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七中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评分标准(06.04)
高 一 化 学
一、选择题(共40分)
1.D、2.C、3.C、4.A、5.D、6.A、7.D、8.B、9.A、10.B、11.B、12.C、
13.B、14.B、15.A、16.D、17.C、18.C、19.D、20.A
简答题(共30分)
21.(4分) (1)Ne、F、F2、Na;(2)NaOH、HClO4、Al(OH)3;(3)HF。
22.(7分)(1)C、D (2)②;①③ (3)
(4)KO2(其它合理的化学式也同样给分)
(各1分,共7分)
23.(8分)(1)Si 3周期 ⅣA 族
(2)Na+[ O H]- (3)H + S + H H S H
(4)Al(OH)3+OH-=AlO2-+2H2O Al(OH)3+3H+=Al3++3H2O
24.(4分)(1)HBr NH3 (2分) (2)HBr 、 SO2 (2分)
25.(7分)(1) H2O2被还原的产物是无污染的H2O;(2)D;(3)NaOH+H2O2 = NaHO2+H2O;
(4)4H2O2 + PbS == PbSO4 + 4H2O;(5)D E。
三、实验题(共18分)
26.(4分)(1)将褪色后的溶液用酒精灯加热,若红色再现,说明通入的气体是SO2,若红色不再现,则是Cl2;
(2)在红色褪去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若出现红色,则甲的观点正确;若不出现红色,则乙的观点正确。
27.(7分)(1)探究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2)试管、胶头滴管;
(3)① B ⑥ E (4)金属性:Na > Mg > Al 非金属性:Cl > S。
28.(7分)(1) 二氧化锰(MnO2)
(2)① 干燥气体(或除去混合气体的水蒸气),② 观察气体的流速,使SO2与O2以最佳比混合,③ 使气体混合均匀;(任写2个即可)
(3)2SO2+O2==== 2SO3;(4)使SO3冷却成固体。
四、计算题(共12分)
29.(6分)(1) 64g/mol;(2)11.9mol/L;(3)1。
30.(6分)(1)Cu+2H2SO4(浓)CuSO4+SO2↑+2H2O,
Fe + H2SO4 = FeSO4 + H2↑,Fe + CuSO4 = FeSO4 +Cu;
(2)18.00mol·L-1;(3)67.20g
V2O5
△
PAGE
高一化评 第1页(共1页)杭州七中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06.04)
高 一 化 学
命题人:赵如岺 校对人:金晶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Ⅰ、Ⅱ和答卷Ⅰ、Ⅱ,试卷共6页,有4大题30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写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直接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钢笔或蓝、黑圆珠笔将班级、姓名、学号、试场号、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卷Ⅰ、Ⅱ,考试时不能使用计算器。
4.本卷可能采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 S-32,Cl-35.5, Fe-56,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1.最新科技报导,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氢粒子,这种新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对于这种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一种新的元素 B.是氢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C.它的组成可用H3表示 D.它比一个普通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2.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3.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氨 B.四氯化碳
C.氮 D.二氧化碳
4.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有满足最外层8个电子结构的是
A、光气(COCl2) B、六氟化硫(SF6) C、四氟化氙(XeF4) D、三氟化硼(BF3)
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KOH、Mg(OH)2、 Al(OH)3碱性依次增大 B.HCl、HBr、H2S稳定性依次增强
C.Li、Na、K沸点依次升高 D.HClO4、HBrO4、HClO的酸性依次减弱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亚铁酸性溶液中加入双氧水 2Fe2++H2O2+2H+==2Fe3++2H2O
B.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气体 Ca2++2ClO—+SO2+H2O==CaSO3↓+2HClO
C.碳酸钡中加入稀硫酸 BaCO3+2H+==Ba2++CO2↑+2H2O
D.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Ba(OH)2溶液 SO42— + Ba2+ = BaSO4↓
7.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单质的还原性B>A>D>C 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D>A>B D.原子半径B>A>C>D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 同位素的性质完全相同;③ 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④ 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⑤ 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⑥ 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A.①②④⑤ B.①②⑤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9.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2KClO3+H2C2O4+H2SO4==2ClO2↑+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ClO2是氧化产物
C.H2C2O4在反应中被还原 D.1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10.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的用量或物质的量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硫蒸气中燃烧
C.二氧化硫通入石灰水 D.硫酸中加入锌粉
11.既可以在强酸性条件下大量共存又能在强碱性条件下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Na+、NO3— 、Cl— B.K+、Na+、Cl—、NO3—
