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 高二(选修5)期末考试测试卷[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 高二(选修5)期末考试测试卷[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7-04-27 16: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化学(选修5)期末测试卷(一)
注意:
1、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第Ⅱ卷前的表格内。
2、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u 64 Ag 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7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材料科学息息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讲,材料是科学技术的先导,没有新材料的发展,就不可能使新的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材料是为人类社会所需要并能用于制造有用器物的物质
B.人类使用和制造材料有悠久的历史,制造出的第一种材料是陶
C.体型结构的酚醛树脂制成的塑料,加工成型后,受热熔化后可以制成其它形状的器物
D.高分子分离膜是具有传统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又具有特殊分离功能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
2、下列各类烃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比为定值的是( )
A.烷烃 B.环烷烃
C.二烯烃 D.苯的同系物
3、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乙烯、乙炔 B.苯、己烷
C.苯、甲苯 D.己烷、环己烷
4、某一烃分子中有一个由C-C键构成的六元环,有一个C=C键,还有一个C≡C键,则能满足上述条件的烃的分子式可能是( )
A.C8H10 B.C10H16 C.C12H22 D.C14H22
5、一种正在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总反应为:
Na2S4+3NaBr2Na2S2+NaBr3
其负极的反应物是( )
A.Na2S2 B.NaBr3 C.Na2S4 D.NaBr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3H8与C6H14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B.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C.两个相邻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一定相差14
D.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必定互为同系物
7、“绿色化学”要求在化工合成过程中,目标产物对反应物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下列反应类型最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取代反应   B.加聚反应
C.氧化反应   D.消去反应
8、瑞典皇家科学院2001年10月10日宣布,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手性碳原子的催化氢化、氧化反应”研究领域作出贡献的美、日三位科学家。在有机物中,若碳原子上连接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不相同,则这个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下列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
A.CBr2F2 B.CH3CH2OH
C.CH3CH2CH3 D.CH3CH(OH)COOH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项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某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烃的名称是( )
A.3,3-二甲基-1-丁炔 B.2,2-二甲基-2-丁烯
C.2,2-二甲基-1-丁烯 D.3,3-二甲基-1-丁烯
10、天然气根据成分不同分为贫气和富气,贫气中甲烷的含量较多,富气中乙烷、丙烷、丁烷的含量相对高一些。若要将它们液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贫气易液化 B.富气易液化
C.二者液化条件相同 D.加压降温均有利于两者液化
11、近年来科学家利用合成的方法制备了多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有机物,例如具有下列立体结构的环状化合物(其中碳、氢原子均已略去):
有人认为上述有机物中,①立方烷,棱晶烷、金刚烷可以看作是烷烃的同分异构体;②盆烯是单烯烃;③棱晶烷、盆烯是苯的同分异构体;④金刚烷是癸炔的同分异构体。以上叙述正确的是(  )
  A.③    B.①和③   C.②和④   D.除①外都正确
12.将结构简式为的烃跟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其中加重氢原子的碳原子均为*号标记)( )
  A.    B.    C.    D.
13、据调查,劣质的家庭装饰材料会释放出近百种能引发疾病的有害物质,其中一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右图,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且三种元素位于不同的短周期。下面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机物化学式为
B.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
C.该有机物难溶于水
D.可由乙炔和氯化氢加成得到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L庚烷完全燃烧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NA
B.1 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总数为7NA
C.0.5 摩1, 3-丁二烯分子中含有C=C双键数为 NA
D.1 mol碳正离子(CH)所含的电子总数为8NA
15、引燃密闭容器中的己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使其发生不完全燃烧。在120℃时测得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分别为1.8×105帕和2.6×105帕,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确定己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C6H14+9O2CO+5CO2+7H2O
B.C6H14+8O23CO+3CO2+7H2O
C.C6H14+9O25CO+CO2+7H2O
D.C6H14+15O28CO+4CO2+14H2O
16、诺龙属于国际奥委会明确规定的违禁药物中的合成代谢类类固醇,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诺龙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能与氢气反应
B.能与金属钠反应
C.能与NaOH溶液反应
D.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17、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混合物
试剂
分离方法
A
苯(苯酚)
溴水
过滤
B
甲烷(甲醛)
银氨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NaOH溶液
