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南一中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Al—27 Fe—56 Cu—64 S—32 Na—23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
A.提出了原子学说 B.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C.提出了分子学说 D.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2.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B.它们互为同位素
C.都有相同的结构 D.金刚石和石墨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3.下列物质的晶体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
A.NaOH B.Na2O2 C.CaCl2 D.H2O2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
5.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 )
A.HF B.H3O+ C.NaH D.H2O2
6.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H2O B.BF3 C.CCl4 D.PCl5
7.某一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
A.只有x+1 B.可能是x+8或x+18
C.可能是x+2 D.可能是x+1或x+11或x+25
8.下列含氧酸的酸酐不能由单质与氧气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 )
A.H2CO3 B.H2SO4 C.H2SO3 D.H2SiO3
9.在反应SiO2 + 3C = SiC + 2C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是 ( )
A.7:3 B.1:2 C.5:2 D.2:1
10.有关叙述:(1)非金属单质M能从N的化合物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N。(2)M原子比N原子容易得到电子。(3)单质M跟H2反应比N跟H2反应容易得多。(4)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HmM>HnN。(5)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HmMOx>HnNOy。(6)熔点M>N。能说明M比N的非金属性强的叙述是 ( )
A.①②③ B.②⑤ C.①②③⑤ D.全部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分)
11.核外电子是有规律地进行排布的,它们分层排布在K、L、M、N、O……层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层上容纳的电子数只能是2个 B.K层上容纳的电子数可以超过2个
C.L层上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 D.最外层上容纳的电子数可以超过8个
12.原子序数为1-18号的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D.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
13.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蔗糖加入浓硫酸后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室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槽车装运,说明室温下浓硫酸与铝不反应
C.SO2既可以与NaOH反应又可以与HNO3反应,说明SO2是两性氧化物
D.Na2SO4中硫元素处于最高价,说明Na2S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
14.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
B.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C.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D.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15.由下列各组的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既可以组成离子化合物又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的是 ( )
A.H、N、O B.Na、S、O C.H、O、C D.H、S、O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
A.20gH218O和34g H2O2中均含有2NA对共用电子对
B.1molNa2O2和1molNa2O中均含有NA个阴离子
C.常温常压下,3.5g35Cl2所含中子数为0.1NA
D.常温常压下,22.4LO3气体含有3NA个原子
17.实验室中可用下列方法制取氯气:KClO3+6HCl=KCl+3Cl2↑+3H2O,若用K35ClO3和H37Cl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生成KCl中只含有35Cl B.生成的KCl中只含有37Cl
C.生成的氯气只含有37Cl D.生成的氯气中既有35Cl又有37Cl
18.X和Y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与Ne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阳离子,已知X的原子序数比Y的原子序数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金属性比Y的金属性强
B.常温下,X和Y都不能从水中置换出氢
C.Y元素的氢氧化物碱性比X元素的氢氧化物碱性强
D.X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比Y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高
19.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有如下叙述:①元素周期表是同学们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重要工具;②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预测新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③利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预言新元素;④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指导寻找某些特殊的材料。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③④ D.只有②③
20.对某溶液(可能含有Br-,SO42-,S2-,HSO3-)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入稀硫酸酸化后加热,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未见浑浊。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离子不能确认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A.Br- B.SO42- C.S2- D.HSO3-
2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89 0.074
主要化合价 +2 +3 +6,-2 +2 -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L、R的单质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前者强于后者
B.Q、T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两种
C.L、Q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D.M、T形成的化合物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
22.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钾,加入试剂及顺序均正确的是 ( )
A.过量BaCl2溶液——过量K2CO3溶液——适量盐酸
B.过量Ba(NO3)2溶液——过量K2CO3溶液——适量盐酸
C.过量Ba(OH)2溶液——适量盐酸
D.过量Ba(OH)2溶液——过量K2CO3溶液——适量盐酸
滦南一中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化学试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三、实验题:(共23分)
23.(7分)实验室用右图的装置将CO2和CO进行分离和干燥.
已知a、b均为活塞,试回答
(1)甲瓶中装的是 溶液,乙瓶中装的是
溶液,分液漏斗中装的是 .
(2)当CO2与CO的混和气体通过该装置时,先分离得
到的是 ,活塞操作是 ;然后得到
,活塞操作是 .
24.(16分)(1)写出CO2分别与Na2O、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2)甲同学判断SO2和Na2O2反应能生成O2,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
乙同学判断SO2和Na2O2反应能生成硫酸钠,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现设计如下装置进行实验,通过确定反应产物的成分来验证甲乙两同学的想法:
操 作 现象及结论
甲同学 确认是否有氧气生成: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乙同学 确认是否有硫酸钠生成:取反应后的固体溶于水,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装置中,B装置的作用是: ;
D装置的作用是: 。
四、推断题(共16分)
25.(4分)在原子序数为 1 — 20 号的元素中,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写下列空白(稀有气体除外):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____ _ , 气态氢化物中含有H 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氢化物是____ 。酸性最强的无氧酸是___ __, 碱性最强的是______ _。
26.(4分)X、Y都是短周期元素,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2XOn,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Y的+1价阳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推断X_________、Y____________(填名称),并写出X和Y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
27.(8分)短周期四种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C与D可形成共价化合物CD4,B与D可形成离子化合物BD2。
(1)用电子式表示BD2的形成过程: .其中离子半径的大小关系:B D(填“>”、“<”或“=”)
(2)A、C、D三种元素所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 (填结构式),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填分子式)。
五、计算题(共15分)
28.(8分)用1L1.0mol/L的NaOH溶液吸收0.8mol 的SO2,求所得溶液中SO32-和
HSO3-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多少?(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9.(7分)在铜片中加入某浓度的硫酸35.3mL,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待铜片全部溶解后,
测得所生成的SO2在标况下的体积为5.6L。将所得的溶液稀释到150mL,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所得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后质量为93.2g。求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滦南一中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
1.B 2A 3B 4D 5C 6C 7D 8B 9B 10A
二、11C 12CD 13A 14C 15A 16B 17BD 18CD 19A 20B 21C 22AD
三、
23. (1)NaOH 浓H2SO4 稀盐酸
(2)CO;打开b,关闭a,
(3)CO2,打开a,关闭b。
24.(1)①CO2+Na2O Na2CO3 ②2CO2+2Na2O2 2Na2CO3+O2
(2)甲2SO2+2Na2O2 2Na2SO3+O2 乙SO2+Na2O2 Na2SO4
(3)
操 作 现象及结论
甲同学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 木条复燃,有氧气生成;木条不复燃,没有氧气生成。
乙同学 取反应后的固体溶于水,滴加HCl酸化的BaCl2溶液。 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有硫酸钠生成;反之,没有硫酸钠生成
(4)B装置的作用是:干燥,防水的干扰
D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与Na2O2反应,并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四、
25.HF;CH4;HCl;KOH
26.解析:X的最高价为2n2,负价为n/2,则有2n2+n/2=8,n=4。即X的最高价为6,属ⅥA族,短周期元素中既有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又有气态氢化物,只能是硫元素。Y是钠。
27.(1)
<
(2)
HClO4>H2CO3>H2SiO4
五、(解题过程略)
28.SO32- ∶ 0.2mol/L HSO3-∶0.6mol/L
29.18.4mol/L
7
8