C.K+、Na+、Cl—、SO32— D.K+、Na+、I—、Fe2+
12.要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下列操作中最合理的是
A.先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稀硝酸 B.先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稀盐酸
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 D.先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
13.在50mlAl2(SO4)3溶液中,加入Cl—离子浓度为0.8mol·L—1的BaCl2溶液75ml,恰好使SO42—离子完全变成沉淀,则Al2(SO4)3溶液中Al3+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6mol·L—1 B.0.4mol·L—1 C.0.3mol·L—1 D.0.2mol/L
14.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非金属单质的气态氢化物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C.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共价键
D.在一种化合物中只能存在一种类型的化学键
15.下列物质,既能和盐酸反应,有能和NaOH溶液反应,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的是
A.NaHSO3 B.S C.NaHS D.NaHCO3
16.硫的非金属性比氧弱,但从以下的事实不能做出判断的是
A.硫化氢不如水稳定 B.硫跟氢气反应需要加热,而氧气跟氢气反应只需点燃
C.硫化氢的水溶液露置在空气中变浑浊 D.硫是固体,氧气在常温下是气体
17.X和Y均为短周期元素,已知aXn-比bYm+多两个电子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5 B.X只能位于第三周期
C.a+n-b+m=10(或16) D.Y不可能位于第二周期
18.CuS和Cu2S都能溶于硝酸,它们高温灼烧的产物相同,以下鉴别CuS和Cu2S两种黑色粉末的方法合理的是 ( )
A.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所产生的气体
B.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溶液的颜色
C.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质量
D.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颜色
19.在100mL含等物质的量的HBr、H2SO3的溶液里通入0.01molCl2,有一半的Br-变为Br2
(已知Br2能氧化H2SO3),则原溶液中HBr、H2SO3的浓度都为
A.0.007 mol/L B.0.008 mol/L C.0.075 mol/L D.0.08 mol/L
20.工业上从含硒的废料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H2SO4和NaNO3处理废料,获得亚硒酸(H2SeO3)和少量硒酸(H2SeO4),再加入盐酸共热,硒酸被转化为亚硒酸,反应方程式为2HCl+H2SeO4=H2SeO3+Cl2+H2O,然后再将SO2通入亚硒酸中,单质硒析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H2SeO3氧化性强于H2SO3 B.H2SeO4氧化性弱于Cl2
C.H2SeO3氧化性弱于SO2 D.析出1molSe需H2SeO3、SO2、H2O各1mol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21.(4分)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A
2 D E G I
3 B C F H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 ,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 ▲ ,
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 ▲ ,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 ▲ ;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 ,酸性最强的是 ▲ ,呈两性的是 ▲ ;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 ▲ 。
22.(7分)据2004年1月17日网易报道,意大利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化离子作用,制出了新型的氧分子O4,它的结构很复杂,可能具有与S4相似的长方形结构。
(1)下列有关O4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O4分子内存在极性共价键
B.合成O4的反应可看作核聚变反应,即不属于化学变化
C.O4与O3、O2都是氧的同素异形体
D.O4将来可用作更强有力的火箭推进的氧化剂
(2)制备含O2-、O22-甚至O2+的化合物都是
可能的,通常它们是在氧分子进行下列各种
反应时生成的:
上述反应中, ▲ (填序号)相当于氧分子的氧化; ▲ (填序号)相当于氧分子的还原;
(3)写出O22—的电子式 ▲ ;
(4)O2[PtF6]是一种含有O2+的化合物,请写出一种含有O2-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 。
23.(8分)A、B、C、D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已知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2,B的核电荷数比A多2个,D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比B多3个;1mol单质A跟酸完全反应时,产生1g氢气。试回答:
(1)元素C的元素符号是 ▲ ,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
(2)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子式 ▲ ;
(3)用电子式表示D元素形成气态氢化物的过程 ▲ ;
(4)A、D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24. (4分)气体X可能有NH3、H2、HBr、S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根据以下两组不同的实验现象,分别判断气体的组成:
(1)若将X通入AgNO3溶液时产生淡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溶液,可判断该气体中一定有 ▲ ,一定不存在 ▲ 。
(2)若将X依次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却有浑浊现象,可判断该气体中一定有 ▲ 。
25.(7分)过氧化氢(H2O2)又称双氧水,它是一种二元弱酸,比碳酸的酸性还弱,且易 分解,但双氧水近年来很受人们青睐,并称其为绿色氧化剂。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采用“醇析法”将其转化成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双氧水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原因是 ▲ 。