蒸馏
D
淀粉(氯化钠)
蒸馏水
渗析
18、有碳原子数相同的烯烃、炔烃混合气aL,完全燃烧后生成bL 和cL水蒸气(温度、压强与原混合气相同),若a∶b∶c=3∶6∶4,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气为体积比是1∶1的丙烯和丙炔
B.原混合气为任意体积比的乙烯和乙炔
C.原混合气为体积比为2∶1的丁烯和丁炔
D.原混合气为体积比为1∶2的乙烯和乙炔
高二化学(选修)期末测试卷(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8分)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1分)
19、(9分)甲乙两同学进行课外实验,各取250 mL无色透明饮料瓶一只,依次加入4 g氢氧化钠、4 g葡萄糖、半瓶水、3滴0.2%的亚甲蓝溶液(一种氧化还原指示剂)旋上瓶塞振荡,溶液呈蓝色。静置后溶液变为无色。甲再次振荡,又呈蓝色,静置后又变为无色,多次反复可重现上述现象。而乙于蓝色消失后,向瓶内加满水旋上瓶塞,振荡,却不再出现蓝色,乙认为是物质浓度不同引起的。甲设计并完成了一个实验,否定了乙的说法。你认为甲实验的操作和现象是
。振荡后出现的蓝色主要与 有关(填写化学式);蓝色消失又与 有关(填写结构简式)。
20、(12分)在实验室里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2H4和SO2。回答下列问题:
(1)I、II、III、IV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I ;II ;III ;IV (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KMnO4溶液
(2)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
(3)使用装置II的目的是 。
(4)使用装置III的目的是 。
(5)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5分)
21、(8分)以下有些结构简式,书写得不规范、不正确。请在它们后面打一个×号,并把你认为正确的写法写在后面。(注意:如果原式是允许的、正确的,而你却打了×号,则要倒扣分。)
(1)乙醇:HOCH2CH3 ;
(2)已二醛:OHC(CH2)4CHO ;
(3)对甲苯酚: ;
(4)三硝基甲苯: ;
(5)甲酸苯酯: ;
(6)丙三醇:(HOCH2)2 CHOH ;
(7)苯乙醛: ;
(8)新戊烷:(CH3)3CCH3 ;
(9)聚氯乙烯 。
22、(8分)通常,烷烃可以由相应的烯烃经催化加氢得到。但是,有一种烷烃A,分子式C9H20,它却不能由任何C9H18的烯烃催化加氢得到。而另有A的三个同分异构体B1、B2、B3,却分别可由而且只能由1种相应的烯烃催化加氢得到。A、B1、B2、B3的结构简式如下:
A: B1—B3:
23、(7分)A、B两种烃的分子式为C6H10,它们的分子中均无支链或侧链。
(1)A为六元环状结构,能跟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A的一元氯代物有三种结构。则A的结构简式为 。
(2)B为链状,它跟溴的加成产物(1﹕1加成)可能有两种,则B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
24、(12分)软性隐形眼镜可由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超薄镜片,其合成路线可以是:
已知:①
② CH3COOCH2CH2OH的名称为乙酸羟乙酯。
试写出:
(1)A、E的结构简式分别为:A 、E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C→D ,E→F 。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I→G ;
G+F→H 。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25、(10分)硫酸工业在江苏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省是国内最早的硫酸生产基地之一。
(1)硫酸生产中,根据化学平衡原理来确定的条件或措施有______(填序号)。
A.矿石加入沸腾炉之前先粉碎 B.使用V2O5作催化剂
C.接触室中不使用很高的温度 D.净化后炉气中要有过量的空气
E.接触氧化在常压下进行 F.吸收塔中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
(2)若实验室在537℃、1.01×105Pa和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SO2和0.5 mol O2,此时体积为100L,在温度和压强不变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SO3体积分数为0.91。若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1molSO3,则平衡时SO2体积分数为 。
(3)硫酸工业的尾气中含有少量的SO2,常用氨水吸收后再加硫酸,回收SO2同时得到化肥硫酸铵,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6、(12分)由A、B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气体,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A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2)若测得混合气体中仅含两种元素,A、B都是有机物时,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
(3)某混合气由A、B等体积混合而成,将其与适量氧气混合,引燃后反应物均无剩余,将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H2SO4(减少的体积恰好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足量碱石灰(体积减半),又知通过浓H2SO4与通过碱石灰所减少的气体体积之比为5∶2。气体体积均在105℃和1.01×105Pa条件下测定的,据此确定混合气体的组成。
部分答案
19.(7分)将乙瓶中溶液倒掉一半(一部分)后,振荡即可出现蓝色。也可向乙瓶中通入氧气或空气,即可出现蓝色(3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O2(2分) C6H12O6(2分)
20、(1)I A ;II B ;III A ;IV D 。
(2)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装置Ⅰ中 品红褪色 ;
(3)使用装置II的目的是 除去SO2以免干扰 乙烯的检验 ;
(4)使用装置III的目的是 检验SO2是否被完全除去 ;
(5)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装置III中 品红不褪色 装置Ⅳ中 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21、解: (3) ×
(4) ×
(7) ×
(9)×
24.(10分)⑴CH2=CHCH3 (CH3)2C(OH)COOH (各2分)
⑵氧化 消去 (各1分)
⑶CH2ClCH2Cl+2H2OHOCH2CH2OH+2HCl
HOCH2CH2OH+CH2=C(CH3)COOHCH2=C(CH3)COOCH2CH2OH+H2O
25.⑴CD ⑵0.06(或写6%) ⑶(略)
26.(12分)
⑴44 (2分)
⑵C3H8 C2H6 (每组2分,共4分)
⑶根据题意,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7;水蒸气和CO2体积比为5∶2;产物中CO2和CO物质的量相等,设混合气体的平均组成为CxHyOz,则有:
CxHyOz +O2→CO2 + CO +H2O
z+y=x++
12x+y+16z=37
∶=5∶2
联立方程解得:x=2 y=5 z=0.5
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组成为:C2H5O0.5…………………………3分
结合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和30可推得此混合气体可能为:
C3H8和CH2O(甲醛)或C2H4O(乙醛)和C2H6………………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