中,关于Cl一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Cl一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mol/L B.Cl一的物质的量浓度是3a mol/L
C.含Cl-aV moL/L D.含Cl-3V mol/L
3、下列反应发生时,会产生棕黄色烟的是 ( )
A.铜在氯气中燃烧 B.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D.钠在氧气中燃烧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钠与水反应:2Na+2H20=2Na++OH-+H2 ↑
B.钠与CuS04溶液反应:2Na+Cu2+ == Cu↓+2Na+
C.NaHC0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32-+2H+==H2O+CO2↑
D.NaOH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HCO3-+OH-==CO32-+H20
5、按右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并在管口 P处点燃,实验结果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X、Y可以是 ( )
①H2和NaHC03 ②CO和Na2C03
③CO和CuO ④CO和Fe203
A.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我国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KIO3形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IO3-和I-发生反应:IO3-+5I-+6H+=3I2+3H2O,据此,可用试纸和常见物质验证食盐中存在IO3-。供选用的物质有:
①自来水 ②蓝色石蕊纸 ③碘化钾淀粉试纸 ④淀粉 ⑤食糖 ⑥食醋 ⑦白酒
验证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 )
A.①③ B. ③⑥ C. ②④⑥ D. ①②④⑤⑦
7、当不慎有大量Cl2逸出周围空间时,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的某物质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最适宜采用的物质是 ( )
A.NaOH B.NaCl C.KBr D.Na2CO3
8、无法将氯化钠、碘化钾两种溶液鉴别开来的试剂或方法是 ( )
A.淀粉溶液 B.氯水 C.AgNO3溶液 D.焰色反应
9、关于摩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
B.摩尔是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
C.摩尔既表示物质微粒数量,又表示物质质量双重意义的单位
D.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10、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
A.Na+、K+、Cu2+、S042- B.NH4+、Na+、NO3-、Cl-
C.K+、Ca2+、HCO3-、Cl一 D.Mg2+、Fe3+、CI-、OH一
11、实验测得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的14.5倍,可知其中氮气的质 分数为 ( )
A.25.0% B.27.6% C.72.4%D.75%
12、下列各物质按所含原子数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 )
①0.3molNH3 ②标准状况下的22.4L氯气 ③9mLH2O(4℃) ④0.2mol磷酸
A. ①④③② B. ④③②①
C. ①④②③ D. ②④③①
13、砹(At)是核电荷数最多的卤素,推测砹及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砹常温下是有色固体
B.砹的氢化物(HAt)很稳定
C.砹单质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却易溶于有机溶剂
D.AgAt不溶于水
14、为防止溴挥发,实验室常在盛溴的试剂瓶中加入的试剂是 ( )
A.水 B.酒精 C. CCl4 D.碘化钾溶液
15、自稀有气体发现后,人类一直在进行寻找其化合物的尝试,美国一科学家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molXe和7.5molF2,在400℃、2633kPa压强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另外还剩余4.5molF2,则所得无色晶体的化学式为 ( )
A.XeF2 B.XeF3 C.XeF4 D.XeF6
16、下列卤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
A.元素的非金属性:F>Cl>Br>I
B.单质的氧化性:F2>Cl2>Br2>I2
C.离子还原性:F->Cl->Br->I-
D.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Br>HI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栏里)
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填空题(共21分)
17、(8分)新制的氯水显 色 ,说明氯水中有 分子存在。向氯水中滴入几滴AgN03溶液,立即有 生成,说明氯水中有 存在。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氯水后,首先变红,但很快又褪色,这是因为 。氯水经光照后,黄绿色消失,并放出无色的 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8、(2分) 4.6g Na放在 g水中,才能使每10个水分子中溶有一个Na+。
19、(11分)向橙色浓溴水中放入过量镁粉,充分振荡后过滤,滤液呈_________色,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滤液分成两份,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份加入AgNO3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一种产物见光会变黑,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三、实验题 (共24分)
20、(10分)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稀释成3moL/L的稀硫酸100mL,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取浓硫酸 mL.
(2)配制操作可分解成如下几步,以下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
A、向100mL容量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检查是否漏水
B、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将溶液注入容量瓶,并重复操作两次
C、用已冷却的稀硫酸注入已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
D、根据计算,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E、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F、盖上容量瓶塞子,振荡、摇匀
G、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的凹面与刻度相切
H、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蒸馏水,使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3)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不变”)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
②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
③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取出水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线。 。
21、(14分)在实验中用MnO2与浓盐酸制取干燥纯净的Cl2。某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B 中为浓H2SO4,C中为水(或饱和食盐水)
(1)指出此装置图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可不填满,也可以补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或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H2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中盛有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离子反应方程式
为 。
(4)如何判断Cl2已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7分)
22、将氯气通入含有12.5克NaBr的溶液中,反应后将溶液加热蒸干,得到8.05g固体,求反应中消耗的Cl2的体积(标准状况)。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A
D
C
B
D
A
D
B
C
D
B
A
C
C
填空题(共21分)(每空1分,方程式2分)
17、(8分)黄绿色,Cl2(氯)。白色沉淀,氯离子。含氢离子和次氯酸。O2, 方程式(略)。
18、(2分)39.6g
19(11分)无, Mg+Br2====MgBr2 白色沉淀 Mg2++2OH-====Mg(OH)2↓ 淡黄色↓,Br-+Ag+====AgBr↓ 2AgBr2Ag+Br2
三、实验题 (共24分)
20、(10分) (每空2分)
(1) 16.3mL
(2) ADECBHGF
(3) ①偏低 ②偏高 ③偏低
21、(14分)(离子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①A中用分液漏斗,不用长颈漏斗
②A中用石棉网
③B、C两装置位置对调
④C中进气口与出气口接反
⑤D中进气管应接近底部
MnO2+4HClMnCl2+Cl2↑+2H2O
(2)吸收Cl2中混有的HCl , 吸收Cl2中水蒸气
(3)NaOH溶液 ; 吸收多余Cl2,防止污染环境
(离子方程式略)
(4)湿润淀粉KI试纸放在瓶口
四、计算题(共7分)
1.1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