(2)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 ;
A.MnO2 B.H2S C.CH3COOH D.NaHCO3
(3)由于H2O2显弱酸性,在一定条件下它能同强碱作用生成正盐或酸式盐,请写出H2O2与NaOH反应生成酸式盐的化学方程式 ▲ ;
(4)久置的油画白色部位(PbSO4)常会变黑(PbS),用双氧水揩擦后又恢复原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5)以下六个反应(未全部配平)均能体现H2O2的典型性质:
A. H2O2+Cl2—O2+HCl B.Na2O2+H2SO4—H2O2+Na2SO4
C. H2O2H2O+O2↑ D.FeSO4+ H2O2+H2SO4—Fe2(SO4)3+H2O
E. H2O2+ Cr2(SO4)3+KOH—K2CrO4+K2SO4+H2O
F.2KMnO4+ 5H2O2+ 3H2SO4== K2SO4+2MnSO4+5O2↑+ 8H2O
其中H2O2仅体现氧化性、不体现还原性的是(填代号) ▲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26.(4分)(1)甲同学向品红溶液中通入一种气体后品红褪色。乙同学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便知甲同学通入的气体是氯气还是二氧化硫。他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 __▲ __ ____;
(2)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红色消失。甲同学认为这是由于过氧化氢有酸性,消耗了氢氧化钠而使红色褪去。乙同学认为过氧化氢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红色褪去。请设计一个实验论证甲、乙两位同学的解释谁正确_____ ___▲ _____ __。
27.(7分) 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 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 A.浮于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② 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产生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 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C.反应不十分强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④ 镁带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D.剧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⑤ 铝条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 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淀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 ;
(2)实验用品:
仪器:① ▲ 、② ▲ 、③ 酒精灯、④ 试管夹、⑤ 镊子、⑥ 小刀、⑦ 玻璃片、⑧ 砂纸、⑨ 烧杯、⑩ 火柴等;
药品:钠、镁带、铝条、2 mol·L-1的盐酸、新制的氯水、饱和的H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相对应的实验现象)
① ▲ 、⑥ ▲ (用A-F表示);
(4)实验结论 ▲ 。
28.(7分)实验室合成SO3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1)装置B中的黑色固体是 ▲ ;
(2)装置C的作用: ① ▲ ,
② ▲ ; ③ ▲ ;
(3)D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E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29.(6分)完成下列基本计算:
(1) 0.02mol某物质的质量为1.28g,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密度为1.19 g·cm-3),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3)78g Na2O2与足量水蒸气反应时,转移电子总数是____▲___NA(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
30.(6分)将一定量的铜粉加入10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放出13.44L(标准状况下)气体,固体有剩余,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500mL,再向其中加入足量铁粉,又放出13.44L(标准状况下)气体。(1)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计算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3)计算最终溶解的铁粉的质量。
△
族
周
期
浓硫酸
A B C D E F
五氧化二矾
红色固体
黑色固体
冰水混合物
PAGE
高一化试 第1页(共6页)杭州七中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答题卷(06.04)
高 一 化 学
卷Ⅱ 总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满分 4 7 8 4 7 4 7 7 6 6 60
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56分):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上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得分
二、(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0分)
21.(4分)(1) , , , ;
(2) , , ;(3) ;
22.(7分)(1) ;(2) 、 ;
(3)电子式 ;(4)化学式 。
23.(8分)(1) ,周期表中位置 ;
(2) (3) ;
(4) 。
24.(4分)(1) 、 ;(2) 。
25.(7分)(1) ;
(2) ;(3)化学方程式 ;
(4)化学方程式 ;(5) 。
得分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6.(4分)(1) ;
(2) 。
27.(7分)(1)实验目的 ;
(2)① 、② ;(3)① 、⑥ ;
(4)实验结论 。
28.(7分)(1) ;
(2)① ,
② ,
③ ;
(3) ;(4)作用 。
得分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9.(6分)(1) ;(2) ;
(3) 。
30.(6分)
(1)
(2)
(3)
班级 姓名 学号 试场号 座位号
密………………………………………………………………………封…………………………………………………………………………………线
PAGE
高一化答·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